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鳳凰山[鳳凰山陝西省延安市]

陝西鳳凰山[鳳凰山陝西省延安市]

鳳凰山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鳳凰山位於延安城內鳳凰山麓。中共中央1937年1月13日至1938年11月20日的所在地。中共中央在此期間,正是土地革命戰爭向抗日戰爭的戰略轉變時期,並度過了抗日戰爭的戰略防禦階段。鳳凰山位於延安城中心,乃延安“四大名山”之一,因“葉生吹簫引鳳”的傳說而得名,古往今來堪稱延安一大名勝之地。清《延安府志》載:“城跨其上,雉堞巍然,為郡山首,上有鎮西樓,宋范仲淹建,殘碑猶存”。

基本信息

概況

陝西鳳凰山陝西鳳凰山
鳳凰山位於延安城中心,乃延安“四大名山”之一,因“葉生吹簫引鳳”的傳說而得名,古往今來堪稱延安一大名勝之地。清《延安府志》載:“城跨其上,雉堞巍然,為郡山首,上有鎮西樓,宋范仲淹建,殘碑猶存”。
鳳凰山最高處海拔1132米,為延安城四周群山之冠,也是延安城的主要依託,所以歷代城防工事都修築在山的東坡及山畔上,為守城屯兵紮寨之地。山上古遺址有鎮西樓、鳳凰閣、文昌閣、六郎寨狄青寨及傳說為北宋年間楊六郎(延昭)調兵遣將而挖築的轉兵洞。為根治鳳凰山地質災害,由省市多部門編制的《鳳凰山地質災害綜合治理項目報告》正式通過省政府審定。鳳凰山自1981年以來,出現過4次較大滑坡險情。“5·12”地震中,原滑坡體再次出現較大裂縫,直接威脅到山下近兩萬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為根治鳳凰山重大地質災害,省市有關部門領導和專家多次實地勘察,並編制了災害治理項目報告。國家和省市三級將拿出4.89億元,用3年時間來治理鳳凰山地質災害。通過綜合治理,可達到近期避災、遠期促進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其方式是對山體滑坡體進行整體負荷卸載,利用卸載土體進行填溝治理和土地平整。滑坡治理後,可給略陽增加現有城區面積的50%,新增土地面積2380畝,有效降低老城區密度,滿足災後重建乃至今後10~15年城市發展需要。

歷史

陝西鳳凰山陝西鳳凰山
沿山勢而築的古城牆據考證始建於公元前215年,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 是延安城防建設最早、規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城池。據載,秦始皇統一中原後,以北方的匈奴為威脅秦王朝安全的主要敵方,故命大將蒙恬親率大軍30萬北征匈奴。蒙恬為了伐師進退暢通,採取了兩條重要的軍事策略,即進攻線上穩打穩紮,防守線上步步為營,以守制攻。延州當屬其列,被命大興土木在鳳凰山築城為池,隨著邊陲戰火的久久不息,歷代皆有重修,尤其大唐名將尉遲恭鎮守延期間,親自督修擴城。其後,北宋名將韓琦、范仲淹、龐籍、楊家將、沈括等駐守時不惜人力加固完善,使該城池形成氣勢恢宏的規模,連帶周圍軍事咽喉要地共五座遙相呼應的城池,被歷代譽為“五花蓮城”。唐代詩聖杜甫為避安史之亂,途經延州時,揮毫寫下《塞蘆子》名句:“寶塔鐘聲三川聞,膚施(今延安)雞鳴五城應”。鳳凰山這看似簡樸的古城牆,卻濃縮了千年歷史風雲,凝聚了廣大邊陲軍民將士的血汗,使她成為一座無言的歷史豐碑,一個內涵沉重的歷史景觀。1937年1月13日毛澤東率領中國工農紅軍進駐延安城後。一個住地便是鳳凰山。因此,鳳凰山之名更加馳名中外。古今美麗而神秘的傳說,愈發給這座飽經歷史滄桑的古老城池增添了無限光輝,歷代名人紛紛登山攬勝,俯瞰延安的壯麗景色。就連日理萬機的毛澤東也忙中抽閒借登山賞景之際為徐特立祝賀六十大壽,這種尊師重教的舉動,當時在陝甘寧邊引起很大震動,並被人們久久傳為佳話。隨著延安城市建設發展,鳳凰山已由過去的延安城西北屏障而變為現今延安城內的山城公園。80年代中期,建立了延安國家森林公園,鳳凰山被納入其中,如今鳳凰山上石徑幽邃,濃蔭送爽,登亭臨風,心曠神怡,已成了延安人和來延遊客登高望遠、休閒娛樂之地,是延安城內新的觀光遊覽區。
中共中央1937年1月13日至1938年11月20日的所在地。中共中央在此期間,正是土地革命戰爭向抗日戰爭的戰略轉變時期,並度過了抗日戰爭的戰略防禦階段。為了迎接抗日戰爭和貫徹全面抗戰路線,中共中央先後召開了許多重要會議,如洛川會議六屆六中全會等,推動了各項工作的迅速發展。現在這裡開放供參觀的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舊居和紅軍總參謀部舊址。毛澤東舊居是一處坐西北向東南的院落,院內左邊3間房子是機要科,右邊4間是廚房,正面是一明兩暗3個石窯,左邊窯洞是毛澤東的書報室,右邊是辦公室和寢室。紅軍總參謀部在毛澤東舊居的南面,院中正面有3孔石窯,參謀長劉伯承滕代遠蕭勁光等曾在這裡居住過。右邊有隔扇門的大房子,是作戰研究室。在院子的西北角有幾間刀把形的房子,是機要科辦公室。朱德、周恩來舊居位於總參謀部的斜對面,有3孔石窯和10間小青瓦房,其中正面的3孔窯洞當年由朱德周恩來合住。

