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塞性血栓性脈管炎

閉塞性血栓性脈管炎(thromboangiitis angiitis)本病又稱Buerger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簡稱TA),閉塞性動脈內膜炎、Buerger病是一種慢性、周期性加劇的全身中小動、靜脈閉塞性疾病。主要累及四肢中、小動物和靜脈,以下肢中、小動脈的節段性非感染性炎症和管腔內血栓形成以致進行性狹窄或閉塞而產生嚴重症狀和體徵的慢性疾病。多發於男性青壯年。其臨床特徵為患肢缺血、疼痛,間歇性跛行,受累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伴有遊走性淺表性靜脈炎,嚴重者可有肢端潰瘍和壞死。本病屬中醫脫疽範疇,古籍中又有脫癰(《靈樞·癰疽》),脫骨疽(《外科全生集》),脫骨療(《治療匯要》)之稱,俗稱十指零落。

基本信息

流行病學

本病多發於20~40歲男性青壯年女性多見,男女之比為29∶1。多在冬季發病。

病因

本病病因不明一般認為吸菸是一個重要的發病因素,而寒冷可能是一個誘因。男性患者顯著多於女性,而且女性患者臨床表現輕,這就提示激素可能影響本病的發生。另外有人認為,本病發病還與風濕病病毒或真菌感染及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有關。

發病機制

閉塞性血栓性脈管炎閉塞性血栓性脈管炎

由於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和血漿因子相關抗原(ⅧR:Ag)增高以及抗凝血酶(AT-Ⅲ)、纖維蛋白溶酶原(plasminogen)、纖維蛋白原(fibinogen)等的異常,而患者血液中尚存在某些血液凝固性增高狀態但這與發病的因果關係尚有待進一步研究。另外,在患者血清中發現抗動脈壁抗體以及構成人體血管的Ⅰ型和Ⅲ型膠原的細胞和體液免疫反應,並且患者的淋巴細胞對Ⅰ型或Ⅲ型膠原有敏感性,還有HLA-A9和HLA-B頻率常較高,故發病可能尚與免疫及遺傳基因等異常有關。

病變主要發生在四肢中小動脈,伴行的靜脈可同時受累。肉眼可見動脈萎縮變硬動靜脈問有炎症性粘連,管腔內有炎症性血栓阻塞,呈節段性分布同一條血管可有多處阻塞,受累節段間血管可正常。鏡下觀察病變初期呈全層動脈炎,周圍組織有非特異性肉芽腫,其中有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組織細胞、漿細胞和巨細胞浸潤,伴有管腔內血栓形成。其後血栓開始機化,含有大量成纖維細胞並與增厚的血管內膜融合內彈力膜完整,中層有較多新形成的滋養血管及成纖維細胞,外層也有大量成纖維細胞和纖維組織增生。晚期血栓機化,中層收縮動脈周圍廣泛纖維化,動靜脈與神經被周圍緻密結締組織所包繞而形成硬索條,同一條血管不同節段可呈不同期的病理改變。靜脈病變與動脈相仿。受累肢體可由於局部營養障礙而發生肌肉萎縮,骨質疏鬆指(趾)甲肥厚,皮膚萎縮,毛髮脫落,晚期可出現潰瘍和壞疽。

由於病變呈節段性分布和進行性發展,故一條血管的不同節段內病變可以不同而病變段間血管可以完全正常早期病變為血管內皮細胞增生、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浸潤、管腔內血栓形成,而內彈性膜和中層平滑肌尚完好;外膜中滋養血管周圍炎性細胞浸潤,進一步發展則血栓機化出現大量成纖維細胞並與增厚的血管內膜融合;中層中出現較多的滋養血管和成纖維細胞;外層中亦有大量的成纖維細胞和增生的結締組織在晚期由於血栓機化中層收縮,動脈周圍組織纖維化,嚴重時與鄰近動脈和伴行靜脈以及神經均為結締組織所包繞而成為硬索。靜脈的炎性細胞浸潤較動脈更為明顯。電鏡檢查發現腰交感神經節和小動脈中膠原纖維瀰漫性變性。

