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草

豚草

豚草(學名: L.):一年生草本,高20-150厘米;莖直立,上部有圓錐狀分枝,有棱,被疏生密糙毛。下部葉對生,具短葉柄,二次羽狀分裂,裂片狹小,長圓形至倒披針形,全緣。上面深綠色,被細短伏毛或近無毛,背面灰綠色,被密短糙毛。雄頭狀花序半球形或卵形,徑4-5毫米,具短梗,下垂,在枝端密集成總狀花序。總苞寬半球形或碟形;花冠淡黃色,長2毫米,有短管部,上部鍾狀,有寬裂片。瘦果倒卵形,無毛,藏於堅硬的總苞中。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原產北美洲,1935年發現於中國杭州,分布於東北、華北、華中和華東等地約15個省、直轄市。惡性雜草,對禾木科、菊科等植物有抑制、排斥作用。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一批)。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豚草 豚草

豚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高20-150厘米;莖直立,上部有圓錐狀分枝,有棱,被疏生密糙毛。下部葉對生,具短葉柄,二次羽狀分裂,裂片狹小,長圓形至倒披針形,全緣,有明顯的中脈,上面深綠色,被細短伏毛或近無毛,背面灰綠色,被密短糙毛;上部葉互生,無柄,羽狀分裂。

雄頭狀花序半球形或卵形,徑4-5毫米,具短梗,下垂,在枝端密集成總狀花序。總苞寬半球形或碟形;總苞片全部結合,無肋,邊緣具波狀圓齒,稍被糙伏毛。花托具剛毛狀托片;每個頭狀花序有10-15個不育的小花;花冠淡黃色,長2毫米,有短管部,上部鍾狀,有寬裂片;花葯卵圓形;花柱不分裂,頂端膨大成畫筆狀。

雌頭狀花序無花序梗,在雄頭花序下面或在下部葉腋單生,或2-3個密集成團傘狀,有1個無被能育的雌花,總苞閉合,具結合的總苞片,倒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4-5毫米,寬約2毫米,頂端有圍裹花柱的圓錐狀嘴部,在頂部以下有4-6個尖刺,稍被糙毛;花柱2深裂,絲狀,伸出總苞的嘴部。

瘦果倒卵形,無毛,藏於堅硬的總苞中。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長習性

豚草再生力極強。莖、節、枝、根都可長出不定根,扦插壓條後能形成新的植株,經剷除、切割後剩下的地上殘條部分,仍可迅速地重發新技。生育期參差不齊,交錯重疊。出苗期從3月中下旬開始一直可延續到11月下旬,歷時7個月之久;早、晚熟型豚草生育期相差1個多月。這都是造成生育期不整齊,交錯重疊的直接原因。

喜濕怕旱。豚草是淺根系植物,不能吸取土壤深層的水分,深秋旱季普遍出現萎蔫枯凋現象,而長在潮濕處的豚草生長繁茂。抗寒性較強。成株豚草能度過零下3-5℃的寒冬,成為越年生豚草。生長密集成片。由於豚草果實一般散落在植株四周1-1.5m半徑的地上,連年如此,便形成密集成片生長的群體。

苗期。豚草種子(果實)的發芽率為91.49%,以入土0.3-1cm的種子出苗率最高、最好、最快,5cm以上的不能出苗。四對真葉以下的苗易受凍害,四對真葉以上的苗抗寒性較強。苗期有明顯的向陽性。

分枝期。此期實際上是枝、葉形成時期,以株高(縱向)生長為主,當株高生長趨於停滯時,枝葉的形成也就結束了。從4月下旬至7月下旬末,共100多天。其生長規律是“兩頭慢,中間快”,株高的日增長量:前期為0.08-0.44cm, 中期在0.9-1.35cm,後期是0.24-0.18cm,株高的增長量是株冠增長量的4.5-5.1倍。

花期。雄花為65-70天,雌花為50-55天。這個時期是以株冠(橫向)生長為主,從7月31日至9月30日,株冠的增長速度是株高的5.5-5.8倍。同時,莖、枝也隨著迅速增粗、枝條伸長,花器成熟加快。

