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莖金光菊

抱莖金光菊

抱莖金光菊,菊科·向日葵族植物。多年生草本,可種在路邊,陽台等處。

基本信息

抱莖金光菊

【名稱】: 抱莖金光菊
【英文名】: clasping coneflower
【學名】: Rudbeckia amplexicaulis
【科屬】: 菊科金光菊屬
【類別】: 多年生草本
【主要性狀】: 一般作1-2年生栽培。枝葉粗糙,株高可達2米,多分枝。葉片較寬,基部葉羽狀分裂,5-7裂;莖生。
【習性特點】: 半耐寒(0℃以上)、半陰性。
【套用】: 很好的切花材料。也可種在路邊,陽台等處。

金光菊

菊科,金光菊屬 原產於加拿大及美國,形態特徵為多年生草本花卉植物。一般作1—2年生栽培,枝葉粗糙,地植株高可達1—2米,盆栽矮化為20—30厘米,且多分枝,葉片較寬且厚,基部葉羽壯分裂5—7裂,莖生葉3—5裂,邊緣具有較密的鋸齒形狀,頭狀花序生於主桿之上,舌狀花單輪,即有倒披針形而下垂,也有上翹花瓣。花瓣長3厘米左右,花展開度為3—7厘米,花色有:桔紅、深紅、粉紅、水紅等顏色。花期從5月開到10月,在南方時間更長。此外,還有重瓣金光菊。

形態特徵

為多年生草本花卉植物。一般作1—2年生栽培,枝葉粗糙,地植株高可達1—2米,盆栽矮化為20—30厘米,且多分枝,葉片較寬且厚,基部葉羽壯分裂5—7裂,莖生葉3—5裂,邊緣具有較密的鋸齒形狀,頭狀花序生於主桿之上,舌狀花單輪,即有倒披針形而下垂,也有上翹花瓣。花瓣長3厘米左右,花展開度為3—7厘米,花色有:桔紅、深紅、粉紅、水紅等顏色。花期從5月開到10月,在南方時間更長。此外,還有重瓣金光菊。

生長特徵

金光菊適應性很強,既耐寒、耐熱,又耐旱、耐澇,雖說是草本植物,但又具有木本植物的特性,莖桿堅硬不易倒伏,我示範園引進試種多年對金光菊生長期進行觀察,除具備以上優點外,它還具有抗病、抗蟲等特性。因而,極易栽培,同時它對陽光的敏感性也不強,無論在陽光充足地帶,還是在陽光較弱的環境下栽培,都不影響花的鮮艷效果,可在春、秋進行分株,或種子繁殖。

觀賞用途

金光菊株型較大,盛花期花朵繁多,五顏六色,繁花似錦,光彩奪目,且開花觀賞期長、落葉期短,能形成長達半年之久的艷麗花海景觀,因而適合公園、機關、學校、庭院等場所布置,亦可做花壇,花境材料,也是切花、瓶插之精品,此外也可布置草坪邊緣成自然式栽植。

主要品種

金光菊R·laciniata宿根草本,高60~25Ocm,有分校,無毛或稍被短粗毛。葉片 較寬,基生葉羽狀5~7裂,莖生葉3~5裂。頭狀花序一至數個著生於長梗上,總苞片稀疏,葉狀,徑約lOcm,舌狀花6~10個,倒披針形而下垂,長2·5~3·8cm,金黃色,管狀花 黃綠色,花 期7一9月。原產加拿大及美國。
毛葉金光菊Roserotina,耐寒性宿根草本,高30一gOcm,下部稍有分枝,全株被粗毛。葉互 生,下部葉近匙形,葉柄有翼,上部葉長橢圓形至披針形,全緣,無柄。頭狀花序單生於莖頂,徑 約8~lOcm舌狀花14枚,金黃色,長2·5一5cm,莖部色深,管狀花從紫黑色變為深褐,花期7 一 10月。
金光菊性喜通風良好,陽光充足的環境。適應性強,耐寒又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忌水濕。在排水良好、疏鬆的沙質土中生長良好。花期5~9月份,花色金黃,鮮艷奪目。常見栽培種有重瓣金光菊。在栽培中應注意:
①繁殖方法。可採用播種或分株繁殖,但通常多採用分株法,尤其重瓣品種。播種在春、秋均可進行,但以秋播為好。播種後2周左右便可出苗,約3周可移苗,翌年開花。分株繁殖宜在早春進行,將地下宿根挖出後分株,要具有3個以上的萌芽。播種苗和分株苗均應栽植在施有基肥與排水良好、疏鬆的土壤中,種植後澆透水,視光照強度,適當遮蔭,活棵後揭掉。
②澆水和施肥。由於金光菊植株纖細,故在生長期要適當節制澆水,抑制高生長,以免倒伏,同時追施1~2次液肥。

菊科·向日葵族植物

向日葵族(Trib. Heliantheae Cass.),菊科、管狀花亞科的一個族。本族中國產11個屬,歸化者約有9或10屬,栽培者有7-8屬。在外來的植物中,栽培最廣的是向日葵屬 Helianthus,為食品和輕工業提供重要的原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