臨床表現

1.本病症狀主要是由於動脈病變引起肢體局部缺血所致。病程較長常在數年後症狀才顯著惡化,多在冬季發病。側支循環建立後,局部供血改善,症狀可以緩解。病變再發展則症狀又惡化,整個病程可呈反覆發作性。發病常從下肢趾端開始,以後可逐漸累及其他肢體,但單獨發生於上肢者較少見,極少數也可累及腦、心等部位血管本病發展過程可分為3期:
(1)局部缺血期:往往在受寒後感覺足麻木、發涼、疼痛,走路時小腿酸脹易疲勞,症狀逐漸加重,可發生間歇性跛行每行走500~1000m,患肢小腿或足底即脹痛或抽痛,被迫停步休息然後疼痛逐漸消失。再行走時疼痛又出現。患肢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可有遊走性血栓性淺表靜脈炎。
(2)營養障礙期:病情繼續發展患肢麻木怕冷發涼明顯。夜間疼痛明顯,常抱足而坐,不得安眠。患肢動脈搏動消失,局部不出汗,指(趾)甲生長緩慢、增厚、變形。皮膚乾燥、紅潤,呈紫紅或蒼白色汗毛脫落,皮膚小腿肌肉萎縮
(3)壞死期:患肢發生潰瘍或壞疽,多局限於足趾或足底可向上擴展至踝關部,為乾性壞疽。但發生繼發性感染者可變為濕性壞疽。當息肢潰爛後創面可經久不愈疼痛加劇。患者逐漸衰弱胃納減少,消瘦可伴有發熱,有嚴重貧血,甚至可發生意識模糊,但發生敗血症者很少見。
部分患者可有神經系統症狀,表現如下:
①神經衰弱症候群:多數患者可有頭痛、偏頭痛、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全身乏力、易疲勞等症狀。
②暫時性發作的神經症狀:這是腦部閉塞性血栓性脈管炎的最常見症狀之一,常突然發生肢體偏癱失語、感覺異常及一過性失明等。在開始,每次發作後症狀可有相當程度的恢復,若經常發作,症狀和體徵的恢復程度就會減少,最後可成為永久性症狀和體徵個別病例還可出現癲癇大發作或小發作。
③假腦瘤症狀常急性起病,症狀不斷進展有局限性或全身性抽搐偏癱、失語偏盲皮質性感覺缺失、失用、記憶障礙及情緒改變等症狀,並伴有顱內高壓症狀,臨床表現很像腦瘤。
④呆痴:多見於年老的患者,病變多對稱分布在大腦半球的大腦前動脈大腦中動脈及大腦後動脈的皮質分支周圍部分,病變廣泛。臨床表現為精神遲鈍,智力逐漸減弱記憶、理解與判斷能力逐漸喪失。
2.本病主要累及下肢的脛前、脛後、足背和跖動脈,也有累及橈、尺和手掌動脈等,嚴重時尚可累及膕和股動脈等,同時伴發淺表性遊走性血栓性靜脈炎。主要由於管壁炎症及腔內血栓形成而後管腔狹窄以致閉塞終因血供不足而引起臨床症狀。30%~60%病例可伴有Raynaud現象。臨床表現的輕重依血管閉塞部位、範圍和側支循環建立程度以及局部有無繼發性感染等而各有不同
(1)淺表性遊走性血栓性靜脈炎:約40%患者在隱靜脈及其分支發生淺表性遊走性血栓性靜脈炎,並多是發生在動脈損害之前數年。偶有數個月,也有在動過脈發病過程中以及動、靜脈同時發病者。損害呈紅色索狀或結節狀,輕度疼痛感經1~3周后消退,而另一部位又出現新的損害由於無全身性症狀和不伴發深靜脈病變所引起的水腫等表現,故常不被患者所注意。
(2)早期動脈損害:最常受累的是足背動脈,其次為膕動脈或股動脈。由於血栓形成,管腔閉塞使患肢肌肉血供不足,行走一定距離後即感足弓部或腓腸肌疲乏無力、輕度疼痛、趾端麻木,停止行走即緩解或消失,呈不典型間歇性跛行症狀。同時患肢對寒冷較敏感局部溫度較低,易出汗或有趾甲生長緩慢等足背動脈搏動可能較對側為弱。
(3)局部缺血引起間歇性跛行:由於動脈閉塞進一步發展,組織缺血程度加重,上述症狀更加顯著並因缺氧引起動脈痙攣,出現典型間歇性跛行症狀,行走短距離即感足或腓部肌肉疲勞和緊張、麻木抽痛和疼痛,繼續行走時,症狀加重迫使跛行,靜止或休息後症狀即減輕或消失,再行走又復發作。隨著病情的發展,行走距離越來越短需要休息的時間越來越長。疼痛發生部位出現在閉塞動脈遠端如主要累及股膕動脈,疼痛多發生在小腿和足部。病變動脈搏動明顯減弱或消失。局部溫度降低。肢體位置試驗:抬高患肢疼痛加重,足及小腿皮膚蒼白;放低患肢,疼痛減輕,皮膚顏色恢復緩慢,或呈青紫色。
(4)靜息痛:病情繼續發展。動脈缺血更加嚴重,患肢處於休息狀態時,疼痛仍不止,稱為靜息痛。這種疼痛非常劇烈,並經久不止,而晚間尤甚,患肢抬高時加重,下垂後可減輕。於是患者在晚間彎腰屈膝抱足而坐,徹夜不眠。有時將患肢垂於床旁,使靜脈血液充盈改善循環,緩解疼痛。
(5)組織營養障礙:病變更進一步發展,在休息時血液供應也不能滿足組織代謝需要,除上述疼痛外,若並發缺血性神經炎,其疼痛更加廣泛,並呈電擊樣,也以晚間為甚,更增加病人痛苦。由於長期慢性缺血,組織發生營養障礙,引起趾甲生長緩慢,或變形如增厚與脆裂等;皮膚乾冷,色澤蒼白或呈暗紅色與紫紅色;汗毛脫落肌肉萎縮
(6)組織壞死:若動脈管腔完全閉塞,則局部組織血液供應完全喪失以致發生潰瘍和壞疽。常先發生在一或兩個趾端或出現於甲旁,逐漸向上發展,累及整個趾或其他趾。皮膚乾枯發黑,壞死組織脫落後,殘留難以癒合的潰瘍。大多為乾性壞疽此時不僅疼痛加劇若並發細菌感染其痛苦更加難忍,日久出現體力衰弱、胃納減退消瘦乏力、面色蒼黃、並伴發熱以及貧血等表現。
(7)骨質疏鬆後疼痛:在慢性缺血基礎上,可能引起局部骨質疏鬆而加重痛苦。
(8)其他:部分病例可能由於血栓機化後再通以及側支循環建立血液循環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復或改善,動脈搏動或能再現。