花形成的規律是:由上而下, 由外向內,逐級逐層地形成,晴天每隔二、三天形成一個層次,陰雨天間隔期延長,轉晴後間隔期縮短一、二天,層次增多2層,以加速花的形成。

開花習性:雄花有隔日開花的習性,開花的時間在每日的6-10時,7-11時散發花粉和授粉,11時後閉花。若遇陰雨天氣就不開花,轉晴後可接連開花2-3天后,又恢復隔日開花習性。每個雄花序每次只開2-5朵小花,共開2-4次。雄花陰雨天不開花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空氣中的濕度大的緣故,所以,在晴天的清晨對雄花噴水或在水中浸泡一下,可完全抑制雄花在當天開花散發花粉。

果實成熱期。果實大量成熟的時間是在10月上、中旬,成熟期為20天左右。其果實成熟規律與花的形成規律一樣,由上而下,由外而內的順序。

豚草的結籽量與環境條件密切相關,但一般單株結籽量為800-1200粒,多達1.5-3萬粒,少的在500粒以下。每簇雌花中,一級分枝上每簇一般結籽4-6粒,二級分枝上和葉腋中每簇結籽2-4粒,少的只有l粒。同時,在試驗中發現,北向、東向、東北方向每個枝條上的結籽量分別比南向、西向、西南方向上枝條的結籽量多13.4、13、13.2粒,要增加25-30%的結籽量。

分布範圍

原產北美。在中國長江流域已馴化野生成為路旁雜草。

廣布世界大部分地區, 已知分布的國家及地區:

亞洲:緬甸、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日本、中國。

非洲:埃及、模里西斯;歐洲:法國、德國、義大利、瑞士、奧地利、瑞典、匈牙利、原蘇聯。

美洲: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古巴、牙買加、瓜地馬拉、阿根廷、玻利維亞、巴拉圭、秘魯、智利、巴西。

大洋洲:澳大利亞。

中國分布: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山東、江蘇、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以瀋陽、鐵嶺、丹東、南京、南昌、武漢等市發生嚴重,形成瀋陽——鐵嶺——丹東、南京——武漢——南昌為發生、傳播、蔓延中心。

物種危害

破壞生態

侵入裸地後一年即可成為優勢種。由於其極強的生命力,可以遮蓋和壓抑土生植物,造成原有生態系統的破壞,農業減產,消耗土地中的水分和營養,造成農業損失慘重;豚草的蔓延蠶食了大片土地,造成農作物撂荒,對生態環境造成較大威脅。

豚草的潛在危害相當嚴重,尤其是在粗放型農業耕作區域。豚草能混雜所有旱地作物,特別是玉米、大豆、向日葵、大麻、洋麻等中耕作物和禾穀類作物,能導致作物大面積草荒,以致絕收。它能很快形成單種優勢群落,導致原有植物群落的衰退和消亡。據試驗表明,在1平方米的玉米地中,只要有30到50株豚草苗,玉米將減產3到4成;當豚草數量增加到50到100株苗時,玉米幾乎顆粒無收。

花粉過敏

豚草對人體的直接危害是開花後散發出的花粉。該草的花粉中含有水溶性蛋白,與人接觸後可迅速釋放,引起過敏性變態反應,它是秋季花粉過敏症的主要致病原,易導致有害健康的“枯草熱症”。病輕引起咳嗽、哮喘;嚴重情況,可引起肺氣腫,而且感染以後會年年復發,且一年比一年加重。因此,專家提醒:開花的三裂葉豚草千萬別碰。三裂葉豚草對農業的危害也很大。由於豚草有強大的根系和巨大的地上營養體,長勢兇猛,與作物爭水爭肥,它釋放出多種物質對栽培作物及野生植物,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以迅速壓倒本地一年生植物。

