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堂[紅軍高級指揮員]

董振堂[紅軍高級指揮員]
董振堂[紅軍高級指揮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董振堂(1895—1937),字紹仲,河北省邢台市新河縣人。自幼跟父親習武,中學時獲“優秀模範”稱號。1920年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1926年9月參加北伐戰爭,1931年春,參加對中央蘇區發動的第二次“圍剿”。1931年12月14日,率兵舉行了震驚中外的寧都起義。1932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10月,執行寧夏戰役計畫。1937年1月,攻占甘肅省高台縣城後,被國民黨馬步芳部2萬餘人包圍,激戰9晝夜,後於20日犧牲。 在董振堂烈士追悼會上,毛澤東深情地說,“路遙知馬力”,董振堂是“堅決革命的同志”。1985年8月3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從張掖來到高台烈士陵園時說:“董振堂是個人才,是一位好同志。” 2009年9月,董振堂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選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投筆從戎

董乃煌出生時,一家老小正在外顛沛流離,他一開始姓姥姥家的“趙”姓,1946年在冀南區政府的幫助下,一家人才回到邢台市新河老家重新安定下來,給他改回“董”姓。

董振堂1913年高小畢業考入冀縣中學,畢業時獲得“優秀模範”的稱號。1917年考入清河陸軍預備學校。1921秋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後參加馮玉祥國民軍。參加了馮玉祥與1924年發動的北京政變。1926年9月,任國民聯軍第14師第12旅旅長。

投奔蘇區

董振堂 董振堂

董乃煌介紹,中原大戰後,馮玉祥下野,馮部黃河以南的殘餘部隊被蔣介石收編調往山東濟寧地區,董振堂任改編後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路軍第25師73旅旅長。1931年春,蔣介石下令調26路軍南下江西進攻紅軍,企圖讓這支雜牌軍和紅軍相互拼殺兩敗俱傷。第三次“圍剿”失敗後,26路軍移到被紅色區域包圍的寧都縣城。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1931年12月14日,26路軍1.7萬名官兵在趙博生、董振堂的指揮下,舉行了震驚中外的寧都起義,投奔蘇區,並被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董振堂任第五軍團副總指揮兼13軍軍長,1932年5月升任第五軍團總指揮(1933年1月改稱軍團長)。從1932年7月到1934年9月,董振堂率部參加了贛州戰役、漳州戰役以及第四次、第五次反“圍剿”的幾乎所有戰鬥。1932年4月,董振堂加入中國共產黨。

鐵流後衛

1934年10月,由於王明“左”傾機會主義的統治,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一方面軍不得不實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董振堂指揮紅五軍團擔任全軍的後衛。1936年6月,紅五軍團在四川懋功與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並得到“鐵流後衛”的光榮稱號。

長征中,紅五軍團在湘江血戰和金沙江阻擊戰中發揮了尤其重要的作用。

1934年11月底,根據中央“掩護部隊應不顧一切阻止及部分地撲滅尾追之敵”的命令,董振堂率部與國民黨軍展開激烈殘酷的血戰。他們掩護紅軍主力和軍委縱隊渡過湘江後,第34師包括師長陳樹湘、師政委程翠琳以及5000名紅軍戰士全部陣亡。董振堂所率紅五軍團以慘重的代價為紅軍渡湘江做出了英勇悲壯的貢獻。

1935年4月底,紅軍渡金沙江時,董振堂率部在防禦陣地一直堅守了9天9夜,最終圓滿地完成了保障紅軍主力渡江的任務。

1935年8月,黨中央毛兒蓋會議後決定,將一、四方面軍混合編成左右兩路軍共同北上。1936年6月,紅二方面軍到達甘孜,與紅四方面軍會師。由於朱德、劉伯承、任弼時、賀龍等人的堅決鬥爭,張國燾被迫同意與紅二方面軍共同北上。

壯烈犧牲

董振堂[紅軍高級指揮員] 董振堂[紅軍高級指揮員]

1937年1月,董振堂率紅五軍一舉攻占了甘肅高台縣城。但被敵軍馬步芳等部約2萬餘人包圍了高台,經過9天9夜的激戰,至20日高台終於失陷,董振堂和3000多名紅軍將士全部壯烈殉難,時年42歲。

家庭成員

妻子賈明玉
哥哥董升堂,1940年,哥哥董升堂任第三十三集團軍副師長。
兒子董用威,原名董光楨,生於1924年,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1950年3月至1957年11月在中國人民大學擔任助教。1990年被評為高級工程師。
女兒董光苔
侄子董光模
侄子董光權

