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梁旅遊區

南沙梁旅遊區

內蒙古多倫縣南沙梁地處渾善達克沙地外延區,位於縣城南部,總面積約2O0km2。以固定、半固定沙丘為主,該沙帶緊鄰縣城,並包圍著多倫縣南部3個鄉近60Okm2的土地和2萬人口的居住地。對其植被與生態系統的保護和維持對於當地及周邊地區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安定具有重要的生態防護意義。

基本信息

簡介

南沙梁旅遊區南沙梁旅遊區
南沙梁還因其獨特、多樣的景觀類型而具有很高的休閒、旅遊價值,是多倫縣生態旅遊規劃中的五大景點之首。多倫縣與京津相距甚近,特別是當“治理多倫1畝沙地,還北京一片藍天”的口號提出後,使之在京津地區具有極大的知名度。鑒於此,多倫縣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雙方領導和有關專家在充分醞釀、反覆磋商的基礎上,決定在南沙梁的1號沙地(面積約12.llkm2)聯合建立“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多倫植物園”。

景區設施

南沙梁景區始建於1999年7月,總面積1500畝,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景區位於淖爾鎮南的1號沙帶(南沙梁),距多倫城3公里。景區的主體建築和四周景觀融為一體,以歐式建築風格為主,蒙古族風情建築為輔,餐飲建築古樸自然,可容納200人同時就餐。主建築的前方建有小型廣場,可舉辦百餘人同時起舞的篝火晚會。景區內主要有新石器遺址、乘馬俱樂部、火山錐遺址、總理視察點、治沙工程林等六處景觀。建有三級環景區砂石路,南沙梁景區自然風貌複雜獨特,含蓄秀雅的沙湖,清澈分明的河水,再加上涼爽宜人的氣候,使景區成為以沙漠草原旅遊為主的綜合旅遊景區。景區有滑沙、沙浴、沙灘排球、沙灘足球、划船、騎駱駝、射箭、騎馬等活動項目。

沙地歷史

南沙梁旅遊區南沙梁旅遊區

南沙梁景區位於被稱之為“內蒙古三大沙地之一”的渾善達克沙地東南端。“渾善達克”是蒙古語,翻譯過來是“孤駒”的意思,沙地面積達兩萬平方公里,據說當年成吉思汗南下征金時,帶領蒙古鐵騎穿越這裡,為這裡沙漠景觀的雄渾所震撼,於是以其胯下的白色良驥“孤駒”為這片不知名的沙地命名。 1997年,中國地質大學“土地沙化”考察組在南沙梁景區西側裸露的黑土地上,發現了很多精美罕見的瑪瑙石器,有各種尖狀器、刮削器,還有裝飾品,確定為新石器時代遺址,這些發現充分說明了早在6000—9000年前多倫已有了原始人類生存的跡象,並且是一片森林茂盛、水草豐美的黑土地,氣候適宜,野生動植物繁多,有山、有水、天高地闊,原始人類和睦地生活在一起。那又是什麼原因使昔日的青山綠水變成如今的壁立沙丘呢?據科學推算,由於氣候等自然條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沙丘每年以約3—4米的速度向外推進、擴展,於是9000年後,沙丘就逐漸掩沒草原,並形成了一片沙帶,也就是我們看到的今天的南沙梁的景觀之一。但是時代越接近,自然因素的影響就越小,而人為沙漠化成了渾善達克沙地的主要驅動力。在沙漠學界,一般把遠古洪荒時期就有的沙丘地帶稱為沙漠,而把人類出現以後才出現的、主要是在人類活動因素的影響下最終形成的沙帶稱為沙地。這就是內蒙古為什麼會劃分出五大沙漠、三大沙地的緣故。

氣候特徵

錫林郭勒盟屬典型的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春秋短暫,夏無酷暑,冬季漫長,四季分明。近年來,春秋兩季的沙塵暴天氣較多,出行最好避開揚沙天氣,到草原遊玩最佳旅遊時間為夏季,最好在七八月左右。

民風民俗

南沙梁旅遊區南沙梁旅遊區

1 祈賜"獰獵之福"

蒙古人認為山狍野鹿、豺狼虎豹都是上天的"牲畜",只有祭天才能得到獵物。各地在出獵之前,都要進行專門的祈禱和"召喚獵物"的煙祭,祈求上天賜下"狩獵之福",才能"出有所獵,歸有所獲"。鄂爾多斯每到正月初七,都要舉行第一次打獵的開幕儀式。屆時每戶一人,集中到事先約好的禽獸較多之地,由一位經驗豐富的狩獵長者在高處點燃篝火,用帶來的香火煙祭瑪尼罕天神(狩獵之神);

從身旁跑掉的,把它趕回來,我的瑪尼罕!扭頭逃走的,讓它再歸返,我的瑪尼罕!眼看去遠的,請給往近攔我的瑪尼罕!讓獵物多得前面人的腳板底下,全是鮮紅的血跡!讓獵物重得後面人的袍襟底下,全是踩出的坑凹,我的瑪尼罕!"

