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瓊

語出:南唐 馮延巳 《相見歡》詞之一:“曉窗夢到 昭華 , 阿瓊 家。欹枕殘妝一朵,臥枝花。”

基本信息

簡介

阿瓊坦克
阿瓊:Arjun,音譯為阿瓊,印度軍方自行研製的坦克名。阿瓊主戰坦克印度自行研發和製造的第三代(自稱)坦克。起初命名為MBT80,後以印度教神話中戰神的名字改稱為“阿瓊”。 印度曾經自稱“阿瓊”坦克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三種坦克(不得不說好高騖遠是阿瓊失敗的重要原因,之後此款坦克成了一大笑話)之一,另外兩種是美國M1A1法國勒克萊爾坦克。“阿瓊”坦克的設計得到以製造“豹1”和“豹2”坦克而聞名的德國克勞斯·馬菲―韋格曼公司的幫助,然而性能上與豹式坦克有著天壤之別。印度為“阿瓊”坦克專門研製了一種“坎昌”裝甲,號稱性能直逼英國的“喬巴姆”裝甲,但最終也證明只是號稱而已。

研發目的

印度研製"阿瓊"坦克的初衷是替換不太靠譜的勝利式坦克。"勝利"式坦克是印度軍方和維克斯公司合作的產物,英國方面稱其為維克斯MK.1。"勝利"式坦克由英國方面先行生產90輛後轉交印度方面組裝,坦克的主要設備都由英國方面提供,最終"勝利"式坦克的總裝備數達到了1500輛的規模
由於印度陸軍機械化能力較差,儘管裝備了相當數量的"勝利"式坦克,也並不能改變戰役機動能力不足的局面。再加上"勝利"式坦克在設計之初就在一些理念方面較為落後,儘管使用了英國"酋長"式坦克的禮蘭公司的L60十二缸585馬力的發動機而顯得單位功率比較不錯,但由於其緩慢的研發進程和落後時代的火控系統,讓坦克的整體作戰性能並不值得信賴。其火控系統使用的望遠鏡分劃板測距的做法,幾乎還是二戰期間的水平,這對於一個在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才開始形成戰鬥力的坦克來說,實在是有點難以令人恭維。更糟糕的是,英國生產的"勝利"式坦克能將戰鬥全重控制在39噸以內,而印度工廠組裝的卻要有41-42噸,這頗令人感到驚訝。與其同時期的蘇系坦克,已經出現了使用115mm主炮的T-64和T-62,並且出現了BMP系列步兵戰車,機械化部隊的整體作戰能力已經超越了當時西方。
“阿瓊”坦克正面圖
於是印度在1972年提出要研製一種新的坦克來代替"勝利"坦克,以應對坦克技術的發展趨勢。1973年5月中旬,印度國防部長拉姆斯沃默·文卡塔拉曼在印度議會上說,印度自行研製一種稱為"印度豹"(Chetak)的新型主戰坦克。該坦克起初叫MBT-80坦克,最後定名為"阿瓊"(Arjun)式主戰坦克。

