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娘古塔

藏娘佛塔(又名“佐娘佛塔”)藏語全稱為“藏娘切旦巴吉倫波”,其意為“藏娘佛塔旺偉自成”,位於距青海省玉樹州府結古鎮80公里的通天河南岸藏娘村。2001年6月25日,藏娘佛塔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寺院簡介

藏娘佛塔藏娘佛塔

藏娘古塔位於通天河南岸,距玉樹縣仲達鄉40公里。藏娘古塔是印度大學者彌底於公元1030年在玉樹境內的通天河流域弘法時所建,距今有970年的歷史。塔高40米,周長200米,是康區最大的佛塔之一。藏娘佛塔的塔形集印度古塔的特點和藏族古建築特色融為一體,塔身獨特,雄偉壯觀,古澤恢弘。整個佛塔造形按照佛教關於世界形成的結構原理和佛教對宇宙學說的解釋而建造,具有深刻的佛教文化內涵及寓意。藏娘佛塔的修建,標誌著藏傳佛教在康區“後弘期”的開始。古塔形狀獨特,保存完整,歷史悠久。藏娘古塔的修建標誌著佛教在康區後弘期的開始,在藏傳佛教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大藏經.丹珠爾》、《青史》、《紅史》和《西藏佛教史略》等多部藏、漢史籍中均有該塔的記述。在藏區具有較大影響,許多佛教徒不辭路途遙遠前來朝拜、遊覽。藏娘古塔現已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溯源

藏娘佛塔藏娘佛塔

在藏族歷史上吐蕃贊普郎達瑪於公元841年到846年間執政時期,藏傳佛教遭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法難事件,號稱藏傳佛教“百年黑暗”時期。後來史學家以此為界,將藏傳佛教通史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斷代史。即“前弘期”和“後弘期”。“前弘期”是指公元七世紀中葉從松贊乾布開始算起至九世紀中葉郎達瑪滅法為止,這段時期長達200年之久。彌底是在郎達瑪滅法之後的歷史背景下從印度來到西藏,但是當時“後藏”和“前藏”都尚未成熟弘法條件,因而就攆轉來到康巴地區,後在“嘎哇”(即玉樹地區)通天河流域傳播佛法。當時在佛法的“黑暗”時期興建佛塔意味著點燃了藏傳佛教在康區後弘傳播的火苗並逐漸蔓延燃燒,因此彌底大師對藏傳佛教後弘期的興盛和藏文化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藏娘佛塔的興建,在藏傳佛教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大藏經、丹珠爾》、《青史》、《紅史》等多部藏、漢史籍中都有該塔的記述。在藏區具有較大的影響。還傳說佛塔中藏有彌底大師從印度帶來的釋迦牟尼舍利,因此佛塔具有不可思議的加持力。所以許多佛教信徒從藏區各地不辭路途遙遠前往藏娘朝拜、遊覽。有的信徒還說,個別患有癌症等不治之症,並且被各家醫院判診為活期不長的信徒,在此虔誠朝拜轉經,積累功德後不可治療的絕症不知不覺中得到痊癒。

文化意義

藏娘佛塔藏娘佛塔

藏娘佛塔作為聞名遐邇的雪域藏區的朝聖地之一,不僅具有宗教意義,而且更具有歷史文化及藝術意義。塔內遺存文物極多,有佛畫、壁畫、雕塑、石刻、陶瓷等,這些文物數以千計,保存完好,特別是彌底留下的微型小塔石模子,做工精細、造型逼真,小塔上端還刻有八個小塔,這樣細微精緻的塔模世所罕見。由彌底遺留下來的繪雕藝術也十分精美、奇異絕倫,可與蜚聲海內外的黃南熱貢藝術想輝映,互媲美。由於彌底大師傳播和遺留的繪畫藝術的影響,藏娘村歷史上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繪畫,這一繪畫傳統流傳至今,因而藏娘村的繪畫藝術從尺度、色澤、線條等獨具特色,聲譽響徹整個康區。由於地理偏僻、交通極為不便等條件的影響,藏娘繪畫藝術的特色品牌沒有打出更廣的範圍和聲譽。

藏娘佛塔旁邊的寺院叫桑周寺又名“龍珠寺”,全稱“桑周德慶嶺”,意為“如意大樂寺”,現為薩迦派寺院。為了便於管理藏娘佛塔,公元1260年八思巴指派薩迦派著名高僧嘎啊尼當巴(曾任元朝帝師)到藏娘將原有的名為“仁真傲賽苯教古剎”,改建為薩迦派寺院。從那時起,該寺院一直維護、修繕、管理著藏娘佛塔,使藏娘佛塔得於完整地保存了下來。桑周寺從彌底圓寂以後形成了轉世活佛系統,現已傳致尼瑪多傑活佛主持寺院。

