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血栓性疾病

概述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兩種病理過程所引起的疾病,臨床上稱為血栓性疾病。 依血栓組成成分可分為血小板血栓、紅細胞血栓、纖維蛋白血栓、混合血栓等4種。 靜脈血栓性疾病的治療抗凝治療1、肝素主要用於近期發生的血栓性疾病。

概述

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兩種病理過程所引起的疾病,臨床上稱為血栓性疾病。血栓性疾病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健康,其發病率高居各種疾病之首,且近年來還有漸增之勢,是當代醫學研究的重點和熱點之一。

靜脈血栓性疾病的發病原因

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thrombosis)是指在一定條件下,血液有形成分在血管(多數為小血管)形成栓子,造成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相應部位血供障礙的病理過程。依血栓組成成分可分為血小板血栓、紅細胞血栓、纖維蛋白血栓、混合血栓等4種。按血管種類可分為動脈性、靜脈性及毛細血管性血栓。

血栓栓塞

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是血栓由形成部位脫落,在隨血流移動的過程中部分或全部堵塞某些血管,引起相應組織和(或)器官缺血、缺氧、壞死(動脈血栓)及瘀血、水腫(靜脈血栓)的病理過程。
因及發病機制十分複雜,迄今尚未完全明確,但近年的研究表明血栓性疾病的發生、發展主要與下列6種因素有關:
一、血管內皮損傷當血管內皮細胞因機械(如動脈粥樣硬化)、化學(如藥物)、生物(如內毒素)、免疫及血管自身病變等因素受損傷時,可促使血栓形成。其發病機制為:
①內皮損傷、內皮細胞TF過度表達及釋放,外源性凝血途徑激活;
②血管完整性破壞,FⅦ激活,內源性凝血途逕啟動;
③血小板粘附、聚集、釋放反應增加;
④內皮細胞受損,ET釋放,致血管收縮、血流受阻。
二、血小板數量增加,活性增強各種導致血小板數量增加、活性增強的因素,均有誘發、促進血栓性疾病發生的可能性,如血小板增多症、機械、化學、生物及免疫反應等導致的血小板破壞加速等。其致病機制與激活凝血反應等密切相關。目前認為,血小板因素在動脈血栓形成(如心肌梗死)的發病中有更為重要的地位。
三、血液凝固性增高在多種生理及病理狀態下,人體凝血活性可顯著增強,表現為某些凝血因子水平升高或活性增加,如妊娠、高齡及創傷感染等所致的應激反應、高脂血症、惡性腫瘤等。而高凝狀態是血栓性疾病的發病基礎。
四、抗凝活性減低人體生理性抗凝活性減低,是血栓形成的重要條件。引起人體抗激活性減低的常見原因有:
①AT減少或缺乏;
②PC及PS缺乏症;
③由FV等結構異常引起的抗蛋白C現象(APC-R),近年研究發現,在歐美白人反覆發生深部靜脈血栓形成或有陽性家族史的深部靜脈血栓形成(DVT)患者中,APC-R的發生率高達60%;④肝素輔因子Ⅱ(HC-Ⅱ)缺乏症等。
纖溶活力降低臨床常見有:
①纖溶酶原結構或功能異常,如異常纖溶酶原血症等;
②纖溶酶原激活劑(PA)釋放障礙;
③纖溶酶活化劑抑制物過多。這些因素導致人體對纖維蛋白的清除能力下降,有利於血栓形成及擴大。
六、血液流變學異常各種原因引起的血液粘滯度增高、紅細胞變形能力下降等,均可導致全身或局部血流淤滯、緩慢,為血栓形成創造條件。如高纖維蛋白原血症、高脂血症、脫水、紅細胞增多症等。它可通過以下機制促進血栓形成:
①紅細胞聚集成團,形成紅色血栓;
②促進血小板與內皮的粘附及聚集,增強血小板活性;
③損傷血管內皮,啟動凝血過程。

靜脈血栓性疾病的臨床表現

一、靜脈血栓形成以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最為多見
常見於深靜脈如膕靜脈、股靜脈、腸系膜靜脈及門靜脈等。多為紅細胞血栓或纖維蛋白血栓。主要表現有:
①血栓形成的局部腫脹、疼痛;
②血栓遠端血液回流障礙:如遠端水腫、脹痛、皮膚顏色改變、腹水等;
③血栓脫落後栓塞血管引起相關臟器功能障礙,如肺梗死的症狀、體徵等。

靜脈血栓性疾病的治療

抗凝治療

1、肝素主要用於近期發生的血栓性疾病。通常選用三種給藥方案:
①小劑量24小時成人用量為0.6萬~1.2萬u,每隔8~12小時深部皮下注射0.25萬~0.5萬u,可不必實驗室監測;
②中劑量24小時總量2萬~4萬u,持續靜滴,或每隔4小時靜注0.5萬u,或每隔6小時靜注0.75萬u;
③大劑量是中劑量用量的一倍左右。肝素療程一般不超過10天,大劑量或用於預防時應儘可能縮短療程。
使用劑量較大時須逐步減量後再停藥。近年來不少學者推薦小劑量的給藥方案,特別用於預防性用藥,血栓形成早期以及易有DIC出血傾向的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熱,急性早幼粒白血病、肝病等。肝素無效時應考慮以下原因並予糾正:
①病因未去除;
②大量血栓已形成如DIC晚期;
③血中AT-Ⅲ、HCⅡ缺乏或耗竭;
④嚴重酸中毒、缺氧時肝素滅活;
⑤大量血小板破壞釋出抗肝素的血小板第4因子和凝血酶敏感蛋白;
⑥並用四環素、鏈黴素、新黴素、多粘菌素、慶大黴素、頭孢黴素、洋地黃、抗組織胺藥物等可減弱肝素作用。
肝素主要副作用是出血、血小板減少。過敏反應多因製劑不純所致。長期用藥可引起注射部位皮膚壞死和骨質疏鬆。肝素所致的血小板減少症發生率約為5%。輕型為肝素對血小板的直接作用所致,用藥2~4天內發生,停用後很快恢復。重型因肝素依賴性抗血小板抗體引起血小板聚集所致,初用者4~15天內發生,再次用藥在2~9天出現,常伴有血栓栓塞和出血,預後不佳。因此肝素使用中必須動態監測血小板數量變化,必要時停用。
2、AT主要用於AT缺乏症及DIC患者,可增強肝素的抗凝效果,減少肝素所致的出血併發症。常用劑量為1500U/d,靜脈滴注,3~5日為一療程。
3.香豆素類通過與Vitkl競爭,阻斷Vitkl依賴性凝血因子的生物合成。主要用於血栓性疾病的預防,及肝素抗凝治療後的維持治療。常用者為華法林,首劑10~15mg/d,分吹口服,隨之5~10mg/d,以PT作為監測指標調節用藥量,使PT延長1.5~2.0倍為宜,近年以國際正常化比值(INR)作為監測指標,更具科學性,維持INR值在2~3為最佳治療劑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