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脈管炎醫院

河北保定脈管炎醫院

一、病因:四肢血栓性淺靜脈炎可以因不同的原因所造成。 第Ⅰ期(局部缺血期):為疾病的初期階段。 第Ⅲ期(壞死期):為本病的晚期。

基本信息

河北保定脈管炎醫院

醫院介紹

河北省保定脈管炎醫院是一所集科研、臨床、教學、康復於一體的特色專科醫院。
保定脈管炎醫院坐落在古城保定東南開發區,醫院總建築面積近3000平方米,設有兩大病區,100多張病床,科室設定有:脈管炎科、血管外科、靜脈炎科、周圍血管綜合科、糖尿病專科、內科、外科、中醫科、心血管科、急診室、手術室。專家及醫務骨幹近60名,醫院醫療設備齊全:日本產島津X1110型500毫安X光機、日本產阿洛卡630型B超、都卜勒血管檢查儀、德國產拜爾尿檢分析儀、全自動血球分析儀、生化分析儀、血凝儀、血小板聚集儀、電解質分析儀、多導心電儀、全自動心電監護儀等大型檢測設備。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發展,保定脈管炎醫院現已成為華北地區頗具影響力、以傳統醫學療法與現代醫學檢測手段相結合治療周圍血管病的特色專科醫院。

河北保定脈管炎醫院院長

孔慶瑞

院長孔慶瑞院長孔慶瑞
院長,主任中醫師
保定市衛生局評為“首屆名中醫”
崔月犁題“中國著名特色醫師”
中醫藥周圍血管病學科主任專家委員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周圍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華中醫藥學會周圍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華中醫藥學會血栓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河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二屆周圍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常委
保定市中醫藥學會周圍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保定市南市區政協第五、六、七屆衛生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河北中醫藥學會首屆百名“白求恩”式好醫生
保定脈管炎醫院創始人,志立於研究診療周圍血管病20餘年,在家傳秘方的基礎上,挖掘祖國醫學瑰寶,嘗百草,精選名貴中草藥一百餘種,結合現代醫學和臨床實踐,研發出一套治療各種類型周圍血管病的特效方劑:“破栓復脈方”、“清毒通脈方”、“祛腐生肌止痛膏”、“三黃濕敷液”等,內服、外敷,標本兼治,整體和局部,同時用藥,治療各種類型的脈管炎、動脈硬化閉塞症壞疽、大動脈炎、雷諾氏症、變應性血管炎。靜脈炎、靜脈血栓、臁瘡腿、靜脈曲張、淋巴水腫、糖尿病動脈硬化閉塞症、足壞疽等,疑難周圍血管病。20多年來利用孔氏療法,治療國內外周圍血管病疑難患者3萬餘例,保全了肢體,以療程短,療效快,費用低、治癒率高,被患者譽為“周圍血管病的剋星”。
成就與碩果
在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論著,多篇。多年的臨床實踐研究2002年編著《脈管炎診治精要》一書,全國發行,並被國家圖書館收藏。2008年完成河北中醫藥管理局為計畫科研課題《破栓復脈方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臨床研究》,獲河北省科學技術成果二等獎。2007年中醫藥發展論壇,獲全國中醫藥繼承與創新獎,2011年被評為河北省中醫藥學會命名為首屆百名“白求恩”式好醫生。

