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五台

南五台

南五台位於西安南約30公里,為終南山支脈,山上有大台,文殊,清涼,靈這,捨身五個小台,也是五個小山峰,稱為南五台,南五台山形峻峭,峰巒重疊,森林茂密,風景極為秀麗,《關中通志》載,“今南山神秀之區,惟長安南五台為最”,原山上寺廟數百座,歷經戰亂,大都荒廢,有觀音寺,五佛殿,聖壽寺塔等。聖壽寺塔建於隋代,方形七層,高23米。據傳,大雁塔曾仿此塔而建,為西安現存最早的佛塔。

基本信息

概況

南五台南五台寺廟
南五台古稱太乙山,是終南山中段的主峰,海拔1688米,為“終南神秀之區”,是中國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山上有清涼、文珠、現身、靈應、觀音五峰,因其位於陝西耀縣五台山(藥王山)以南,故名南五台。南五台位於長安縣子午鎮東8公里,距西安約30公里,這裡盛產藥材,山形拔峭,風景極其秀美。

山上有寺廟40多座,有朝天門、五馬石、上寶泉、下寶泉、遇仙橋等遺址。西面有西林寺大殿、僧舍等。塔寺溝的聖壽寺有隋代所建的五級實心磚塔。頂端圓光寺,雖已成廢墟,但峰頂遠眺,青翠眾山、誘人景色,盡入眼帘。登臨南五台,一路清泉汩汩,風松濤聲作響,景色迷人。南五台自然風景頗佳,從山下看5座山告狀如筆架排列,一覽無餘,似乎近在咫尺,從竹谷進山至大台竟有12.5公里之遙,山重水複,峰迴路轉,險峰秀岩,目不暇接。涓流如帛的流水石瀑布,孤峰獨秀的送燈台,屈腿靜臥的犀牛石,峻拔凌霄的觀音台,勢若天柱的靈應台,如虎長嘯的老虎岩等等,景色如畫,美不勝收,真可謂“構造地貌博物館”。
南五台以山嶽林壑為主體,山勢峻峭,雄偉壯觀,峰戀重疊,林木蒼翠,山泉流瀑,景觀秀麗。正如《關中通志》記載:“南山神秀之區,惟長安南五台為最”。山上各台原來均有寺廟,隋唐時期已成為中國佛教勝地。山中建築眾多,僅明、清時期修建的寺廟達40多處。建築布局講究,將自然景觀與建築藝術巧妙結合,富有濃郁的風格特色。山中主要景觀有甘露寺、興寶泉、五佛殿、竹林寺、遇仙橋、睡佛殿、火龍洞、鐵爺殿、梅花洞等。山中有植物近千種,有“特殊活化石”孓遺植物、觀賞珍品七葉樹望春花等,堪稱為博大的植物園,活的根雕博物館。 終南山國家森林公園,1993年5月正式開放,總投資規模為 6000萬元,年限按 5—8年,分期實施,逐步開發。到2000年,年接待遊客為80萬人次。“長安三千金世界,終南百萬五樓閣”,中國設計景點景物208個,主要景點58個。從觀音台經捨身台到翠華山天池,將設計建設一個長5000米的架空索道,將南五台景區和翠華山景區連通。 當地政府對南五台景區進行了開發建設,修復了景區的部分寺廟,修築了景區遊覽的石砌台階路,興建了獨松閣賓館等旅遊服務設施。南五台現已成為避暑度假的旅遊勝地。終南山國家森林公園,1993年5月正式開放,總投資規模為6000萬元,年限按5~8年,分期實施,逐步開發。到2000年,年接待遊客為80萬人次。“長安三千金世界,終南百萬五樓閣”,中國設計景點景物208個,主要景點58個。從觀音台經捨身台到翠華山天池,將設計建設一個長5000米的架空索道,將南五台景區和翠華山景區連通。

歷史

由於發生於一億年前的燕山構造運動及以後的新構造運動,形成了標奇聳峻、千姿百態的南五台主體地貌景觀。峻拔凌霄的觀音台、勢若天柱的靈應台、壁立如削的捨身台、孤峰獨秀的送燈台、錯落有致的枯樹樑、如虎長嘯的老虎嘴、屈腿靜臥的犀牛石、神密莫測的湘子洞、涓流如帛的流水石瀑布、長流不息的清泉澗溪……景色如畫,美不勝收。真可謂:“構造地貌博物館”。