併發症:

組織營養障礙可並發缺血性神經炎。若動脈管腔完全閉塞,則局部組織血液供應完全喪失,以致發生潰瘍和壞疽。

診斷

診斷依據主要是20~40歲的男性發病,初發常為一側下肢,而後累及對側,產生間歇性跛行以及其他缺血性臨床表現,伴淺表性遊走性血栓性靜脈炎等,而又無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和動脈硬化者即可考慮為本病。再作肢體位置試驗則更能提供有無肢體血供不足的客觀證據。
試驗方法:患者平臥抬高下肢45°,3min後觀察足部皮膚顏色改變。在患肢足部特別是足趾皮膚呈現蒼白或蠟黃色,以指壓之缺血現象更加明顯並感麻木或疼痛;然後囑患者坐起,將下肢自然下垂於床旁(注意不能壓迫腿部),皮膚顏色恢復緩慢或呈青紫色(正常恢復時間在15s以下,60s以上者示嚴重供血不足),即示患肢供血不足;同時觀察淺靜脈開始充盈和完全充盈所需時間充盈時間長短間接地反映供血不足的程度。

鑑別診斷:

1.閉塞性動脈硬化症。
2.多發性大動脈炎 多見於青年女性,主要累及多處大的和中等動脈,特別是主動脈及其分支動脈和(或)主動脈及其內臟分支動脈,引起狹窄和阻塞,產生血供不足的臨床表現。由於累及血管部位不同,而產生各種不同的症狀,以及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血壓測不出或顯著降低,而正常肢體血壓正常或增高;同時產生因缺血而發生的連續性雜音或收縮期雜音,不發生壞死和潰瘍。無遊走性血栓性靜脈炎病史。X線造影顯示主動脈主要分支開口處狹窄或阻塞。

