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

秦王

秦王是指秦國君主或一個封號,指戰國時期秦國的君主。比如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王嬴政、秦孝文王、秦武王、秦莊襄王、秦王子嬰等。秦代以後的歷代封王中,以“秦、晉、齊、楚”四個封號最為尊貴,因為這四個封號代表的國家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強大。歷代的秦王之中,以唐朝的秦王李世民最為著名。

基本信息

簡介

秦王即戰國秦國國君(後世亦以秦王名

諸侯)。周幽王時,西戎進攻鎬京,與申侯襲殺幽王於驪山之下,秦襄公以兵救之。周平王即位後,秦襄公因討西戎有功,賜以岐、豐之地,始列為諸侯。世代相傳。至周顯王四十四年,秦惠文王十三年始稱王。自此,秦國國君才稱為秦王,至秦王政二十六年並六國,統一中國,秦王政廢秦王稱號,改稱皇帝為止,共有六位秦王。

介紹

相傳伯翳養鳥獸,因有功,賜姓嬴。至周孝王時,封為附庸,而邑秦(今甘肅省天水縣即故秦城),

(圖)秦襄公秦襄公

號曰“秦嬴”。傳至秦襄公(前777~前766年)時,因討西戎(古代西方的少數民族)有功,周平王(前770年~前720年)賜以岐(今陝西省岐山縣東北)、豐(今陝西省戶縣東)之地,始列為諸侯。世代相傳,逐漸發展,占有今陝西省中部和甘肅省東南部之地。至秦穆公(前659年~前620年)時,號春秋五霸之一。國都原在雍(今陝西省鳳翔縣),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由於商鞅變法,遷部鹹陽(今陝西省鹹陽縣)。後擴地重大,兼併巴(今四川省東部及湖北省西部一帶)、蜀(今四川省西部)。周顯王四十四年,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25年)始稱王。其後又有秦悼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及秦王嬴政秦始皇),共六位秦王。而從秦莊襄王五十二年(前255年)起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2年),史家均以秦王紀年。

後世封諸侯王,被封為秦王的有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次子朱樉等。

大事記

商鞅之死

秦孝公時,商鞅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在變法過程中,

(圖)戰國形勢圖戰國形勢圖

太子觸犯了刑律,因為太子,不可受刑,故其傅。期年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秦孝公死後,太子繼位,是為秦惠文王。因商鞅執法無情,得罪權貴,有人向惠王進言,說商鞅功高震主,不可不防,且早年也得罪過大王,希望大王早作打算。後商鞅車裂而死。

張儀相秦

秦惠文君九年(前329年),張儀趙國西入秦國,憑藉出眾的才智被秦惠王任為客卿,籌劃謀略攻伐之事。次年,秦國仿效三晉的官僚機構開始設定相位,稱相邦或相國,張儀出任此職。他是秦國置相後的第一任相國,位居百官之首,參預軍政要務及外交活動。張儀拜相後,積極為秦國謀劃。他採用連橫術一次次瓦解其他諸侯國的合縱,為秦國的強盛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長平之戰

趙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 ,秦軍伐韓野王。野王降秦,上黨道絕,韓國上下大為恐慌,議獻上黨以息秦兵,郡守馮亭不願入秦,遂派使者向趙請降,趙王欣然接受上黨。秦君震怒,命左庶長王齕率軍再攻上黨,

(圖)秦王秦王

趙遂命廉頗率軍赴援,與秦軍相持於長平。第三年,秦使千金行反間於趙,七月,趙人換將,以趙括廉頗出戰,大敗,趙卒被坑四十萬。此戰被認為是戰國形勢的轉折點。此後,諸國均不再有對抗秦軍的實力,秦統一中國的戰爭從而只剩下時間問題。(詳見長平之戰

統一天下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大業,建立秦朝。(詳見秦始皇)秦王政26年(前221年),嬴政廢秦王稱號,改稱皇帝。遼代秦王
耶律定
耶律定,遼天祚帝耶律延禧的第五子,封為秦王,在金兵西侵時,其父帶其向西逃竄。1122年,金軍攻遼,在國人不知天祚帝生死之際,一些契丹貴族、宰相李處溫擁立秦晉國王耶律淳為帝。這就是北遼政權。但在稱帝不久後,他就於1122年6月病死。臨死前吩咐迎立秦王耶律定繼位,由李處溫等大臣輔佐,蕭德妃為太后,主持軍國大事。可當時耶律定不在南京,便由蕭德妃攝政,直到金兵攻克南京。而耶律定也在青冢濼被金兵捕獲。
編輯本段

