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薺菜湯

馬齒薺菜湯

將薺菜、馬齒莧加水適量煎湯,放入鹽、醋、芝麻油調味,喝湯有清熱涼血止血的作用。

配方

馬齒薺菜湯馬齒薺菜湯
薺菜100克,馬齒莧100克。

製法

薺菜馬齒莧加水適量煎湯,放入鹽、醋、芝麻油調味。

功效

清熱涼血止血。

用法

喝湯食菜。

薺菜

【中文名】薺菜(《千金·食治》)
【類 別】全草類
【異名】(《別錄》),護生草(《綱目》),芊菜雞心菜(《醫林纂要》),淨腸草(《植物名實圖考》),菱角菜(《廣州值物志》),地米菜雞腳菜(《貴州民間方藥集》),假水菜(《陸川本草》),地地菜煙盒草(《四川中藥志》),上已菜、薺只菜蒲蠅花(《閩東本草》),香善菜清明草飯鍬頭草香芹娘香料娘香田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枕頭草(《上海常用中草藥》),植豉菜(《廣西中草藥》)。
【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薺菜的帶根全草。
【植物形態】薺菜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主根瘦長,白色,直下,分枝。莖直立,分枝。根生葉叢生,羽狀深裂,稀全緣,上部裂片三角形;莖生葉長圓形或線狀披針形,頂部幾成線形,基部成耳狀抱莖,邊緣有缺刻或鋸齒,或近於全緣,葉兩面生有單一或分枝的細柔毛,邊緣疏生白色長睫毛。花多數,頂生成腋生成總狀花序;萼4片,綠色,開展,卵形,基部平截,具白色邊緣;花瓣倒卵形,有爪,4片,白色,十字形開放,徑約2.5毫米;雄蕊6,4強,基部有綠色腺體;雌蕊1,子房三角狀卵形,花柱極短。短角果呈倒三角形,無毛,扁平,先端微凹,長6~8毫米,寬5~6毫米,具殘存的花柱。種子約20~25粒,成2行排列,細小,倒卵形,長約0。8毫米。花期3~5月。
生長於田野、路邊及庭園。全國均有分布;江蘇、安徽及上海郊區有栽培。
本植物的花序(薺菜花)、種子(薺菜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採集】3~5月採收,洗淨,曬乾。
【藥材】乾燥的全草,根作須狀分枝,彎曲或部分折斷,淡褐色或乳白色;根出葉羽狀分裂,捲縮,質脆易碎,灰綠色或枯黃色;莖纖細,分枝,黃綠色,彎曲或部分折斷,近頂端疏生三角形的果實,有細柄,淡黃綠色。氣微,味淡。以乾燥、莖近綠色、無雜草者為佳。
全國大部地區均產。
【化學成分】薺菜含草酸酒石酸蘋果酸丙酮酸對氨基苯磺酸延胡索酸有機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等胺基酸;蔗糖山梨糖乳糖氨基葡萄糖山梨糖醇甘露糖醇側金盞花醇等糖分。無機物中鉀占34.39%,鈣15.09%,鈉13.44%,鐵10.24%,氯3.70%,磷3.63%,錳0.2405%。又含膽鹼、乙醯膽鹼、酪胺、馬錢子鹼皂甙黃酮類:芸香甙、橙皮甙、木犀草素7-芸香糖甙、二氫非瑟索槲皮素-3-甲醚、棉花皮素六甲醚、香葉木甙、刺槐乙素,還含黑芥子甙、n-廿九烷和谷甾醇。
食部每市斤含蛋白質21.2克,脂肪1。6克,糖24克,粗纖維5.6克,灰分7.2克,鈣1680毫克,磷292毫克,鐵25.2毫克,胡蘿蔔素12.8毫克,硫胺素0.56毫克,核黃素0.76毫克,尼克酸2.3毫克,維生素C_220毫克。
【藥理作用】①對子宮的作用
薺菜有類似麥角的作用。其浸膏試用於動物離體子宮或腸管,均呈顯著收縮,全草的醇提取物有催產素樣的子宮收縮作用。全草的有效成分,能使小鼠、大鼠離體子宮收縮。煎劑與流浸膏均能興奮動物子宮,對大鼠離體子宮(未孕),兔在體子宮(已孕及未孕),貓在體子宮(未孕)都能加強其收縮。用相當生藥0.08~0.8克/公斤靜脈注射於子宮造瘺兔,可見子宮收縮加強,肌緊張度及頻率略增;煎劑灌胃(相當生藥5.263克/公斤)亦如此。興奮子宮的有效成分,溶於水及含水醇,不溶或極難溶於純醇石油醚無水乙醚無水氯仿。薺菜提取物對未交配過的豚鼠子宮也有較強作用(鮮汁和乾藥差不多)。
②止血作用

