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尚志[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

趙尚志[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
趙尚志[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趙尚志將軍(1908年—1942年2月12日),遼寧朝陽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東北抗日聯軍的創建人和領導人,威震中外的著名抗日將領,深受人民愛戴和敬仰的傳奇式民族英雄。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九一八”事變後,他參與創建了珠河、湯原抗日游擊根據地,被任命為中共滿洲省委常委、軍委書記,率領東北抗聯部隊,沉重地打擊日本侵略者。1942年2月12日,在襲擊梧桐河日偽警察所時在戰鬥中身負重傷被俘,壯烈犧牲,時年34歲。2009年,趙尚志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趙尚志於1908年10月26日出生熱河省朝陽縣(現遼寧省朝陽市)喇嘛店的一個農民家庭,原籍山東齊東縣李金莊,五始祖趙學搬家熱河朝陽縣南八道村,曾祖父趙國昌有三子,宗子趙松年因無兒,過繼二弟的次子,五歲的趙振鐸為子,趙尚志就是趙振鐸的第三子。

趙尚志的父親是清末秀才,在家鄉教私塾,幼年的趙尚志因此受到良好的教育。1917年初,他的父親因參與打死幾個搶掠百姓、強姦民女的官兵而受到官兵的追捕後,被迫背井離鄉,外逃避難。趙尚志於1919年隨母舉家來到哈爾濱投奔其父,後經同鄉介紹,父親在資本家呂家大櫃當賬房先生。年僅11歲的趙尚志從此走上社會謀生。1920年因家境貧困不能繼續讀書。曾在一白俄家當雜役,後在銀匠鋪當學徒,擺地攤賣麵粉、燒餅等。1923年(十五歲) 在華俄道勝銀行哈市分行道里支行當信差。  

革命歷程

趙尚志 趙尚志

1925年趙尚志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冬季進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習。1926年“中山艦事件”之後回東北從事革命活動,先後在東北最大城市哈爾濱領導組織學生運動,在雙城從事建黨工作,在長春市開闢黨的工作。同年10月中共長春支部正式成立,趙尚志在中共長春支部負責共產黨的長春通訊站工作。11月,他利用國共合作的時機,與國民黨員一道成立了國民黨吉林省黨部,並擔任常務委員兼青年部長。不久,趙尚志的活動被日本特務機關發現並告密。1927年3月2日,趙尚志被奉天軍閥駐長春憲兵逮捕並關進了長春第一監獄,後被押至南京。由於他始終堅持說自己是國民黨員,沒有暴露共產黨員的身份,所以同年5月20日被釋放出獄。出獄後,趙尚志又被黨組織派回東北工作。1930年秋,趙尚志到達瀋陽後被分派在中共滿洲省委做團的工作。1931年4月,趙尚志第二次被捕入獄,嚴守黨的秘密,堅貞不屈。九一八事變後,經黨中央和滿洲省委營救出獄。

1932年初,中共滿洲省委任命趙尚志為省委軍委書記。同年6月,東北大部分國土被日軍占領。趙尚志決定儘快成立一支反滿抗日武裝,以武裝鬥爭直接反抗日本帝國主義。在他的一再要求下,中共滿洲省委同意趙尚志離開哈爾濱,秘密前往巴彥縣到張甲洲領導的巴彥游擊隊工作。化名李育才的趙尚志到了巴彥後,幫助張甲洲整頓了隊伍,培養了一批抗日骨幹。1932年11月,根據滿洲省委指示,巴彥游擊隊被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六軍江北獨立師,張甲洲任師長,趙尚志任政治部主任。這支抗日隊伍在張甲洲、趙尚志等的領導下,深入敵後,開展游擊戰爭,曾攻占過巴彥縣城,打下過康金井火車站,進行過西征,橫掃過北大荒。後在一次戰鬥中,部隊內部有人擅自繳了兩個鄂倫春族牧民的獵槍,此事頓時激起數百名鄂倫春族牧民的圍攻,趙尚志只好率領一部分戰士臨危奔走。不久,部隊又遭到日本關東軍的包圍合擊,在接二連三的沉重打擊之下,這支剛剛建立不久的抗日武裝被打散。

趙尚志將軍畫像 趙尚志將軍畫像

趙尚志後來在給朋友的書信中寫到:“風打麥波千層浪,雁送征人一段愁,披靡無數,被屏逐於千里之外。”儘管因為此事導致他被開除黨籍,但考慮到他的革命經歷和多年對敵鬥爭的表現,大部分省委委員仍然主張讓他擔任民眾工作,不久後他即被任命為工會主席。