明代秦王

朱樉封秦王
大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冊封嫡第二子朱樉為秦王,並下令他在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到西安建國就藩,朱樉的後裔,便繁衍形成明朝宗室的第2房第1代秦王朱樉(公元1356--1395年),在太祖的24個親王中居長,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任宗人府宗人令。兩年後,因建造王宮太過奢華和其他過失,被召還京師受責,兩年後才回到西安藩府。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因率兵鎮壓兆州(今甘肅臨潭)少數民族叛亂有功,受到朱元璋賞賜。同年,因病去世,謚為愍,故史稱秦愍王。
朱樉後代秦王

朱元璋為二房秦愍王朱樉後裔制訂的20個派字是:“尚志公誠秉,惟懷敬誼存,輔嗣資廉直,匡時永信(堅心旁+享)。”秦愍王朱樉原配妃王氏、次妃鄧氏,共生六子,均封王:嫡長子朱尚炳,嗣封為秦王;嫡二子朱尚烈,封為永興郡王;嫡三子朱尚煜,嗣封保全郡王;庶四子朱尚(火+舟),封興平郡王;庶五子朱尚(火+工),封為永壽郡王;庶六子朱尚(火+介),封為安定郡王。第2代秦王朱尚炳在位時,曾鎮壓過沔人高福興暴動。燕王篡國稱帝,曾派使到西安,朱尚炳初時傲慢無禮,後被明成祖威脅,才謝罪歸服。明永樂十年(公元1411年)去世,謚為隱,史稱秦隱王。生數子:嫡長子僖王朱志(土+恆),嗣封為第3任秦王,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3年)去世,無後;嫡二子懷王朱志均,初封渭南王,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3年)嗣位為第4任秦王,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去世,無後;庶三子康王朱志(土+契字底下的大字改為系),初封富平王,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進封為第5任秦王。秦康王朱志(土+契字底下的大字改為系)於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死後,由嫡長子朱公錫於天順二年(公元1458年)襲封為第6任秦王,這便是秦惠王,而封他的弟弟朱公銘為臨潼王。臨潼王朱公銘生的庶長子朱誠澫襲封臨潼王,二子朱誠潤封為鎮國將軍。秦惠王朱公錫於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去世,由他的庶一子朱誠泳(原封鎮安王)於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襲封為第7任秦王,此即秦簡王。秦簡王朱誠泳於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去世,無子繼位,改由從侄朱秉欆嗣封。秦昭王朱秉欆,本是臨潼王朱誠澯庶一子,初襲封臨潼王,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改嗣封為第8任秦王,但第二年便死了。他死後,由他的庶長子朱惟焯於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襲爵為第9任秦王。秦定王朱惟焯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去世,也無子嗣位,改由他的再從侄朱懷埢襲封。秦宣王朱懷埢曾祖是鎮國將軍朱誠潤,朱誠潤生輔國將軍朱秉栿,朱秉栿生奉國將軍朱惟燫,朱惟燫生子朱懷埢,初封鎮國中尉,明嘉靖二十七年嗣封為第10任秦王。秦宣王朱懷埢於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56年)去世,他的兒子朱敬鎔於明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由隆德王襲封為第11任秦王。秦靖王朱敬鎔於明萬曆四年(公元1576年)去世,生數子:嫡長子朱誼澡,嫡二子朱誼(氵+巛頭+夕),三子朱誼漶。秦敬王朱誼澡,明萬曆三年(公元1575年)封世子,萬曆九年(公元1581年)襲封,為第12位秦王,十四年(公元1586年)去世,無子嗣位,改由弟弟朱誼漶襲封。秦王朱誼漶,明萬曆十三年(公元1585年)封奉國中尉,十四年(公元1586年)加封紫陽王,十五年(公元1587年)改嗣位為第13任秦王。他去世後,由他的兒子朱存樞於萬曆後期襲封為第14任秦王,也是最後一任秦王。明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領導的明末農民起義大軍攻入關中,西安淪陷,秦王朱存樞被俘,投降起義軍,被大順政權封為權將軍。此後,大順義軍失敗,朱存樞下落不明。至此,建藩西安長達273年的秦王藩國滅亡。秦愍王朱樉的後裔也在這場浩劫中或被殺戮,或被迫逃亡,下落不明。
秦王世表
秦愍王朱樉秦隱王朱尚炳秦僖王朱志堩秦懷王朱志均秦康王朱志[土+絜]秦惠王朱公錫秦簡王朱誠泳秦昭王朱秉欆 秦定王朱惟焯秦宣王朱懷埢秦靖王朱敬鎔秦敬王朱誼澏秦 王朱誼漶秦 王朱存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