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雙簧鴨蛋

全年實現財政收入22.14億元,比上年增長27%,突破20億元。 人均財政收入2687元,比上年增加580元。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5.1億元,比上年增長37.5%。

高郵市地處長江三角洲,位於江蘇沿江經濟開放帶的北側,京滬高速公路和京杭大運河縱貫全市南北,運河大橋、湖區漫水公路和高郵、珠湖船閘連線運河東西。因秦王嬴政時築高台、置郵亭,故名高郵,別稱秦郵,“華夏一郵邑,神州無同類”,是全國2000多個縣市中唯一以“郵”命名的城市。高郵經濟發達、交通便捷、商業繁榮、人文薈萃、環境優美、資源豐富,現正在建設成為古代文化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城市。
中文名稱:高郵 外文名稱: Gaoyou 別名:秦郵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下轄地區:高郵鎮等20個鄉鎮 政府駐地: 江蘇省高郵市海潮東路28號 電話區號: 0514 郵政區碼: 225600 地理位置:江蘇省西部,高郵湖東岸 面積: 1963平方公里 人口: 83萬人(2009年) 方言: 江淮官話洪巢片揚州小片 氣候條件: 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魁樓 盂城驛 東湖生態旅遊度假景區等 機場:江都蘇中機場 車牌代碼:蘇K

基本概況

高郵市地處長江三角洲的江蘇省中部。轄20個鄉鎮、1個經濟開發區,菱塘回族鄉為全省唯一的少數民族鄉。有284個行政村、5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總人口83.1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5.55萬人。共有24個民族。總面積1963平方公里, 其中陸地面積1175平方公里、水面788平方公里。境內大部為里下河平原。西部有風光秀麗的高郵湖,總面積780平方公里(境內面積431.5平方公里)。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年均降水量1000毫米上下,年均氣溫14.6℃,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
西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設高郵縣南北朝時置郡。宋、元時期,歷置軍、州、路、府。明代撤縣設州。民國元年(1912年)廢州置縣。1991年撤縣設市。
歷代名人輩出。宋至清代,共有進士177人,舉人428人。北宋著名文學家、婉約派詞宗秦觀和文學家孫覺、教育家喬竦,明代右丞相汪廣洋、散曲家王磐,明清之際傑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王夫之(祖籍高郵),清代訓詁學家王念孫王引之父子,以及一代梟雄吳三桂,為歷代著名代表人物。張廷仁、葛耀山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革命烈士。文化部原副部長徐平羽、古生物學家孫雲鑄、棉花專家孫恩麟、蠶桑專家趙鴻基、黑熱病防治專家孫志戎、歷史學家王繩祖、教育家沈亦珍、著名作家汪曾祺等,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
境內動植物資源豐富,尤以水產品、家禽和土特產品為甚,人均淡水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列,雙黃鴨蛋和高郵麻鴨聞名於世。素稱"魚米之鄉"。地下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礦泉水資源。
高郵先後獲全國糧食生產交售先進縣、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單位、全國水利建設先進縣、全國棉花生產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農村電氣化市、全國計畫生育協會工作先進縣、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等多項稱號。2007年到2010年高郵連續四年躋身“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和“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其中2010年高郵市名列“2010年度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百強縣市”第89位,“2010年度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第71位,分別比上年晉升2位和7位。第2008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82.4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3.3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93.3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55.78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6.4%、15.8%、15.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按戶籍人口計算22142元,按常住人口計算24288元。 財政收入再上新水平。全年實現財政收入22.14億元,比上年增長27%,突破20億元。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43億元,比上年增長30%。人均財政收入2687元,比上年增加580元。財政收入占GDP比重為12.1%,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5.1億元,比上年增長37.5%。金融業務健康發展。金融部門大力組織資金,努力增加有效信貸投入,積極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53.16億元,比年初增加31.33億元,比上年多增15.59億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112.29億元,比年初增加22.65億元,比上年多增15.47億元;各項貸款餘額60.59億元,比年初增加13.94億元,比上年多增3.99億元。推進金融體制改革,金融機構發展壯大,引進江蘇銀行設立分支機構.人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年末全市城鎮集體以上單位在崗職工4.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2萬人;在崗職工平均工資24504元,比上年增長18.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59元,比上年增長16.9%;人均消費性支出9684元,比上年增長21.4%。農民人均純收入6941元,比上年增長12.3%;人均生活消費支出5256元,比上年增長10.7%。城鄉居民居住條件進一步改善,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為32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鋼筋、磚混結構住房面積40.1平方米,分別比上年增加1.6平方米和1.2平方米。
工業擁有機械、電子、紡織、化工、輕工、建材等門類,服裝紡織與箱包鞋、電線電纜、農副產品加工、汽摩配、醫藥化工與塑膠、電動工具、燈具等行業為支柱產業,共有各類工業企業3562個。主要產品有機車、機車發動機、電動助力車、汽車零部件、電線電纜、電子元器件、電極箔、新型電光源、精細化工、化肥、醫藥、農業機械、通用機械、過濾機械、電動工具、鋁塑複合管、服裝、面料、絲綢、箱、包、鞋等工業產品。 其中最為突出的產業為服裝業,大部分的服裝、鞋都會銷往國外,也是與各個城市,各個國家都給夠交流到的服裝產業。大部分的就業者都是在服裝廠和鞋廠,而且服裝廠的利益也是那最好的。
農業主要有水稻、小麥、油菜籽、棉花等種植業;養殖業主要有淡水魚、蝦、蟹和雞、鴨、鵝、豬、兔、羊及特種水禽、家禽等;林果、桑蠶、藥材、外貿農產品亦很豐富。建成國家級司徒農業綜合開發高新科技示範區、高郵鴨蛋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區、全國羅氏沼蝦養殖標準化示範區和一批省、市農業高科技示範園區、養殖基地江蘇高郵鴨集團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有10個農產品獲綠色食品標誌、8個農產品獲省無公害農產品證書、58個農產品註冊了商標。
全市共有建築裝潢企業61個,從事建築施工生產人數達3.4萬人,涉足全國25個省、市和地區。2002年完成建築業總產值37億元,施工面積38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290萬平方米。一大批工程被評為各地各級優質工程。
2002年,全市共有流通企業188個、個體工商戶1.7萬個、各類市場77個。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9.01億元、市場成交額18.2億元、自營出口額5409萬美元、外經營業額128萬美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1213萬美元。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55.5億元、保險業務收入1.26億元。
高郵為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高郵秦代即設郵亭,是全國唯一以“郵”命名的城市。明盂城驛龍虬莊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山漢墓、唐鎮國寺塔、宋文游台、宋城牆及奎樓、清高郵當鋪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東湖農林生態旅遊度假區的野鴨放飛為全國一絕。高郵湖風景旅遊區正在興建。
水陸交通便捷。京杭大運河、京滬高速公路和省道淮揚公路縱貫南北,澄子河、高興東公路、郵儀公路橫穿東西,鎮鎮通公路,村村通汽車。乘車至上海、南京、北京僅需2.5小時、2小時、8小時。全市固定電話普及率24.61部/百人,網際網路用戶7.51萬戶。
市內設有文化館、圖書館、電影公司、新華書店、揚劇團、高郵日報社、電視台、廣播電台等文化單位;設有普通中、國小校、幼兒學校和各類中等專業學校及開辦大專班共250餘個;設有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等各級各類衛生機構395個,在全市城鄉形成文化、教育、衛生網路。競技體育和民眾體育蓬勃開展。