研發過程

印度自研的"阿瓊"坦克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坦克之一。印度人在研製的過程中,幾乎將所有可犯的錯誤都犯了一遍,堪稱世界坦克研製史中的"絕唱"。 印度缺乏坦克工業所需的一切應有的技術積累。印度當時除了在英國維克斯公司幫助下建立了一個"勝利"式坦克的組裝線外,幾乎沒有任何坦克技術的研發能力。而印度巴拉特電子設備有限公司研製的坦克火控幾乎就是二戰末期的水平,更遑論給"阿瓊"坦克提供合適的現代化火控系統。
於是,"阿瓊"坦克很快就陷入了研製的困境。從目前公開的資料來看,當時在坦克所有的主要部件方面幾乎沒有任何值得一提的進展。隨著周邊國家在坦克方面的進步,印度的"勝利"式坦克很快就面臨了挑戰,並在"阿瓊"坦克進展不順的時候開始新一輪改進。1981年,英國的巴爾和斯特勞德(Barr and stroud)公司向印度提供了"酋長"式坦克使用的火控系統和雷射測距儀,由於"勝利"式坦克使用的L7105mm主炮的性能不錯,因此在換了新型火控之後將會很大幅度的提高勝利式坦克的作戰能力。
但是當時的印度陸軍還對"阿瓊"坦克抱有一些希望,於是整個改進計畫被拖到了1983年。這時,"阿瓊"坦克正式被披露項目出現困難、無法進展的訊息。"阿瓊"坦克在經歷了9年的研發後,陷入了窘境
此時,印度軍方並不準備放棄"阿瓊"坦克的計畫,再次向該計畫投資並於次年拿出了2輛狀況極其糟糕的樣車:其動力系統和傳動系統存在著非常多的問題尚待解決。為了解決"阿瓊"坦克和"勝利"式坦克在裝備中出現的問題,印度軍方開始著手比較維克斯公司和美國康明斯公司的傳動系統。維克斯公司打包的發動機是英國羅羅公司的康達柴油機,而康明斯公司則拿來了自己的KT3A柴油發動機。
由於印度軍方缺乏長期合理的規劃,印度軍方在測試尚在進行時,不得不先後採購兩批總共250台禮蘭公司的L60發動機來維持坦克部隊的運轉。隨著印度和蘇聯關係的變化,在80年代中期開始逐步可以選擇蘇系的T-72來作為下一代坦克,這又給"阿瓊"坦克的研製帶來了新的變數。但是印度軍方還是不想放棄自行研發製造坦克的夢想,於是在1987年展開了一輪新的技術引進。1987年春印度陸軍執行比松計畫(Bison),按照此計畫"勝利"式坦克將要安裝新型發動機、新型火控系統、附加裝甲,火炮配有印度設計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和炮口校正系統。1987年年中,對3種裝有3種不同型號發動機的勝利式坦克完成了試驗工作,3種發動機是功率為551kW(750馬力)的珀金斯發動機(Perkins Engines)公司的康達(Condor)CV-12柴油機、聯邦德國MTU公司MB837型8缸柴油機和康明斯公司柴油機,將從中選定一種作為更新型動力裝置,其數量至少400台。這次糟糕的技術引進直到1988年5月尚未有明確結論。為此珀金斯發動機公司與印度格里夫斯·科頓(Greaves Cotton)公司簽訂了一份諒解備忘錄,決定由格里夫斯·科頓公司作為向該坦克供應康達CV-12發動機的印度代表。最初,由珀金斯公司供應全部零件,以後逐步增加印度自己生產零部件的比例。
這些發動機技術的引進談判,雖然是以改進"勝利"式坦克為名義進行的,但是早期的"阿瓊"坦克設計時的噸位和"勝利"式相差無幾,因此也可以看成是為解決"阿瓊"坦克研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而做出的努力。當時的"阿瓊"坦克正面臨著在生產了10輛樣車後問題多多、無以為繼並項目被迫下馬的淒涼局面。在這樣的局勢下,印度方面不得不考慮採購蘇系的T-72。
隨著90年代末對西方發動機技術的引進和獲得了蘇制T-72坦克後,印度軍方決定在"阿瓊"坦克上採用德國的MTU838 ka501柴油發動機作為動力;加裝自產的Kanchan複合陶瓷裝甲並可以進一步加掛反應裝甲,使用英國的L11系列的120mm線膛炮,使用印度國內自研的尾翼脫殼穩定穿甲彈、破甲彈和碎甲彈;火控系統則由印度的巴拉特公司提供,包括晝/夜間熱像儀、彈道計算機和雷射測距儀等;該坦克使用聯邦德國ZF公司製造的LSG3000型自動傳動裝置,採用液氣懸掛,並裝有巴巴原子研究中心(Bhabha Atomic Research Center)研製的三防裝置。1990年阿瓊坦克項目再次上馬時公開的數據顯示,"阿瓊"坦克的噸位已經漲到了52噸。根據當時的說法,"阿瓊"坦克下馬後又再次上馬的原因是之前無法給陸軍提供1400馬力的發動機,現在重新上馬後是因為獲得了德國的技術。不過糟糕的是德國的MTU838 ka501發動機只有1100馬力的動力,但印度軍方高層似乎並沒有注意到這個"細微"的差別。很快,印度陸軍發現並不滿意改進後的"阿瓊"坦克的性能,但是印度陸軍的呼聲似乎被人遺忘了,"阿瓊"坦克的研製進度繼續了下去。在1994年的測試中,"阿瓊"坦克再次以悽慘的狀態被陸軍拒絕了,而在改進了2年之後的1996年又一次出現了樣車動力系統的重大故障。直到2005年,"阿瓊"坦克尚未在野戰試驗中獲得認可。

