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貴廟

阿貴廟

阿貴為蒙古語,意為“山洞”。在內蒙古有兩個阿貴廟,一個位於鄂爾多斯市準旗境西南的納日松鎮,另一個在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境內保護區內。它們都屬於內蒙古地區最古老的廟宇群,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對神靈的敬畏,對研究內蒙古地區的宗教活動有著重要的意義。

基本信息

廟宇簡介

阿貴廟阿貴廟
阿貴廟位於蹬口縣沙金套海蘇木境內的狼山山脈中,座落在漢代古城雞鹿塞西邊的溝內,是內蒙古地區紅教喇嘛的唯一寺廟。蒙古語意為有山洞的廟。占地1500畝。清朝定名為“宗乘寺”。為典型藏式建築,順山勢建成大雄寶殿及陪殿,共981間。阿貴廟奉其創始人印度僧蓮花生為祖師。

阿貴廟建於清德宗光緒三年(1877年),藏名為“拉西任布·嘎定林阿貴”,清朝改為“宗乘寺”,並於民國元年(1912年)懸刻有滿、蒙、藏、漢四種文字的大匾一塊。

殿內供奉釋跡牟尼像。陪殿內供有紅教派本尊達不仁和生象。

阿貴廟依山臨隔水而建。山上青蠻迭翠,清溪瀉玉;寺前清流緣漪,碧波蕩漾;周圍山花繽紛,芳香醉人,綠樹成蔭,百鳥和鳴,一派天然風水寶地。它以其宏偉壯麗的建築,美好的傳說和仙境般的自然地理環境,吸引了無數宗教僧侶、遊人和考古學者。

阿貴廟周圍還有不少附屬建設物:五個奇特的天然岩洞阿貴洞、扎嘎生布窯、達日額柯窯、額爾登珠窯和桑布嘎日布窯均成為做佛事的地方。

阿貴為蒙古語,意為“山洞”。在阿貴廟四周的山崖峭壁上有5個天然岩洞,為阿貴洞、勝樂金剛洞、公主洞、水簾洞、護法神洞,有“一奇、二幽、三高、四險”的佳境。附近有一眼“神泉”,飲用、洗浴價值極高。山前沖積扇生長著檸條、霸王、梭梭等沙生植物,被自治區列為天然林保護區。沿山腳一線還連綿分布著著名的陰山岩畫群、秦長城、漢古墓、雞鹿塞、洪羊洞、仙女池等名勝古蹟。

景觀

阿貴廟阿貴廟
阿貴廟位於準旗境西南,保護區內有天然次生林2000餘畝,是鄂爾多斯古陸原始植被區。阿貴廟自然保護區由一條溝兩面坡組成,溝內高低起伏,落差較大,一溝清水不時垂掛銀鏈,飛雪濺玉,蜿蜓於綠色叢林之下,猶如被綠色復蓋的河流一般,只聞潺潺水聲,尋時,但見銀鏈掛壁而落,極為清秀。溝呈南北走向,東西兩面坡上森林茂密,植物競秀,整個地勢看上去猶如一隻綠色雄鷹菜開雙翼,翱翔於丘陵溝壑間。看慣了準格爾連綿不絕、莽莽蒼蒼的丘陵溝壑,乍一見這濃蔭復蓋的綠色青崗,讓人不禁精神為之一爽。沿蜿蜓盤鏇于山間密林的小徑,過一橫臥於深澗之上的宋代留下的嚇朴典雅的石拱小橋,拾級而上,山上酷似各種動植物形狀的巨大山石懸於半空,仿佛隨時都會滾落下來,使人望而生畏。小徑峰迴路轉、起伏沉落於花草之中,時而被綠草遮斷,時而又被山石隔開,時而又為綠樹環抱。

拾級越過幾處巨石,便到了山頂。這裡廟宇排列,為阿貴廟最高處,也是廟群的坐落處。由東向北,依次排列著五道廟,公卜廟、羅漢廟、觀音洞等廟宇。令人稱奇的是這些廟宇非土木磚所建,而是依山勢在巨大的岩壁上鑿成,凹室陷幽,所塑神像形態各異。羅漢廟與觀音洞懸於一巨壁的半腰,只有登上陡峭的廟前台階,方才能進廟,顯示了聖靈的莊嚴與威儀。阿貴廟既因此而得名。