榮譽與成就

河北保定脈管炎醫院在孔慶瑞帶領下,經過20年的不懈努力,醫院規模不斷擴大,醫療技術不斷提高。經過省市衛生部門的嚴格審批。河北保定脈管炎醫院以被定為華北地區脈管炎等極難周圍血管病的科研診療基地。
2002年河北保定脈管炎醫院被保定市衛生局命名為“保定市著名專科醫院”、“河北省醫療機構信得過單位”,並連續三年被評為“衛生局先進單位”,2003年河北保定脈管炎醫院與澳大利亞坎培拉醫學院附屬醫院建立了寫作關係,2006年與美國洛杉磯“新世紀基金會”達成了扶貧救助意向。
醫院不僅擁有了一大批高標準技術人才,更是吸納了國家脈管炎、靜脈炎、靜脈曲張等疑難周圍血管病的一線專家匯集。並先後與國內外數十所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橫向連續,圍繞臨床中遇到的重大課題攜手進行科研攻關並根據自身特點走“專科、專病、專治“的辦醫路線,力創品牌專科。承攬了多項國家級科研研究課題。並為省市縣各級地區,培養技術人才。
脈管炎專業做為河北保定脈管炎醫院的重點,在大力弘揚傳統中醫文化、遵古不泥古,家傳秘方的基礎上,總結出一套治療周圍血管病的特效療法“破栓復脈方”“納米中藥熏蒸方”等多項特色療法。攻克了脈管炎、靜脈炎、動脈硬化閉塞症、大動脈炎、靜脈血栓、下肢潰瘍、靜脈曲張、雷諾氏症、糖尿病壞疽、壞死性血管炎、紫癜、缺血性股骨頭壞死、骨髓炎等周圍血管病而截肢的難題。成功治癒來自國內外20多個省市及國家的數10萬餘例患者,被患者譽為“周圍血管病”的救星。同時也榮獲了國家級、省級多項科研大獎及榮譽表彰。

疾病常識

什麼是脈管炎

脈管炎是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簡稱,主要是下肢遠端的中、小動脈和靜脈閉塞,其中以動脈病變為主,使肢體末端缺血、缺氧、壞死。急性動脈栓塞容易診斷,詳細檢查時大多數病例還能找到血栓的來源;下肢靜脈血栓形成也可通過臨床表現和下肢靜脈造影而確診。二者在早期可通過溶栓及導管介入取栓治療可取得較好效果,少數病例末得到及時診治則易形成脈管炎。

自我識別脈管炎

脈管炎初期出現肢體末端發涼、怕冷、麻木、輕度疼痛,間歇性跛行。趾(指)部皮色變蒼白,皮膚溫度低,泛紅試驗陽性。末梢動脈波動減弱或消失,部分患者可反覆出現遊走性血栓性淺靜脈炎。到了中期患肢發涼、怕冷、麻木、疼痛和間歇性跛行加重,有靜息痛,夜間疼痛劇烈,抱足而坐,終夜難眠。足部皮膚營養障礙表現皮色蒼白、潮紅、紫紅或青紫,足汗減少或無汗出,趾甲生長緩慢、乾脆、變形,皮膚乾燥、脫屑、萎縮、彈性降低,汗毛脫落、稀疏,常有小腿肌肉萎縮。末梢動脈搏動消失。缺血嚴重者可伴有缺血性神經炎。

脈管炎的發病因素

脈管炎,即血管閉塞性炎症,主要侵襲下肢中小動脈,可引起下肢潰瘍及壞疽,中老年男性多發。
目前對脈管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認為是由多種因素綜合釀成:
1 吸菸:多年來一致認為吸菸是脈管炎的一個很重要的病因,患者中有長期吸菸者(10年以上)者約占60-95%。研究證實菸草中的尼古丁是縮血管物質,吸菸後可使皮膚血管收縮,血流緩慢,手指或腳趾皮膚溫度明顯降低。
2 糖尿病:患了糖尿病大中血管及血管內皮均有異常改變,容易發生血栓及栓塞,加之病史長的患者常伴周圍神經病變,使血管舒縮功能紊亂,易造成缺血、感染、壞死。
3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壓可致小血管痙攣及硬化,高血脂增加血液黏滯度,減緩血流速度,二者並存易使肢體遠端小血管閉塞,誘發脈管炎及下肢潰瘍。
4 年齡因素:本病隨著年齡增高而發病率增高。
5 其它因素:寒冷和潮濕可使血管痙攣,長期處於寒冷和潮濕環境而不注意保暖,可致血管閉塞。還有,身體抵抗力低下時易發生細菌感染,也可致血管閉塞、下肢壞死及潰瘍。