馬齒薺菜湯馬齒薺菜湯

薺菜中含薺菜酸有止血作用。薺菜提取物(含草酸)靜脈注射或肌內注射(每次2~3毫升,隔2~4小時1次,每天最多用15毫升)於各種出血病人,有明顯止血作用。對血友病患者,可增加血塊抵抗力,用薺菜煎劑給小鼠灌胃,小量(相當生藥0.02克/10克體重)能使半數以上小鼠出血時間縮短,較大量(相當生藥0.06克/10克體重),使多數小鼠出血時間反延長;用流浸膏揮發液給小鼠腹腔注射,均有縮短出血時間的作用(用量大較顯著)。兔靜脈注射流浸膏揮發液可縮短凝血時間。但也有相反的報導。生長在炎熱氣候及撒馬爾汗乾燥土壤條件下的薺菜,製成10%浸液,大鼠皮下注射,使血凝時間顯著延長,反而引起出血。10%薺菜提取物0.1毫升,對兔的凝血無影響。
③對心、血管的作用
薺菜的醇提取物給犬、貓、兔、大鼠靜脈注射,可產生一過性血壓下降,此作用不被80微克/公斤阿托品所拮抗。全草的有效成分也能使鼠、貓、兔、犬有一過性血壓下降,亦不能被阿托品拮抗,但能被PronethanoJ所抑制;心電圖無變化,對在位犬心及離體豚鼠心臟的冠狀血管有擴張作用。它還能抑制由哇巴因引起的離體貓心的纖顫。兔靜脈注射薺菜提取物可降壓,但不能翻轉腎上腺素的作用。薺菜煎劑或流浸膏揮發液,對麻醉犬有短暫降壓作用,若先用阿托品可對抗血壓的下降。靜脈注射干燥薺菜浸液,可使犬血壓迅速下降到原水平40~50%。也能使小雞的血壓下降。蛙下肢血管灌流薺菜醇提取物(20%-0.5毫升)無作用;乾燥薺菜浸劑,高濃度(10%)使血管收縮,低濃度(2%以下)使血管擴張。醇提取物對犬的下肢血管為擴張作用。早先認為其降壓作用與所含膽鹼及乙醯膽鹼有關,但在薺菜醇提取物中未見此二物,而發現一個不同於乙醯膽鹼季銨化合物
④其他作用
薺菜提取物能延長圜己巴比妥的睡眠時間。麻醉犬靜脈注射薺菜煎劑或流浸膏揮發液,均能興奮呼吸;先用阿托品也不能影響此作用。亦有報導,乾燥薺菜浸液卻可使狗呼吸運動減至原水平20~50%,有時更甚。薺菜全草的有效成分能使氣管與小腸平滑肌收縮。先用阿托品使豚鼠小腸發生輕度抑制,再用薺菜醇提取物可使腸管收縮,然後恢復原狀。
此外,薺菜醇提取物腹腔注射,能抑制大鼠下肢的右鏇糖酐性、角義菜膠性浮腫及5-羥色胺引起的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對Shay潰瘍有90%抑制率,並能加速應激性潰瘍的癒合。對小鼠有利尿作用。對人工發燒的兔,薺菜略有退熱作用。
【性味】甘,平。
《別錄》:"味甘,溫,無毒。"
《千金·食治》:"味甘澀,溫,無毒。"
《日用本草》:"味辛甘,涼平。"
【歸經】①《得配本草》:"入足厥陰經。"
《本草撮要》:"入手少陰、太陰,足厥陰經。"
