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藥濃度監測

血藥濃度監測

血藥濃度監測是以藥代動力學原理為指導,分析測定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用以評價療效或確定給藥方案,使給藥方案個體化,以提高藥物治療水平,達到臨床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藥。

傳統的治療方法是參照教科書上推薦的平均劑量給藥,其結果是僅一些患者得到有效治療,另一些則未能達到預期的療效,甚至出現了毒性反應。如苯妥英鈉治療濃度範圍較窄,當血藥濃度低於一定水平時,則不表現出藥理效應;當過量時癲癇也會發作。僅靠臨床觀察,有時無法區別是劑量不足未達到療效還是過量引起的毒性。

用途

血藥濃度監測通常用於治療窗窄、毒性強、服藥周期長、服藥後個體差異大的藥物。目前醫院可監測的藥物有:丙戊酸鈉、苯巴比妥、卡馬西平、苯妥英鈉氨茶鹼、地高辛、環孢素、甲氨蝶呤。患者只需采靜脈血樣2ml便可測定血液中的藥物濃度。

關於採血時間應注意,通常測定穩態谷濃度,在血藥濃度達穩態後,任何一次晨起給藥時間前抽血以考察與目標濃度的符合程度。如懷疑病人出現中毒反應可隨時採血。各臨床科室積極送標本併合作開展藥代動力學研究工作。血液標本請送往譚兆樓六樓血藥濃度監測室。

臨床實踐

血藥濃度監測的臨床實踐已充分肯定了其對於藥物治療的指導與評價作用,以及提高合理用藥水平所起的作用。例如,通過TDM和個體化給藥方案,使癲癇發作的控制率從47%提高到74%。目前在美、英、加拿大等醫療先進國家,TDM已成為已項日常醫療工作。為適應臨床藥物治療的需要,我院藥學部臨床藥學室於2003年引進了一台美國Abbott公司的TDx儀用於血藥濃度分析。該儀器以螢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技術為原理,適用於多種藥物的血藥濃度測定,具有測定速度快、操作方便、取樣量少、測定精度和靈敏度高、抗干擾能力強、試劑盒穩定等特點。已開展的治療藥物監測項目包括:環孢素A、地高辛、茶鹼、酒精、丙戊酸、卡馬西平、苯妥英鈉、苯巴比妥等。

門診患者請於早晨空腹時到我院門診檢驗科抽血,具體項目及要求見下表:

血藥濃度監測血藥濃度監測項目

監測方法

一、需要進行TDM的藥物
儘管分析技術發展很快,但並不是所有的藥物都需要監測血藥濃度。如血藥濃度和療效相關性不好的藥物、安全範圍寬的藥物、以及療效顯而易見的藥物。只有符合下列條件的藥物才需要進行TDM。
1.血藥濃度與藥效關係密切的藥物。
2.治療指數低、毒性反應強的藥物(地高辛茶鹼、抗心律失常藥、氨基甙類抗生素、抗癲癇藥甲氨蝶呤、鋰鹽等)。
3.有效治療濃度範圍已經確定的藥物。
4.具有非線性動力學特性的藥物。這些藥物在用到某一劑量量,體內藥物代謝酶或轉運載體發生了飽和,出現了一級和零級動力學的混合過程,此時劑量稍有增加,血藥濃度便急驟上升,t1/2明顯延長,而產生中毒症狀,此類藥物如苯妥英、普奈洛爾等。
5.藥物的毒性反應與疾病的症狀難以區分時,是因為給藥劑量不足,還是因為過量中毒,如地高辛等。
6.用於防治一些慢性疾病發作的藥物(如茶鹼抗癲癇藥抗心率失常藥),不容易很快判斷療效,通過測定穩態血藥濃度可適當調整劑量。
7.治療如果失敗會帶來嚴重後果。
8.患有心、肝、腎和胃腸道等臟器疾患,可明顯影響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的體內過程時,血藥濃度變動大,需要進行監測。
9.在個別情況下確定病人是否按醫囑服藥。
10.提供治療上的醫學法律依據。

二、血藥濃度的一般監測方法
1.高效液相色譜法
2.氣相色譜法
3.微生物法(用於抗生素)。

三、一般三甲醫院可以做這樣的監測。

結果分析

血藥濃度監測結果和其他實驗室結果一樣。必須結合臨床,綜合考慮。單純依據報告是錯誤的。

同一抗癲癇藥物的同一濃度值,對不同患者的意義可以是明顯不同的。為此應詳細詢問患者的年齡、體重、性別、發作情況、身體狀態(有無胃腸道疾病低蛋白血症)、服用哪幾種藥、已服用多長時間、每天服多少、如何服、有無毒副作用表現、有無飲食改變、是否同用其他非抗癲癇藥物等來全面分析,尤其要問清採取血樣的準確時間及距前一次服藥的時間間隔。

常規血藥濃度監測的血樣應在濃度最低時採取,一般是在早晨服第一次藥之前。檢測峰值只用於證實毒性作用的存在以及進行藥動學研究之用,其採血時間視該藥吸收和分布的速度而定。在無毒副作用的穩定情況下,6~12個月抽血1次,每次在同一時間。在發作、毒副作用或聯用其他藥物時,抽血次數要增加,且抽血時間應選在發作時或自覺最不適時,以便搞清該藥濃度是峰值還是谷值。

另外,對臨床反應(療效與毒副作用)與常規血濃度值不符的患者,以及懷疑有蛋白質異常改變(如藥物相互作用、腎功能衰竭、血蛋白減少等)的患者,直接檢測游離藥物部分濃度的意義更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