檢查

實驗室檢查:
1.電阻抗血流測定檢查 可了解血流通暢程度、搏動性血流量多寡。
2.都卜勒超聲血管測定 顯示患肢動脈搏動波形幅度減低,血流減弱或消失。
3.皮膚溫度測定 在20~25℃室溫下,患肢的溫度較健側低2℃時即顯示血供不足,脈管炎患者患肢的皮溫均有降低
4.血液凝固和纖維蛋白因子測定 測定抗凝血酶Ⅲ(AT-Ⅲ)、纖維蛋白溶酶原纖維蛋白原等以了解血液是否存在高凝狀態。

其它輔助檢查:

1.甲周微循環檢查 可見甲皺微血管袢輪廓不清、排列紊亂或袢數目減少、形態異常及血液流速改變等。
2.動脈造影 可確定動脈阻塞部位、範圍,側支循環建立情況以及流出道等
此為損傷性檢查,不宜作為常規診斷方法但在進行手術時,需作此項檢查,以協助選擇治療方案。
3.放射免疫分析 測定血漿血栓素BO2(TXBO2)和前列腺素F(PGF)。
血漿PGF1α含量的增加及值的增高是本病重要的表現,血漿含量的增加可能在對抗四肢末梢血管缺血中起到有益的保護作用