阿貴廟的廟群建築年代難以考證,考古發現,阿貴廟的建築年代已有千多年的歷史,是鄂爾多斯乃至內蒙古地區最古老的廟宇群。集中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對神靈的敬畏,對研究內蒙古地區的宗教活動有著重要的意義。

阿貴廟的整體群落坐北朝南,依山傍水,鱗次櫛比。山上山下錯落有致,遠遠望去,金碧輝煌,十分壯觀。每當夏季,山泉汩汩,小溪流淌,綠草如茵,植被繁茂,野花盛開,爭芳鬥豔。幾棵古榆紮根在山石間,道勁挺拔。小鳥鳴唱,鴻雁翱翔,景色宜人,如同一幅天然的風景畫。登山遠眺,山嶺相連,此起彼伏,溝壑縱橫,氣象萬千,身臨其境,心曠神怡。

每年農曆五月十五,這裡都要舉行祭敖包活動,同時舉行那達慕大會。農曆六月十五日舉辦廟節,也叫廟會。廟會時佛事活動非常隆重,遠近牧民民眾扶老攜幼,驅車乘馬踴躍而來,熱鬧非凡。從農曆六月十六日開始誦讀《雅日乃經》,直至八月初二誦經結束。從五月十五日到八月初三,各種佛事活動頻繁,也是旅遊的最佳時期。

建築

阿貴廟阿貴廟
阿貴廟是內蒙古本部唯一的紅教寺廟。坐落於磴口縣狼山西段的阿貴溝內,距縣城和臨河區各90千米。該廟屬典型藏式建築,始建於清仁宗嘉慶3年(1798年),蒙名為“杭瑞瑪阿貴”,藏名為“拉西仁布·戛定林阿貴” ,俗稱阿貴廟。阿貴,蒙古語意為山洞,阿貴廟因其四周的懸崖峭壁上有5個天然岩洞而得名,屬藏傳佛教紅教派道場,尊蓮花生為師祖。清廷理藩院曾賜名“宗乘寺”,並贈與鐫刻滿、蒙、藏、漢四種文字的寺名大匾一塊。從此,阿貴廟名聲大震,僧眾雲集,香火旺盛,鼎盛時有喇嘛400多人。建有大雄寶殿及左右配殿、馬頭金剛殿共981間,殿旁有佛塔1座,大吉薩(招待所)13處,喇嘛住房1000餘間。被譽為中國西北地區最大的紅教廟宇和內蒙古紅教派唯一的活動場所,從而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12個重點寺廟之一。

大雄寶殿重建於1984年,金剛殿和白塔重建於1996年。大雄寶殿高10米,長24米,寬20米,主供釋迦牟尼。殿堂內木雕半拱,石刻盤龍,雕樑畫棟,佛光熠熠。

阿貴廟雄踞於阿貴溝內三溝交匯的山坡上,海拔1500米,占地100公頃左右,氣勢雄偉,令芸芸眾生仰慕不已。該廟背後和兩側大山高聳入雲,深溝通幽隱密,其周圍的五個神秘岩洞與紅教有一定的淵源關係:蓮花洞,供主神蓮花生,據傳印度僧人蓮花生曾在此傳教弘法,是喇嘛設壇、供奉、誦咒、灌頂的場所;扎嘎生布窯,供主神“上樂金剛”;達日額柯窯,主神雙尊,為白救渡佛母和綠救渡佛母;額爾登珠窯,供主神“伽樓羅”,是守護佛教的第六天神(金翅鳥);桑布嘎日布窯,主神為護法神·伽藍神。五個洞府的塑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是研究內蒙古地區喇嘛教紅教派的寶貴資料。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的朝拜者絡繹不絕,周邊地區的旅遊觀光者紛踏而至,現有條件可年接待遊客一萬人次左右,前景十分看好。