1933年1月18日,東北工農義勇軍獨立師(原巴彥游擊隊)在日軍的瘋狂掃蕩中解體。當時趙尚志是這支隊伍的主要負責人。中共滿洲省委不恰當地把責任全部歸咎於趙尚志,將其開除黨籍。

1933年4月,趙尚志來到賓縣孫朝陽的反日義勇軍參加抗日活動。最初為馬夫,後在攻打賓縣的戰鬥中,孫朝陽採用了趙尚志的軍事謀略攻下了縣城,趙尚志因此被任命為該部隊的參謀長。1933年10月10日,趙尚志帶領七名同志起義,在中共珠河縣委領導下建立珠河反日游擊隊擔任隊長,後改編為哈東支隊任司令。一度受到不公正待遇的趙尚志,在珠河一帶揮槍抗敵。1934年5月,趙尚志率領的反日游擊隊接連攻克了五常和巴彥兩座縣城。這支由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抗日武裝在趙尚志的率領下,給了侵華日軍以沉重打擊。1934年6月,珠河反日游擊隊擴編為“東北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趙尚志被任命為總司令。

1935年1月,中共滿洲省委領導人發生變動,當年堅持開除趙尚志黨籍的個別負責人已經調離。根據趙尚志的多次請求,新的省委慎重考慮趙尚志在離開黨組織兩年時間的表現,並多次派員親往賓縣和珠河認真傾聽趙尚志的意見。同時為慎重起見,省委又找了解趙尚志情況的同志談話,終於搞清了這起冤案的來龍去脈,於1月12日正式作出《關於恢復趙尚志同志黨籍的決定》。1936年,趙尚志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第三軍所屬的9個師,在趙尚志的率領下,在半年多時間裡就參加了大小百餘次戰鬥,殲滅敵人一千多人。他統一指揮軍事行動,統籌安排給養,培養和調配幹部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開闢了湯原、木蘭、巴彥、鐵力等十餘縣為根據地。在根據地里,建立了小型兵工廠、被服廠、倉庫和軍醫院,還建立了政治軍事幹部學校,他擔任校長。1936年8月間,他被任命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下轄七個師,全軍約六千多人,活躍在松花江兩岸二十多個縣境內。

1938年12月末為尋求與中共中央聯繫,蘇聯軍事援助,北滿臨時省委召開會議決定派趙尚志為代表赴蘇聯。

連環畫《抗聯司令趙尚志》封面 連環畫《抗聯司令趙尚志》封面

1939年後,由於日偽軍連續派重兵“討伐”,抗日戰爭進入艱苦時期,日偽軍曾懸賞一萬元,通緝趙尚志,叫囂“一錢骨頭一錢金,一兩肉得一兩銀。”日偽軍還多次派遣日本特務混入抗日軍內部,企圖暗殺他,均未得逞。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部副官長祁致中被趙尚志錯誤處死。

1940年初,中共北滿省委召開第十次常委會並做出把趙尚志開除出黨的決議。在這份《關於永遠開除趙尚志黨籍的決定》中,指出把趙尚志永遠開除出黨的原因在於他犯有三大嚴重錯誤:一,趙尚志1936年在黨的會議上反對中共中央路線,反對王(明)康(生)指示信;二,實行左傾關門主義路線;三,懷疑北滿省委主要負責同志為黨內奸細,並密謀捕殺北滿省委負責人。

中共北滿省委書記不久即覆信給趙尚志。覆信中說:“北滿省委首先告訴尚志同志,北滿省委從來沒懷疑過尚志同志是奸細。也不是因此而開除黨籍的。更不是根據1938年以前的錯誤,而是根據1939年尚志同志在下江企圖策劃反黨的嚴重錯誤,而永遠開除的。在去年12月,×××、×××二同志來嶺西同我們見面時,我們才知道尚志同志去年在下江行動的經過和反黨的企圖。……北滿省委根據上級黨的建議,尊重兄弟黨的建議,根據北滿黨大多數同志的討論決定,只取消其‘永遠’二字,改為‘開除趙尚志黨籍’。其他,沒有減輕的餘地。”

兩個月後,趙尚志從蘇聯回到東北。這時他改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的副總指揮。事隔一年,當趙尚志又赴蘇聯參加第二次中蘇伯力會議時,他竟然被北滿省委某些人以“有言論錯誤”為名,再一次撤銷了他的副總指揮職務。  