得了脈管炎是不是要臥床靜養?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者因適當加強鍛鍊,以促使側枝循環更好地建立,從而改善患肢供血。可試用伯爾格運動法,即患者平臥,先抬高患肢45度以上,維持1-2分鐘,再在床邊下垂2-3分鐘,然後放置水平位2分鐘,並作足部旋轉、伸屈活動,反覆做上述鍛鍊20分鐘。

靜脈炎

什麼是靜脈炎

靜脈炎是肢體的深靜脈或淺靜脈瓣膜閉鎖功能不全,致使靜脈血液反流,造成血液回流障礙。患者肢體腫脹、沉重、增粗,皮膚發紅後變黑。嚴重者郁毒化熱,破潰流膿水,久不收口。臨床特點為:沿淺靜脈走行突然發生紅腫、灼熱、疼痛或壓痛,出現條索狀物或硬結。急性期後,索條狀物變硬,局部皮膚色素沉著。

靜脈炎的臨床表現

延靜脈血管走向發紅、發熱、腫脹、疼痛,可捫及條索狀物發硬變性的靜脈血管,因靜脈的回流功能減退,引發瘀血、增粗、沉累、皮膚紅紫或發黑。

四肢血栓性淺靜脈炎

血栓性淺靜脈炎是位於人體體表可視靜脈發生血栓性炎症。臨床表現為沿淺靜脈走行部位,紅、腫、熱、痛,有條索狀物或硬結節,觸痛明顯,是臨床上常見疾病。
一、病因:四肢血栓性淺靜脈炎可以因不同的原因所造成。臨床上可分為3類:①化學藥物刺激引起的淺靜脈炎,靜脈內注射各種刺激性溶液,如高滲性葡萄糖溶液,各種抗生素,烴化劑,有機碘溶液等,均能在受注射的淺靜脈內膜上,釀成化學性刺激,導致較為廣泛的損傷,迅速發生血栓形成,繼而出現明顯的炎性反應。②導管作持續性輸液,常可使靜脈壁遭受直接損傷,致血栓形成,並迅速出現炎症反應,常見於大面積燒傷,嚴重創傷經及大手術等危重病人。③下肢靜脈曲張時,無論是屬於大隱靜脈,或小隱靜脈的屬支,由於靜脈血瘀滯,足靴區皮膚常因營養性變化,承受慢性感染,可使曲張的靜脈受缺氧和炎症性損害,導致血栓性淺靜脈炎。
二、症狀
患病肢體表淺靜脈突然呈索條狀或柱狀,網狀腫脹,病變靜脈組織紅腫或水腫,局部皮溫升高,捫及熱感,觸痛和壓痛明顯,肢體活動受限,全身反應常較輕,微熱不適,經休息或治療,紅熱腫脹逐漸消退,遺有暗褐色或暗紅色色素沉著,表淺靜脈條索或硬結或串珠樣改變明顯,通常2~3周觸痛可完全消失。
若因靜脈曲張引起,或在明顯外傷情況下,逐漸出現上述症狀,並靜脈條索、硬節長時間不能消退,常以手術方法消除治癒。若因肢體靜脈因留置管道引起,病人常先有寒戰、發熱38~40℃,進而置導管靜脈紅、腫、熱痛或僅有瀰漫性腫脹區,拔出導管時,常引帶出膿汁或膿血,此型病人臨床全身症狀較局部為重。
三、檢查方法
(一)病史及體檢
1.病史 四肢血栓性淺靜脈炎患者多有下肢靜脈曲張,近期站立過勞或近期靜脈輸入藥物或表淺靜脈創傷史。本病發病與季節,年齡無關,各種年齡均可發病。
2.體檢 患肢活動受限,病變局部以隆起條索狀或粒狀結節狀靜脈為中心的皮肉腫脹、紅熱,觸痛和觸到質地硬韌的條狀、柱狀、結節狀靜脈腫區。急髮型期過後,腫脹漸消退,局部呈暗紅色色素沉著,條索、粒狀、結節狀靜脈隆起更明顯,質地更硬,如靜脈曲張引起則呈暗褐色團塊狀隆起區,置導管引起者,拔管時可帶出膿汁。
(二)實驗室檢查
主要查血常規,化膿性淺靜脈炎,白細胞計數可達20×109/L,對診斷有懷疑病人可行病理檢查。
四、診斷
青壯年人,有靜脈曲張病,近期局部受創傷或受風寒濕侵襲,或近期有靜脈輸注藥物史或有靜脈血管損傷病史。
下肢或上肢局部表淺靜脈,沿靜脈走行方向突然出現紅腫、熱、痛,條索狀物或結節。全身可有輕度發熱,血白細胞輕度升高。若有靜脈留置導管,突然出現寒戰、發熱、白細胞增高,局部腫脹,拔出靜脈導管時,帶有膿汁應考慮此病。