景區

南五台南五台泉水
南五台位於西安南約30公里,當終南山支脈,山上有大台,文殊,清涼,靈這,捨身五個小台,也是五個小山峰,稱為南五台,南五台山形峻峭,峰巒重疊,森林茂密,風景極為秀麗,今南山神秀之區,惟長安南五台為最,原山上寺廟數百座,歷經戰亂,大都荒廢,有觀音寺,五佛殿,聖壽寺塔等聖壽寺塔建於隋代,方形七層,高23米據傳,大雁塔曾仿此塔而建,為兩安現存最早的佛塔位於長安縣子午鎮東8公里,距西安約30公里,這裡盛產藥材,山形拔峭,風景極其秀美南五台古稱太乙山,為終南神秀之區,是中國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山上有清涼文珠現身靈應觀音五峰,因其位於陝西耀縣五台山藥王山以南,故名南五台南五台自然風景頗佳,從山下看5座山峰如筆架排列,一覽無餘,似乎近在咫尺,從竹谷進山至大台竟有12.5公里之遙,山重水複,峰迴路轉,險峰秀岩,目不暇接涓流如帛的流水石瀑布,孤峰獨秀的送燈台,屈腿靜臥的犀牛石,峻拔凌霄的觀音台,勢若天柱的靈應台,如虎長嘯的老虎岩等等,景色如畫,美不勝收,真可謂構造地貌博物館山中有植物近千種,有特殊活化石孓遺植物觀賞珍品七葉樹望春花等,堪稱為博大的植物園,活的根雕博物館終南山國家森林公園,1993年5月正式開放,總投資規模為6000萬元,年限按58年,分期實施,逐步開發到2000年,年接待遊客為80萬人次長安三千金世界,終南百萬五樓閣,中國設計景點景物208個,主要景點58個從觀音台經捨身台到翠華山天池,將設計建設一個長5000米的架空索道,將南五台景區和翠華山景區連通。

自然景觀

流水石

民國傅增湘《秦游日錄》曰:“出村南,上里許,人谷口。過土地祠,流水石、興寶泉、滴水堂,至竹林寺”。這兒說的“出村南”,為留村。入谷口,為竹谷口。俗稱台溝口。流水石在何處,就清楚不過了。

流水石,原有一寺稱為流水寺,因寺後有一流水石瀑布而得名。該瀑布落差12米,遠遠望去,形如玉雪素絹從崖上拋下。遊人行至跌落的潭邊,但見銀珠飛濺,雪蓮盛開。入山一里多,正熱汗淋漓,遇此流水石瀑布。飛泉爽氣,流瀑消暑,頓覺清涼而舒適無比,掬甘泉來解渴,淋瓊液以洗塵。坐吃小憩,流覽山景。議古人於石上飧刻的“中流砥柱”四個蒼勁挺峭的大字,話書聖,說懷素,在閒話中磋商書法,於無意中探研歷史。此處樹木婆娑,鳥語花香。身置此境,疲乏頓消,展望旅途,遊興倍增。

連理枝

紫竹林路旁,有兩株緊緊連線一起的銳齡櫟,其形酷似一對情人,似在擁抱,又好像在接吻,如親妮偎依,又宛若竊竊私語。觀者無不驚嘆,大自然怎么如此多情,竟造就出這么一個活根雕傑作--一株情人樹,一棵連理枝。

連理枝下,如今已成為戀人,伴侶必去的地方。他(她)們站立樹下,或攝景留念,珍藏人生最美好最甜蜜的一瞬,讓南五台連理枝作證,藉以表示愛情的純潔和堅貞。或對天盟誓,以連理枝比喻其情,白頭偕老,共享人生。

一張張倩影飛向有情人,遙寄南五台誠摯的祝福:“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犀牛石

犀牛石,位於獨松閣上,原紫竹林東側。其石犀牛臥置崖邊,位置醒目,四周均可觀賞。其奇特之處是:以觀賞者角度不同,其形象變化各異。從山下看,犀牛屈腿伏臥,酣睡未醒,其態平和;從山上看,犀牛頭向崖下遠望,其神悠然;從東面遠看,犀牛屁股蹶起,臀肌高隆,頭抵前,其勢兇猛異常。如看時恰是深秋,雪白的霸王霸花抽放,宛若犀牛用力後鼻孔噴噓出的朵朵氣團;從西看,簡直令你驚恐不已,那個龐然大物,似乎正衝著你,從稍林鑽來,即刻就至……

有人用清代場州八怪之一金農嘆賞,長安大畫家韓淙所畫《五牛圖》的漢詞贊犀牛石:“愈見愈妙,真神物也!”

