魯墮三都之戰

魯墮三都之戰

魯墮三都之戰是發生在我國春秋時期的一次經典戰役,即周敬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98年),魯軍強行拆毀“三桓”私邑郈(今山東東平東)、費(今山東費縣西北)、郕(今山東寧陽東北)的作戰。

基本信息

春秋中期以後,魯政權不斷下移,被稱作“三桓”的叔孫氏、季孫氏、孟孫氏三族之家臣勢力漸強,經常以下犯上,或以其控制之邑為據點發動叛亂。為防止家臣據“三桓”之私邑反叛,這年夏,魯司寇孔丘建議定公拆毀“三桓”私邑郈、費、郕。是時,“三桓”之家臣勢大震主,故此議亦得到“三桓”的回響。叔孫氏首先率軍拆毀郈邑。季孫氏欲毀費邑。費宰公山不狃與叔孫輒率眾反叛,襲魯都曲阜(今山東曲阜東),魯定公出逃,躲進季孫氏之宮。魯司寇孔丘命大夫申句須、樂頎率軍反擊叛軍。費人潰退。魯軍乘勝追擊,再敗其於姑蔑(今山東泗水東)。公山不狃、叔孫輒逃往齊國,費邑遂毀。孟孫氏欲毀郕邑,郕宰公斂外父以郕邑系邊防重鎮、宗室屏障為由極力勸阻。孟孫氏聽從其議,遂不毀郕邑。同年十二月,魯定公率軍圍郕,攻而未克。

春秋戰國相關戰役(一)

太多的戰爭鑄就了春秋戰國的年代,而秦國終於在殘酷的戰爭中勝出,滅六國,一統天下,體現了強者為王的真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