壯烈犧牲

1942年,趙尚志被日本特務誘捕。日本特務在行進途中向趙尚志開槍,趙尚志將日本特務擊斃,終因腹部中彈,被預先埋伏的人押回偽警署。趙尚志英勇不屈,堅強就義,時年34歲。  

恢復黨籍

1982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共黑龍江省委才根據中央組織部的指示,對趙尚志同志1940年遭受黨內處分一事進行認真的複查。同年6月8日,黑龍江省委做出《關於恢復趙尚志同志黨籍的決定》。該決定指出:“撤銷1940年1月中共北滿省委《關於開除趙尚志黨籍的決定》,恢復趙尚志黨籍,推倒強加給趙尚志的一切不實之詞,恢復名譽。”  

人物成就

趙尚志與李兆麟等領導創建了珠河抗日游擊根據地,取得了五常堡、肖田地等多次戰鬥的勝利,有力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擴大了哈東支隊的政治影響。  

趙尚志與夏雲傑領導的湯原游擊隊會合,擴大和鞏固了湯原抗日游擊根據地,並幫助湯原游擊隊完成了改編任務。  

趙尚志率領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活躍在松花江兩岸,極大地鼓舞了北滿人民的抗日熱情。  

軼事典故

智救戰友

趙尚志被開除黨籍後的一段時間,想方設法尋找省委領導同志。這時,一位剛從蘇聯回來的同志為尋找組織,在《國際協報》上登了一條啟事,以尋人為由,約省委常委金伯陽在哈爾濱市道里區黨的一個秘密聯絡點“一毛錢飯店”見面。趙尚志看到這條啟事後,破譯出其中的暗語,也如期來到“一毛錢飯店”尋找黨組織,他見到了金伯陽和高慶有。

見面不久,幾個日本特務闖了進來。原來報上登載的啟事被日本特務看出了破綻。情急中,趙尚志裝作乞丐向金伯陽討飯要錢,以掩護他們逃離,但是3人還是被狡猾的日本特務逮捕。日本特務把他們押上汽車後,駛往憲兵隊。途中,當小汽車開到一拐彎處時,趙尚志乘日本特務不備、車速減慢之機,跳車逃走。誰知剛跑出幾步,就被敵人抓回,拽上汽車。

審問時,趙尚志一口咬定自己是要飯的,不認識那兩個人。日本特務見趙尚志衣衫襤褸,模樣寒酸,在反覆審問幾次仍沒得到任何證據和口供的情況下,把他當作小偷,毆打一頓釋放了。

趙尚志不顧生命危險立即前往高慶有家中報信,示意其家人做好應急準備,以防日本特務到家中搜查。然後他又快速趕到金伯陽家,將藏在他家的電台轉移。兩天后,金伯陽、高慶有皆因日本特務未能抓住證據而被釋放。  

機智脫困

1933年3月,為了能夠繼續抗日,趙尚志隻身從哈爾濱市來到賓縣投奔義勇軍孫朝陽的隊伍。當時,他身無分文,也沒有一條槍。義勇軍的人看他個子矮小,身體單薄,不想收留他。

趙尚志並不灰心,他說:“別看我個矮,可啥都能幹,當兵打仗、挑水做飯,樣樣都行!”在趙尚志的軟磨硬泡下,義勇軍勉強同意收下他當馬夫。

一次戰鬥中,孫朝陽的部隊被日軍圍困在賓縣東山,處境十分危險。在這危急時刻,趙尚志說:“像現在這樣一步一步退卻,不是等死嗎?眼下,必須以攻為守,最好是奇襲賓縣縣城。勝了,可以削弱日軍,獲得戰利品,補充自己;不勝,也可以牽動日軍,乘隙轉移,跳出包圍圈。”一番話,聽得孫朝陽直點頭。於是,他讓趙尚志率隊攻城。戰鬥中,趙尚志帶領大家猛打猛衝,終於攻克縣城。孫朝陽的大部隊趁日軍回救縣城之機,衝出重圍,化險為夷。事後,孫朝陽十分高興,委任趙尚志為參謀長。  

無暇婚嫁

1933年,趙尚志25歲,按當地習俗,早過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可他卻顧不上個人的終身大事。他父母抱孫心切,便隔三差五地催他找個對象,可趙尚志就是不同意。

李敏老人說,有一次,母親又催促趙尚志。逼急了,趙尚志索性對母親說:“我已經訂婚了。”母親不相信,非讓他把對象領回家看看不可。沒想到,沒過幾天,趙尚志就往家裡領回一群女青年。進門之後,這群女青年圍著趙尚志的母親,左一個大媽,右一個大娘地叫個不停,並伺機開導老人:“您老有這么個好兒子,還怕他找不到對象?”一時間,弄得老人家無言以對,往後就再也不催趙尚志找對象了。

趙尚志也渴望幸福的生活,但他為了革命事業,把愛深深埋在心底。他曾對戰友說:“不驅逐日寇就不成家!”  