【功用主治】和脾,利水,止血,明目。治痢疾,水腫,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經過多,目赤疼痛。
①《別錄》:"主利肝氣,和中。"
《藥性論》:"燒灰(服),能治赤白痢。"
③《千金·食治》:"殺諸毒。根,主目澀痛。"
崔禹錫《食經》:"補心脾。"
《日用本草》:"涼肝明目。"
《綱目》:"明目,益胃。"
《現代實用中藥》:"止血。治肺出血,子宮出血,流產出血,月經過多,頭痛、目痛或視網膜出血。"
⑧《陸川本草》:"消腫解毒,治瘡癤,赤眼。"
⑨《南寧市藥物志》:"治乳糜屎。"
《廣西中藥志》:"健胃消食,化積滯。"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搗敷或搗汁點眼。
【選方】①治痢疾:㈠薺菜葉燒存性蜜湯調(服)。(《日用本草》)㈡薺萊二兩。水煎服。(《廣西中草藥》)
②治陽症水腫:薺菜根一兩,車前草一兩。水煎服。(《廣西中草藥》)
③治腫滿、腹大,四肢枯瘦,小便澀濁:甜葶藶(紙隔炒)、薺菜根等分。上為末,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陳皮湯嚼下。(《三因方》葶藶大丸)
④治內傷吐血:薺菜一兩,蜜棗一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⑤治崩漏及月經過多:薺菜一兩,龍芽草一兩。水煎服。(《廣西中草藥》)
⑥治暴赤眼、疼痛磣澀:薺菜根,搗絞取汁,以點目中。(《聖惠方》)
⑦治眼生翳膜:薺菜不拘多少,洗淨,焙乾,碾為末,細研,每夜臥時,先淨洗眼了,挑半米許,安兩大眥頭,澀痛莫疑。(《聖濟總錄》)
⑧治小兒麻疹火盛:鮮薺菜一至二兩(乾的八錢至一兩二錢),白茅根四至五兩。水煎,可代茶長服。(《福建民間草藥》)
【臨床套用】①預防麻疹
薺菜全草2斤,加水2斤,濃煎成1斤。每周1次,每次服100毫升。預防服藥150人,發病7人;對照組130人,發病56人。
②治療乳糜尿
取薺菜(連根)4兩至1斤洗淨煮湯(不加油鹽),頓服或3次分服,連服1~3月。觀察9例,服藥後乳糜尿最快的3~4天即有改變,最遲的45天才由濃而淡,由淡而清,終獲治癒。經9~30個月的觀察,未見再發。另有一例乳糜血尿,服藥4日後,腹痛即覺減輕,尿液恢復正常(包括肉眼及顯微鏡檢查),連續治療2個月,本年中未見復發。
③治療產後流血
用鮮薺菜1兩,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治療3例,均有效。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馬齒莧

