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肚

香肚

香肚,又叫小肚,是用豬的膀胱做外衣,內裝配製好的肉餡,經過晾曬而製成。在1910年的南洋勸業會上,南京香肚曾獲獎狀,從此馳名中外,遠銷各地。香肚是南京獨有的土特產,周益興生產的香肚更是盛名遠播,1910年巴拿馬博覽會後,可說是名聲更傳向了世界。3個月後,從鹽滷中取出豬膀胱,每隻再用鹽25克搓揉醃製,然後放入蒲包中晾掛。據傳說,清同治年間,南京中華門有叫“莊頂泰”的夫妻店,自己動手製作“小肚”,由於香味醇厚濃郁,故稱“香肚”,後來彩霞街有一家叫“周益興”的火腿店繼承了前人製作香肚的經臉,並改進了配料方法,所制香肚更為清嫩可口。

簡介

香肚香肚

香肚具體加工技術如下:

一、醃製 在醃製豬膀胱前,先除去外部附著的筋絡和脂肪。然後每80個豬膀胱用鹽1公斤分2次擦醃:第1次用2/3的鹽均勻擦豬膀胱的內外面,擦後放入缸中或罐內,蓋上蓋醃製;10天后再用剩下的1/3鹽進行第2次擦醃,擦後再放入缸中醃製。3個月後,從鹽滷中取出豬膀胱,每隻再用鹽25克搓揉醃製,然後放入蒲包中晾掛。這樣處理可去掉膀胱的臊味,並使其質地柔軟,彈性增強。在裝餡前,再內外洗滌6次,以徹底消除污物與殘留的臊味。經過以上處理的豬膀胱即成為可裝肉餡的肚皮。

二、配料 切成5厘米長、筷子粗的瘦豬肉35公斤,肥豬肉15公斤,食鹽和白糖各2.5公斤,用八角4份、花椒2份、桔皮1份研粉焙黃製成的混合香料75克,硝石30克。

三、灌肚 先將切好的肉條拌入食鹽、硝石和香料中靜置半小時後,再加入白糖攪拌均勻,15分鐘後即可裝肚。灌肚時,用台秤將配製好的肉餡,按照200、250克等不同標準稱好,一份一份堆放在大搪瓷盆中,然後裝肚。裝肚方法是:手拿肚皮,用兩隻手的中指與大拇指捏住肚皮的邊緣,使之外翻,讓肚皮口張開,接著把肉餡裝入肚皮內;再用手握住裝好的肚皮上部,在桌面上輕輕按揉,將肚皮中的空氣排出,然後用竹籤頭封口,最後用細繩打一活扣,套在香肚的上部與竹籤的一端,用力拉緊,使肚口收縮,並砍去竹籤的一段,這時一個小肚就脫離竹籤,封口處僅剩餘一段繩頭。按照上述方法可再灌第2個。當第2個香肚灌好封口後,也砍去一段竹籤,這樣一根繩的兩頭就扎住了兩個小肚。?

四、晾曬 將裝好的香肚放在陽光下曬2~3天后,再晾掛在通風乾燥的房間裡3~4個月。之後,將小肚按每4個1組扎在一起,一層層擺入缸內。入缸後按100隻小肚用香油1公斤淋上香油,並進行攪拌,使小肚外表都塗上一層香油,最後蓋好缸蓋。以後隨取隨用,可保鮮防變質。

周益興火腿莊

周益興火腿莊是南京有名的百年老店,總店在彩霞街。該店有兩件傳統產品享譽國內:一是火腿,一是香 肚。 當年周益興的火腿在蘇皖一帶受歡迎程度不下於金華火腿。香肚是南京獨有的土特產,周益興生產的香肚更是盛名遠播,1910年巴拿馬博覽會後,可說是名聲更傳向了世界。 老南京人習慣稱香肚為“冰糖小肚”,其實就其用料及醃製流程與冰糖並無相干。所以如此稱呼,一則出於市民對它的珍愛;再則,當年的香肚因選料質優、醃製精細,上口鮮香,久嚼之後有甜津津的回味,若加有冰糖一般。 記得1952年在玄武湖舉辦土特產品展覽會,展廳門口有少量食物展品供參觀的人品嘗,香肚片就特受歡迎。有人剛過玄武門就急嚷著:“快走,遲了,吃不到香肚。”成為一時笑談。 位於建康路三山街口的周益興是分號,店面不大,僅一號門面,但因地處鬧市區,名氣甚至掩過了總店,以至許多人只知道分號,不曉得總店在哪裡。 可惜上世紀50年代之後,香肚大批量生產,選料不求精,加工更是毛糙,質量下降,幾不能和往日相比。南京本地的醃臘製品也似走下坡路,周益興分號於此時歇業。原址開起“味雅”滷菜店,經營蘇式滷菜,與新街口的“蘇廚”齊名,號稱:“南有味雅,北有蘇廚”。 南京香肚是南京著名特產之一,創於清同治年間。其形如蘋果,嬌小玲瓏,老南京俗稱之為“小肚”。它肉質緊結,紅白相間,吃起來香嫩可口,略帶甜味,既是筵席中的一道名菜,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佐餐佳品。它的主要材料是鮮豬肉,一般是三分肥七成瘦,佐料是適量的鹽、糖、香料等。舊時,凡園席筵席之時,香肚所放的位置即首席,“獨居尊”這句話形象的道出了香肚的特色。

榮譽

在1910年的南洋勸業會上,南京香肚曾獲獎狀,從此馳名中外,遠銷各地。

南京香肚

產地:中國南京。

特點

形如蘋果,外皮細薄,富有彈力,肉質緊密,紅白分明,吃在嘴裡香嫩爽口。

歷史

據傳說,清同治年間,南京中華門有叫“莊頂泰”的夫妻店,自己動手製作“小肚”,由於香味醇厚濃郁,故稱“香肚”,後來彩霞街有一家叫“周益興”的火腿店繼承了前人製作香肚的經臉,並改進了配料方法,所制香肚更為清嫩可口。光緒年間,香肚已行銷北京、天津、廣州、上海等地。

工藝

南京香肚是一種醃製品。這裡的“肚”實際就是豬的膀胱,俗稱“豬尿泡”。製作香肚時,為了除去膀胱的臊味,要在兩月前開始醃製膀胱。醃了之後還要進行反覆搓洗,使“肚”里的臊味除得更徹底,變得更純淨、鬆軟。香肚的填料講究,須選用健康生豬後腿瘦肉,剔去皮、筋、骨,切成筷狀細條肉,加上少量肥肉,瘦肥比例為8:2,再配以適量細鹽、白糖、粉狀調料花椒、八角、桂皮等,拌勻後,醃15分鐘,灌入肚衣內,邊灌邊揉邊轉,直至肉質緊密為止,肚坯口用細線紮緊。用竹籤在肛坯上穿孔,使肛內空氣、水分能順利排出。然後將灌好的香肚置放太陽下曬一至三天,,再掛到室內乾燥通風處,經過兩個月以上的風乾發酵,方成為成品。南京香肚的製作須在冬季進行,尤以農曆十二月份生產的香肚質量最好,味道最正,香氣最濃。製成的香肚,因經過日曬、風乾,比較乾硬,食用前,須先放在清水中浸泡20分鐘,洗乾淨下鍋加水煮沸,再停火燜40分鐘左右即熟透。上桌前撕去外皮,先對切成半圓形,後切成薄片裝盤。切面瘦肉紅似火,肥肉白如玉。

江蘇省特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