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香肚

南京香肚

南京香肚是江蘇南京地區漢族傳統名萊,歷史悠久,清代袁枚所著的《隨園食單》就有過這樣的記載:“周益興鋪在彩霞街,八十多年,專制售小肚,聞名大江南北”。此菜的特點是:色澤紅潤,香醇鮮嫩,油而不膩,佐餐下酒均宜。南京香肚的生產,相傳已有120多年的歷史。曾在1910年江蘇南京召開的南洋勸業會上,和南京板鴨同時獲得優質獎狀,從此聞名全國,並遠銷香港及東南亞一帶。南京香肚形似蘋果,皮薄有彈力,不易破裂,紅白分明,香嫩爽口,略帶甜味,與火腿相比,具有獨特風味。

原料配方

豬肉100公斤,精鹽4~4.5公斤,白糖6公斤,香料50克

香料:每100公斤花椒加八角、桂皮各5公斤,在鐵鍋中焙炒至黃起脆,粉碎過篩成粉末狀。

製作方法

香肚皮子的製作

將新鮮豬膀胱中的尿液擠淨,用溫水浸泡後,剪去脂脂、油筋。膀胱頸兩側的兩根輸尿管不能剪掉,以便充氣。用燒鹼水(氫氧化鈉溶液)浸泡。夏季每100公斤修整好的膀胱,用燒鹼水6公斤,加清水180公斤左右。其它季節用燒鹼9公斤,加水180公斤左右,先在缸內把溶液配好,攪拌均勻,然後把膀胱放入缸中,充分攪動。浸泡時間,夏季五六小時,春秋兩季10小時,冬季要浸泡至18小時左右,浸泡膀胱呈現紫色時取出,瀝淨燒鹼水,轉入清水中浸泡10天左右,每天換水一次,攪動三四次,直至肚皮變為白色時即撈出,排盡肚內積水,用空壓機充氣,使膀胱成為氣球形,用夾子夾緊膀胱頸,不使漏氣。掛起晾乾。剪去膀胱頸,疊平乾膀胱皮,分別按大、小香肚的模型板裁剪,用縫韌機縫製。其規格為,大皮子高18厘米,口徑9.5厘米,下弧最寬處12.5厘米;小皮子高16.5厘米、口徑9.8厘米、下弧最寬處12厘米。使用時再在溫水中浸泡,泡軟後轉入明礬中漂洗,洗淨灰塵、粘液和雜質。撈出後,把洗淨的一面(毛邊)翻進去。再清洗至肚皮顏色潔白時取出備用。

原料整理、拌料

選用當天宰殺的新鮮豬肉,取其前、後腿淨肉,去除皮、骨、筋膜、肌腱、內傷、淋巴結等。肥瘦肉的比例為,肥肉占20%,瘦肉占80%。將選配好的原料,切放肉條,粗細如筷子,長3.8厘米左右。將香料加入鹽中,充分混合,再倒入原料中,充分拌勻,再加糖再拌和,靜置15分鐘,待糖、鹽溶解即可裝肚。

裝肚

每隻大香肚裝肉料250克,小香肚175克。將肉料稱量後用特製漏斗,從肚中灌入,用針盤截孔排氣,用右手緊握肚皮上部,輕輕在台板上邊揉邊轉,至香肚肉料緊密呈蘋果狀時,用細麻繩紮緊。

日曬、晾掛

將灌裝好的香肚掛曬於日光下,冬季須曬3~4個晴天,如陽光不足,掛曬時間要適當延長,至香肚外表乾燥,即移至通風乾燥的庫房內晾掛。晾掛的香肚,每隻相距10厘米,最低的離地面80厘米。晾掛一個月後即成為成品。

保管

香肚在農曆5月以前可用晾掛的方法保管,保存在通風乾燥的庫房內。到5月份將紮好的一串香肚,一層一層的疊放在缸內,缸要傾斜放置,疊放時,要從缸的最底層到缸口,留一個缽口大小的圓洞,然後以每100隻香肚,用麻油500克,澆灑於頂層香肚,以後每隔一二天用長柄勺子將底層麻油舀起再澆灑於頂層香肚,使每隻香肚塗滿麻油,防止腐菌生長和氧化。香肚的保管期一般可達6個月。

又一做法

(原料)

豬小肚....10個 白糖.....20克

鮮豬肉...2000克 花椒.....10克

大茴香....10克 明礬.....7克

桂皮.....10克 精鹽....750克

生硝.....5克

(烹製方法)

1.將小肚去筋去肥油,用 210克鹽擦揉後,放入缸中醃 10天,再用 90克鹽擦揉 1次,放回缸中醃 3個月。出缸後每個再用 25克鹽揉搓後,裝入蒲包內,掛在通風處,約過 1個月,將每個小肚內外搓洗幾次,每次洗後,必須換清水,洗後晾乾,再用明礬搓揉,以去異味粘液,最後用清水洗淨,平放在細竹絲編的榨包內,用大塊石頭壓 7~8小時,取出裝肉。2.裝肉時,先將豬肉皮去掉,骨拆淨,按肥四瘦六的比例切成蠶豆大小的肉丁。加上鹽、大茴香、桂皮、花椒、硝拌勻,半小時後,再摻入白糖拌勻,然後將豬肉塞入每個小肚,並用力揉緊,用縫衣針扎一些小孔,使空氣排出,用繩紮緊肚口,放在太陽下曬乾燥,再掛在陰涼通風處晾 1個月左右即成。

3.食前要先將香肚放清水中泡 20分鐘,洗淨後入鍋煮沸。隨即改小火繼續燜約半小時即熟,取出撕去外皮,切成薄片裝盤上桌即成。

(工藝關鍵)

1.放缸內以後,缸口一定要蓋嚴,防止灰塵,飛蟲進入。

2.曬制過程中,一般春秋約曬(1~2)天,冬季曬(3~4)天。

(風味特點)

此菜系南京傳統萊,歷史悠久,清代袁枚所著的《隨園食單》就有過這樣的記載:“周益興鋪在彩霞街,八十多年,專制售小肚,聞名大江南北”。此菜的特點是:色澤紅潤,香醇鮮嫩,油而不膩,佐餐下酒均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