【異名】馬齒草(《雷公炮炙論》),馬莧(陶弘景),五行草(《本草圖經》),馬齒菜(《聖惠方》),馬齒龍芽(《寶藏論》),五方草、長命菜、九頭獅子草(《綱目》),酸莧安樂菜(《醫林纂要》),瓜子菜(《嶺南採藥錄》),長命莧、醬瓣豆草(《中國藥植志》),蛇草(《南京民間草藥》),酸味菜(《貴州民間方藥集》),豬母菜獅子草(《福建民間草藥》),地馬菜(《江蘇植藥志》),馬蛇子菜螞蟻菜(《東北藥植志》),馬踏菜(《山東中藥》),長壽菜(《中國藥植圖鑑》)。
【來源】為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的全草。
【植物形態】馬齒莧
一年生肉質草本,全株光滑無毛,高20~30厘米。莖圓柱形,平臥或斜向上,由基部分歧四散,向陽面常帶淡褐紅色或紫色。葉互生或對生,葉柄極短,葉片肥厚肉質,倒卵形或匙形,長1~3厘米,寬5~14毫米,先端鈍圓,有時微缺,基部闊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暗紅色。花兩性,較小,黃色,通常3~5朵,叢生枝頂葉腋;總苞片4~5枚,三角狀卵形;萼片2,對生,卵形,基部與子房連合;花瓣5,倒心形,先端微凹;雄蕊8~12,藥黃色;雌蕊1,子房半下位,1室,花柱頂端4~6裂,形成線狀柱頭。蒴果短圓錐形,棕色,蓋裂;種子多數,黑褐色,表面具細點。花期5~9月。果期6~10月。
生於田野、荒蕪地及路旁。我國大部地區都有分布。
本植物的種子(馬齒莧子)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採集】夏、秋兩季當莖葉茂盛時採收,割取全草,洗淨泥土,用沸水略燙後曬乾。
【藥材】乾燥全草皺縮捲曲,常纏結成團。莖細而扭曲,長約15厘米。表面黃褐色至綠褐色,有明顯的縱溝紋。質脆,易折斷,折斷面中心黃白色。葉多皺縮或破碎,暗綠色或深褐色。枝頂端常有橢圓形蒴果或其裂爿殘留,果內有多數細小的種子。氣微弱而特殊,味微酸而有粘性。以棵小、質嫩、葉多、青綠色者為佳。
全國各地均產。
【炮製】揀淨雜質,除去殘根,以水稍潤,切段曬乾。
【性味】酸,寒。
陶弘景:"小酸。"
《唐本草》:"味辛,寒,無毒。"
《本草經疏》:"味辛苦,氣寒,無毒。"
【歸經】入大腸,肝、脾經。
《滇南本草》:"入胃。"
《得配本草》:"入手太陽、陽明經。"
《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經。"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散血消腫。治熱痢膿血,熱淋,血淋,帶下,癰腫惡瘡,丹毒,痕癧。用於濕熱所致的腹瀉、痢疾,常配黃連、木香。內服或搗汁外敷,治癰腫。亦用於便血、子宮出血,有止血作用。
《唐本草》:"主諸腫瘺疣目,搗揩之;飲汁主反胃,諸淋,金瘡血流,破血癖癥癖,小兒尤良;用汁洗緊唇、面皰、馬汗、射工毒塗之瘥。"
孟姺:"濕癬白禿,以馬齒膏和灰塗敷。治疳痢及一切風,敷杖瘡。"
《食療本草》:"明門。亦治疳痢。"
《本草拾遺》:"止消渴。"
《蜀本草》:"主屍腳(人腳無冬夏常拆裂)、陰腫。"
《開寶本草》:"主目盲白霄,利大小便,去寒熱,殺諸蟲,止渴,破癥結癰瘡。又燒為灰,和多年醋滓,先灸丁腫。以封之,即根出.生搗絞汁服,當利下惡物,去白蟲。"
《日用本草》:"涼肝退翳。"
《滇南本草》:"益氣,消暑熱,寬中下氣,潤腸,消積滯,殺蟲,療瘡紅腫疼痛。"
《綱目》:"散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治產後虛汗。"
《生草藥性備要》:"治紅痢症,清熱毒,洗痔瘡疳疔。"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者2~4兩);或搗汁飲。外用:搗敷、燒灰研末調敷或煎水洗。
【宜忌】《本草經疏》:"凡脾胃虛寒,腸滑作泄者勿用;煎餌方中不得與鱉甲同入。"
【選方】①治血痢:馬齒菜二大握(切),粳米三合。上以水和馬齒莧煮粥,不著鹽醋,空腹談食。(《聖惠方》馬齒粥)
②治產後血痢,小便不通,臍腹痛:生馬齒菜,搗,取汁三大合,煎一沸,下蜜一合調,頓服。(《經效產寶》)
③治小便熱淋:馬齒莧汁服之。(《聖惠方》)
④治赤白帶下,不問老稚孕婦悉可服:馬齒莧搗絞汁三大合,和雞子白一枚,先溫令熱,乃下莧汁,微溫取頓飲之。(《海上集驗方》)
⑤治闌尾炎:生馬齒莧一握。洗淨搗絞汁30毫升,加冷開水100毫升,白糖適量,每日服三次,每次100毫升。(《福