動脈硬化閉塞症

動脈硬化閉塞症發病原因

現代醫學對肢體動脈硬化閉塞症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除與高膽固醇血症,高血壓、吸菸、肥胖、高甘油三脂血症、糖尿病、長期案牘工作、缺乏鍛鍊、以及緊張情緒和家族史等有一定的關係外,還可能與細菌、病毒感染造成的血管壁損傷有關。在上述諸多因素的作用下,血管內膜水腫,脂類物質在血管壁上沉積,促使血管內膜發生粥瘤,粥瘤鈣化、崩裂後在血管壁上形成潰瘍,繼而血管硬化、攣縮,使管腔狹窄閉塞。

動脈硬化閉塞症的臨床分期

根據閉塞性動脈硬化的發展演變過程,臨床上將之分為三期,各期的表現特點如下:
第Ⅰ期(局部缺血期):為疾病的初期階段。因動脈病變尚輕,肢體組織缺血不明顯,病人主觀症狀少且輕微,可有患肢遠側發涼、怕冷、麻木感,或輕度脹痛和灼熱不適,出現間歇性跛行症狀。隨著病變不斷進展,缺血程度逐漸加重,以上症狀也更加明顯。但多數病人由於有較好的側支循環建立,缺血得以補償,可以較長時間的保持穩定狀態。皮膚顏色可正常或略變蒼白、潮紅色。肢體動脈搏動存在,但多有減弱。
第Ⅱ期(營養障礙期):病變繼續發展,肢體缺血程度進一步加重,開始出現營養障礙性改變:趾甲生長緩慢,乾燥肥厚而脆硬,或形成嵌甲,嵴狀畸形;皮膚變薄而光亮,皮下脂肪組織消失,為纖維組織代替;肌肉萎縮,小腿變瘦變細。足部皮膚呈明顯蒼白或紫紅色,趾端發紺,並出現瘀點、瘀斑。此時病人多有靜息痛,夜間加重。如不及時治療或治療失當,很快即可發展為壞死期。
第Ⅲ期(壞死期):為本病的晚期。動脈閉塞,側支循環不良,肢體嚴重缺血而發生潰瘍或壞疽。壞疽發展較迅速,從趾部開始,向上擴延可達足背乃至小腿部,嚴重者至大腿,以至臀部和陰囊亦壞疽。病人多伴有高熱,意識模糊,胃納減退等全身中毒症狀,致使身體日漸衰弱。其最後結局取決於並存的冠狀動脈和腦動脈病變的程度。
根據肢體壞疽的輕重和範圍,壞死期又可分為3級:
一級壞死:壞疽局限於趾部;
二級壞死:壞疽擴延至趾跖關節;
三級壞死:壞疽擴延至足背部近踝關節或踝關節以上。

