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煎白魚

香煎白魚

香煎白魚的特點是在預處理時就調味完畢,在烹製的過程中不再進行任何調味。這就要求大廚能很精確地把握分寸,才能保證菜餚適中的口味。加工好後的菜餚乾乾淨淨,造型漂亮。

簡介

香煎白魚香煎白魚

香煎白魚,結合當地食材來改良創新,更是粵菜的“南北溶匯、博採眾長”的傳統風格。才使得粵菜保持了強大的生命力,才使得粵菜的不斷創新和發展。

一種香煎白魚的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將白魚去鱗、去尾、去內臟後用清水洗淨、瀝水後進行醃製;將醃製好的白魚用清水洗淨、瀝乾後消毒滅菌;將消毒滅菌後的白魚煎熟後進行澆汁,最後將加工後的白魚真空塑封。

原料

醃製白魚、薑末、蒜蓉、蔥花。

做法

1、將醃製白魚在清水中泡兩個小時,泡軟,退鹽。
2、泡軟後切成塊,如果仍然比較鹹,可將魚塊浸泡在清水中,加三匙白醋,再泡一個小時。之後洗淨。
3、蒸鍋水煮沸,將魚塊隔水蒸熟。
4、熱鍋放油,爆香薑末蒜蓉,將魚塊瀝汁入鍋,兩面略煎。
5、放一大匙蒜蓉香辣醬,和少許蒸魚時的汁,翻勻盛起。
6、撒上蔥花。

白魚介紹

香煎白魚香煎白魚

白魚學名翹嘴紅鮊,因其肉質細嫩、味鮮美,經濟價值較高,素有“長江名魚”之美譽,此魚行動迅速,性兇猛,以捕食其他小型魚類為食。
白魚,體稍低,頭短闊,口下位,橫裂,下頜具角質邊緣。須2對。背鰭硬刺後緣具鋸齒。偶鰭及尾鰭下葉呈鮮紅色。
常在底層多礫石、清澈的流水中棲息,冬季在深水多亂石的水底越冬。刮食藻類和沉積腐殖質等。春季親魚成群溯游到沙灘急流處產卵。卵沉性,附著於水底砂石上孵化。中小型食用魚。

白魚細鱗細骨,肉質潔白,細嫩,鱗下脂肪多,與鱸魚十分相像,味可與江南四鰓鱸媲美。白魚屬於名貴魚類,從隋朝開始就成為進獻皇室的貢品。

特點

白魚營養豐富,紅燒、清蒸皆可。尤其清蒸,其味更美。用白魚肉制魚圓做湯,鮮嫩異常,妙不可言。有的廚師以白魚嫩肉,剔骨後充當蟹肉,以醃鴨蛋的紅蛋黃充當蟹黃,製成蟹餐,幾能以假亂真。東山漁民喜將白魚醃後曬乾蒸食,魚香撲鼻,開人胃口。

注意

清水加醋浸泡,能很好地去掉鹹魚過重的鹹味。
先蒸一下,魚肉會比較鬆軟可口。
最後加一點汁,魚不至於太乾。

中國贛菜名菜100個

江西省“創贛菜品牌四百工程”提出“中國贛菜名菜100個”,一起看看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