景區

陝西鳳凰山陝西鳳凰山
巍莽蔥鬱的鳳凰山麓下,容納著一片莊重、質樸、肅整的老屋,便是鳳凰山革命舊址。其中有一個小院落,牆壁厚實蒼逸,舊式規整的飛檐橫脊下,兩扇飽經風霜的大門合縫緊閉。潔淨清明,矮樹蔥蘢,偶爾有幾聲鳥啼更添幽意。院內普通平常,甚至簡陋蕭條,但彌散著一種特殊的氣氛。在這個院裡,毛澤東曾召開過重要的軍事會議,曾做過果敢的戰略決策,曾與親朋談天說地,曾與戰友合影於樹下。雖那幾塊不容置疑的解說牌子及幾張斑駁模糊的照片,仍然能把人帶入往昔的幻憶。後牆上,挖開一個隨意自然的門洞,穿過土門洞,堵在面前的幾孔高大寬敞的石窯洞,是當年小院主人的居所。窯洞裡,有床榻安穩的臥室,有桌椅齊整的辦公室,有書報成堆的閱覽室以及會客室,孔孔相連,渾然一體。在這狹長的第二進院子的側邊,開著一扇小門。門外一條茅草叢生的小路,蜿蜒到風景如畫的鳳凰山懷裡去。毛澤東在後院的窯洞裡讀書寫詩,到前院的場壩上接友談話,去鳳凰山麓散步輕爽,感懷國難民憂而吟詠成詩。鳳凰山的舊居結構嚴整,但在規範中又不乏變化,它猶如一首平仄講究,佳句峰起的絕句。另一處是棗園。棗園的面積比較大,視野開闊,風光迷麗,飛燕啁啾,流水淙淙,可算黃土高原上頗有情調的地方了。毛澤東的舊居在東北的半山坡上。穿越棗林,跨過渠岸,登上石階,便進入小院。場壩不很平坦,矮圍牆順地勢起伏而築,窯洞靠山聳立,因前方空曠便顯得光采明亮。院中有一座涼亭,有一棵丁香樹,亭是蓋房人搭起的,樹是毛澤東親手栽下的。這樹杈堅硬,充滿蒼勁疏野的活力。主人在窯洞裡工作疲倦了,就走出來在亭間坐一坐,在樹下轉一轉,然後雙手叉腰站在圍牆邊觀一觀遠景。前方是河灘,小河水一路溫柔明媚。棗樹林縱橫成行,薄霧在迷漫,幾間茅舍上空炊煙升騰,觀景人頓覺胸中詩情翻湧,不禁脫口成章。棗園舊居隨山就水,天然自成,更像一首開合跌宕,激情揮灑的自由體。兩處小院,地勢不同,結構存異,但它們的情致、氛圍、靈光、秀姿以及內涵韻味兒卻是一致的。主人選擇它們,布置它們,利用它們則是有心為之。居所的風貌,很能代表人的心性。山姿水影,地理環境,蘊滿禪機,歷來被有識之士所重視。在戎馬征塵的戰爭年月,毛澤東能保留這樣一份情趣,實屬難得。作為一個軍事家政治家,仍不失淳樸的書生意氣,的確令人肅然起敬。這對他在緊張的工作空隙中寫就的才華橫溢的一系列詩詞作品。

陝西旅遊名勝(一)

陝西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而且風景魅影也是相當美麗!了解一下陝西,可以對陝西有更深的了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