豚草花粉是引起人體一系列過敏性變態症狀——枯草熱的主要病原。空氣中豚草花粉粒的密度每立方米達到40-50粒,人群就能感染枯草熱(秋季花粉症)。患者的臨床表現為眼、耳、鼻奇癢、陣發性噴嚏、流鼻涕、頭痛和疲勞;有的胸悶、憋氣、咳嗽、呼吸困難。年久失治的還可並發肺氣腫、肺心病,痛苦萬狀,甚至死亡。豚草植株和花粉還可使某些人患過過敏性皮炎,全身起“風皰”。

在美國每年豚草患病者達1460萬人。加拿大也有80萬人。前蘇聯克拉斯諾爾達地區,在豚草花期約有七分之一的人因患豚草病無法勞動。因此,將豚草定為國際檢疫雜草、公害雜草。有關專家告誡,由於中國人口基數大,患花粉過敏的人只有10%多,但如果不趁豚草泛濫之初儘快清除,將來患病人多絕不亞於歐美。

植物現狀

蔓延趨勢

豚草自20世紀30年代開始從境外傳入中國東北三省後,這種世界性危害草已經在全國19個省市蔓延,正在大片大片的蠶食土地,造成一些地方農作物撂荒,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專家呼籲加緊防治全球性公害植物豚草刻不容緩。

豚草是直立的一年生草本,容易與野艾草混淆。這種有植物“殺手”之譽的外來植物在中國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浙江、河南、河北、北京、上海等19個省市頻頻發現,令人生畏的豚草遍布在這些省市一些交通幹線的路旁、渠道、河岸和院落、街道、垃圾堆、宅旁、公園、果園、旱地等處。全國已經形成了瀋陽、北京、天津、上海、武漢等五個豚草繁殖傳播中心。

傳播途徑

豚草具有極強的繁殖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據了解,一株發育良好的豚草產籽量可以達到7-10萬粒,種子隨風飄揚100多公里遠,可隨人的鞋底、水流、交通工具等四處傳播,生物學家曾在野外捕捉的鳥食囔中發現了100多粒豚草籽。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豚草籽落地30至40年仍然具有生命力,無論是荒郊野外還是城區甚至是硬化土壤,豚草都能夠生長。

每年的6、7月份是豚草開花期,也是其肆虐的時候。它的雄花序能產生大量致病的花粉,搖曳植株就能看見黃霧般的花粉散落,研究表明,每平方公里豚草可產花粉十幾噸,美國每年產生豚草花粉100多萬噸。

檢疫管控

檢疫:中國口岸常從美國、加拿大、阿根廷等國進口的小麥、大豆中檢出豚草種子。因此,凡由國外進口糧食、引種,必須嚴格檢疫,杜絕傳入。主要通過

(1)目檢:對調運的旱作種子進行抽樣檢查,每個樣品不少於1公斤,按照豚草籽粒特徵鑑別,計算混雜率。混有豚草的種子不能播種,應集中處理並銷毀,杜絕傳播。

(2)產地調查:在豚草出苗和開花,根據豚草的形態和花序特徵進行鑑別。

(3)在豚草發生地區,應調換沒有豚草混雜的種子播種。

防治方式

機械防除

農田中的豚草可通過秋耕和春耙進行。秋耕把種子埋入土中10厘米以下,豚草種子就不能萌發。春季當大量出苗時進行春耙,可消滅大部分豚草幼苗。

化學防除

採用常規的化學方法防除。雖短時間內見效快,但不僅耗資巨大,而且無選擇的大面積濫用除草劑造成環境污染、殘毒和植被退化等一系列不可預測的生態後果。

生物防治

可從北美引進豚草條紋葉甲( Zygogramma suturalis F.),大量繁殖使其蠶食田間的豚草。這種昆蟲的特點是:專食性特彆強,只吃普通豚草和多年生豚草,且生活史與豚草同步,中國引進後經馴化和安全測試,在釋放點防除效果很好,但仍需在廣泛的豚草分布區進行安全性及種群穩定性的深入研究。豚草卷蛾原產北美,現廣泛分布於北半球,該蟲的寄主為普通豚草、三裂葉豚草、銀膠菊及一種蒼耳。中國從澳大利亞引進該種,研究結果表明豚草卷娥可在北方安全越冬,野外自然條件下,豚草卷峨易維持較高的種群數量,用於豚草防除效果較好。但7-8月份多雨天氣特別是暴雨後卷蛾成蟲死亡率很高,且易受赤眼峰的襲擊。