雙黃鴨蛋

900多年以前,北宋著名詞人秦少游就曾以鴨蛋饋贈其師友--時任徐州太守的蘇東坡。300多年前,大文學家袁枚到過高郵,品嘗過高郵鴨蛋,印象較好,在他的《隨園食單·小選單》"醃蛋"條留下了記載:"醃蛋以高郵為佳,顏色細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間,先夾取以敬客,放盤中。總宜切開帶殼,黃白兼用;不可存黃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高郵鴨蛋加工工廠也起步較早,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高郵第一家蛋品企業裕源蛋廠問世。1909年高郵雙黃鴨蛋參加南洋勸業會陳賽,獲得國際名產聲譽,次年便遠銷美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鴨蛋特點

高郵鴨產蛋多,蛋頭大,蛋黃比例大,尤以善產雙黃蛋而馳名中外。其蛋質可用蛋白"鮮、細、嫩",蛋黃"紅、沙、油"概括,汪曾祺《故鄉食物》中曾有繪形繪神的記述:"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鹹鴨蛋,我實在瞧不上。""高郵鹹蛋的特點是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乾、發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為別處所不及。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河溝港汊,湖泊盪灘,無處不在的優質水面資源,是高郵鴨天然的飼養場。水面浮游的、水下棲身的各種小動物,為高郵鴨提供了最可口的"活食"。這也為近年來發展生態養鴨、開發綠色產品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近年來,已經開發出紅太陽、三湖、秦郵等一批獲得知名和著名商標、綠色食品標誌的優質品牌。

鴨蛋文化

高郵人不僅培育了高郵鴨和雙黃蛋這一世間精品,而且創造了豐富的鴨文化。五十年代,高郵民歌夏國珍一曲高郵民歌《數鴨蛋》,以其詼諧、輕快的鏇律,濃郁的鄉土氣息而聲震京都,得到周恩來總理的讚譽。高郵鴨是高郵人的名片。"未識高郵人,先知高郵蛋"。
高郵鴨和雙黃蛋作為高郵的形象大使,自古就是進貢朝廷和饋贈親友的名優土特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