治療

閉塞性血栓性脈管炎閉塞性血栓性脈管炎

治療原則是解除血管痙攣,改進肢體血供,促進側支循環建立,減輕或解除疼痛,防止感染促使潰瘍癒合,儘可能保存組織完整以減少病殘程度。
1.藥物治療
(1)血管擴張劑:①鹽酸妥拉唑林25mg口服,4~6次/d;②鹽酸罌粟鹼0.03mg,口服,3次/d;③百分苄明(苯苄胺)10mg,口服3次/d;④環扁桃酯(抗栓丸)100~200mg,口服3次/d
(2)右鏇糖酐40(低分子右鏇糖酐)500ml,靜脈滴注,1次/d
(3)止痛藥物:普魯卡因穴位封閉、靜脈封閉及交感神經節阻滯等。
(4)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地塞米松等。一般不用,但在病情急性發展時可短期使用。
(5)高壓氧治療:主要作用是提高動脈血氧分壓增加血氧張力,增加血氧彌散、提高組織氧儲備,從而改善組織缺氧
2.手術治療 對以上治療效果不理想者,再根據不同病情選用腰交感神經節切除術、動脈血栓內剝脫術以及病變血管切除後血管移植等還可行壞死組織切除或截肢術。
3.基因治療 有學者套用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分子搭橋術”基因治療實驗性閉塞性脈管炎,結果轉基因7天后,肌肉組織內VEGF mRNA及其表達產物明顯增高。血管造影可見大量新生血管和側支循環的形成,表明VEGF轉基因治療可以明顯促進閉塞性下肢血流的恢復和改善組織壞死的程度,為本病的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
4.中醫治療
(1)辨證論治:
①寒濕:
主症:患肢喜暖怕冷觸之冰涼皮色蒼白,感覺麻木、酸脹,間歇性跛行,疼痛遇冷加重,無潰瘍或壞疽,舌淡、苔白膩,脈沉細而遲。相當於局部缺血期
治法:溫陽通脈,祛寒化濕。
方藥:陽和湯加減。
熟地30g,肉桂3g,麻黃2g鹿角膠9g,黃芪30g姜炭2g紅花6g,白芥子6g,雞血藤30g,地龍15g,木瓜18g甘草3g
加減:若局部寒甚者,加附子回陽散寒;病在上肢加桂枝溫經和營,引藥上行;病在下肢加牛膝,下行活血;血虛者加當歸補血
臨床體會: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局部缺血期以局部發涼怕冷、皮色蒼白、疼痛遇冷加重、脈沉遲為主症,因此應重用溫陽通脈治療
②血瘀:
主症:患肢畏寒,觸之發涼,感覺麻木;局部皮膚呈紅色、暗紅色或青紫色伴有瘀斑,下垂時更甚抬高則見蒼白或蒼黃;患肢持續性靜息痛,尤以夜間為甚;患肢肌肉萎縮,趾甲變厚;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脈沉細澀,趺陽脈、太溪脈消失。相當於營養障礙期。
治法: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方藥:血府逐瘀湯加減
桃仁12g,紅花6g,當歸9g,生地黃15g,川芎9g,赤芍15g,牛膝15g,柴胡6g,枳殼6g,延胡索12g,五靈脂15g,雞血藤30g
加減:痛甚加乳香、沒藥、穿山甲破瘀止痛;兼濕邪者加薏苡仁、赤小豆利濕解毒;局部紅腫明顯者,加蒲公英地丁等清熱解毒。
臨床體會: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病人以血瘀證多見,且貫穿於疾病的各症候中,故此,活血化瘀是治療的核心。
③濕熱:
主症:患者喜冷怕熱,肢體酸脹、腫痛,沉重乏力;常伴有遊走性靜脈炎。面色灰滯或萎黃,胸悶,納呆,口渴而不欲飲小便短赤;脈象滑數,舌苔白膩或黃膩。若有潰瘍易糜爛滲液呈濕性壞疽。相當於壞疽期。
治法:清熱利濕,活血通絡
方藥:四妙丸加減。
蒼朮12g,黃柏10g,薏苡仁30g川牛膝30g,茵陳15g赤小豆12g,赤芍15g,桃仁12g木瓜9g,丹皮12g蒲公英15g,砂仁6g。
加減:患肢熱盛者加梔子黃芩、金銀花清熱燥濕解毒;瘀滯兼證明顯者,加當歸、澤蘭、地龍活血通脈;濕熱難除者加車前子、滑石茯苓等利濕清熱
④熱毒:
主症:患肢疼痛劇烈,晝輕夜重喜涼怕熱;局部出現壞疽,紅、腫、熱、痛,膿液惡臭;高熱或低熱,口渴引飲,煩躁便秘溲黃;舌質紅絳、苔黃膩或黃燥脈洪數或弦數。見於壞疽期繼發感染。
治法:清熱解毒活血止痛。
方藥:四妙勇安湯加減。
金銀花30g,玄參30g,當歸15g,赤芍15g,丹皮12g,地丁15g,蒲公英15g黃連6g,石斛12g,生地15g生甘草10g。
加減:壯熱口渴者,加石膏知母、梔子清熱生津;局部紅、腫、熱、痛,或膿液稠厚較多者,加板藍根、菊花等清熱解毒;疼痛明顯者加延胡索、乳香、沒藥活血祛瘀止痛;熱毒內陷營血,神志恍惚者,加服安宮牛黃丸清熱解毒開竅。
⑤氣血兩虛:
主症:患肢疼痛較輕,皮膚乾燥,肌肉消瘦;潰後瘡口久不癒合,肉芽灰暗,膿液稀薄;伴肢體乏力精神疲憊,面容憔悴,心悸,失眠;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治法:補氣養血調和營衛。
方藥:人參養榮湯。
黨參15g,黃芪30g,白朮12g,熟地黃30g,當歸12g,白芍15g,陳皮9g茯苓15g肉桂6g遠志9g大棗6枚生薑5片,炙甘草10 g。