阿貴廟祭殿及廟宇殿堂以它的神奇絕妙聞名遐邇。在大殿周圍的懸崖峭壁上有5個奇特的天然岩洞,洞內彩塑迷離,栩栩如生。從大殿往東攀登108個石階,走300多米便是“蓮花生洞”(即阿貴洞),洞內約200平米,供主神蓮花生塑像,喇嘛們設壇、供奉,誦咒灌頂就在這裡舉行,香火也最旺。洞下的青石上,有一男人腳印,相傳是蓮花生在此隱居、修煉、降妖時行走的足跡。它的右側是“上樂金剛洞”,這裡的祭祀習慣在夜裡進行。西南山腰間是“仙女洞”,傳說這裡曾住著西藏松贊乾布的兩個夫人,一個是尼泊爾國的公主,一個是唐太宗時的文成公主,洞內還供有21個仙女塑像。西山是“護法神洞”。拾階登高500米就是聞名中外的“洪洋洞”。洞成弓形,從上面進去下面出來,深幽莫測。在洞的東南,有傳說中的李陵碑及歷史遺蹟長城和烽火台,民間有楊繼業存屍、焦贊焚山、孟良盜骨等故事傳說。在洪洋洞的洞壁上,有兩個一米見方的洞穴,均用石頭鑲邊,內有塑像兩尊,據說一尊為孟良,一尊為焦贊,兩人因盜楊令公屍骨有功,特立塑像供奉。洞內的紅土叫“玉光土”,信徒們往往取而治病,也是蒙醫常用的藥材之一。洪洋洞以其盛名招引著中外遊客成群結隊在這裡結緣。

神泉

在阿貴廟北溝的格爾敖包溝內,有一眼泉水,長流不止。這泉水晶瑩透徹,甘甜爽口。相傳是蓮花生賜泉水於百姓,甘泉水噴涌不涸。山前有兩塊似人形的巨石,傳說是蓮花生派壇前金童、玉女鎮守神泉水,因不守教規,被蓮花生大師作法變為夫妻石,當地人稱此山為夫妻山。在山泉周圍,水草茂盛,鬱鬱蔥蔥,即使是數九寒天,這裡也是一片蔥綠。據科學化驗,阿貴廟的泉水是一種優質礦泉水,含有人體必需的碳、氫、鉀、鍶、鐵等十一種微量元素。長期飲用此水,具有健美皮膚、養生益壽、防病治病等功能。

景點資源

阿貴廟阿貴廟
阿貴廟位於準格爾旗路峁鄉境內,距沙圪堵鎮35公里,封山林面積1600餘畝,為原始次生林,森林復蓋率達95%。林區植被以天然次生植物為主,顯示出典型的溫帶針葉闊葉混交和溫帶草原面貌。喬木是本地區最基本最有代表性的植物類群,其次為灌木和小喬木,草本植物亦占相當比重,另有藤本及寄生、附生等多種類群。其生物資源豐富,種屬繁多,為全盟之冠,其中有一些還是珍貴的中草藥。這裡受人畜活動影響小,植被保存好,較為完整地反映了鄂爾多斯高原天然森林草原植被的本來面貌。1982年,被伊克昭盟(今鄂爾多斯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劃定為自然植物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內溝深林幽,怪石嶙峋,山路蜿蜒,蒼松翠柏間鳥鳴蟲吟,夏秋季節,景色宜人;風搖樹動,濤聲不絕,古剎廟宇隱約可見,千年石窟寺高懸於半山石崖之上,置身於此,宛入仙境。因此這裡既是天然植物園,又是旅遊勝地,現為準格爾旗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阿貴廟是自治區級自然生態植物保護區,鄂爾多斯生物多樣性標本示範區,面積1.07平方公里,植被復蓋率為95%。區內植物以天然次生林為主,分屬60科、197屬、324種,有動物20多種,是鄂爾多斯境內保存比較完整的原始天然林。保護區由一條溝兩面坡組成,東西兩面坡上森林茂密,鬱鬱蔥蔥,整個地勢看上去猶如一隻綠色雄鷹展開雙翼,翱翔於丘陵溝壑間,溝深林幽,怪石嶙峋,山路蜿蜓,蒼松翠柏,鳥鳴蟲吟,景色怡人。

