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榔菊

多榔菊

多榔菊屬,株高50-100cm,莖粗壯、直立,具縱條紋,被疏柔毛,上部帚狀分枝。葉互生,基部葉橢圓形,莖上部葉卵狀披針形。頂生頭狀花序,徑約2.5cm,單個或數個排成總狀。總苞鐘形,基部有長柔毛。舌狀花一輪、暗黃色,先端2-3齒裂;兩性花筒性、暗黃色,5齒裂。分布於內蒙古、陝西、甘肅等地。

基本信息

簡介

多榔菊多榔菊
種中文名:多榔菊
種拉丁名:DoronicumgansuenseY.L.Chen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
Compositae
屬中文名:多榔菊屬
屬拉丁名:Doronicum
海拔:3100
命名來源:[ActaPhytotax.Sin36(1):73.1998]
亞族中文名:款冬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TUSSILAGINAEDum.
族中文名:千里光族
族拉丁名:SENECIONEAE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資源分布:分布內蒙古陝西甘肅新疆四川雲南西藏

形態特徵

多榔菊多榔菊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細,直立或斜升,頸部覆蓋以褐色殘葉基。莖單生或稀有不育的匍枝,直立,高10--20厘米,不分枝,綠色,無毛或上部,特別在頭狀花序下被黃褐色腺毛。基部葉及匍枝上葉具長柄,倒卵狀長圓形,長2.5厘米,寬1.5--2厘米,頂端圓形,基部微心形,葉柄細,長3.5—7.5厘米,無翅,下部莖葉倒卵形或倒卵狀匙形,頂端圓形或鈍,基部狹成長達2厘米具翅的葉柄,葉柄基部稍擴大,多少膜質,中部及上部莖葉無柄,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長2.5—4厘米,寬1--2.5厘米,頂端鈍或圓形,基部心形抱莖,全緣或稀具不明顯細齒,具緣毛,兩面無毛或被極疏短毛。

頭狀花序單生於莖端,連同舌狀花徑3—5厘米;總苞半球形或寬鐘形,徑1.5--2厘米,總苞片2層,綠色,草質近等長,外層狹披針形,長10—13毫米,寬1.5一1.8毫米,內層線狀披針形,寬1—1.3毫米,全部漸尖,背面被疏或較密白色短毛;舌狀花長1.8—2.3厘米,管部長2毫米,無毛;舌片黃色,長16--20毫米,寬1.5—2毫米,具4脈,頂端具3細齒;管狀花花冠黃色,長4.5—5毫米,管部長2毫米;檐部鍾狀,裂片卵形,長約1毫米;花葯

多榔菊多榔菊

基部鈍;花柱分枝頂端截形;瘦果圓柱形,長約2毫米,具肋,無毛,全部小花有冠毛,冠毛黃褐色,長3—4毫米,糙毛狀。花期7—8月。
Rehder和Kobuski(1933)曾將采自甘肅的上述標本定名為DoronicumthibetanumCavill·,據該種的原始記載及雲南四川西藏產的植物具有較大的頭狀花序[徑5--6(7)厘米];莖、葉及總苞片均被密或較密具橫隔的長捲毛,雜有少數具短柄腺毛;瘦果沿肋有疏短毛;冠毛常長於瘦果的3倍,與本種有明顯的區別。本種根狀莖細;莖單生或有1--2個不育的匍匐枝;莖無毛或僅上部有黃褐色腺毛;頭狀花序較小(徑3—5厘米);總苞片被疏或較密白色短毛,無腺毛;瘦果無毛;冠毛較短,長3---4毫米,與西藏多榔菊D.thibetanumCavill.顯然不同。

本屬概述

多榔菊多榔菊
多年生草本。葉互生,基生葉具長柄;莖葉疏生,常抱莖或半抱莖。頭狀花序大或較大,通常單生或有時2—6(8)排成傘房狀花序;總苞半球形或寬鍾狀;總苞片2—3層,草質,近等長,外層披針形,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狀線形,內層線形或線狀披針形,被疏柔毛或腺毛,頂端長漸尖,花托多少凸起,無毛或有毛。