成就貢獻

寧都起義 投奔紅軍

寧都起義是在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策略思想指導下,開展的統戰工作和兵運工作的光輝成果。董振堂領導參加寧都起義,對壯大人民革命力量,起了重大作用。

保衛蘇區 展建奇功

1932年8月,董振堂率部參加了北線的宜黃、東安戰役。同年冬,進軍贛東、閩西的黎川、建寧、泰寧。每次戰役都取得了輝煌的戰績。因指揮作戰有功,12月中旬,在中央蘇區軍民隆重紀念寧都起義勝利一周年時,毛澤東主席親自將紅旗勳章別在董振堂的胸前,並稱讚他是卓越的指揮員、常勝將軍。

長征路上 堅固後衛

1934年10月長征,紅五軍團就奉命擔任後衛,董振堂為掩護全軍安全轉移做出了突出貢獻。1935年1月,正是由於董振堂率紅五軍團在遵義城東南布防阻止了國民黨“追剿”軍的追擊,才確保了遵義會議的順利召開。董振堂為黨和紅軍又立了一大功勞。

巧渡金沙江 阻擊國民黨

1935年5月上旬,董振堂為黨中央和中央紅軍主力渡過金沙江贏得了寶貴時間。並多次勝利完成阻擊國民黨軍的任務,為保障黨中央和中央紅軍主力北上立下赫赫戰功,董振堂所率紅5軍團榮膺“鐵流後衛”的光榮稱號。

人物評價

董振堂烈士追悼會上,毛澤東深情地說,“路遙知馬力”,董振堂是“堅決革命的同志”。

1938年黃鎮同志出版的《長征畫集》中,寫有魏傳統同志評價董振堂的詩句:“軍團長,董振堂,戰士雄姿人尊仰,隨身不離槍。”

1985年8月3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從張掖來到高台烈士陵園時說:“董振堂是個人才,是一位好同志。”

2009年9月,董振堂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選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後世紀念

董振堂[紅軍高級指揮員] 董振堂[紅軍高級指揮員]

事跡陳列館

董振堂事跡陳列館2005年開始籌建,2006年10月建成並對外開放。建築面積782平方米,內設序廳和主廳,共500多平方米。董振堂半身雕像和毛澤東的手書大字“堅決革命的同志”矗立在序廳。

董振堂故居

董振堂[紅軍高級指揮員] 董振堂[紅軍高級指揮員]

位於邢台市新河縣西李家莊,一條新修的公路即可直達。在尊重歷史原貌的基礎上,新河縣對董振堂將軍故居進行了修繕。這裡是董振堂出生的地方,常有省內外遊客專程前來參觀,體味將軍清末民初的農家生活。

董振堂族墓

是邢台市新河縣文物保護單位。這裡埋葬著董振堂的遺孀賈明玉和骨肉同胞、祖上先輩。經過修葺,董氏墓地又樹立了董振堂將軍紀念碑。碑體高大寬厚,鐫刻著董振堂生平簡介。

董振堂紀念碑

董振堂[紅軍高級指揮員] 董振堂[紅軍高級指揮員]

1957年,高台烈士陵園建成。陵園內建立了“董振堂同志紀念碑”和“中國工農紅軍四方面軍第五軍陣亡烈士公墓”。園內董振堂紀念亭柱上的楹聯是:寧都豪氣千秋在,高台雄風萬古傳。亭內紀念碑正面鐫刻著隸書“董振堂同志紀念碑”,北面鐫刻著360餘字的《董振堂烈士傳略》。

董振堂墓

董振堂[紅軍高級指揮員] 董振堂[紅軍高級指揮員]

位於甘肅省張掖市高台縣烈士陵園內,1937年1月,攻占甘肅省高台縣城後,被國民黨馬步芳部2萬餘人包圍,董振堂和3000多名將士壯烈殉難,董振堂埋於其犧牲處。

建軍紀念日懷戰烈

1962年,葉劍英寫了一組《建軍紀念日懷戰烈》來讚頌董振堂:英雄戰死錯路上,令我深懷董振堂。猿鶴沙蟲經世換,高台為你著榮光。

高台題詞贊董楊

1986年,解放軍藝術學院原院長魏傳統,於8月30日在高台烈士陵園題詞並寫下了一首《董振堂楊克明同志千古》的詩:昔言講學設高台,未料城崩動地哀。董楊血戰拋頭顱,此來含情尤緬懷。