馬齒薺菜湯馬齒薺菜湯
建中醫藥》6(3):113,1961)
⑥治癰久不瘥:馬齒莧搗汁,煎以敷之。(《千金方》)
⑦治多年惡瘡:馬齒莧搗敷之。(《滇南本草》)
⑧治蛀腳臁瘡:乾馬齒莧研末,蜜調敷上,一宿,其蟲自出。(《海上方》)
⑨治翻花瘡:馬齒莧一斤燒為灰,細研,以豬脂調敷之。(《聖惠方》)
⑩治耳有惡瘡:馬齒莧一兩(乾者),黃柏半兩(銼)。搗羅為末,每取少許,綿裹納耳中。(《聖惠方》)
⑾治甲疽:牆上馬齒莧(陰乾)一兩,木香、丹砂(研細),鹽(研細)各一分。上四味,除丹砂、鹽外,銼碎拌令勻,於熨斗內,炭火燒過,取出細研,即入丹砂、鹽末,再研勻,鏇取敷瘡上,日三、兩度。(《聖濟總錄》馬齒散敷方)
⑿治小兒白禿:馬齒莧煎膏塗之,或燒灰豬脂和塗。(《聖惠方》)
⒀治小兒火丹,熱如火,繞腰即損:杵馬齒莧敷之,日二。(《廣利方》)
⒁治瘰癧:馬齒莧陰乾燒灰,臘月豬膏和之,以暖泔清洗瘡,拭乾敷之,日三。(《救急方》)
⒂治瘰癧未破:馬齒莧同靛花搗摻,日三次。(《簡便良方》)
⒃治肛門腫痛:馬齒莧葉、三葉酸草等分。煎湯熏洗,一日二次有效。(《瀕湖集簡方》)
⒄治蜈蚣咬傷:馬齒莧汁塗之。(《肘後方》)
⒅腳氣浮腫,心腹脹滿,小便澀少。用馬齒莧和少量粳米、醬汁煮食。
⒆產後虛汗。用馬齒莧研汁三全服。如無新鮮者,以乾者煮汁亦可。
⒇產後血痢,小便不愛,臍腹疼痛。用生馬齒莧菜搗汁三合,煎開,加蜜一合調服。
(21)肛門腫痛。用馬齒莧葉、三葉酸草等分,煎湯熏洗。一天二次,有效。
(22)赤白逅眄。用馬齒莧搗汁三合,倒入溫熱一兩枚雞蛋白中,乘微溫一次服下。一般服兩次見效。
(23)腹中白蟲。用馬齒莧煮水一碗,和鹽醋空腹吃下。不久有白蟲排出。
(24)風齒腫痛。用馬齒莧一把,嚼汁浸患處,腫即消退。
(25)耳內外惡瘡。用黃櫱半兩、乾馬齒莧一兩,共 研為末敷塗。
(26)小兒臍瘡。用馬齒莧燒過,研末敷塗。
(27)疔瘡腫毒。有馬齒莧二分、石灰三分,共研為末,加雞蛋白調勻敷塗。
(28)積年惡瘡。用馬齒莧搗爛封住,或取汗煎濃敷塗。
【臨床套用】①預防菌痢
取鮮馬齒莧莖葉,洗淨切碎,1斤馬齒莧加水3斤,煎取1斤,過濾。成人日服3次,每次70毫升,連服2~7天。兒童服60%馬齒莧煎液,或把馬齒莧切細做成餛飩、饅頭餡,或煮粥吃;每斤鮮馬齒莧可分給15個兒童服用,隔日吃1次。有些地區也作為副食晶食用,連續10天。經數千例觀察,在菌痢流行季節服用,發病率明顯下降。
②治療菌痢腸炎及痢疾帶菌者
馬齒莧對急、慢性菌痢的療效,與其它治痢藥物如磺胺脒合黴素等相仿,對急性病例的有效率在90%以上,對慢性病例的有效率亦在60%上下。劑量:馬齒莧有效劑量的安全範圍較大,雖大量服用,亦無毒性。但亦有報告1例服用100%馬齒莧煎液後引起過敏性皮疹。有人主張鮮草每日服1斤,乾草減半。臨床上常用50%煎劑(乾草),每次50~100毫升,或100%煎劑(鮮草),每次40~70毫升,日服3~4次,小兒酌減,連續7~10天為一療程。慢性病例連服4周亦未見毒性反應。對頑固病例可用馬齒莧煎液稀釋後行保留灌腸,每次200毫升,每日1次。又有用馬齒莧鐵莧菜等量製成注射劑(每毫升相當於生藥各1克),成人每次肌注2毫升,每日2~3次,連續3天為一療程。此外,又可用馬齒莧與白頭翁、黃柏按3:1:1的比例製成合劑,治療效果亦滿意。在馬齒莧治療過程中,對嚴重失水患者須按常規補液,腹痛者可給顛茄合劑。急性病例絕大多數在服藥後一切臨床症狀迅速被控制,1~2天內體溫恢復正常,3~6天內排便次數轉為正常,3~4天內腹痛及里急後重消失,2~6天最遲11天內大便培養轉為陰性。又馬齒莧對痢疾帶菌者、腸炎、消化不良性腹瀉,也有同樣效果。
