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運鐸[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器製造專家]

吳運鐸[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器製造專家]

吳運鐸(1917年1月17日—1991年5月2日),男,祖籍湖北省武漢市,出生於江西省萍鄉市安源煤礦。1938年參加新四軍,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曾任中南兵工局副局長、機械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五機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等職 。 吳運鐸是新四軍兵工事業的創建者和新中國兵器工業的開拓者,新中國第一代工人作家,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吳運鐸撰寫的自傳《把一切獻給黨》,鼓舞了一代代青年人。前蘇聯人民在莫斯科高爾基大街14號建立了“中國保爾紀念館”。1991年,吳運鐸被命名為全國自強模範 。2009年,吳運鐸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 1991年5月2日,吳運鐸在北京病逝,終年74歲。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吳運鐸 吳運鐸

吳運鐸祖籍湖北省武漢市漢陽縣柏林鎮李灣村(蔡甸區張灣街李灣村)。

1917年1月17日,吳運鐸出生於江西省萍鄉市安源煤礦一個小職員的家庭。雖然家庭貧窮,但望子成龍的父親仍節衣縮食,堅持把孩子們送去讀書。

1923年,吳運鐸6歲時進入煤礦東區職工子弟國小就讀,參加兒童團並擔任宣傳員。由於煤礦上有許多機器設備,吳運鐸少年時便對機械產生濃厚的興趣,打風房中空氣壓縮機巨大的飛輪讓他認識到機械的力量,最大的夢想就是當管機器的工人。

1931年,吳運鐸隨家人遷到湖北黃石,進煤礦當學徒。為了弄清機器工作原理,吳運鐸在繁重勞動的間隙,把車間裡的一個小閣樓打掃乾淨,當成“書房”兼“實驗室”,把裝機器的破木箱翻過來當書桌,又用省吃儉用的錢買來一些工業小叢書,學習機械知識。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共產黨在煤礦舉辦抗戰講座,吳運鐸天天去聽課,家中也成了工人集會場所。他還參加黨的《新華日報》發行站的工作,每天下班後便把報紙貼出去。礦主報告警察要捉拿他,吳運鐸毅然參加新四軍。

吳運鐸為萍鄉煤礦九十周年題詞 吳運鐸為萍鄉煤礦九十周年題詞

1939年5月,吳運鐸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始從事地下組織活動。隨後,被派到皖南雲嶺的新四軍司令部修械所,在農舍的茅草棚子裡開始了軍工生涯。在10年的革命戰爭生活中,吳運鐸隨兵工廠從皖南到蘇北,再到淮南,然後轉戰淮陰、沂蒙山,後又渡海到東北的大連。在艱苦的革命戰爭歲月,吳運鐸帶著7個學徒,每年為前線生產子彈60萬發,為了研發槍彈,他四次負重傷,渾身上下有200多處炸傷,4根手指被炸斷,左眼被炸瞎,一條腿被炸斷,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

1949年12月,組織送吳運鐸到蘇聯去診治眼睛。在莫斯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夫人聽到了吳運鐸的英雄事跡,特地到醫院看望他。蘇聯醫生對這位“中國保爾”十分崇敬,經過悉心治療,吳運鐸的部分視力得到恢復,於1950年回國。

1950年,吳運鐸參加俄羅斯莫斯科五一節觀禮,在紅場見到了蘇聯人民的偉大領袖史達林。回國後,曾任湖南株洲兵工廠廠長,中南局重工業部兵工局副局長。

1951年10月,吳運鐸被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和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特等勞動模範稱號,將他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並參加十一國慶典禮,在天安門城樓上見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

吳運鐸 吳運鐸

1952年,吳運鐸出版自傳體小說《把一切獻給黨》,這本書發行後,在全國引起很大反響,總共出版七百多萬冊,被譯成俄文、烏克蘭文、蒙古文、朝鮮文、日文、英文,在許多國家發行。