史書記載

史書記載:氐人有王,所從來久矣。自漢開益州,置武都郡,排其種人,分竄山谷間,或在福祿,或在汧、隴左右。其種非一,稱槃瓠之後,或號青氐,或號白氐,或號蚺氐,此蓋蟲之類而處中國,人即其服色而名之也。其自相號曰盍稚,各有王侯,多受中國封拜。近去建安中,興國氐王阿貴、白項氐王千萬各有部落萬餘,至十六年,從馬超為亂。超破之後,阿貴為夏侯淵所攻滅,千萬西南入蜀,其部落不能去,皆降。國家分徙其前後兩端者,置扶風、美陽,今之安夷、撫夷二部護軍所典是也。《魏略西戎傳》

內蒙古旅遊景點

內蒙古自治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北部邊疆,由東北向西南斜伸,呈內蒙古衛星照片 狹長形。

內蒙古的人文風景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廣闊無垠的內蒙古除呼倫貝爾草原外,還有多少美麗的景致在訴說古今故事呢?請隨本任務一起走進內蒙古旅遊文化景點。

金堂廟
烏梁素海
瑪瑙湖
陰山岩畫
古城遺址
四大股廟
古墓葬
阿貴廟
洪羊洞
和林格爾土城子遺址
席力圖召
萬部華嚴經塔
金剛座舍利寶塔
哈素海
綏遠城將軍衙署
黑大門國家森林公園
烏蘭夫故居
大召寺
清真大寺
晉陝大峽谷
清公主府
希拉穆仁草原
內蒙古賽馬場
新世紀青年生態園
百靈廟抗日紀念碑
昆都會召
泰安客棧
賽汗塔拉渡假村
美岱召
石門風景區
包頭南海
庫布齊沙漠
後套的包頭渡口
梅力更旅遊區
格根好特民族樂園
勃隆克沙漠旅遊區

巴彥塔拉草原旅遊區
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館
翁根山旅遊區
查布湖旅遊區
赤峰植物園
紅山水庫旅遊區
紅山國家森林公園
樺木溝國家森林公園
塞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馬鞍山國家森林公園
打虎石旅遊區
大明塔
九佛山
黃崗梁國家森林公園
曼陀山莊旅遊度假村
遼中京遺址
響水玉瀑
阿斯哈圖石林
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
桌子山岩畫
烏蘭布和大沙漠
鄂爾多斯大草原
恩格貝生態旅遊區
油松王
準格爾召
阿貴廟自然保護區
鄂爾多斯世珍園
百眼窟
珠日河草原
莫力廟水庫自然保護區
大青溝
無定河
恩格貝旅遊區
轉龍灣旅遊度假村
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

響沙灣
舍力虎旅遊區
巴彥呼碩草原風情旅遊區
牙克石鳳凰山莊
呼和諾爾草原旅遊度假區
黑山頭城址
滿洲里中俄互市貿易旅遊區
成吉思汗拴馬樁
金帳汗蒙古部落景點
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達賚湖旅遊區
海拉爾國家森林公園
鳳凰山滑雪場
扎蘭屯
嘎仙洞
呼倫貝爾草原
莫爾格勒河
莫道爾噶國家森林公園
侵華日軍海拉爾要塞遺址
岱海遺址群
涼城岱海旅遊區
百靈廟
灰騰梁
廟子溝遺址
蒙古廟
二龍什台國家森林公園
輝騰錫勒鐵騎旅遊中心
輝騰錫勒外事旅遊中心
普會寺
輝騰錫勒草原
格根塔拉草原
秀水山莊
胡楊島
黑里河自然保護區
巴林蒙古部落
錫林郭勒大草原
西烏珠穆沁草原
白音錫勒牧場景區
玄石坡
金長城
突厥石人
侍郎城
西烏珠穆沁旗蒙古汗城
南沙梁旅遊區
葛根敖包草原旅遊度假村
錫日塔拉草原旅遊度假村
灤源殿旅遊度假村
立馬峰
延福寺
曼德林烏拉岩畫
居延海風景
甲渠候官遺址
黑城遺址
戈壁蜃樓
阿拉善王府
賀蘭山南寺生態旅遊區
楊樹溝地下瀑布群
代欽塔拉王爺廟
阿爾山溫泉
成吉思汗廟
葛根廟
摩天嶺
阿爾山滑雪場
金界壕
烏蘭毛都草原
科爾沁珍禽自然保護區
圖牧吉自然保護區
察爾森國家森林公園
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
蒙古包旅遊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