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卡利豬籠草

貝卡利豬籠草

貝卡利豬籠草為熱帶食蟲植物。1908年,約翰·繆爾黑德·麥克法蘭最先對其進行了描述。這份描述基於採集自蘇門答臘島西部尼亞斯島的標本。其與長葉豬籠草和蘇門答臘豬籠草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近緣關係,前者可能就是貝卡利豬籠草的一個同物異名。

基本信息

植物學史

貝卡利豬籠草的上位籠貝卡利豬籠草的上位籠

1886年的一次對尼亞斯島(Nias)的遠征中,義大利探險家埃利奧·莫迪利亞尼(ElioModigliani)採集了貝卡利豬籠草的模式標本。尼亞斯島距港口城市實武牙(Sibolga)約120km。此標本被定為“E.Modiglianis.n.”,並存放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的植物標本館(HerbariumBeccarianum)中,編號為“FI-HB7485”。模式標本由三張葉片和三個捕蟲籠(兩個下位籠,一個上位籠)組成,其捕蟲籠都已變形,且葉片與莖部是分離的,所以無法得知連線處的結構。1908年,在約翰·繆爾黑德·麥克法蘭(JohnMuirheadMacfarlane)的專著《豬籠草屬(Nepenthaceae)》中對貝卡利豬籠草進行了正式的描述。貝卡利豬籠草是以義大利博物學家奧多阿爾多·貝卡利(OdoardoBeccari)的名字命名的。麥克法蘭的描述包含一個貝卡利豬籠草的素描,其包括葉片、下位籠和上位籠。但其插圖中的上位籠實為中位籠。 

1928年,B·H·丹瑟(B.H.Danser)在其開創性的專著《荷屬東印度群島的豬籠草科植物(TheNepenthaceaeoftheNetherlandsIndies)》中,將貝卡利豬籠草歸入了奇異豬籠草(N.mirabilis)中。關於貝卡利豬籠草的分類,丹瑟寫道:“麥克法蘭認為管狀豬籠草(N.tubulosa)(後被認為是奇異豬籠草的一個同物異名)和貝卡利豬籠草具與奇異豬籠草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而我認為它們只不過是奇異豬籠草的極端變種而已。……貝卡利豬籠草與奇異豬籠草之間只存在捕蟲籠形態上的差別。雖然我沒有見過採集於尼亞斯島的模式標本,但在茂物標本館中有採集於西比路島(Siberut),形態上與其完全一致的標本。它們上位籠的形狀和下位籠的翼都具有相同的特徵,這無疑都是奇異豬籠草。……管狀豬籠草,貝卡利豬籠草和羅恩豬籠草(N.Rowanae)都為奇異豬籠草的極端變種。”

但丹瑟從未親眼見過貝卡利豬籠草的模式標本,他將其歸入奇異豬籠草完全是基於標本館的材料。在馬修·傑布(MatthewJebb)和馬丁·奇克(MartinCheek)1997年發表的專著《豬籠草屬(Nepenthaceae)》中,沒有對貝卡利豬籠草的模式標本進行仔細審查,仍將貝卡利豬籠草視為奇異豬籠草的同物異名。 

貝卡利豬籠草的下位籠貝卡利豬籠草的下位籠

2000年,簡·斯洛爾(JanSchlauer)和C·奈比(C.Nepi)審查了貝卡利豬籠草的模式標本,發現其與奇異豬籠草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他們認為應該將其恢復為一個獨立的物種。在查爾斯·克拉克(CharlesClarke)的專著《蘇門答臘島與西馬來西亞的豬籠草(NepenthesofSumatraandpeninsularMalaysia)》中,將貝卡利豬籠草與奇異豬籠草和蘇門答臘豬籠草(N.sumatrana)完全的分開。並且他還認為若發現貝卡利豬籠草與長葉豬籠草(N.longifolia)是同貝卡利豬籠草的下位籠(3張)一個物種,那么貝卡利豬籠草的上位籠,後者將稱為前者的一個同物異名。

形態特徵

貝卡利豬籠草的莖無毛被,直徑10~12mm。葉片為橢圓形或披針形至倒卵形。可長達40cm,寬至9cm。葉柄長7~10cm。葉柄半包住莖,脊略微的外展。籠蔓長25~35cm。下位籠可高達18cm,寬至5cm。唇可寬達15mm。籠蓋為卵形至心形,可長達7cm,寬至5cm。籠蓋基部的後方有一根絲狀或棒狀的籠蔓尾,可長達15mm。上位籠為圓柱形,其體型比下位籠大,可高達30cm,寬至6cm。

生態學特徵

貝卡利豬籠草貝卡利豬籠草

貝卡利豬籠草只存在於採集其模式標本的尼亞斯島模式產地。在北蘇門答臘省的實武牙和打鹿洞(Tarutung)之間存在著疑似貝卡利豬籠草的物種。這個未鑑定的物種與蘋果豬籠草(N.ampullaria)、小豬籠草(N.gracilis)、萊佛士豬籠草(N.rafflesiana)、兩眼豬籠草(N.reinwardtiana)和多巴豬籠草(N.tobaica)的分布地相互重疊。已發現了貝卡利豬籠草與蘇門答臘豬籠草的自然雜交種。