利用真菌防治豚草 在豚草的天敵中,有一些使原草生病的真菌生物,如白鏽菌( Albugo tragopogortis)可以控制豚草的種群規模,田間條件下染病的豚草生物量減少1/10左右,每株種子產量降低95%-100%,種子乾粒重從3.16g降為2.28g。

控制方法

(1)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防治研究所曾利用從北美引進的豚草卷蛾在湖南取得了良好效果,直接使用葉蟲也有一定的效果。

(2)苯達松、虎威、克蕪綜、草甘膦等可有效控制豚草生長。

(3)瀋陽農業大學和遼寧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合作於1989和1990年在沈大和沈桃高速公路兩側建立了200h㎡的豚草替代控制示範區,所選取的替代植物包括紫穗槐、沙棘等具有經濟價值的植物,取得良好的效果。

豚草可以通過下列的特徵鑑別:草本,莖下部葉對生,上部葉互生,葉一至二回羽裂,邊緣具小裂片狀齒。雄花序總苞碟形,排成總狀,雌花序生雄花序下或生上部葉腋。

治理原則

豚草大面積泛濫,對生態環境和人體造成了嚴重的危害,面對咄咄逼人的入侵態勢,專家呼籲,當前加大力度防治豚草刻不容緩。豚草能夠在一地迅速形成單種優勢群落,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間、養料和水分,導致原有植物群落的衰退和消亡。

據悉,在20個世紀80年代,江西曾在全省各縣區進行除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當時只是用化學和人工拔除的方法處理豚草,在強大的繁殖能力和生存適應能力的豚草面前就顯得蒼白無力。前蘇聯豚草專家柯瓦諾夫曾指出:“中國如不抓緊豚草防治,後果將不可收拾。”

在防治的方法方面,植物也講究優勝劣汰。在防治的方法上,化學方法見效快,但污染嚴重,專家建議採用生物法防治豚草。據了解,豚草的生長特點是“見縫插針”,只要有空地就會被它迅速占領。專家建議應結合城市綠化,選用有競爭力強的植物對豚草進行“圍追堵截”,占領城市空地,只要在豚草易生區種植生存競爭力比它更強的洋生薑等經濟植物予以防治,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治理方法。

菊科·向日葵族植物

向日葵族(Trib. Heliantheae Cass.),菊科、管狀花亞科的一個族。本族中國產11個屬,歸化者約有9或10屬,栽培者有7-8屬。在外來的植物中,栽培最廣的是向日葵屬 Helianthus,為食品和輕工業提供重要的原料。

菊目百科(二)

菊目為顯花植物的一目,僅菊科一科,是顯花植物最大的科。分部廣布全世界,熱帶較少。

木春菊
莽山紫菀
毛脈紫菀
毛枝變種
密毛紫菀
密葉紫菀
毛藍鐘花
毛細鐘花
脈萼藍鐘花
牧根草
美麗藍鐘花
毛葉藍鐘花
密毛山梗菜
毛瓣山梗菜
毛葉雞蛋參
蔓莖藍鐘花
毛萼山梗菜
脈花黨參
毛葉甘菊
蒙古沙地蒿
米蒿
密毛蒙古蒿
毛華菊
密毛四川艾
密毛奇蒿
毛蓮蒿
密毛廳蒿
毛蒿蒙菊
密毛白蓮蒿
蒙古蒿
密序陰地蒿
牡蒿
密腺毛蒿
美葉蒿
毛柄蒲公英
毛果橙舌狗舌草
美麗匹菊
綿毛黃鵪菜
母菊
玫瑰色蒲公英
毛葉蒲公英
毛果一枝黃花
密絨亞菊
穆坪兔兒風
馬邊兔兒風
木茼蒿屬
木茼篙怒江紫菀
寧夏沙參
南亞蒿
南艾蒿
南毛蒿
南牡蒿
怒江蒿
內蒙古旱蒿
擬亞菊
怒江黃鵪菜
牛蒡
能高香青蒲公英
匍生紫菀
婆羅門參屬
泡沙參
片馬蒿
彭錯蒿
披散直莖
帕米爾蒿
普氏蒲公英
蒲公英屬
匹菊
鋪散矢車菊
匍枝狗舌草
匹菊屬
屏邊兔兒風
珀菊
珀菊屬
鋪散亞菊青蒿
奇形變種
奇形銀鱗紫菀
黔中紫菀
秦中紫菀
琴葉紫菀
青海紫菀
全茸紫菀
莕菜
球花黨參
秦嶺黨參
雀斑黨參
秦嶺沙參
球果牧根草
球花蒿
歧莖蒿
青藏蒿
奇蒿
千山蒿
青海龍蒿
秦嶺蒿
黔狗舌草
千花亞菊
槭葉兔兒風
青海二色香青
軟毛紫菀
日喀則蒿
柔毛蒿
絨毛蒿
肉質葉蒿
絨毛甘青蒿
日本蓍
濕生鼠麴草
三基脈紫菀