設計缺陷

1、炮塔和車體設計不適於順利、安全地操作,例如駕駛員開窗駕駛時,炮塔轉動會碰到頭部;火炮處於正前方向時,駕駛員無法出入駕駛艙。 2、火控系統的部件既未做到一體化,又缺乏相互配合。
3、炮彈裝填速度慢得無法接受,例如裝待發射彈一發需15s,裝非待發射彈的時間更長。
4、裝填炮彈時火炮必須調到一定仰角,否則無法裝彈。
5、高射機槍由裝填手在車外操作,操作高射機槍與裝炮彈不能同時進行。
6、炮塔中只有3發待發射彈,陸軍要求至少有12發待發射彈。
7、樣車炮塔結構不合理,容易卡彈。
8、樣車重達52-60t,比原計畫增加太大,嚴重影響坦克的機動性並造成鐵路運輸困難和超過橋樑安全通過標準。
9、乘員工作環境對發揮乘員最佳效能不利,例如座椅調節量小、坐著不舒服、乘員不易接近操縱設備。
印度本身缺乏坦克生產能力
原計畫在1983年12月前完成第一輛樣車,以後按每月一輛的速度再生產出12輛樣車,但是9年不見型號取得進展,樣車陷入“難產”困境。原因是印度當時根本就沒有坦克生產能力和相應的配套工業基礎。所謂的印度自行生產勝利式坦克,不過是在阿瓦迪市建立一條組裝生產線,印度僅能生產一些不合格不重要的配件。英國設計的勝利式坦克重量39噸,印度硬是能生產出41~42噸的勝利式。新型坦克所需要得的火控、發動機、傳動系統等均毫無技術基礎,計畫拖延了9年,印度政府不捨得已經投入的1.55億盧比打水漂,決定繼續加倍投錢。
於是到1984年3月,在耗費了3億盧比的研製資金後,印度戰車研發局終於拿出出兩輛樣車,1985年3月首次公開展出。1985年4月19日,時任陸軍參謀長的VAIDYA將軍,為研製中的坦克正式命名為“阿瓊”。坦克是機動性、火力、防護的三體合一。
“心臟病”,“腰肌勞損”和“平足”
機動性是坦克的根本,研製坦克首要考慮機動能力。阿瓊坦克最初考慮過美國的M1坦克配套的燃氣輪機,不過後來考慮到燃氣輪機耗油大等缺點,還是選擇了國產新型柴油機。該計畫柴油機額定功率還是1500馬力。很神奇的是這款國產動力設計功率是1500馬力,製造出來後實測只有500馬力,在進行了增壓提高功率以後,只達到設計功率的2/3,無法裝車。印度也沒有走回頭路,還是傾向於節油的柴油機。
柴油機,自然是德國的好。印度引進並篩選了42種德國發動機和配套的傳動系統以後,從中選用了1500馬力的MTU838Ka-501型柴油發動機套件作為首批“阿瓊”原型車的動力系統。這是豹2的“心”,動力充沛且可靠。但後來印度認為它體積過大,超重,選擇了體積較小的豹1配套的MB838CaM-500發動機(830馬力),同時又要求將功率提升到MB873Ka-501相當,結果MTU公司居然將其提升到了1400馬力。1988年,它在印度的西南沙漠實驗場上心臟病爆發,拖回。印巴坦克戰場是南亞沙漠高溫地帶,強行把小發動機升高功率造成以後阿瓊在沙漠高溫測試下就發心臟病。
如果說發動機是坦克的“心”,那么懸掛就是坦克的“腰”。阿瓊坦克研製時就選定了當時世界上的尖端技術——液氣懸掛。這是美國M1都不敢用的不成熟高技術,價格昂貴且不說,還很容易漏氣漏液,因此阿瓊坦克也長期落下了個腰椎間盤突出病。履帶是坦克的“鐵靴子”,印度雖然是鋼鐵大國,卻一直沒有研製成功長壽命的坦克履帶,有報導說阿瓊最初所用的雙銷掛膠履帶,甚至到了數十千米一換的壽命。試車時跑出2個小時斷履帶的怪事。負重輪是坦克的腳,算是配件中技術含量較低的部分,而阿瓊瞄準世界當時尖端技術,放棄鋼負重輪,研製鋁合金負重輪,結果壽命只有200千米,“平足”,跑不得遠路。
“打不狠”和“射不準”
火力性能是坦克的長矛。1972年預研時,英國諾丁漢皇家兵工廠的火炮赫赫有名,就連豹2都用L7A5型105毫米線膛炮,既然印度豹要勝過德國豹,於是印度引進了L11A5型120毫米線膛炮。線膛炮身管燒蝕重、保養難、壽命短,L11A5壽命只有120發。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英軍第7裝甲旅在“沙漠風暴”行動之前,其編制內約三分之一的“挑戰者”坦克就在訓練中打禿了膛線,而不得不緊急更換炮管。阿瓊坦克既然用了線膛炮,自然也有同樣的毛病。印度高層希望能夠自產火控,於是設計人員綜合多國先進設備,本土組裝出“薩吉姆”全數位化火控系統。實際打靶表現讓人失望,命中精度達不到設計指標。
絕密的“坎昌”式複合裝甲
防護性是坦克的生存之本。1976年英國才宣布研製成功“喬巴姆”裝甲,因此印度豹研製時無法從英國引進絕密狀態的“喬巴姆”裝甲技術。“印度豹”樣車用的是高錳鋼。這也是很多資料稱其用鍋爐鋼板或者履帶鋼板的原因。“阿瓊”坦克裝備有印度自行研製且配方絕密的“坎昌”式複合裝甲。據說對動能穿甲彈的防護能力與700毫米均質鋼相等,達到了美國M1A2坦克貧鈾裝甲的水平。這款裝甲的實際性能對國防部長和參謀長都保密,以上性能都是憑戰車研究發展局說了算。

