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胱胺酸血症

高胱胺酸尿症(Homocystinuria, HCU)是因為患者體內缺乏一種酵素叫做胱硫醚合成酵素(cystathionine-β-synthase, CBS)。此症是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的甲硫胺酸(methionine)代謝疾病,會導致高胱胺酸(homocystine)大量堆積在血液及尿中。

基本信息

簡介

高胱胺酸血症為一易導致栓塞之前驅因子,臨床上可造成冠狀動脈心肌病心肌梗塞,深層靜脈栓塞,腦中風,和肺動脈栓塞等疾病。

發現歷程

高胱胺酸(Homocysteine,Hcy) 在1932年由DeVgneaud首次被發現;1962年在先天性智力障礙兒童中發現高胱胺酸尿症(Homocystinuria ,HCU),約兩年後人們認識到高胱胺酸尿症的病因是因為胱硫醚-β-合成酵素 (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的缺陷,並發現這些患者容易罹患血栓栓塞性疾病。

之後,發現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酵素的 (N5N10-methylene tetrahydrofo1ate reductase,MTHFR)嚴重缺陷、細胞內維生素B12代謝的障礙也可以引起與高胱胺酸尿症相似的臨床表現。

1969年McCully描述了高胱胺酸尿症患者的血管病變特徵,他指出無論這些患者的代謝障礙是在哪一步驟出問題,Hcy都是引起這些臨床表現的主因,並由此提出了高胱胺酸可能與動脈症狀硬化有關的想法。

1976年Lcken首次報告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患者有Hcy的代謝異常。此後的15年,關於Hcy與冠狀動脈心臟病、周遭血管性疾病、靜脈血栓性疾病腦血管疾病之間關係的報告很少。

直到1988年,Kang等發現MTHFR與Hcy的代謝有關以後,Hcy與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關係引起了人們極大的關注。90年代以來,科學家圍繞這一問題開展了大量的研究,約有80個臨床數據顯示高胱胺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e))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的一個新的獨立危險原素,並成為研究冠狀動脈心臟病病因及預防等方面的一個新的熱點。

臨床症狀

此症會造成體內Homocysteine等有毒胺基酸堆積,導致身體的傷害,如果不及早治療,首先是眼睛的水晶體脫垂(Ectopic lentis),通常在患者10歲左右時會出現,同時也會伴隨其它的眼睛症狀如:近視、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剝離。骨骼的病變是另一項主要的臨床表現,患者看起來瘦高,骨質疏鬆,可能會有雞胸或凹胸,腳部變形,以及脊椎壓迫性骨折等骨骼病變。

腦部的傷害則是較令人憂慮的,輕度到中度的智障常常會看到的,大約有1/5的患者還會有抽筋的現象。

最值得注意的就是血管的病變,有時可能會造成急性的血管的栓塞,造成腦部或心臟的缺血,甚至會引起死亡,周邊的血管也會有相同的變化,其實智障或許是因為血管病變引起的。

治療

CBS酵素(cystathionine-β-synthase, CBS)胱硫醚合成酵素的功能缺乏又分成:

1、對維他命B6有反應的患者,通常會給予B6,並同時補充葉酸(folic acid),來達到較理想的飲食控制。

2、對維生素B6治療沒有反應的患者,患者小時候需使用低甲硫胺優酪乳粉,1歲以後就要靠低蛋白質飲食來控制。在飲食上,富含甲硫胺酸的食物, 如肉、魚、蛋、奶類的攝取必須限制,再使用低甲硫胺優酪乳粉來補充身體所必須的胺基酸,維持身體正常的成長及生理功能。也可以從豆類攝取蛋白質,並補充胱胺酸(cystine)改善合併症的嚴重度。除了維生素B6外,某些藥物如葉酸、維生素B12、及betaine等等,對降低體內堆積的Homocysteine亦有幫助。

此症的基因突變已被發現是在人類體染色體第21對染色體上q22.3的位置。部分病人在服用高劑量維生素B6之後,血中的甲硫胺酸及尿中高胱胺酸會降低。若及早發現並以大量維生素B6治療,併合並維生素B12、葉酸及甜菜鹼的補充,病人可以減少智慧型不足的程度。

一般來說,若為飲食控制型的個案,預後並不是很理想。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則智慧型方面尚可達到一般水平,然而眼睛的病變則是難以避免的,控制愈嚴謹,後遺症程度也愈輕。

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的罕見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