三頭紫菀
少毛變種
少毛褐毛紫菀
舌葉紫菀
蛇岩變種
蛇岩高山紫菀
濕生紫菀
石生紫菀
四川紫菀
睡菜屬
三角葉黨參
蘇南薺苨
松葉沙參
沙參屬
山梗菜
掃帚沙參
絲莖風鈴草
山紫錘草
四川山梗菜
水皮蓮
思茅狹葉山梗菜
閃毛黨參
少花山梗菜
束花藍鐘花
絲裂沙參
四葉參
石生風鈴草
素花黨參
水金蓮花
松葉雞蛋參
石沙參
神農架香菊
山艾
蒔蘿蒿
濕地蒿
神農架蒿
商南蒿
四川艾
神農香菊
山西南牡蒿
蘇聯肉質葉蒿
深裂蒲公英
絲葉匹菊
少花黃鵪菜
矢車菊
鼠冠黃鵪菜
山地蒲公英
山西蒲公英
濕生狗舌草
傘房匹菊
雙角蒲公英
山東蒲公英
石龍芮
三脈兔兒風
疏齒亞菊
蓍狀亞菊
蓍屬
三裂葉豚草
四川兔兒風
絲葉蓍
莎菀
四川香青
莎菀屬茼蒿
騰越紫菀
台灣紫菀
台岩紫菀
天全紫菀
陀螺紫菀
橢葉變種
橢葉小舌紫菀
唐松草黨參
天藍沙參
頭花風鈴草
台灣黨參
天山沙參
禿葉黨參
同鐘花屬
同鐘花
台灣沙參
塔花山梗菜
銅錘玉帶草
銅錘玉帶屬
太魯閣艾
台灣狹葉艾
台灣菊
鐵桿蒿
太白山蒿
天全蒲公英
天山蒲公英
天山矢車菊
同花母菊
托毛匹菊
台東狗舌草
天山狗舌草
豚草
鐵燈兔兒風
兔兒風屬
萬壽菊
五膜草
微糙變種
微糙三脈紫菀
偽形變種
偽形高山紫菀
萎軟亞種
萎軟紫菀
無毛小舌紫菀

