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瓊南宗寺

阿瓊南宗寺

阿瓊南宗寺,亦稱“安穹南宗寺”、“安俊寺”、“南尊寺”等,藏語稱“南宗桑俄合丹吉林”,意為“南宗密咒教法興旺洲”。位於縣治馬克唐鎮西北部,在今坎布拉鄉南南宗溝5公里的小溪東岸台地,去縣60餘公里處,是青海地區古老的寧瑪派寺院。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阿瓊南宗寺阿瓊南宗寺

阿瓊南宗寺位於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丹霞地貌中心景區,是一座藏傳佛教寧瑪派寺院,是九世紀中葉吐蕃贊普朗達瑪滅佛時期從西藏來此修行、傳教的三位高僧居住過的古蹟,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歷史。

寺院東北隔一條溪,矗立著一座巍峨陡峭的山峰,峰北有石階山徑可通頂。山徑多從懸崖中直上直下,猶如雲梯,十分險峻。峰北有藏文字母 “*”字形石山,且高聳入雲,故名“阿瓊南宗”。歷史上,它與今海東的夏宗、普拉央宗和海南的智革爾貝宗,同稱為“安多四宗”,是藏傳佛教僧人避居山林,修持的出名靜地。公元九世紀中葉,吐蕃贊普達磨禁佛,西藏曲臣臥日山僧人藏饒賽、餚格迥、瑪爾釋迎牟尼三人馱律藏經卷一馱,輾轉新疆等地,最後逃來青海,一度在此居住。後定居化隆丹斗,剃度喇勤貢巴饒賽,使西藏佛教再次復興,稱之為“後弘期”。因此,阿瓊南宗亦成為佛教聖地,是信徒們朝拜的聖山之一。清康熙年間(約1685),尖扎地區的寧瑪派活佛班瑪仁增在山峰下主持修建了阿瓊南宗寺。原有小石窟5所,有的是自然形成,有的是人工開鑿而成,窟門人工建造,飛檐依山,雅致幽美。阿瓊南宗寺由於地處偏僻、交通不便,雖歷史久遠,卻規模不大。《青海記》記,當時有寺僧5人。五十年代,建有經堂、佛堂、昂欠各1座,僧舍47間,住寺僧侶9戶18人。另有耕地9畝,牛15頭。其香火地主要為迪紅等村。1958年拆毀,1980年 12月批准開放,重建經堂1座,僧舍14間,有寺僧5人。寺主班瑪仁增傳有六世,現世名瑪尼,住持本寺。

集中活動

阿瓊南宗寺是尖扎縣坎布拉、多加以及貴德縣格哇等地寧瑪派教徒集中活動的重要場所,每年農曆三、四、九、十二月各集會1次,其中四月十三日法事規模較大,有跳欠活動,往觀的民眾頗多。阿瓊南宗寺附近尚有屬寧瑪派的南宗尼姑寺和屬格魯派的南宗扎西南傑林寺(尕布寺),均簡稱為“南宗寺”,但性質各不相同。

黃南藏族自治州著名旅遊景點

簡介黃南藏族自治州位於青海省東南部,地處九曲黃河第一彎,也因地處黃河之南而得名。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品位高,是青海省重點旅遊勝地之一。
景點郭么日佛塔 李家峽水電站 澤庫和日石經牆 德欽寺 阿瓊南宗寺 麥秀原始森林 隆務寺 仙女洞 吾屯寺 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 熱貢藝術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