人物評價

緬懷民族英雄趙尚志將軍作品集文字 緬懷民族英雄趙尚志將軍作品集文字

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遲浩田為《中華之魂——深切緬懷趙尚志將軍書畫作品集》所做的序言:趙尚志同志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東北抗日聯軍的創建人和領導人,威震中外的抗日名族將領,深受人民愛戴和敬仰的傳奇民族英雄。

毛澤東讚譽趙尚志等抗聯將領是“有名的義勇軍領袖”,其“堅決抗日、艱苦奮鬥的戰績是人所共知的”。

胡錦濤在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大會上,稱讚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等八位抗日將領是“中國人民不畏強暴、英勇抗爭的傑出代表”。  

趙尚志在抗戰時期指揮的抗日聯軍與日軍周旋在林海雪原,馳騁在松花江兩岸,創造了東北戰爭史上的奇蹟,被東北的父老鄉親稱為“北國雄獅”。  

劉精鬆在百名將軍題詞暨楹聯書法攝影展中,他題寫了“中華英烈、民族之星”這幾個字。他認為趙尚志烈士的英勇犧牲完全是為了中華民族,完全是為了中國人民的幸福。  

2009年,趙尚志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後世紀念

紀念館

趙尚志紀念館建築面積5900平方米,布展面積4000平方米。紀念館以弘揚尚志精神為主題,以趙尚志革命戰鬥的一生為主線,通過實物、繪畫、圖片、場景及現代化科技手段,採取互動式、體驗式、還原式的方法,既考慮到現代人的欣賞習慣,又增強了觀眾的現場感。紀念館周圍是主題公園,內有趙尚志將軍的騎馬塑像,還有朝陽旅遊風景長廊等。  

養傷處

趙尚志烈士紀念碑 趙尚志烈士紀念碑

趙尚志養傷處位於哈爾濱市尚志大街走進西十三道街。1933年3月,趙尚志被錯誤地開除黨籍後,他帶著與日本侵略者作戰留下的累累創傷,從巴彥抗日游擊隊來到哈爾濱養傷,找到他在許公紀念實業學校的同學於開泉,並在他家裡住了十餘天。趙尚志養傷處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被列為不可移動文物。  

尚志縣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表彰趙尚志的抗日功績並永遠緬懷這位抗日英雄,黑龍江省珠河縣第一屆工農代表大會通過決議把珠河縣改名為尚志縣,把他的犧牲地改名為尚志村,把哈爾濱的一條主要街道命名為尚志大街。  

烈士陵園

趙尚志烈士陵園位於朝陽縣尚志鄉尚志村,由主體設施趙尚志烈士陵園和附屬設施趙尚志將軍故居、趙振鐸墓、尚志柳廣場等組成,基本形成了以趙尚志烈士陵園為核心的紀念園區。趙尚志烈士陵園位於尚志村將軍山上,依山而建,於2008年10月趙尚志將軍誕辰100周年之際竣工落成。落成當日還舉行了隆重的趙尚志將軍顱骨安葬儀式。  

