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宿海

星宿海

星宿海( xīng xiu hǎi),位於黃河源頭,東與扎陵湖相鄰,西與黃河源流瑪曲相接。星宿海地區海拔4000多米,有五嶽之首泰山的近三倍高度。 星宿海,藏語稱為“錯岔”,意思是“花海子”。這裡的地形是一個狹長的盆地,東西長30多公里,南北寬10多公里。星宿海上源的三條支流分別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美麗富饒的黃河河源區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聚居和生活的地方,我國各族人民對黃河河源區的考察,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當時的《禹貢》一書中就已經有了關於黃河河源的記載了;以後漢朝的張騫、晉朝的張華、唐朝的侯君集等,都先後到黃河河源區考察過,並著書立說作過詳細的記載。

基本信息

主要景點

星宿海星宿海

黃河之水行進至此,因地勢平緩,河面驟然展寬,流速也變緩,四處流淌的河水,使這裡形成大片沼澤和眾多的湖泊。在這不大的盆地里,竟星羅棋布著數以百計的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湖泊,大的有幾百平方米,小的僅幾平方米,登高遠眺,這些湖泊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閃光,宛如夜空中閃爍的星星,星宿海之名大概即由此而來。

現狀

星宿海星宿海

2010年3月31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阿里巴巴發布廳,北京大學戰略研究所、北京大學MBA校友會舉行了一次特別的發布會,發布的內容是兩張照片:這兩張照片分別拍攝於2009和2010年。圖片拍攝的內容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和長江的正源:星宿海和姜根迪如冰川。圖片的拍攝者是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曲向東和他“2度計畫”考察隊的隊友新加坡RH能源公司董事長王海榮先生。他們帶著七十年代著名攝影家茹遂初先生拍攝的兩地的照片,分別於2009年2010年兩上高原,進入三江源地區考察,尋找茹遂初先生拍攝的地點。終於2010年3月15日成功抵達長江正源的姜根迪如冰川,完成了考察拍攝目的。

看了這兩張圖片,也不禁讓人聯想起正在發生的西南地區乾旱。這一切到底因為什麼?全球氣候變暖是否導致這些現象的直接原因?人類的生活生產是否是真正的罪魁禍首?與會的學者、專家與“2度計畫三江源考察隊”的曲向東、王海榮從這些話題引發了更加深入的探討,甚至不乏激烈的爭論。

從他們現場發布的圖片來看,三十多年滄桑變化,黃河正源的星宿海已經名不符實,過去星羅棋布的美麗的湖泊風景,已經變成乾涸的湖底、荒蕪的戈壁;而在長江正源的姜根迪如冰川,則明顯可以看到大片的冰川退縮融化。

星宿海星宿海

1979年中國政府對外發布沱沱河上游的姜根迪如冰川為長江正源,1976年《人民畫報》社記者茹遂初拍攝了姜根迪如冰川冰舌的全貌。三十多年間,到達這裡的人,應該不超過300名。2010年,3月15日,曲向東他們站在當初茹遂初拍攝照片的位置終於拍攝到了姜根迪如冰川現狀的時候,他

們感到的是喜悅?是震驚?至少當時5400米海拔給他帶來的劇烈高原反應是深刻的記憶。當他們拍攝完照片,王海榮喊著:向東別動,我給你留個影!曲向東一邊應著,卻一邊步履蹣跚的從山坡上走下來,甚至似乎都不清醒。

曲向東,電視策劃人、主持人。他曾長期擔任中央電視台《經濟半小時》、《對話》、《大家》等欄目主持人,零距離採訪了數百位大師級人物,廣泛涵蓋經濟界、科學界、文化界、藝術界等領域。1 9 9 8年,他用了三個月的時間,駕車沿黃河沿岸,從入海口到源頭,採訪拍攝“黃河斷流,萬里探源”,開始了一個“生態見證人”用心靈和足跡撫摸地球的旅程。到今天,他的足跡已經遍布了南北極、亞馬孫、三江源、西伯利亞、南非草原、安第斯高原、羅布泊、塔克拉瑪乾、喜馬拉雅冰川…… , 2 0 0 7 年I P CC第四次報告,首次提出“2度閥值”的概念,即2度是人類社會可以承受的最高升溫幅度,他就開始在旅途中關注並思考:為什麼是2度?它真的會發生么?1850到2050,我們的地球到底發生了什麼?