③治療鉤蟲病
成人1次量為鮮馬齒莧5~6兩,煎汁,加食醋50毫升,也可加適量白糖,每天1次或分2次空腹服,連服3天為一療程。如需行第二、三療程,須間隔10~14天。臨床觀察192例,服藥1~3個療程後糞檢蟲卵轉陰率占80%上下。馬齒莧亦可製成片劑或1:2流浸膏,以片劑療效較高,流浸膏次之,水煎劑較差。
④治療急性闌尾炎
乾馬齒莧、蒲公英各2兩(亦可用鮮草,劑重加倍,水煎2次,煎液合併再濃煎成200毫升,上下午各服100毫升。經治療31例,除1例療效不佳而改用手術治療外,其餘均痊癒出院。其中絕大多數在3~8天內體溫及白細胞恢復正常,腹痛、反跳痛、腹肌緊張消失,壓痛消失或尚有輕微深壓痛。另法取馬齒莧洗淨搗碎,以紗布包裹壓榨過濾,取原汁30毫升,加適量白糖及冷開水使成100毫升,為1次量,日服3次,也有療效。
⑤治療淋巴結核潰爛
取全草6兩洗淨曬乾,加工成細粉,放入熬熟的豬板油8兩中,趁熱用鐵勺不斷攪拌,待冒白煙,將鍋端下,放入蜂蜜8兩,攪拌成糊狀,冷卻後即成軟膏。用藥前先將患處用淘米水(冷開水淘米)洗淨,按瘡口大小攤成小膏藥敷於患處,紗布覆蓋,放布固定,每2天換1次,以痊癒為度,不可間斷。治療期間忌食無鱗魚、鱉,忌房事。此膏對其它骨結核潰破也有同樣療效。同時,此膏又可用於內服治療多種結核病。服法:每次1~3錢,日服3次。臨床觀察118例,其中淋巴結核42例,肺結核31例,其它結核(包括脊椎結核骨結核腸結核、腎結核等)45例,均收到了不同程度的療效。又有用鮮馬齒莧洗淨煮爛,擠出原汁,熬成膏狀,用於治療寒性膿瘍,按常規清創後,將藥膏塗於患處,上蓋敷料固定,亦取得一定療效。
⑥治療瘡癤及化膿性疾患
取鮮馬齒莧4~6兩,洗淨搗碎,加水2~3斤,煮沸(不宜久煎),待水溫降至40℃左右時,用毛巾蘸藥液溻洗患處,每日2~4次;或用4~6層紗布浸藥液濕敷患處。每日2~4次,每次20~60分鐘;亦可用馬齒莧搗成泥糊狀敷於創面,外加敷科固定,每日換藥4~6次。溻洗和搗敷適用於化膿性皮膚病和外科感染,如暑令瘡毒、癤腫乳癰丹毒、蜂窩織炎、肛周膿腫甲溝炎等;溻洗還可用於黃水瘡、臁瘡足癬感染等;濕敷法主要用於糜爛滲出性皮損,如濕疹、灤瘡、嬰兒濕疹、接觸性皮炎等.上述疾患用馬齒莧外治,並適當配合內服藥,,一般在1~2周可愈;對廉爛滲出的皮損用馬齒莧濕敷,平均3~5天滲出停止,上皮新生。
⑦用於收縮子宮
經500餘例臨床觀察,馬齒莧注射液可以代替麥角新鹼,使子宮平滑肌收縮,其作用甚至較麥角新鹼為強。注射液每毫升相當於生藥0.5~1.0錢,對產後流血、功能性子宮出血,可肌注2毫升;對剖腹產、刮宮取胎可直接注射於子宮底兩側或注入宮頸
⑧治療小兒單鈍性腹瀉
取新馬齒莧0.5~1.0斤,煎湯,加適量白糖調味,分次作飲料服下,1天服完,連服2~3天。或取鮮馬齒莧洗淨焙乾研末,每次3克,溫開水送服,每日3次。
⑨治療小兒百日咳
取50%馬齒莧糖漿100毫升,每日4次,3天分服。一般服藥3天后,即見咳嗽減少,發作時間縮短,症狀減輕。
【附註】馬齒莧所主諸病,皆只取其散血消腫之功,但現在本品已成為治菌痢的要藥。近年來,又用以治百日咳、肺結核及化膿性疾病。此外本品還有利尿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