動脈硬化閉塞症飲食注意事項

常吃大蒜
每頓飯吃3瓣以上大蒜,堅持吃三個月以上。南方人若畏生蒜辣,可將生蒜沾醋吃。有位腦動脈硬化患者連續吃生大蒜3個月後去醫院檢查,腦供血的情況大有好轉,頭昏腦漲的症狀也消失,記憶力也提高了。
葛根粉
將葛根磨粉曬乾,每晨起取乾粉50克,煮成羹,代早餐食用。或用葛根150克與粳米100克煮成粥(先煮葛根,取濾液與粳米同煮)代早餐。堅持食用3個月即可見效。葛根含黃酮類物質,能擴張腦血管,改善腦血液循環,確保腦供血良好。
吃松針
採集嫩松葉生吃,每日吃10至20克,或將松葉陰乾,每次用10克泡開水代茶飲。堅持半年以上。新近研究發現,松葉含類黃酮,是一種強抗氧化劑,能抑制血小板凝聚,減少脂質過氧化反應,減少平滑肌細胞的增生,能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
吃鮮青椒
鮮青椒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辣椒素,有助於防止動脈硬化和血栓形成。常吃鮮辣椒的人很少患腦血栓病和冠心病。
吃香蕉
香蕉含有豐富的鉀,鉀具有抗動脈硬化、降血壓、保護心臟的作用。香蕉可潤腸通便,能避免用力排便引起的腦血管意外。每天吃2-4支香蕉,能抗腦動脈硬化、降血壓、預防腦中風。

靜脈曲張

什麼是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俗稱「炸筋腿」是靜脈系統最常見的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較薄弱或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很少改變,血液蓄積下肢,在日積月累的情況下破壞靜脈瓣膜而產生靜脈壓過高,是血管突出皮膚表面的症狀。靜脈曲張多發生在下肢,其它陰囊精索,腹腔靜脈,胃部食道靜脈等也會發生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可能會產生的症狀:
1.表層血管像蚯蚓一樣曲張,明顯凸出皮膚 曲張呈團狀或結節狀;
2.腿部有酸脹感,晚上重,早上輕 皮膚有色素沉著,顏色發暗 皮膚有脫屑.瘙癢.足踝有水腫;
3.有腹水.肝脾腫大.嘔血.黑便.雙下肢廣泛水腫患肢疼痛,運動時加劇,有時靜止時疼痛,夜間加重
4.肢體有異樣的感覺,肢體發冷,肢體潮熱,患肢變細,變粗皮膚有針刺感.奇癢感.麻木感.灼熱感;
5.表皮溫度升高,有疼痛和壓痛感;
6.趾(指)甲增厚.變形.生長緩慢或停止;
7.壞疽和潰瘍產生.

如何預防精索靜脈曲張

精索靜脈曲張是在男性中的高發病,患病率約為10%。大部分的患者並不會影響生育。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會影響生育。精索靜脈曲張可以說是影響男性健康的一大殺手。男性朋友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如何的注意預防精索靜脈曲張呢?下面提供幾點建議。
1、要避免久站或久坐不動。如果工作性質如此,要注意每小時活動一次,促進血液循環。
2、每天多做幾次抬腿操。肌肉收縮,幫助腿部靜脈將肢體遠端的血液送回心臟,因此抬腿有助於使血液回流,減緩靜曲張。
3、穿彈性褲襪。這樣能幫助血液進入較大且較深處的靜脈。
4、適當墊高床尾。睡覺的時候,把腿部抬高5-10厘米,有助於睡眠時的血液回流。
5、降低鞋後跟的高度。鞋跟過高,更多地增加腳趾的壓力,阻礙回血。
6、保持理想體重。身體過於肥胖,增加了下肢的負擔。
7、避免緊身衣物。以免使血液聚積在腿部。
8、小心服用避孕藥。避孕藥中的一些成分使血液的粘稠度過高,使血液流動緩慢,影響回流。
9、不抽菸;吸菸使血管收縮,回流緩慢。
10、精索靜脈曲張雖然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但是也要引起患者的足夠重視,防止發生不育的情況。