星宿海星宿海

從2009年開始,曲向東發起了氣候變化和生態文明的環球考察活動“2度計畫”,目標是現場考察、採訪、拍攝南北極、三江源、亞馬孫等受氣候變化和生態危機威脅嚴重的地點,關注從18

50年到今天以至2050年這些地區已經發生的、將會發生的生態變化,並製作紀錄片。考察隊隊員的構成,除了來自於媒體和攝製組,更多的吸引了來自於各大商學院的EMBA學員。曲向東希望,這些中國產業界的中流砥柱的參加,能更好的帶動中國的產業界關注氣候變化這一世界性話題,並積極投身於因氣候變化而引發的世界新經濟格局的建設之中。

發布會上,剛從高原回來的曲向東似乎還沒有從高原反應帶來的身體影響中完全恢復過來,抑或是三江源的見證給他帶來了更多的問題,回答每個問題時總需要略微思考一下。但談及氣候變化這一兼具科學、政治、社會、經濟、道德的問題時,他卻有著縝密的思路和滔滔不絕的觀點。

照片本身用了兩年時間才拍到,期間經歷了一次極其艱難的失敗,2009年,在距離源頭僅有18公里的地方,面對著惡劣的氣候和泥濘的凍土,經歷了一百多次陷車和挖車,在油料和補給幾乎斷絕的情況下,曲向東和隊員王海榮等人不得不選擇放棄。談及那次經歷,他們依然十分興奮。

2010年3月,他們再次向江源挺進。為了避免第一次挺進江源時遇到的凍土融化陷車,他們選擇了青藏高原尚在大地冰封的時候挺進江源。一切都很順利,越野車在堅硬的凍土甚至河面上突進,不再有任何泥濘的阻礙,只除了快速上升帶來的嚴重高原反應,以及零下30度的低溫。

星宿海星宿海

然而,這張照片給人們帶了震撼,照片中姜根迪如冰川的冰舌部分退縮大約1公里左右,當年茹遂初拍攝照片中絕大部分區域已經是一片黃土。雄偉壯觀的冰川雖然尚能接近,但很快就會退縮至各拉丹東雪山內部。話說長江中曾經讓人嘆為觀止的江源奇觀恐怕再難見到。

黃河源頭星宿海的對比照片,曲向東和他的“2度計畫”以實際的行動發出國人自己的聲音了。他們的方式非常簡單:到那些可能受氣候變化影響巨大的地方,記錄下變化。以最直觀的方式告訴中國人,告訴世界,那裡在發生什麼。

有記者提問,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的一系列調查結果遭遇信任危機,氣候變化是否存在?是否是人類造成的結果?這些剛剛成為定論的觀點似乎正在遭受著人們的質疑。面對這個問題,曲向東表示,真理的追尋是永無止境的,我們拍攝這個照片,並不僅僅是為了證明什麼,我們更想通過我們的行動來表示,我們在現場,我們不能依靠道聽途說、依靠別人的觀察和數據來得到我們的結論,我們需要走出去,我們需要到現場,作出我們自己的觀察、判斷。作為一個正在逐漸承擔國際責任的大國,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他同時強調,無論真相如何,已經沒有人能夠置身於全球氣候變化的論爭以及由此引發的經濟格局的變化之外,以行動來關注這一話題,並作出正確的選擇,是我們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正確認識這一點,也正是“2度計畫”的目的所在。

自然景點

星宿海星宿海

星宿海上源的三條支流分別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居於最北部,發源於查哈西拉山,河長70千米,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斷流。約古宗列曲位於星宿海西,在三條上源中居中,發源於約古列宗盆地西南隅,海拔4750米,水量甚小,為寬1.0-1.5米,深0.1-0.2米的小溪。南部支流為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海拔4800米,有5處泉水從谷中湧出,匯成寬約3米,深0.3-0.5米,流速約3米/秒的一條小河,河流終年有水。約古宗列曲與卡日曲匯合成黃河源頭最初的河道瑪曲,然後注入星宿海。根據十萬分之一航測地圖測量,卡日曲比約古列宗曲長25千米。卡日曲流域面積為3126平方千米,約古宗列曲流域面積為2372平方千米。在卡日曲的和古宗列曲匯合處附近,測得卡日曲流量為6.3立方米/秒,測得約古宗列曲流量為2.5立方米/秒。據此1978年的黃河源頭考察認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據黃河水利委員會1985年測量後更正,卡日曲為約古宗列曲“又稱瑪曲”的支流,瑪曲才是黃河的正源,並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瑪曲曲果豎立河源標誌)

“星宿海形如葫蘆,腹東口西,南北匯水汪洋,西北亂泉星列,合為一體,狀如石榴迸子。每月既望之夕,天開雲淨,月上東山,光浮水面,就岸觀之,大海汪洋湧出一輪冰鏡,億萬千百明泉掩映,又似大珠小珠落玉盤。少焉,風起波回,銀絲散渙,眩目驚心,真塞外奇觀也。”這是《西寧府新志》中記載的星宿海。