有異形小花,小花全部結實,舌狀花1層,雌性;中央的小多層,兩性,花冠管狀,黃色,檐部圓柱形或鍾狀,具5齒裂。花葯基部全緣或多少具耳。花絲上的細胞等大小;附片卵形;花柱二裂;裂片分枝短線形,頂端圓形或截形,被微毛。瘦果長圓形或長圓狀陀螺形,無毛或有貼生短毛,具10條等長的縱肋。舌狀花有冠毛或無冠毛;管狀花常有冠毛,冠毛多數,白色或淡紅色,具疏細齒。全屬約有35種,分布於歐洲和亞洲溫帶山區和北非洲。

中國有7種,產於西北和西南部。本屬的頭狀花序大,色澤鮮艷,有些種類常栽培供觀賞,有些種類可供藥用。屬名模式D.PardalianchesL。

亞族概述

多榔菊千里光族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亞灌木灌木。葉互生,有時蓮座狀,無柄或有柄,全緣至淺裂或深裂。頭狀花序傘房狀或總狀排列,或單生,具異型或同型小花,輻射狀或盤狀。總苞片1層或2層,分離或連合,外苞片小或較小。花托平或凸,稀錐狀,裸露或具小窩孔。外圍小花雌性,花冠舌狀或細管狀;花柱2淺裂,中央小花兩性;花冠管狀,檐部窄漏斗狀或鍾狀,4—5裂;花柱2淺裂,分枝內側具柱頭,有時不育或不裂及不育,頂端被乳頭狀毛或無毛。雄蕊4或5,花葯基部鈍,尖或箭狀或具尾,內壁組織增厚輻射狀或兩極狀排列,花葯頸部直或基部增粗腫大;瘦果圓柱形,具棱或有時扁平,無毛,具肋或具腺或被柔毛;冠毛1層至多層,剛毛狀,少數或多數,稀無冠毛,白色或具色,宿存或脫落。

本族是菊科植物中較大的族,據近期文獻統計(C.Jeffrey1992)此族約有112屬,它們分別隸屬於Senecioninae和Blennospermatinae兩個亞族。廣泛分布於全世界。前人對本族屬的劃分各有不同。我們基本上採納瑞典分類學家BertilNordestam(1977,1978)的分屬概念,將國產千里光族劃分為三個亞族,即款冬亞族Subtrib.Tussilagi—naeDum.、狗舌草亞族Subtrib.TephroseridinaeC.JeffreyetY.L.Chen和千里光亞族Subtrib.SenecioninaeDumort.其中除了大吳風草屬FarfugiumLindl.、橐吾屬Ligu—lariaCass.和垂頭菊屬CremanthodiumBenth.等3個屬在出版的《中國植物志》第七十七卷第二分冊已有記述外,本卷冊共記載有20個屬,258種。

本族中的一些屬植物具有較大的經濟價值,例如款冬屬蜂斗菜屬蟹甲草屬,橐吾屬以及菊三七屬中的一些種類可供藥用。千里光屬的一些種類花美麗色彩鮮艷,可供觀賞。

亞科概述

多榔菊菊科
草本、亞灌木或灌木,稀為喬木。有時有乳汁管或樹脂道。葉通常互生,稀對生或輪生,全緣或具齒或分裂,無托葉,或有時葉柄基部擴大成托葉狀;花兩性或單性,極少有單性異株,整齊或左右對稱,五基數,少數或多數密集成頭狀花序或為短穗狀花序,為1層或多層總苞片組成的總苞所圍繞;頭狀花序單生或數個至多數排列成總狀、聚傘狀、傘房狀或圓錐狀;花序托平或凸起,具窩孔或無窩孔,無毛或有毛;具托片或無托片;萼片不發育,通常形成鱗片狀、剛毛狀或毛狀的冠毛;花冠常輻射對稱,管狀,或左右對稱,兩唇形,或舌狀;頭狀花序盤狀或輻射狀,有同形的小花,全部為管狀花或舌狀花,或有異形小花,即外圍為雌花,舌狀,中央為兩性的管狀花;雄蕊4—5個,著生於花冠管上,花葯內向,合生成筒狀,基部鈍,銳尖,戟形或具尾;花柱上端兩裂,花柱分枝上端有附器或無附器;子房下位,合生心皮2枚,1室,具1個直立的胚珠;果為不開裂的瘦果;種子無胚乳,具2個,稀1個子葉。