七律詩讚譽

1988年1月23日,紅軍老戰士陳靖感慨萬端,寫下一首《七律·高台懷古》來稱讚董振堂。詩句為:黑水河畔苦思尋,難忘滔滔烈士魂。 西去艱難勇碎骨,東返險危敢粉身。正確使命正確路,英雄軍隊英雄城。高台城頭當高瞻,榮光首屬紅五軍。

新中國成立以來“雙百”人物

為推動民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深入開展,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經中央批准,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開展評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活動。
在投票評選的基礎上,經過有關部門審核、組委會評審組專家投票等程式,最終評選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此名單由全國“雙百”評選活動組委會2009年9月10公布。
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序):
八女投江 | 于化虎 | 小葉丹 | 馬本齋 | 馬立訓 | 方誌敏 | 毛澤民 | 毛澤覃 | 王爾琢 | 王盡美 | 王克勤 | 王若飛 | 鄧萍 | 鄧中夏 | 鄧恩銘 | 韋拔群 | 馮平 | 盧德銘 | 葉挺 | 葉成煥 | 左權 | 白求恩 | 任常倫 | 關向應 | 劉老莊連 | 劉伯堅 | 劉志丹 | 劉胡蘭 | 吉鴻昌 | 向警予 | 尋淮洲 | 戎冠秀 | 朱瑞 | 江上青 | 江竹筠 | 許繼慎 | 阮嘯仙 | 何叔衡 | 佟麟閣 | 吳運鐸 | 吳煥先 | 張太雷 | 張自忠 | 張學良 | 張思德 | 曠繼勛 | 李白 | 李林 | 李大釗 | 李公朴 | 李兆麟 | 李碩勛 | 楊殷 | 楊子榮 | 楊開慧 | 楊虎城 | 楊靖宇 | 楊闇公 | 肖楚女 | 蘇兆征 | 鄒韜奮 | 陳延年 | 陳樹湘 | 陳嘉庚 | 陳潭秋 | 冼星海 | 周文雍陳鐵軍夫婦 | 周逸群 | 明德英 |林祥謙 | 羅亦農 | 羅忠毅 | 羅炳輝 | 鄭律成 | 惲代英 | 段德昌 | 賀英 | 趙一曼 | 趙世炎 | 趙尚志 | 趙博生 | 趙登禹 | 聞一多 | 埃德加·斯諾 |夏明翰 | 格里戈里·庫里申科 | 狼牙山五壯士 |聶耳 | 郭俊卿 | 錢壯飛 | 黃公略 | 彭湃 | 彭雪楓 | 董存瑞 | 董振堂 | 謝子長 |魯迅 | 蔡和森 | 戴安瀾 | 瞿秋白
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序):
丁曉兵 | 馬萬水 | 馬永順 | 馬恆昌 | 馬海德 | 中國女排五連冠群體 | 孔祥瑞 | 孔繁森 | 文花枝 | 方永剛 | 方紅霄 | 毛岸英 | 王傑 | 王選 | 王瑛 | 王樂義 | 王有德 | 王啟民 | 王進喜 | 王順友 | 鄧平壽 | 鄧建軍 | 鄧稼先 | 叢飛 | 包起帆 | 史光柱 | 史來賀 | 葉欣 | 甘遠志 | 申紀蘭 | 白芳禮 | 任長霞 | 劉文學 | 劉英俊 | 華羅庚 | 向秀麗 | 廷·巴特爾 | 許振超 | 達吾提·阿西木 | 邢燕子 | 吳大觀 | 吳仁寶 | 吳天祥 | 吳金印 | 吳登雲 | 宋魚水 | 張華 | 張雲泉 | 張秉貴 | 張海迪 | 時傳祥 | 李四光 | 李春燕 | 李桂林陸建芬夫婦 | 李素芝 | 李夢桃 | 李登海 | 楊利偉 | 楊懷遠 | 楊根思 | 蘇寧 | 谷文昌 | 邰麗華 | 邱少雲 | 邱光華 | 邱娥國 | 陳景潤 | 麥賢得 | 孟泰 | 孟二冬 | 林浩 | 林巧稚 | 林秀貞 | 歐陽海 | 羅映珍 | 羅健夫 | 羅盛教 | 草原英雄小姐妹 | 趙夢桃 | 鍾南山 | 唐山十三農民 | 容國團 | 徐虎 | 秦文貴 | 袁隆平 | 錢學森 | 常香玉 | 黃繼光 | 彭加木 | 焦裕祿 | 蔣築英 | 謝延信 | 韓素雲 | 竇鐵成 | 賴寧 | 雷鋒 | 譚彥 | 譚千秋 | 譚竹青 | 樊錦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