人文景觀

南五台南五台彌陀寺
彌陀寺

彌陀寺,位於南五台北坡台溝口土地祠南,是終南山國家森林公園南五台景區山下一較大寺院。距大頂圓光寺曲徑約25華里。兩側青山環抱,山坡柏樹青翠。寺西一條清清的小溪流過。當春深花落,一溪胭脂水流香溢彩飄香山外,其美不可言狀。寺內有一摟多粗,樹齡最古,植株最大的兩株古紅白玉蘭,堪稱一景。另外還有梧桐、棱欏、垂柳及各種鮮花,環境異常優美。當天氣晴和,你站立寺門外遠眺,河邊村姑浣衣,田野農夫耕耘,一派田園風光,另是一番情趣。

據傳,該寺創建於隋,寺內原有一方記事石碑,因碑失其創建的具體時間無法考證,以後曾有南湯房之稱。此寺地處山口,交通方便,解放前屢為國民黨軍隊占用。1943年蔣介石在皇甫召開軍事會議時,曾到過此寺。1944年春,國民黨派張治中邵力子與中共代表林伯渠吳玉章等,在此寺舉行秘密會談,商計抗日事宜。為“雙十協定”作了籌備。

1984年,長安縣政協委員釋德成發心重修彌陀寺大殿,海內外宗教界人士及善男信女盡力贊助,1985年五間大雄寶殿翻修落成,立“南五台彌陀寺重修大殿贊助碑記”,1992年農曆七月又修建成僧舍禪房樓二層14間,並建成彌陀寺山門。

重修後的彌陀寺轔得肅穆壯麗,五間大殿供奉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勢至菩薩。中殿三間,殿正中供奉毗盧佛,兩邊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後面是腳踏摩諦大魚的觀世音菩薩。寺院深處新建羅漢堂三間,其佛塔佛像布局巧妙,巧奪天工,基座為一米五過心,高達五米,六角五層的木雕佛塔(亦稱天蘭寶塔)置於羅漢堂中心,上四層塔上每層填置石雕佛像和菩薩像六尊,其塔共嵌置佛像24尊。四周堂壁上嵌著五百羅漢雕像。其形象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堪稱藝術珍品。曾有人說,不管任何人看完五百羅漢,其中必有同自己容貌相似的。此言道出了石雕藝術的功力。現今的彌陀寺殿堂禪房、僧舍齊全、佛像彩繪、幡幢幔垂、木魚、銅罄陳列井然有序,是現今南五台較完整的佛寺之一。這兒不只是佛教徒及善男信女朝拜的聖地,而且是旅遊不可多得之佳境。

白衣堂

過流水石,沿石棧道上,經依傍竹林,架屋山澗的過江樓--興寶泉,就看見綠樹叢中有一秀麗小巧的寺院,朱棟畫廊,花格屏風,雕門刻窗,青磚粉牆,明朗雅靜,此即古白衣堂。據傳,白衣堂創建於隋唐時期。歷經滄桑,至清鹹豐年間,已年久失修,破垣殘壁。當時長安縣知縣之母,重病垂危,請西大街名醫醫好其母之病,知縣甚為感激,要以重金酬謝,名醫謝絕,提出重修南五台白衣堂之事,北關林家太爺等善男信女,聞知此事,發心贊助,於是同心合力,重修白衣堂,使白衣堂面貌翻新。當時的白衣堂,有三大間帶樓,中間左右廂房六間,大殿前左方開有後門,其建築形成四合院格局,與這兒的秀山小溪融為一體,顯得緊湊合理,自然天成。

大殿內供奉的白衣菩薩,膚色潤潔,鳳目微張,垂鬟髻後,長發垂肩,斜披天衣,戴項飾、瓔珞、臂釧、腰束貼體羅裙,手持風雨瓶和柳枝,顯得端莊、肅穆、秀雅、脫塵超凡。大殿粉牆上,有西遊記唐僧取經壁畫,其畫工精湛,堪稱藝術品。1959年修盤山公路炸石古白衣堂殿。

1992年終南山國家森林公園成立,決定恢復重建各旅遊點。1993年由西安北關龍首村動工重建,仿其舊例,於同年九月,三間大殿落成。

陝西旅遊名勝(一)

陝西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而且風景魅影也是相當美麗!了解一下陝西,可以對陝西有更深的了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