本科約有1000屬,25000—30000種,廣布於全世界,熱帶較少。中國約200餘屬,2000多種。

菊科種類繁多,許多種類富於經濟價值,如萵苣萵筍茼蒿菊芋等作蔬菜向日葵小葵子蒼耳種子可榨,供食用或工業用;橡膠草銀膠菊可提取橡膠艾納香可蒸餾製取冰片;紅花或白花除蟲菊為著名的殺蟲劑;澤蘭紫菀鏇復花天名精茵陳蒿白朮蒼朮牛蒡紅花蒲公英等為重要的藥用植物;此外,翠菊大麗菊金光菊金雞菊以及許多種類,花美麗鮮艷供觀賞,全世界各地庭園均有栽培。

按照頭狀花序中小花的構造以及植物有無乳汁等特徵,本科分為兩個亞科和13個族。本卷內容包括管狀花亞科CarduoideaeKitam.的斑鳩菊族Vernonieae、澤蘭族Eupatorieae和紫菀族Astereae,38個屬,共260餘種。

藥用價值

多榔菊多榔菊
藥材名:多榔菊

拉丁名:DoronicumaltaicumPall

科目來源: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

藥用部位:阿勃參的樹枝汁。

性味歸經:甘,苦,溫。入肺經。

功效分類:化痰止咳平喘藥

功效主治:化痰止咳。用治咳嗽氣逆、咯痰不爽、以及肺虛久咳、痰中帶血、胸隔滿悶等多種類型的咳嗽。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10克。

參考出處: 《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功效分類:化痰止咳平喘藥

種植技術

品種選用

多榔菊多榔菊
選用綜合性狀優良的京農生系列品種。

田塊準備
選擇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排灌良好的沙壤土地種植。土壤過沙或過黏,可以施用廄肥、堆肥、泥炭、腐殖土等改良土壤。秋冬季深翻土地1次,促使土壤風化、有機質分解,降低病蟲基數。3月下旬施足基肥,深翻25厘米,精細整地,整平後做高畦,畦寬70-80厘米、高20-25厘米,溝寬30厘米、深40厘米。

適時定植
5月份在溫室內扦插育苗。6月份定植,行距45厘米、株距35厘米,每畝栽3500-3800株。栽植不能過深,以3-4厘米為好。定植後灌1次水。定植後2-3周,植株有5-7張葉片時留3-4張葉摘心,3-4周后側枝有4-5張葉片時留2-3張葉摘心。採取在畦邊拉線綁縛或豎桿綁縛栽培。開花時注意防止雨淋,最好在菊花現蕾時搭建臨時棚室防雨避風。溫度高、濕度大時適當通風換氣。

肥水管理
施足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每畝施腐熟廄肥2000-2500公斤或餅肥100公斤,深施並與土混勻。5-7月份施腐熟稀糞水3-5次。第一次在菊花栽後澆施,每次摘心後澆施1次,每次每畝用人糞尿100-150公斤加水澆施,同時每100公斤人糞尿中加入0.3公斤尿素。8月底至9月初菊花孕蕾時,每畝施牛糞1000公斤或氮磷鉀複合肥25公斤。10月份現蕾時噴施1次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生長前期水分管理以土壤見乾見濕為主,隨著植株的生長適當控制澆水量,尤其要在花芽分化期儘量控制水分,植株葉片不萎蔫不澆水。植株發生側芽或見幼蕾時,適當增加澆水量,防止缺水。澆水次數與澆水量視具體情況而定。不能漫灌澆水,以免土壤濕度過大,導致植株窒息死亡。澆水後適時中耕除草,防止土壤板結。

防治病蟲
主要病蟲害是葉斑病霜霉病鏽病蚜蟲天牛等。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葉斑病,用40%乙膦鋁可濕性粉劑250-300倍液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防治霜霉病,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防治鏽病。防治菊天牛,在成蟲盛發期每畝用天王百樹(5.7%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40毫升加適量水噴施。防治蚜蟲,在蚜蟲發生期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4000倍液或0.65%茴蒿素水劑300-400倍液噴霧。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