微齒山梗菜
五膜草屬
霧靈沙參
無柄沙參
烏丹蒿
無毛牛尾蒿
無毛川藏蒿
無絨粘毛蒿
微刺伊朗蒿
委陵菊
無齒蔞蒿
網苞蒲公英
無莖黃鵪菜
無角蒲公英
五裂兔兒風
無翅兔兒風
雪蓮花
向日葵
星毛短舌菊
西伯利亞紫菀
西固紫菀
錫金紫菀
細莖紫菀
狹苞短毛紫菀
新疆黨參
小菱葉藍鐘花
星花草
西南風鈴草
星花草屬
狹葉花柱草
心葉珠子參
心葉黨參
細葉沙參
細鐘花屬
細鐘花
小莕菜
狹葉沙參
喜馬拉雅沙參
小草海桐
細葉藍鐘花
心葉藍鐘花
細萼沙參
西南山梗菜
線萼山梗菜
線黨參
心葉沙參
狹長花沙參
小葉藍鐘花
狹葉山梗菜
小葉輪鍾草
新疆風鈴草
新疆沙參
小花沙參
西藏黨參
西藏紫錘草
小花黨參
小花輪鍾草
西北蒿
小銀葉蒿
西南大頭蒿
小亮苞蒿
細裂葉蓮蒿
細葉菊
小紅菊
線葉蒿
湘贛艾
狹葉牡蒿
西南牡蒿
香葉蒿
細裂葉白苞蒿
小山菊
纖桿蒿
西南圓頭蒿
腺毛蒿
狹裂白蒿
楔葉菊
小葉菊
雪山艾
細葉山艾
繡苞蒿
纖梗蒿
細桿沙蒿
小指裂蒿
狹葉青蒿
銹苞蒿
小甘肅蒿
小球花蒿
腺苞狗舌草
小花蒲公英
小花矢車菊
錫金蒲公英
小果蒲公英
小葉蒲公英
新源蒲公英
細葉黃鵪菜
新疆匹菊
纖細黃鵪菜
細裂黃鵪菜
狹苞蒲公英
血果蒲公英
橡膠草
纖細兔兒風
杏香兔兒風
細穗兔兒風
下田屬 |

西藏亞菊
細裂亞菊
下田菊屬
下田菊
小花下田菊
細葉亞菊
纖枝兔兒風
心葉兔兒風
小兔兒風
秀麗兔兒風
狹葉兔兒風
新疆亞菊
狹翅兔兒風
杏香兔耳風
細莖兔兒風
細弱香青
鏇葉香青
香青棉毛變種
西藏香青
須彌香青
香青屬
狹苞香青野菊
雲南風鈴草
有梗藍鐘花
雲南沙參
銀背葉黨參
一年風鈴草
葉苞蒿
隱舌甘菊
銀蒿
玉樹龍蒿
油蒿
陰地蒿
銀背菊
異色菊
亞東蒿
野艾蒿
亞洲大花蒿
岩蒿
雲南蒿
雅致艾
伊朗蒿
玉山艾
茵陳蒿
圓葉南牡蒿
野甘菊
圓頭蒿
異葉黃鵪菜
翼柄蒲公英
岩匹菊
亞心蒲公英
亞東蒲公英
一枝黃花屬
一枝黃花
藝林黃鵪菜
羽裂黃鵪菜
異苞蒲公英
藥用蒲公英
印度蒲公英
亞洲蒲公英
雲南蓍
異葉亞菊
亞菊屬
腋花兔兒風
亞菊
異花兔兒風
葉下花
藥山兔兒風
雲南兔兒風
雲南亞菊
異葉兔兒風
亞洲蓍
玉山香青
中南蒿
掌裂蒿
指裂蒿
紫花野菊
豬毛蒿
粘毛蒿
直莖蒿
中亞草原蒿
中甸艾
浙江蒿
中亞苦蒿
中亞旱蒿
準噶爾匹菊
紫花蒲公英
紫果蒲公英
總序黃鵪菜
中亞蒲公英
窄苞蒲公英
櫛齒黃鵪菜
窄邊蒲公英
昭通黃鵪菜
準噶爾矢車菊
針刺矢車菊
紫枝兔兒風
紫花亞菊
直脈兔兒風
帚枝香青

有害外來入侵物種

生物入侵不僅能引起物種的消失與滅亡,還會瓦解生態系統功能。我國面臨生物入侵的形勢是非常緊迫的。數十種入侵生物猖獗危害,數百種入侵生物敲擊過門,數千種生物翹首以待。外來入侵物種給我國造成的經濟損失,平均每年也達574億人民幣之巨。

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一個讓現代人頭疼的生態難題。這些“入侵者”在原產地只是普普通通的物種,但是到了新家之後卻如魚得水,瘋狂蔓延且非常難以遏止。它們嚴重的干擾了當地的生態系統,導致景觀被破壞、當地物種滅絕,威脅農作物和森林植被,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它們還傳播疾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