1953年至1955年,吳運鐸赴蘇聯學習兩年。

回國後,吳運鐸擔任重工業部第一研究所所長,1963年任五機部機械研究院副總工程師。

“文化大革命”期間,吳運鐸遭到大會斗、小會批、遊街、抄家、住牛棚、下放勞動等不公正待遇,最大的罪名是“寫書反黨”,使其在精神上受到折磨、肉體上受到摧殘。

由於革命戰爭時期留下的傷殘和痼疾,“文化大革命”之後吳運鐸同志長期住院治療。

1978年,在全國總工會第七次代表大會上吳運鐸當選為執行委員。後任五機部科學院副院長。

1991年5月2日,吳運鐸因肺心病復發搶救無效,在北京病逝,終年74歲。

吳運鐸是全國總工會第八、九、十屆執行委員,第三屆共青團中央委員。

人物年表

吳運鐸 吳運鐸

1917年1月17日,出生於江西省萍鄉市安源煤礦。

1930—1938年,湖北省黃石市富源煤礦機電工人。

1938—1940年,新四軍修械所修械工、車間主任。

1940—1941年,新四軍軍工部三廠政指。

1941—1946年,新四軍二師軍工所軍工副部長。

1946—1949年,大連建新公司工程部副部長兼引信廠廠長、黨委書記。

1949—1950年,莫斯科克里姆林醫院治傷。

1950—1952年,中南兵工局廠長、副局長。

1952—1953年,北京俄專留蘇預備班學習。

1953—1955年,北京北新橋五局自學俄文。

1955—1957年,西伯利亞57高炮廠實習。

1957—1963年,447廠總工程師、一所所長。

1963—1966年,五機部機械研究院副總工程師。

1966—1979年,“文化大革命”期間五機部機械研究院受審查。

1979—1980年,五機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顧問。

1980—1981年,修養治療。

1991年5月2日,病逝於北京,享年74歲。

個人生活

家庭

兒子:吳小榮

女兒:大女兒吳克

所獲榮譽

1951年10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專題報導《鋼鐵是這樣煉成的——介紹中國的保爾·柯察金兵工功臣吳運鐸》。從此,“中國的保爾——吳運鐸”傳遍祖國大地。

1991年5月1日,國家民政部、人事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授予吳運鐸“全國自強模範”光榮稱號。

2009年9月10日,吳運鐸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個人著作

《把一切獻給黨》 《把一切獻給黨》

吳運鐸1953年開始發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吳運鐸曾寫下《勞動的開端》(吳運鐸小時寫過《勞動的開端》,此文章被選入北師大版國小語文教材第10冊第六單元勞動)。

著有傳記文學《把一切獻給黨》(1953年)、《談青少年道德修養》(1980年)、《人生絮語》、《十老叮嚀》等。

《把一切獻給黨》

1953年,吳運鐸拖著傷殘的身體寫下了自傳體小說《把一切獻給黨》,發行達500餘萬冊,並被翻譯成俄、英、日等多種文字,遠銷國內外,成為鼓勵青少年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優秀作品,鼓舞了一代代青年人。《把一切獻給黨》問世以來,不僅在中國多次再版,影響了幾代人,而且被譯成七種文字,在國外廣為流傳。吳運鐸曾說:我們時代的年輕人,雖然不是驢推磨似的打發日子,如果我們今天不比昨天做得更好,也學得更多,生活就會失去意義。