2 "愛惜生長之道"

乍看狩獵祭詞,人們往往以為獵民是很貪婪的,似乎碰見的野獸都要殺掉,實際上他們卻是很講狩獵之道的。"狩獵之福"既是上天賜予,"惜福"便是下民的美德。什麼季節狩獵,什麼地方狩獵,什麼野獸可殺,什麼野獸不可殺,在法律上和道義上都有一套嚴格的準則。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中,就記載著一條忽必烈大汗禁止所屬各國臣民在每年三--十月間行獵的命令,違者"嚴懲不貸",其用意在於使"每種獵物能夠大幅度地繁殖起來"。幾百年來,在蒙古人心目中形成了良好的傳統獵風。一般忌諱捕殺懷胎、帶仔母獸及幼獸。誰若獵取這些野獸,就被看作是最無能的男人,受到百般揶揄。圍獵時雖然要求不跑掉一頭野獸,然而並不是把鑽進包圍圈的野獸統統斬盡殺絕。圍獵的最後,總是以放生大批幼獸和帶仔母獸來收場。一旦圍獵結束,任何人再不得觸犯野獸。過去打獵都忌諱"斷群":獵取十頭以上的獸群。總要放掉幾頭。如果全是公獸或贖輩(不孕或空懷)母畜,也要放生一兩頭。如果一群中只有一頭公獸,一定要將它留下。歷史上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弟,曾把野獸當"牲畜"一樣看待,將其捕捉以後打上火印,作為私有財產的標記,而後放還野地,外人不能隨便捕獵。過去打獵多是為了吃飯和度荒,牧民觀念中沒有囤積居奇和賴以發財的思想,加之地廣人稀,狩獵有道,野獸便能孽生繁衍起來。正如宋使蕭大亨所記;"若夫射獵,雖夷人之常業哉,然亦頗知愛惜生長之道,故春不合圍,夏不群搜,惟三五為朋,十數為黨,小小襲取,以充飢虛而已。"

內蒙古的人文風景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廣闊無垠的內蒙古除呼倫貝爾草原外,還有多少美麗的景致在訴說古今故事呢?請隨本任務一起走進內蒙古旅遊文化景點。

金堂廟
烏梁素海
瑪瑙湖
陰山岩畫
古城遺址
四大股廟
古墓葬
阿貴廟
洪羊洞
和林格爾土城子遺址
席力圖召
萬部華嚴經塔
金剛座舍利寶塔
哈素海
綏遠城將軍衙署
黑大門國家森林公園
烏蘭夫故居
大召寺
清真大寺
晉陝大峽谷
清公主府
希拉穆仁草原
內蒙古賽馬場
新世紀青年生態園
百靈廟抗日紀念碑
昆都會召
泰安客棧
賽汗塔拉渡假村
美岱召
石門風景區
包頭南海
庫布齊沙漠
後套的包頭渡口
梅力更旅遊區
格根好特民族樂園
勃隆克沙漠旅遊區

巴彥塔拉草原旅遊區
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館
翁根山旅遊區
查布湖旅遊區
赤峰植物園
紅山水庫旅遊區
紅山國家森林公園
樺木溝國家森林公園
塞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馬鞍山國家森林公園
打虎石旅遊區
大明塔
九佛山
黃崗梁國家森林公園
曼陀山莊旅遊度假村
遼中京遺址
響水玉瀑
阿斯哈圖石林
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
桌子山岩畫
烏蘭布和大沙漠
鄂爾多斯大草原
恩格貝生態旅遊區
油松王
準格爾召
阿貴廟自然保護區
鄂爾多斯世珍園
百眼窟
珠日河草原
莫力廟水庫自然保護區
大青溝
無定河
恩格貝旅遊區
轉龍灣旅遊度假村
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

響沙灣
舍力虎旅遊區
巴彥呼碩草原風情旅遊區
牙克石鳳凰山莊
呼和諾爾草原旅遊度假區
黑山頭城址
滿洲里中俄互市貿易旅遊區
成吉思汗拴馬樁
金帳汗蒙古部落景點
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達賚湖旅遊區
海拉爾國家森林公園
鳳凰山滑雪場
扎蘭屯
嘎仙洞
呼倫貝爾草原
莫爾格勒河
莫道爾噶國家森林公園
侵華日軍海拉爾要塞遺址
岱海遺址群
涼城岱海旅遊區
百靈廟
灰騰梁
廟子溝遺址
蒙古廟
二龍什台國家森林公園
輝騰錫勒鐵騎旅遊中心
輝騰錫勒外事旅遊中心
普會寺
輝騰錫勒草原
格根塔拉草原
秀水山莊
胡楊島
黑里河自然保護區
巴林蒙古部落
錫林郭勒大草原
西烏珠穆沁草原
白音錫勒牧場景區
玄石坡
金長城
突厥石人
侍郎城
西烏珠穆沁旗蒙古汗城
南沙梁旅遊區
葛根敖包草原旅遊度假村
錫日塔拉草原旅遊度假村
灤源殿旅遊度假村
立馬峰
延福寺
曼德林烏拉岩畫
居延海風景
甲渠候官遺址
黑城遺址
戈壁蜃樓
阿拉善王府
賀蘭山南寺生態旅遊區
楊樹溝地下瀑布群
代欽塔拉王爺廟
阿爾山溫泉
成吉思汗廟
葛根廟
摩天嶺
阿爾山滑雪場
金界壕
烏蘭毛都草原
科爾沁珍禽自然保護區
圖牧吉自然保護區
察爾森國家森林公園
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
蒙古包旅遊村

錫林郭勒市著名旅遊景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