星宿海的無數湖沼在陽光照耀下,光彩奪目,如同孔雀開屏,十分美麗壯觀。因而藏族同胞把黃河源流稱作瑪曲,意即“孔雀河”。在星宿海的碧綠的灘地上,紫色的高山紫苑、黃色的垂頭菊、粉色的馬先蒿、還有點地梅、報春花、紫雲英等,一叢叢,一簇簇;在山坡山,野氂牛、藏羚羊等一群群任情遊蕩;溪流里,斑頭雁、黃鴨撥水嬉戲,無鱗湟魚成群游戈,真是美景天成。

評價

中華文化源於黃河,而黃河之源卻在星宿海。

歷史考察

星宿海星宿海

對於黃河河源的考察,可以追溯到歷史上很久遠的年代。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完成的古地理書《禹貢》中,就已經有了關於黃河河源記載。漢朝張騫出使西域回來說黃河源頭在銀河,那自然是神話和傳說,但尋找河源卻真有其事。據《史記·大宛列傳》第六十三回記載:張騫出使西域回來後報告他在西域的見聞,其中談到當進西域的人們認為塔里木河就是黃河的上游,塔里木河的東支流入鹽澤(今羅布泊),鹽澤之水潛入地下,到東南的布爾汗布達山南測才重新流出,成為黃河。這種錯誤的認識到晉朝便得到糾正。晉朝張華的《博物志》便有了黃河“源出星宿”的說法。唐朝官吏李道宗、侯君集、劉元鼎等於公元635年和822年曾先後到達黃河源頭附近的星宿海,觀察過那裡的山川和地形。當年文成公主入藏時,松贊乾布也曾親自到河源處迎接。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專門組織考察隊,去黃河上游對黃河源進行考察的是在元朝。公元1280年,元世祖命都實力招討使,帶領考察隊去尋找黃河河源,當年他們從河州(今甘肅臨夏)出發,沿著蜿蜒曲折的黃河跋山涉水,一直追溯到黃河河源區。元朝翰學士潘昂霄根據都實的弟弟闊闊敘述的情況,整理編寫了《河源記》一書,書中對黃河河源區的情況作了比較詳細的描述:認為河源區是一望無際的草灘和沼澤,在這個長二三十公里,寬約十幾公里的草灘里,散布著無數大大小小的湖泊,陽光一照,好像綠色的天幕上鑲嵌著無數閃爍的群星,人們形象地稱

之為“星宿海”。

在《河源記》一書中,還記載“星宿海”西南有一條小河,從盆地外流入沼澤,當時考察隊曾沿此小河上行,向西南方向追溯了百餘公里,到達現在稱為卡曲的地方,其實這才是黃河的正源。當時限於各方面的條件,並未準確地確定下來。清朝年間,清政府曾多次派人組織考察隊去河源地區考察、測量、繪製地圖,並綜合前人的考察資料和他們自己的調查結果,於1761年由齊召南寫成《水道提綱》一書。在書中指出,黃河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北麓,有兩條泉水匯合後向東南流,河流名叫阿爾坦河(“阿爾坦”意思是金),並在地圖上標出河源區的位置:

晷度為西二十度,極度為三十五度(即今東經95.8°,北緯35°)。

1978年青海省組織了考察隊又進行過大規模考察,對黃河源又有了新的認識。原1952年的河源考察隊認為約古宗列瑪曲(即約古宗列曲)是黃河的正源,在此以西的雅合拉達合澤山是黃河的源頭。據此次考察有人發現雅合拉達合澤山和約古宗列曲之間不僅有一相對高差約100米的分水嶺,還有兩條由南往北流入格爾木河的小河流。所以他們認為黃河的正源是卡日曲,而不是約古宗列曲。

卡日曲,過去稱喀拉曲,早在1300多年前就有人認為是黃河的源頭。古時沿卡日曲逆流而上,一直是我國內地通往西藏的大道。唐貞觀九年唐代將軍侯君集、李道宗奉命出征吐谷渾,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進藏,清乾隆四十七年阿彌達“窮河源”,都是走的這條路,他們都認為卡日曲是黃河的正源。這次考察還發現卡日曲比約古宗列曲要長30公里,匯水面積約700平方公里,流量也大2倍以上。卡日曲源頭泉水豐富,最乾旱年份也不曾斷過流。而約古宗列曲的泉水在水量最大的7~8月份還有兩處斷流。