主要貢獻

1938年9月,吳運鐸轉輾到皖南根據地,參加了新四軍,並在軍司令部修械所工作。在革命隊伍中,吳運鐸讀完了中學課程,並自修了機械製造專業理論。他先後在新四軍二師軍械製造廠和新四軍兵工廠擔任技術員、副廠長和廠長。當時條件十分困難,一無資料,二無材料,為了供應前方的軍需,吳運鐸毅然挑起了重擔。在占廟中,將大殿當生產車間,配殿當修槍廠,用簡陋的設備研製出殺傷力很強的槍榴彈和發射架。在抗日戰場上發揮了消滅敵人的作用。為研製子彈,在敵人重重封鎖下,火藥原料是找不到的,吳運鐸只好去找代用品。想方設法將紅頭火柴的頭刮下來,用酒精泡開,製成火藥。沒有酒精,就用老燒酒、蒸餾後,代替酒精使用。因為火柴頭爆炸力太強,他就用鍋灶上的煙鍋子摻在一起,配成合用的火藥。後來紅頭火柴用量大,根據地又供應不上,就從藥店裡買來雄黃和洋硝,混合配製,才解決了難題。製造彈頭的材料更加缺乏,他就試著把鉛溶化了注入模型,做子彈頭。但鉛經不住高熱,步槍有炸毀的危險,後改用銅元,放在彈頭鋼模里壓成空筒,做成尖頭的子彈頭,裡面灌上鉛,才試驗成功。為製造軍工工具機,他就組織大家用廢鐵堆里找到的幾節切斷了的鋼軌,中間鑽洞安裝上模型,然後把鐵軌釘在案上,算是代用的“沖床”了。利用廢鋼鐵,加工成各種簡易的工具機,裝備了軍工廠,突破了難題。先後發明、製造了各種地雷和手榴彈。在條件極端艱難、困苦的狀況下,軍工廠修復了大量槍械。為試製各種彈藥,他先後數次嚴重負傷,砸壞了左腿,炸斷四根手指,炸瞎了左眼,身上大大小小留下了無數傷疤。

人物軼事

機械軍工

吳運鐸,1917年出生於萍鄉安源。自幼到安源煤礦。因父親是礦上的記帳小職員,無法養活全家,少年吳運鐸做過挑煤工,撿過煤渣。他7歲時,正值共產黨領導的安源煤礦俱樂部為工人謀取福利,他得以進入煤礦東區職工子弟國小就讀,參加了兒童團並擔任宣傳員。由於煤礦上有許多機器設備,他少年時便對機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打風房中空氣壓縮機巨大的飛輪讓他認識到機器的力量,最大的夢想就是當管機器的工人。

1927年夏,國民黨反動軍隊開進安源,屠殺革命者,學校停辦,吳運鐸的家庭生活也陷入絕境。1931年,他隨家人遷到湖北黃石。經父親的同事介紹,兄弟幾人都進礦當了學徒,後來當了電機師傅。為了弄清機器工作的原理,吳運鐸在繁重勞動間隙把車間裡的一個小閣樓打掃乾淨,當成了“書房”兼“實驗室”,把裝機器的破木箱翻過來當書桌,又省吃儉用買來一些工業小叢書,學習機械知識。他還開辦了講座,把機械知識講給工友們聽。

1937年,抗戰爆發後,共產黨在煤礦辦起了抗戰講座,吳運鐸天天去聽課,家中也成了工人集會的場所。他還參加了黨的《新華日報》的發行站工作,每天下班後便把報紙貼出去。礦主報告警察要捉拿他,他毅然參加了新四軍。他被派到皖南雲嶺的新四軍司令部修械所,在農舍的茅草棚子裡開始了軍工生涯。1939年5月,他光榮地加入了共產黨。

在吳運鐸為時10年的革命戰爭生活中,他隨兵工廠從皖南到蘇北,再到淮南,然後轉戰淮陰、沂蒙山,後又渡海到東北的大連。為了軍工事業,他的婚事一拖再拖,還主動放棄了去延安學習的機會。他先後擔任過新四軍軍工部黨支部書記、華中軍械處副處長兼華東炮彈廠廠長、東北聯合兵工企業工程部副部長兼引信廠廠長和黨委書記等職務。

三次負傷

吳運鐸曾經三次負重傷,留下傷口100餘處,但都奇蹟般地頑強活了過來,手足傷殘仍奮鬥不息。

當年,人民軍隊的兵工設備簡陋,加上缺乏經驗,生產的危險常常不亞於作戰前線。吳運鐸參加工作不久,在一次檢修土槍實彈射擊時,土造槍管突然爆炸,炸傷了他的左手。自此之後,他又三次負重傷,留下傷口100餘處,但都奇蹟般地頑強活了過來,與死神擦肩而過。