靜脈曲張臨床表現

一、患肢常感酸、沉、脹痛、易疲勞、乏力。
二、患肢淺靜脈隆起、擴張、變曲,甚至迂曲或團塊狀,站立時更明顯。
三、腫脹:在踝部、足背可出現輕微的水腫,嚴重者小腿下段亦可有輕度水腫。
四、併發症:①皮膚的營養變化:皮膚變薄,脫屑、瘙癢,色素沉著,濕疹樣皮炎和潰瘍形成。②血栓性淺靜脈炎:曲張靜脈處疼痛,呈現紅腫硬結節和條索狀物,有壓痛。③出血:由於外傷或曲張靜脈或小靜脈自發性破裂,引起急性出血。.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的臨床表現

糖尿病足患者的臨床表現與五個方面病變有關:神經病變、血管病變、生物力學異常、下肢潰瘍形成和感染。
(1) 足部的一般表現:由於神經病變,患肢皮膚乾而無汗,;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覺遲鈍或喪失,呈襪套樣改變,腳踩棉絮感;因肢端營養不良,肌肉萎縮,屈肌和伸肌失去正常的牽引張力平衡,使骨頭下陷造成趾間關節彎曲,形成弓形足、槌狀趾、雞爪趾等足部畸形。當病人的骨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發生勞損時,病人繼續行走易致骨關節及韌帶損傷,引起多發性骨折韌帶破裂,形成夏科關節(Charcot)。X線檢查多有骨質破壞,有的小骨碎片脫離骨膜造成死骨影響壞疽癒合。
(2) 缺血的主要表現:常見皮膚營養不良肌肉萎縮,皮膚乾燥彈性差,靠毛脫離,皮溫下降,有色素沉著,肢端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血管狹窄處可聞血管雜音。最典型的症狀是間歇性跛行,休息痛,下蹲起立困難。當病人患肢皮膚有破損或自發性起水泡後被感染,形成潰瘍、壞疽或壞死。
(3) 糖尿病足潰瘍可按照病變性質分為神經性潰瘍、缺血性潰瘍和混合性潰瘍。神經性潰瘍:神經病變在病因上起主要作用,血液循環良好。這種足通常是溫暖的,麻木的,乾燥的,痛覺不明顯,足部動脈波動良好。並有神經病變的足可有兩種後果:神經性潰瘍(主要發生在足底)和神經性關節病(Charcot關節)。單純缺血所致的足潰瘍,無神經病變,則很少見。神經-缺血性潰瘍這些患者同時有周圍神經病變和周圍血管病變。足背動脈波動消失。這類患者的足是涼的,可伴有休息時疼痛,足邊緣部有潰瘍和壞疽。
足潰瘍發生的部位多見於前足底,常為反覆遭到機械壓力所致,由於周圍神經病變引起的保護性感覺消失,患者不能感覺這種異常的壓力變化,不能採取一些保護措施,發生潰瘍後並發感染,潰瘍不易癒合,最後發生壞疽。

糖尿病足的危險因素

病史和臨床體檢發現有糖尿病足潰瘍危險因素者要給予特別的注意,加強篩查和隨訪以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促進糖尿病足發生和發展的危險因素:
(1)糖尿病程超過10年;
(2)長期血糖控制差;
(3)穿不合適的鞋、足的衛生保健差;
(4)足潰瘍的既往史;
(5)神經病的症狀和缺血性血管病變;
(6)神經病變的體徵和周圍血管病變的體徵;
(7)糖尿病的其它慢性併發症;
(8)神經和血管病變並不嚴重而存在嚴重的足畸形;
(9)其他的危險因素;
(10)個人的因素;
(11)糖尿病診斷延誤。
糖尿病足的隨訪頻度應根據病情的類型和程度而定。例如,足底有潰瘍的患者複診應勤一些,可以1—3周複查一次;足部感染缺失的患者可以每3個月複診一次。

醫院地址

保定市長城南大街1218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