美麗富饒的黃河河源區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聚居和生活的地方,我國各族人民對黃河河源區的考察,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當時的《禹貢》一書中就已經有了關於黃河河源的記載了;以後漢朝的張騫、晉朝的張華、唐朝的侯君集等,都先後到黃河河源區考察過,並著書立說作過詳細的記載。元朝以及後來的清朝對河源地區的考察更加頻繁系統,規模更大,內容更全面。《河源記》、《清一統志》、《河源紀略》和〈皇興全圖〉等重要歷史文獻,分別詳細地記載了各個時期的考察情況和結果,還在圖上比較精確地標出了黃河河源區的位置。

黃河河源考察的歷史及河源區的地理歷史早在2000—1000年前就已載入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事實雄辯地證明中國人民才是黃河河源的第一個考察者。

姊妹湖

星宿海星宿海

沿著阿尼瑪卿山麓的黃河逆溯而上,越過巴顏喀拉山,直達玉樹州州府結古鎮;而沿黃河西北行,便可溯到黃河的源頭。

鄂陵湖和扎陵湖。稱之為姊妹湖。扎陵湖呈白色,鄂陵湖呈青藍色,風光秀麗,黃河從兩湖中間流過,把兩湖接在一起,好象一根項鍊上的兩顆珍珠。

姊妹湖有一種奇特的自然景觀,這就是黃河從湖中穿過,但河水不犯湖水。只見湖中一條稍呈灰黃的帶子飄滾而出,但灰黃帶兩邊卻仍是碧波粼粼,清沏如鏡。所以藏族民眾說:“黃河與湖水不摻合。”這與漢族成語“涇渭分明”恰是異曲同工。

從扎陵湖向西溯20多公里,便是歷史上所稱的星宿海。這裡已是玉樹州的地界了。在東西30公里、南北10公里的盆地上,千百個小湖泊在陽光下明光閃爍,如同碧空群星,故稱星宿海。黃河就從大大小小的海子中穿流而東,看不出哪裡是主河道。古人所謂“河上通於天,源出星宿”看來並非無稽之談。

盤點青海旅遊景點

青海省是我國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因境內有全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而得省名。被譽為“江河源頭”、“中華水塔”青海除有名的青海湖外,還有諸如三江源,青海湖鳥島等上百個旅遊景點。
塔爾寺| 鳥島| 日月山| 黃南坎布拉| 三江源| 互助土族故土園旅遊區| 海東循化旅遊區| 北禪寺| 金銀灘草原| 湟源峽| 果洛阿尼瑪卿雪山| 萬丈鹽橋| 巴隆國際狩獵場| 南山公園| 貴德溫泉| 倒淌河| 勒巴溝岩畫| 黃南熱貢藝術鄉| 星宿海| 娘娘山| 藥水灘溫泉| 黃南隆務寺| 南麥秀原始森林| 果洛年保玉則| 盧山岩畫| 瞿曇寺| 湟中縣博物館| 格薩爾王獅龍宮殿| 千姿湖| 黃河源 | 西來寺| 青海湖沙島| 西寧人民公園| 海西柏樹山| 果洛白玉寺| 唐蕃古道| 果洛神女峰| 海東積石山| 塔璉湖| 結古寺| 仙米林場| 海西貝殼山 | 都蘭國際狩獵場| 西寧兒童公園| 果洛多卡寺| 海西瀚海柏林| 柳灣墓地| 西寧卡約文化遺址| 黃南德欽寺| 賽宗寺| 鹽海玉波| 諾木洪遺址| 通天河曬經台| 隆寶灘自然保護區| 天峻山| 可魯克湖| 東關清真大寺| 佑寧寺| 三岔河特大橋| 將軍樓| 達那寺 | 藏娘古塔| 嘎爾寺 | 尕藏寺| 格薩爾遺蹟| 唐僧曬經台| 克魯克湖| 白公山| 天峻石林| 黑石山水庫| 柯柯鹽湖| 巴塘熱水溝| 二郎洞| 青海省博物館| 群果扎西灘 | 尕朵覺悟雪山| 汪家莊漢墓| 雅丹林 | 紅軍溝| 塔溫搭里哈遺址

玉樹藏族自治州著名旅遊景點

簡介玉樹藏族自治州位於青海省的西南部,境地內山河壯麗,巍峨的東屏障於西部,唐古拉山綿延於境南。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多達2000餘座,平均海拔4000~5000米。長江黃河瀾滄江均發源天此。
景點巴顏喀拉山 文成公主廟 群果扎西灘 隆寶灘自然保護區 黃河源 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 唐蕃古道 勒巴溝岩畫 通天河灑經台 結古寺—嘛尼石堆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各拉丹東冰川 星宿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