有一次,發動機的搖柄突然掉下,砸傷他的左腳,後來傷口發炎,他發高燒40多度,左腿感染。醫生挖去腐爛的肌肉,在他的踝骨處留下一個月牙形的大洞,吳運鐸不得不拄著雙拐走路。

第二次,為了修復前方急需的舊炮彈,他從報廢雷管中拆取雷汞做擊發藥,雖然事先用水浸過,但雷管還是在他手中突然爆炸,他的左手被炸掉4根手指,左腿膝蓋被炸開,露出膝蓋骨,左眼幾近失明,昏迷不醒15天。

第三次,1947年在大連附近的實驗場,他和吳屏周廠長一起檢查射出去的啞火炮彈。突然,炮彈爆炸,吳屏周當場犧牲,吳運鐸左手腕被炸斷,右腿膝蓋以下被炮彈炸劈一半,腳趾也被炸掉一半。第三次負傷時,搶救的醫生怕他麻醉後醒不過來,做手術時連麻藥也沒敢用,但吳運鐸硬挺了過來。醫生用X光檢查後,發現他右眼裡還殘存一塊小彈片取不出來,就坦率地告訴他有失明的危險。吳運鐸卻說:“如果我瞎了,就到農村去,做一個盲人宣傳者!”在病床上,他利用尚存的微弱視力,堅持把引信的設計搞完,並讓人買來了化學藥品和儀器,在療養室里辦起了炸藥實驗室,製造出新型的高級炸藥。同時,他還學習日文,以便閱讀參考資料。

武器研製

吳運鐸在新四軍醫院養傷的時候,聽前線下來的傷員介紹:由於武器缺乏,有的戰士還在使用鳥槍打仗;每個戰士一般只有3發子彈,平時為壯聲勢不得不用高粱稈把子彈袋撐起來;打完了仗還要把彈殼撿回來上繳以重新復裝。他在醫院再也躺不住,不顧傷口未痊癒,便拖著傷殘的身體、拄著樹棍回到工廠。第二次負傷時,他躺在病床上不能下地,就在床上畫武器的設計草圖,導致傷口迸裂,鮮血直流,但他渾然不覺,醫生不得不沒收了他的鋼筆和小本子。在新四軍里,鑒於日偽軍在淮南津浦路四處修築了碉堡群,步槍手榴彈難以對付,吳運鐸便設計製造出專門攻堅用的簡易平射炮。在攻占雞崗的戰鬥中,36門平射炮一齊開火,碉堡即刻土崩瓦解。後來他又把炮的口徑從36毫米擴大到42毫米,增加射程到4公里。他設計製造的槍榴彈,射程達540米,也很受部隊歡迎。一次,美軍飛機轟炸日本占領區時,投下的炸彈有8顆未炸,吳運鐸便去拆卸。此時,炸彈裡面的機件因震盪變形,落彈又相距很近,一個爆炸就會引爆其它。吳運鐸讓大家躲到安全的地方,自己不顧生死,上前細心檢查構造,謹慎地拆下引信,不僅為民消除了危險,而且從中取出了大量炸藥。

人物評價

吳運鐸主持無後坐力炮、高射炮、迫擊炮和輕武器等多項重大課題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並且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年青的兵工專家,為國防現代化和改善我軍裝備作出了貢獻。 (湖北日報評)

吳運鐸“把一切獻給黨”的赤子之心,將永遠閃爍著燦爛的光輝,成為兵器工業薪火相傳的“根”和“魂”。自參加革命之日起,吳運鐸就把獻身黨的事業作為畢生追求,刻苦鑽研、勤奮工作,以錚錚鐵骨書寫了中國革命史和人民兵工發展史上的一段傳奇。 (《求是》雜誌評)

