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概述

 

陝西概述陝西概述

 陝西省簡稱。位於東經105°29′-110°15′,北緯31°42′-39°35′,地處我國黃河中游,北部跨黃土高原中部。北界內蒙,西臨寧夏甘肅,南接川、渝、鄂,東與山西、河南為鄰。全省面積20.56萬多平方公里。

陝西概述陝西概述

一、地貌:
陝西地域狹長,地勢南北高、中間低、有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峽谷等多種地形,南北長約870公里,東西寬200至500公里,土地面積20.56萬平方公里,我國大地原點就在陝西省涇縣永樂鎮。總體來看,其從北到南可以分為陝北高原、關中平原、秦巴山地三個地貌區。現在人們稱陝西為“三秦”,一般是這三個自然區域來理解其意。
陝北黃土高原位於北靈山藥王山黃龍山一線以北,海拔約800-1500米,約占全省土地面積45%。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多數地區覆蓋有深厚風成黃土,厚約幾十米至百餘米。是中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也是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區之一。高原北部長城沿線,從定邊、靖邊、橫山、榆林至神木一帶,多風沙地貌,屬毛烏素沙地的一部分。東西長400餘公里,南北寬80公里,海拔約1000-1500米。灘地地下水豐富,埋藏甚淺,夏季水草豐盛,成為點綴沙區中的綠洲。
關中平原 又名渭河平原和關中盆地。海拔約300-800米,約占全省土地的19%,東西長360公里,南北寬度不一。渭河自西向東橫貫平原中部,兩岸地勢不對稱,呈現階梯狀增高,有明顯的階地和黃土台塬。
秦巴山地 秦嶺、大巴山山地合稱秦巴山地,又稱陝南山地,包括介於兩山之間的漢江谷地。奏嶺是陝西內最大的山脈,橫貫全省東西,北坡陡峻,南坡平緩,多深切峽谷,自古多為南北交通要道,海拔約1500-3000米,約占全省土地面積的36%。在省境東西長約400-500公里,南北寬120-180公里,橫貫於渭河漢江之間,為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分水嶺,中國南方和北方重要地理分界線,秦嶺有許多全國著名的山峰,如華山,以及太白山終南山驪山
太白山 位於太白,周至兩縣邊界上,海拔3767米,為全省最高峰。華山在華陰縣城以南,渭水濱,海拔2160米,群峰挺拔,以險著稱,是我國名山“五嶽”中海拔最高的一岳,又稱西嶽華山。  

陝西概述陝西概述

二、河湖
陝西省河流以秦嶺為界分屬黃河長江兩大水系。前者流域面積約占全省總面積的64.5%,後者占35.5%。黃河幹流中段縱貫陝、晉邊境,大部分峽谷,水流湍急,至龍門因斷層,形成瀑布急流,與龍門以下的坦蕩緩流形成鮮明對照。潼關附近,幹流呈90°轉向東流。黃河中游段的主要支流大多流經黃土高原,河水含沙量大,年均輸入黃河泥沙量達7.9億噸,占黃河平均輸沙量的一半,是流入黃河泥沙最多的省份。除黃河之外,陝西北有無定河、延水,西有嘉陵江,南有漢水,中有渭、涇、洛三河,以及丹江等河流。

渭河 為黃河最大支流,流經關中平原,至潼關入黃河,陝西境內長約502公里,支流南北不對稱。北岸支流少,源遠流長;南岸支流多而短促。  
漢江 為長江最大支流,流經漢中盆地,穿過黃金峽和鳳凰山與大巴山之間的基岩山地,進入安康盆地,向東蜿蜒於丘陵低山區,至白河縣流入湖北省。陝西境內為漢江上游,長719公里。漢江及其支流流經秦巴山區,寬谷與峽谷交替出現,有多處優良壩址。  

陝西概述陝西概述

三、氣候:
陝西位於中國內陸中緯度地區,季風氣候大陸性氣候的影響都較明顯,由南而北具有北亞熱帶濕潤氣候,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和暖溫帶、溫帶半乾旱氣候的特徵。秦嶺山脈橫亘省境中南部,南北氣候差異顯著。年均氣溫陝北黃土高原約為9℃,關中平原13℃,陝南漢江谷地則達15℃,較同緯度的淮河流域為溫暖,盛產亞熱帶經濟林木。
從降水來看,整個陝西年平均降水量680多毫米,但南北差別較大,陝北僅400毫米,陝南則有900-1000毫米以上。由於季風氣候的不穩定,時有風沙、寒潮侵襲。
[面積] 陝西省土地總面積為20.56萬平方公里, 其中高原9.251萬平方公里, 山地面積為7.4萬平方公里, 平原面積不過3.9萬平方公里。
[人口]2000年末總人口3605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2.78%。
[行政區劃]陝西省行政區劃幾經變革,至1997年底,全省設定7個地級市,6個縣級市,18個市轄區,83個縣以及2135個鄉級機構。
[省會]西安市。
[主要城市]西安市鹹陽市寶雞市渭南市銅川市漢中市延安市

西安市主要風景名勝


漢中市主要風景名勝

寶雞市主要風景名勝

鹹陽市主要風景名勝

延安市主要風景名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