加減:心悸、失眠者,加夜交藤酸棗仁養血安神;納呆腹脹者,加木香,砂仁理氣健脾;若兼腎陰虛,頭暈腰酸者,加山萸肉、菟絲子等滋陰益腎。
(2)綜合治療:
①中成藥:通塞脈片、六味地黃丸、四季青片、大黃廑蟲丸、血府逐瘀丸、脈絡寧注射液、丹參注射液、毛冬青注射液、白花丹參注射液。
②單驗方:
A.毛披樹根(又名毛冬青)120~180g,加豬蹄1隻,水煮3~4h,1天分3次服完,連服1~3個月。有活血解毒作用。
B.白花丹參根,曬乾,粉碎,用55度白酒浸泡15天,配成濃度為5%~10%的白花丹參藥酒。每次溫服20~50ml,3次/d,2~3個月為1個療程本方有活血通絡止痛作用。
C.止痛藥酒:罌粟殼60g,川烏9g,水蛭(焙黃)9g,炒地龍9g,紅花15g,黃酒1250g,將諸藥放入酒中,浸泡7天后過濾去渣,取浸出液,痛時服用,每次5~10ml。本方有止痛、活血、祛瘀作用。
D.活血止痛散:透骨草30g,川楝子當歸尾、薑黃、海桐皮、威靈仙、川牛膝、羌活、白芷、蘇木、五加皮、紅花、土茯苓各15g,川椒乳香各6g,煎湯熏洗患肢,每次30~60min,1~2次/d每劑可用2天適用於脫疽未潰破,或恢復期的病人患肢遺留腫脹及關節功能障礙者。
E.溫經通絡散:黑附子、乾薑吳茱萸各10g,川烏、草烏細辛各6g,共研細末,取少許加白酒、陳醋適量,調和成糊劑,敷貼患肢足心本方有溫經散寒、解除肢體麻木脹痛的作用。
F.白花丹參30~60g,水煎服每天1劑。
③針灸療法:
A.毫針:
a.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主穴選用陽陵泉、陰陵泉、懸鐘、三陰交、解溪、曲池、外關。配穴選用足三里太沖、行間公孫、委中、承山、八風少海、合谷、八邪、夾脊。針刺用捻轉法先瀉後補,中等刺激手法為主,留針30min。疼痛劇烈者,可用重刺激1次/d10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7天。
b.取患肢有關經脈敏感反應的腧穴為主穴,結合發病部位及症狀循經辨證取穴。下肢主穴取脈根、血海、陰包,病在足母趾配陰陵泉、地機,在二三趾配足三里、豐隆,四趾及小腿外側配陽陵泉懸鐘,五趾及小腿後側配承山、崑崙,足跟部配太溪上肢主穴取曲池、郄門、青靈病在拇食指配手三里,中指配內關,無名指配外關,小指配通里,前臂及手掌配大陵針刺得氣後,實熱證用向外方弧度刮針法刮針柄1~5次,每天或隔天1次,15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3~5天。
c.辨證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寒濕證:取雙側經渠血海、陰陵泉三陰交、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溫針行捻轉補法,每次40分鐘;灸太淵。血瘀證:取雙側經渠列缺、尺澤、血海、足三里、膈俞、上巨虛、下巨虛,行平補平瀉法,每次15min。上均每天2次。熱毒證:取雙側太溪、復溜、列缺、尺澤、魚際、經渠、血海陰陵泉,用提插瀉法,每次20分鐘,3次/d。氣血兩虛證:取經渠、列缺魚際、尺澤、陽陵泉、足三里上巨虛洫海。腎虛證:取尺澤、經渠、膻中、膈俞、陰谷太溪、三陰交血海。1次/d,每次60min行捻轉補法。局部瘡面有膿液者用慶大黴素依沙吖啶(雷夫奴爾)等抗菌紗布;無膿者用生肌膏(乳香、沒藥爐甘石、蜂蜜調製)貼敷。
B.耳針:取交感、皮質下、內分泌神門、趾跟穴,用強刺激,每3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C.蟒針:
取穴:大椎透身柱,命門透陽關、足三里、陽陵泉
針法:大椎透身柱命門透陽關用1.0mm直徑粗針留針5h。足三里陽陵泉強刺激不留針。
D.三棱針:
方一取穴:足背三處與小腿前緣一處(相當於沖陽、太沖、足三里)。
方法:用點刺放血法。用三棱針在所選部位點刺,使之流出紫黑色血液。每7天1次,以愈為度
方二取穴:分2組一為沖陽跗陽、委中、腎俞;二為太沖、解溪足三里、命門。均取患側穴位。
方法:用點刺放血法。每次取1組,交替使用用三棱針在所選穴位或穴位附近血絡點刺放血,以流出黑色瘀血為度(惡血流盡佳)。委中穴用緩刺法以免出血過多。針後,並在腎俞或命門穴拔罐10分鐘,拔罐後加溫和灸5~10min。3~5天1次,中病即止
E.頭針:取額頂帶後1/3、頂顳前斜帶或頂顳後斜帶(病灶對側相應部位)用小幅度提插補法。臨床一般額頂帶後1/3(居中)宜由前向後刺,頂顳前斜帶與頂顳後斜帶交替選用。在行針時囑病人吸氣、憋氣,意想氣至患肢,然後行腹式深呼吸;再配合活動患肢,如跺腳、搓手、按摩患肢。每次行針5min,間隔15min再行針1次,留針24h1次/d,10次為1個療程。
④拔罐
取穴:①承山、三陰交、絕骨、足背部;②殷門、委中、承山;③陰廉伏兔;④尺澤內關、外關、勞宮、後背部根據患病部位的不同,而取相應穴位脛後動脈、足背動脈無搏動者,取①組穴;膕動脈無搏動者,取②組穴;股動脈無搏動者,取③組穴;尺、橈動脈無搏動者取④組穴。把需治療的穴位常規消毒後,在比火罐口徑略大的面積內(根據不同部位,選擇大小適宜的火罐),用消過毒的粗短毫針、三棱針或小斜口刀進行散刺,或以皮膚針作較重叩刺根據患者體質強弱或病情,適當掌握刺激的輕重輕刺法以皮膚紅暈為度;中刺法以皮膚表面塵粒樣出血為度;重刺法以皮膚表面芝麻樣點狀出血為度。然後在叩刺部位進行拔罐,留罐5~10min。每周治療2~3次(每次治療出血總量以不超過10ml為宜)
⑤埋線療法:
取穴:血海足三里、四強、承山、豐隆。
操作:用穿線法。局部常規消毒麻醉,用大角縫皮針帶2~3號羊腸線於穴位一側進針,深達肌層,從另一側穿出剪去兩端線頭,其進出針針眼相距約3cm,根據穴位情況作橫行或縱行埋線。每次選穴2~3個,每10~15天1次4~5次為1個療程。休息2~3個月後,根據病情進行第2療程。
⑥推拿療法:治法以調和營衛、解毒祛濕活血散瘀為主。
A.陽虛寒凝:推背捏拿法,壓脊揉運法,撓背督脈太陽經,肘運背部,捏脊法,撩背部,肘運腎俞、志室,拿崑崙。揉陰廉、伏兔犢鼻、足三里、蠡溝、上廉、下廉絕骨風府大椎、承扶、殷門、委中、合陽、承山、附陽、申脈。
B.濕熱蘊結:肘運環跳,捏拿腿六經揉腿搓摩法,腿運捏法掐拿崑崙太溪,掐揉足三里,肘運膕窩,推湧泉揉陽陵泉絕骨三陰交。
C.熱毒蘊結:壓脊揉運法推背捏拿法,撥絡叩撓背法,掐拿委中,肘運環跳,掐拿腿六經拿承山,撩下肢,推湧泉(均瀉),掐足三里、崑崙、太溪。
D.氣血兩虛:摩挲益腦法,撥振叩頸法推腹摩運法,撩腹叩振法,擦臂推拿法,推背捏拿法,壓脊運揉法壯腰撩擦法,撥絡叩撓背法以上手法宜輕不宜重。掐足三里、跗陽、絕骨崑崙、太溪、湧泉(均補)。
⑦外治法:
A.未潰期:可選用沖和膏、紅靈丹油膏外敷;或用毛披樹根100g,水煎待溫後,浸泡患肢,1~2次/d;或當歸15g,桑枝30g,威靈仙15g,水煎熏洗,1次/d。亦可用紅靈酒少許揉擦患肢足背、小腿,每次20min2次/d。
B.已潰期:潰瘍面積小者可用毛披樹根煎水浸泡後,外敷生肌玉紅膏保護傷口;潰瘍面積較大,壞死組織難以脫落者可用“蠶食”方法清除壞死組織。
5.護理
(1)護理問題:
①患肢疼痛、麻木、活動不利。
②局部出現壞疽和潰瘍。
③潛在感染。