文化現象

藏娘佛塔藏娘佛塔

佛塔是一種綜合的,而且又是獨特的文化現象,這對區域性佛教史和民族宗教史以及文化發展史的研究提供著最有價值的實地資料,同時向人們展示了五彩繽紛、沁人心肺的佛教文化,是佛教文化形象的體現,至今仍煥發著佛教文化的燦爛光輝。

佛祖釋迦牟尼涅槃後,他的遺體被弟子們火化,將其舍利分成八份,建造八種類型的佛塔供養。這八種類型的佛塔代表了佛祖從誕生到涅磐的八大成就,或者說佛祖八個不同的精神境界。藏傳佛教信仰者常以建造八個靈塔來紀念佛陀一生為拯救萬物和有靈而建造的無量功德。藏傳佛教以此為原理和依據,又將佛塔可分為“身、語、意”三種內容,“身”之塔代表佛陀,佛提薩陲或高僧活佛的化身;“語”之塔代表佛陀的教誨;“意”之塔代表佛教最基本的精神思想和佛陀所持有的空寂明淨。

佛塔功能

藏傳佛教認為佛塔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能促進和諧、繁榮、長壽、健康、和平,使人擺脫愚昧;更甚者,佛塔具有一種威懾力,能摧毀一切邪惡,賜福於塔所在地的萬物有靈和佛塔建造者,為此朝拜者、供信徒們頂禮膜拜,祈禱保佑。在佛教信仰者的觀念中,拜塔如拜佛,所以繞塔禮佛是佛教信徒的主要佛事活動之一。

藏娘佛塔因歷史上地震而塔基沉入地下,約公元1757年,西藏鄂日寺大堪布巴登求君對佛塔進行了修繕,並編著藏娘塔志,之後又有許多知名學者曾先後修繕過此塔並編寫過塔志。為了保護佐娘古塔,公元1260年藏傳佛教高僧嘎阿尼當巴(曾任元朝帝師)在古塔之旁修建了桑周寺。桑周寺現有大小經常3座、佛殿4座和僧舍等建築。寺內保存的許多宗教文物,在人物刻畫、製造工藝等方面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反映了豐富的歷史內容。因此佐娘古塔和桑周寺現已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盤點青海旅遊景點

青海省是我國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因境內有全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而得省名。被譽為“江河源頭”、“中華水塔”青海除有名的青海湖外,還有諸如三江源,青海湖鳥島等上百個旅遊景點。
塔爾寺| 鳥島| 日月山| 黃南坎布拉| 三江源| 互助土族故土園旅遊區| 海東循化旅遊區| 北禪寺| 金銀灘草原| 湟源峽| 果洛阿尼瑪卿雪山| 萬丈鹽橋| 巴隆國際狩獵場| 南山公園| 貴德溫泉| 倒淌河| 勒巴溝岩畫| 黃南熱貢藝術鄉| 星宿海| 娘娘山| 藥水灘溫泉| 黃南隆務寺| 南麥秀原始森林| 果洛年保玉則| 盧山岩畫| 瞿曇寺| 湟中縣博物館| 格薩爾王獅龍宮殿| 千姿湖| 黃河源 | 西來寺| 青海湖沙島| 西寧人民公園| 海西柏樹山| 果洛白玉寺| 唐蕃古道| 果洛神女峰| 海東積石山| 塔璉湖| 結古寺| 仙米林場| 海西貝殼山 | 都蘭國際狩獵場| 西寧兒童公園| 果洛多卡寺| 海西瀚海柏林| 柳灣墓地| 西寧卡約文化遺址| 黃南德欽寺| 賽宗寺| 鹽海玉波| 諾木洪遺址| 通天河曬經台| 隆寶灘自然保護區| 天峻山| 可魯克湖| 東關清真大寺| 佑寧寺| 三岔河特大橋| 將軍樓| 達那寺 | 藏娘古塔| 嘎爾寺 | 尕藏寺| 格薩爾遺蹟| 唐僧曬經台| 克魯克湖| 白公山| 天峻石林| 黑石山水庫| 柯柯鹽湖| 巴塘熱水溝| 二郎洞| 青海省博物館| 群果扎西灘 | 尕朵覺悟雪山| 汪家莊漢墓| 雅丹林 | 紅軍溝| 塔溫搭里哈遺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