貝卡利豬籠草的保護狀況還未得到正式的評估,因此,其未被列入《200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2006IUCNRedListofThreatenedSpecies)》中。

相關物種

貝卡利豬籠草貝卡利豬籠草

貝卡利豬籠草與長葉豬籠草和蘇門答臘豬籠草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近緣關係。其可能與長葉豬籠草同為一個物種。貝卡利豬籠草和長葉豬籠草的可變性程度還尚未清楚,使得難以界定它們的關係。對貝卡利豬籠草模式產地的考察可能會對解決這個問題提供幫助。

貝卡利豬籠草與蘇門答臘豬籠草之間具有許多相同的形態特徵,這使得十分難以將其區分開來。蘇門答臘豬籠草的特點在於其漏斗形的上位籠(貝卡利豬籠草的上位籠為圓柱形),並且其唇的前部凸起。此外蘇門答臘豬籠草的下位籠的籠蓋為圓形,而貝卡利豬籠草的為卵形。

存在於北蘇門答臘省的實武牙和打鹿洞(Tarutung)之間的未鑑定種類似於長葉豬籠草,但並非長葉豬籠草的典型形態。其與長葉豬籠草的模式類型的區別在於,其葉柄不下延並且葉片邊緣的毛被易脫落。它們的生活習性也不相同。未鑑定種生長於具有茂密植被的開闊地,而長葉豬籠草生長於茂密的森林中。

食肉植物(二)

食肉植物也稱食蟲植物,能捕取昆蟲或其他小動物,並靠消化酶、細菌或兩者的作用將其分解的植物。 已知約有400種,親緣關係可能甚遠。這類植物雖多為綠色植物,但某些微小的真菌也能捕捉和消化動物 。食肉植物能將捕獲的動物分解,這過程類似動物的消化過程。分解的最終產物,尤其是含氮的化合物 及鹽類為植物所吸收。
史麥斯豬籠草
安南豬籠草
庸忽豬籠草
沙禮哈普豬籠草
不純豬籠草
似瓶太陽瓶子草
羅威那豬籠草
民答那峨島豬籠草
麥可豬籠草
兩眼豬籠草
布凱豬籠草
美麗太陽瓶子草
艾俄那太陽瓶子草
邦蘇山豬籠草
曼特琳嘎杭山豬籠草
亞德利安豬籠草
便史東豬籠草
內布利納太陽瓶子草
模傲單角胡麻
果膠豬籠草
迪恩豬籠草
丹舍豬籠草
球狀豬籠草
黃花單角胡麻
阿根豬籠草
納奎友丁豬籠草
泰特太陽瓶子草
柔毛豬籠草
垂花太陽瓶子草
寬唇豬籠草
剛毛豬籠草
圓錐豬籠草
血紅豬籠草
小豬籠草
裸瓶豬籠草
盾葉毛豬籠草
馬來王豬籠草
萊佛士豬籠草
欣佳浪山豬籠草
貝卡利豬籠草
薩蘭加尼豬籠草
上位豬籠草
菱莖豬籠草
岔刺豬籠草
細毛豬籠草
密花豬籠草
有柄豬籠草
伯威爾豬籠草
柯普蘭豬籠草
圓盾豬籠草
陳氏豬籠草
紐幾內亞豬籠草
毛律山豬籠草
有腺豬籠草
奇異豬籠草
驚奇豬籠草
美林豬籠草
大豬籠草
馬索亞拉半島豬籠草
無毛豬籠草
馬達加斯加豬籠草
盾葉豬籠草
風鈴豬籠草
翼狀豬籠草
艾瑪豬籠草
昂嘎桑豬籠草
鞍型豬籠草
熔岩豬籠草
藍姆豬籠草
蘋果豬籠草
印度豬籠草
小太陽瓶子草
賈桂琳豬籠草
泉氏豬籠草
辛布亞島豬籠草
貝里豬籠草
菲律賓豬籠草
巴布亞豬籠草
卵形豬籠草
諾斯豬籠草
姆魯山豬籠草
馬普魯岩山豬籠草
大型平庸豬籠草
愛德華豬籠草
麥克法蘭豬籠草
馬兜鈴豬籠草
滴液豬籠草
白環豬籠草
克羅斯豬籠草
包希豬籠草
卓越豬籠草
無刺豬籠草
寬葉豬籠草
粗毛豬籠草
鉤唇豬籠草
瘦小豬籠草
暗色豬籠草
杏黃豬籠草
法薩豬籠草
疑惑豬籠草
大葉豬籠草
豹斑豬籠草
長葉豬籠草
小舌豬籠草
馬桶豬籠草
胡瑞爾豬籠草
真穗豬籠草
硬葉豬籠草
勞氏豬籠草
二齒豬籠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