④心情憂鬱、失望、煩躁不安
(2)護理目標:
①恢復自主活動。
②預防或控制感染。
③預防併發症。
④消除患者不良情緒
(3)護理措施:
①環境護理:保持病室環境清潔陽光充足,定時通風,保持空氣新鮮,必要時可每日進行空氣消毒1次。
②生活護理:
A.加強生活護理尤其是急性期需絕對臥床休息或足趾潰爛行動不便者送飯送水、送藥等到床邊使病人安心治療。
B.長期臥床病人加強皮膚護理,預防壓瘡發生。
③飲食護理:飲食宜高蛋白易消化之品,如瘦肉蛋類、面類等,忌菸酒。
④局部患肢的護理:
A.注意保暖:病人的鞋、襪要寬大暖和,冬季穿毛線襪或棉襪套予以禦寒,切忌穿緊、硬的鞋,影響血液循環。棉被不宜過重,要柔軟,如鴨絨被、腈綸被,並在棉被內放置護架避免患肢受壓,影響血液運行而加重缺血、疼痛。
B.保持足趾的乾燥:病人宜穿全棉紗襪及透氣性較好的鞋子,忌穿膠鞋、塑膠鞋等以防足潮濕而產生腳癬感染,誘發壞疽發生
C.有足癬者應及時治療,以免潰破加重病情。
⑤換藥護理:
A.嚴格執行消毒隔離、無菌操作的規程。
B.換藥時動作要輕,以減少創面刺激及減輕其傷口疼痛。
C.換藥時要仔細觀察患趾壞死、潰瘍及創面大小、肉芽生長情況;周圍皮膚色澤及腫脹的情況;膿液的色、質、量的變化,必要時作膿液的培養並給予詳細的記錄。
D.乾性壞疽不宜用軟膏外敷,用75%酒精或新潔爾滅消毒後,再用乾紗布敷料包紮以保持創面乾燥。濕性壞疽先用虎杖藥液棉球清潔創面,淺層糜爛潰瘍可用0.5%甲硝唑紗布外敷,或用滅濕靈、掃毒散粉劑乾撲,以促進其乾燥。
E.敷藥厚薄需根據膿液多少而定,膿液分泌多時,藥膏要厚,如創面清潔,有上皮生長,藥膏要薄而均勻,並且要能見到紗布條紋為度。
F.污染敷料一律焚燒所用的器械按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原則處理
⑥功能鍛鍊:病情穩定後可指導病人做足部運動的鍛鍊促進氣血流暢。其方法是病人平臥,抬高患肢45°,維持2min→足下垂2min→平放2~5min重複5~10次,同時兩足及足趾向上、下、內外運動10~20次,2~3次/d,以不疲勞為度。
⑦心理護理:病人由於病程長,疼痛難忍,悲觀失望或煩躁易怒,所以應多加安慰和鼓勵病人,減輕其憂鬱心情。耐心對病人解釋本病的病因、治療及情志對本病的關係,使其放下思想包袱,積極配合治療。
6.出院指導
(1)注意休息、堅持服藥。指導患者按病期服中藥及血管擴張劑
(2)步行速度宜慢,時間不宜長勿疲勞。
(3)戒菸。
(4)定期隨訪。

預後

經治療病情繼續惡化或截肢者,預後差

預防

本病病因未明,但某些因素能誘發本病並能引起病情的發展,故積極地採取預防措施,能穩定病情、減輕症狀。
1.絕對禁菸 是預防和治療本病的一項重要措施。
2.足部清潔與乾燥 保持足部清潔、防止感染;因濕冷比干冷對病情更為有害,故宜保持足部乾燥;因患部已有血液循環不良即使輕微外傷亦易引起組織壞死和潰瘍形成,故切忌任何形式的外傷。
3.防寒保暖 無論是在工作或休息時均宜保持足部溫暖,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環,但不能過熱,以免增加氧消耗量。
4.體位變動與足部運動 勞動時應隨時變換體位,以利於血液循環。平時可進行足部運動(Buerger運動),以促進患肢側支循環。方法為:患者平臥,抬高患肢45°,維持1~2min,然後兩足下垂床旁2~5min同時兩足及其趾向四周活動10次,再將患肢放平休息2min,如此反覆練習5次每天數回。
5.避免套用縮血管藥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