新中國成立以來“雙百”人物

為推動民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深入開展,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經中央批准,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開展評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活動。
在投票評選的基礎上,經過有關部門審核、組委會評審組專家投票等程式,最終評選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此名單由全國“雙百”評選活動組委會2009年9月10公布。
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序):
八女投江 | 于化虎 | 小葉丹 | 馬本齋 | 馬立訓 | 方誌敏 | 毛澤民 | 毛澤覃 | 王爾琢 | 王盡美 | 王克勤 | 王若飛 | 鄧萍 | 鄧中夏 | 鄧恩銘 | 韋拔群 | 馮平 | 盧德銘 | 葉挺 | 葉成煥 | 左權 | 白求恩 | 任常倫 | 關向應 | 劉老莊連 | 劉伯堅 | 劉志丹 | 劉胡蘭 | 吉鴻昌 | 向警予 | 尋淮洲 | 戎冠秀 | 朱瑞 | 江上青 | 江竹筠 | 許繼慎 | 阮嘯仙 | 何叔衡 | 佟麟閣 | 吳運鐸 | 吳煥先 | 張太雷 | 張自忠 | 張學良 | 張思德 | 曠繼勛 | 李白 | 李林 | 李大釗 | 李公朴 | 李兆麟 | 李碩勛 | 楊殷 | 楊子榮 | 楊開慧 | 楊虎城 | 楊靖宇 | 楊闇公 | 肖楚女 | 蘇兆征 | 鄒韜奮 | 陳延年 | 陳樹湘 | 陳嘉庚 | 陳潭秋 | 冼星海 | 周文雍陳鐵軍夫婦 | 周逸群 | 明德英 |林祥謙 | 羅亦農 | 羅忠毅 | 羅炳輝 | 鄭律成 | 惲代英 | 段德昌 | 賀英 | 趙一曼 | 趙世炎 | 趙尚志 | 趙博生 | 趙登禹 | 聞一多 | 埃德加·斯諾 |夏明翰 | 格里戈里·庫里申科 | 狼牙山五壯士 |聶耳 | 郭俊卿 | 錢壯飛 | 黃公略 | 彭湃 | 彭雪楓 | 董存瑞 | 董振堂 | 謝子長 |魯迅 | 蔡和森 | 戴安瀾 | 瞿秋白
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序):
丁曉兵 | 馬萬水 | 馬永順 | 馬恆昌 | 馬海德 | 中國女排五連冠群體 | 孔祥瑞 | 孔繁森 | 文花枝 | 方永剛 | 方紅霄 | 毛岸英 | 王傑 | 王選 | 王瑛 | 王樂義 | 王有德 | 王啟民 | 王進喜 | 王順友 | 鄧平壽 | 鄧建軍 | 鄧稼先 | 叢飛 | 包起帆 | 史光柱 | 史來賀 | 葉欣 | 甘遠志 | 申紀蘭 | 白芳禮 | 任長霞 | 劉文學 | 劉英俊 | 華羅庚 | 向秀麗 | 廷·巴特爾 | 許振超 | 達吾提·阿西木 | 邢燕子 | 吳大觀 | 吳仁寶 | 吳天祥 | 吳金印 | 吳登雲 | 宋魚水 | 張華 | 張雲泉 | 張秉貴 | 張海迪 | 時傳祥 | 李四光 | 李春燕 | 李桂林陸建芬夫婦 | 李素芝 | 李夢桃 | 李登海 | 楊利偉 | 楊懷遠 | 楊根思 | 蘇寧 | 谷文昌 | 邰麗華 | 邱少雲 | 邱光華 | 邱娥國 | 陳景潤 | 麥賢得 | 孟泰 | 孟二冬 | 林浩 | 林巧稚 | 林秀貞 | 歐陽海 | 羅映珍 | 羅健夫 | 羅盛教 | 草原英雄小姐妹 | 趙夢桃 | 鍾南山 | 唐山十三農民 | 容國團 | 徐虎 | 秦文貴 | 袁隆平 | 錢學森 | 常香玉 | 黃繼光 | 彭加木 | 焦裕祿 | 蔣築英 | 謝延信 | 韓素雲 | 竇鐵成 | 賴寧 | 雷鋒 | 譚彥 | 譚千秋 | 譚竹青 | 樊錦詩

中國著名人物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有很多著名人物,他們始終把自己的理想與祖國的命運聯繫在一起。本次任務將完成40位國內著名人物的介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