阿瓊Mark-II坦克

環球網記者湯恩浩2011年2月25日報導,據美國《防務新聞》網訊息,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日前宣布,已經結束“阿瓊”主戰坦克改良型“阿瓊Mark-II”的研發工作。而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難產坦克”的“阿瓊”基礎型相比,改良型的國產率更高,達到90%。 報導稱,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一位科學家表示,“阿瓊Mark-II”坦克配件的國產化程度高達90%,包括發動機和傳動系統等使用的都是國產技術。而相比之下,基礎型“阿瓊”坦克的國產化只有58% 。

以色列飛彈當主角

印度國防研究發展組織一名官員表示,他非常期待將於今年12月或明年1月進行的測試。如果進展順利,最後一輪測試有望在明年6月完成。該官員還進一步透露,“在拉賈斯坦邦博克蘭完成最後的測試後,89輛‘阿瓊’坦克中的56輛將升級到2型標準”。據稱,印度陸軍已訂購了142輛“阿瓊”-2型坦克,有望從2014年開始接收。
與原型相比,“阿瓊”-2型坦克的車長用潛望鏡不僅集成了雷射測距儀,而且還擁有夜視能力,這些系統採用了更有利於保護眼睛的設計和配置。此外,“阿瓊”-2型坦克還有望裝備更強勁的傳動系統和改進型履帶,以便於坦克承載更大型化的武器系統和更厚重的裝甲。在一系列測試中,“阿瓊”-2型坦克還將發射以色列生產的“拉哈特”型雷射制導反坦克飛彈。公開資料顯示,“拉哈特”的有效射程達6公里,具備“頂攻能力”,採用串聯裝藥彈頭,能輕易擊穿800毫米厚的裝甲。如果說性能平平的“阿瓊”坦克只是一頭中規中矩的印度大象,那么以色列的“拉哈特”炮射反坦克飛彈絕對是一顆“鋒利的獠牙”。
總之,經過一番洗心革面的升級改造,“阿瓊”-2型坦克對戰場環境的感知能力和火力有望得到大幅度提升。而隨著“阿瓊”系列坦克的逐步完善,這種自產武器在印度陸軍中的裝備數量和地位也有望進一步提升。

未來阿瓊-2前景不容樂觀引

由於自產的“阿瓊”坦克長期不給力,印度陸軍裝甲部隊一直由俄制坦克主導。根據2001年2月達成的T-90技術轉讓協定,俄羅斯將向印度提供310輛T-90主戰坦克,其中186輛已在印度阿瓦迪重型機車廠組裝完成。之後,印度又同俄方簽署了350輛T-90成品坦克的採購契約。
根據協定,印度可自行生產1000輛T-90坦克。由於技術成熟,T-90在印度陸軍中已成為“裝甲中堅”。不過,俄羅斯對外出口的坦克向來比自用型號低一個檔次,這可能是印度急於推出高端版“阿瓊”的一個現實原因。
“阿瓊”-2型坦克成熟後,印度陸軍雖能夠擁有更多的選擇餘地,但受效費比、技術風險等因素限制,不大可能在短期內實現大規模換裝。也就是說,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印度陸軍仍會同時裝備T-90和“阿瓊”兩種主戰坦克。不過,鑒於俄羅斯最近推出了更先進的T-90AM坦克,一向偏愛進口裝備的印軍很可能繼續看好俄制坦克,而將國產“阿瓊”再次打入冷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