新中國成立以來“雙百”人物

為推動民眾性 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深入開展,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經中央批准,中央宣傳部、 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 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開展評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活動。    
在投票評選的基礎上,經過有關部門審核、組委會評審組專家投票等程式,最終評選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此名單由全國“雙百”評選活動組委會2009年9月10公布。
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序):
 八女投江 | 于化虎 | 小葉丹 | 馬本齋 | 馬立訓 | 方誌敏 | 毛澤民 | 毛澤覃 | 王爾琢 | 王盡美 | 王克勤 | 王若飛 | 鄧萍 | 鄧中夏 | 鄧恩銘 | 韋拔群 | 馮平 | 盧德銘 | 葉挺 | 葉成煥 | 左權 | 白求恩 | 任常倫 | 關向應 | 劉老莊連 | 劉伯堅 | 劉志丹 | 劉胡蘭 | 吉鴻昌 | 向警予 | 尋淮洲 | 戎冠秀 | 朱瑞 | 江上青 | 江竹筠 | 許繼慎 | 阮嘯仙 | 何叔衡 | 佟麟閣 | 吳運鐸 | 吳煥先 | 張太雷 | 張自忠 | 張學良 | 張思德 | 曠繼勛 | 李白 | 李林 | 李大釗 | 李公朴 | 李兆麟 | 李碩勛 | 楊殷 | 楊子榮 | 楊開慧 | 楊虎城 | 楊靖宇 | 楊闇公 | 肖楚女 | 蘇兆征 | 鄒韜奮 | 陳延年 | 陳樹湘 | 陳嘉庚 | 陳潭秋 | 冼星海 | 周文雍陳鐵軍夫婦 | 周逸群 | 明德英 |林祥謙 | 羅亦農 | 羅忠毅 | 羅炳輝 | 鄭律成 | 惲代英 | 段德昌 | 賀英 | 趙一曼 | 趙世炎 | 趙尚志 | 趙博生 | 趙登禹 | 聞一多 | 埃德加·斯諾 |夏明翰 | 格里戈里·庫里申科 | 狼牙山五壯士 |聶耳 | 郭俊卿 | 錢壯飛 | 黃公略 | 彭湃 | 彭雪楓 | 董存瑞 | 董振堂 | 謝子長 |魯迅 | 蔡和森 | 戴安瀾 | 瞿秋白
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序):
丁曉兵 | 馬萬水 | 馬永順 | 馬恆昌 | 馬海德 | 中國女排五連冠群體 | 孔祥瑞 | 孔繁森 | 文花枝 | 方永剛 | 方紅霄 | 毛岸英 | 王傑 | 王選 | 王瑛 | 王樂義 | 王有德 | 王啟民 | 王進喜 | 王順友 | 鄧平壽 | 鄧建軍 | 鄧稼先 | 叢飛 | 包起帆 | 史光柱 | 史來賀 | 葉欣 | 甘遠志 | 申紀蘭 | 白芳禮 | 任長霞 | 劉文學 | 劉英俊 | 華羅庚 | 向秀麗 | 廷·巴特爾 | 許振超 | 達吾提·阿西木 | 邢燕子 | 吳大觀 | 吳仁寶 | 吳天祥 | 吳金印 | 吳登雲 | 宋魚水 | 張華 | 張雲泉 | 張秉貴 | 張海迪 | 時傳祥 | 李四光 | 李春燕 | 李桂林陸建芬夫婦 | 李素芝 | 李夢桃 | 李登海 | 楊利偉 | 楊懷遠 | 楊根思 | 蘇寧 | 谷文昌 | 邰麗華 | 邱少雲 | 邱光華 | 邱娥國 | 陳景潤 | 麥賢得 | 孟泰 | 孟二冬 | 林浩 | 林巧稚 | 林秀貞 | 歐陽海 | 羅映珍 | 羅健夫 | 羅盛教 | 草原英雄小姐妹 | 趙夢桃 | 鍾南山 | 唐山十三農民 | 容國團 | 徐虎 | 秦文貴 | 袁隆平 | 錢學森 | 常香玉 | 黃繼光 | 彭加木 | 焦裕祿 | 蔣築英 | 謝延信 | 韓素雲 | 竇鐵成 | 賴寧 | 雷鋒 | 譚彥 | 譚千秋 | 譚竹青 | 樊錦詩

政治軍事名人

他們曾經顯赫一時,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烙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們重塑他們的形象;“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們回溯他們生活過的年代。我們在歷史中審視古人,是為了在今天看清自己。  

黃埔軍校培養的中共著名將領

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1924年至1927年),黃埔共招生六期,加上武漢分校的學生,有近萬人之多。這些學生有相當一部分日後成了共產黨軍隊中的骨幹將領。他們為人民解放事業南征北戰光耀史冊,被國民黨方面稱為“赤黃埔系”。
徐向前 | 陳賡 | 左權 | 蔣先雲 | 李之龍 | 王爾琢 | 許繼慎 | 周士第 | 劉疇西 | 蔡申熙 | 趙自選 | 宣俠父 | 黃鰲 | 閻揆要 | 彭乾臣 | 周逸群 | 盧德銘 | 朱雲卿 | 吳光浩 | 林彪 | 劉志丹 | 曾中生 | 段德昌 | 許光達 | 宋時輪 | 張宗遜 | 陶鑄 | 趙尚志 | 黃公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