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嘯灘自然風景區

虎嘯灘自然風景區

虎嘯灘自然風景區,位於鄂陝邊境的大柳鄉白泉和天井山村,鄂陝公路瀕臨景區穿過,距車城十堰市65公里,距鄖縣城關僅33公里,是連線武當山、十堰市、古城西安的必經之路,有其獨到的區位環境優勢。虎嘯灘自然風景依山傍水,物產豐富,風景如畫,有湖北“張家界”的美譽。

簡要概述

虎嘯灘自然風景【地理位置】
——位於鄂陝邊境的大柳鄉白泉和武當山、十堰市、古城西安的必經之路,有其獨到的區位環境優勢。
【文化底蘊】
——與道教聖地“武當山”、柳陂“恐龍湖”、青曲“南猿化石”、梅鋪“猿人化石”發祥地,“青龍泉”、“大寺文化遺址”、“古麇國都城遺址”、“唐濮王李泰、李欣墓葬群”,明代鄂西北山區政治、經濟、文化重邑——鄖府城,黃柿鄉“青龍山、烏龍寺、天井山群峰環峙之間,集山、水、洞、泉為一體,匯萬山文化為一瀑。具有秦山漢水嬌艷,虎嘯龍吟之氣勢。景區山、水、泉、壁、星羅棋布、茂林修竹,形態各異,含有驚、險、奇、麗、峻、逸之美,更體現出大自然與萬物之間相依、相連、同源、和諧的美。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相宜。靜若虎穴龍淵,動成龍騰虎勢。
【景區氣候】
——溫和,四季分明,平均海拔高度均在780米以上,日均氣溫不超過13℃——16℃,歷來無大型自然災害。“日不灼膚,寒不侵肌”,是夏日消暑、四季休閒的理想處所。
【物產豐富】
——借秦嶺、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產發展基地,更是人們探古尋幽,返樸歸真,回歸自然的真情所在。大柳包穀、紅薯冬粉、純天然黃瓜、大豆、龍鬚草、野生動物、中草藥等土特產品已被世界糧農組織所重視,必將為山區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增添顯著的效益。

十六景觀

虎嘯灘自然風景位於大柳鄉的虎嘯灘自然風景區,集山、壁、洞、泉、溪、瀑於一體,茂林修竹,古木參天,無山不奇,無水不秀,含有驚、險、奇、麗、秀、峻逸之美,被中外遊人稱為“湖北的張家界”。
(一)方潭
置郡開疆都御使,相傳洗印水潭中。恤民原傑明心意,洗得一方廉譽濃。
註:方潭,又名印盒子。位於景區入口處方潭電站圍牆外河中,因潭口呈方形,像古時官印而得名。傳說明代三省指揮都御使原傑之印曾在此被潭水沖洗,亦名“潔印池”。
(二)虎膽絕壁
翠峰絕壁訓千仞,氣勢雄時獸驚。欲看龍吟須絕頂,凌空一立仍豪英。
(三)紅河谷
紅楓彌嶂染河谷,水闊溪清霧翠浮。幽滴山嵐清可數,丹青妙景欲相郵。
(四)虎穴
一崖三穴虎獅猿,鍾乳掛懸萬竹蟠。昔日三官祈禱盛,而今方得供觀瞻。
註:虎穴,又名“三官洞”。傳說指分司虎獅、猿三種動物王位,受人們香火祈禱平安。
(五)偕石
相連相擁體同源,情侶情鍾似漆粘。風雨雪霜經洗禮,感天動地美姻緣。
(六)醉虎畫屏
景區長峽立屏風,藤木森森水映蹤。石鑼石鼓人馬像,美輪美奐勝天工。
虎嘯灘自然風景(七)騰灘
溪流如碧兩峰峙,好似海豚入浴池。又似玉環新沐後,山泉水滑洗凝脂。
(八)臥虎灘
石灰岩臥碧流中,如虎奔溪追牧童。或伏或騰千百態,灘頭盡顯獸爭雄。
(九)翡翠天梯
一山橫立雪流中,飛舞百盡無蹤影。有道時光如水流,歷盡曲折大海奔。
(十一)嘯灘
灘高水急落深潭,蛟龍入水白浪翻。掛壁飛岩銀漢落,嘶風濺月虎嘯灘。
(十二)落九天
百尺飛瀑猶壯觀,蛟龍入水白浪翻。不是廬山勝廬山,“疑是銀河落九天”。
(十三)三疊飛瀑
一瀑懸空勢益高,天河倒瀉怒聲嚎。如雲如練枉蛟吼,織女機前千尺拋。
(十四)悅目島
木龍潭中石島立,四周水波起漣漪。滿目盡收清爽色,人在畫中心神怡。
(十五)快活林
遮天蔽日紅柳林,千疊潭邊佳美景。習習山風送香來,溪水恬靜心亦靜。
(十六)千迭灘
銀練鋪滿千層台,兩岸秀色水中來。雲天巒翠如華蓋,鄖陽山中“張家界”。

歷史傳說

虎嘯灘自然風景方潭靈印和木龍大王廟是虎嘯灘自然風景旅遊區獨具巴俗、秦風地方風情文化特色的旅遊休閒之地。方潭靈印和木龍王廟是鄖陽虎嘯灘自然風景區自然風光特色和歷史文化底蘊風格別致的人文自然景觀。古人有:"何以以觀瞻,妥神靈印"的碑石記載。方潭靈印和木龍廟傳說是虎嘯灘自然風景區演繹和實現封建歷史傳統文化的主體,是虎嘯灘自然風景區地方文化風格的集中體現。
相傳明代萬曆年間,深居鄖陽虎嘯灘自然風景區一隅的天井山村一組范姓人家,因方潭山水地理環境和方潭靈印的靈氣而門庭興旺,榮升千總、把總之積。木龍廟也因自然環境的秀美而備受歷代朝廷官吏和文人墨客的仰慕。
據虎嘯灘自然風景區現遺存的碑石記載:“敕封木龍大王廟,始創於明代萬曆年間,其緣由來遠矣。至今大清乾隆三十六年,范漢林、張士佗等重修於乾隆四十三年。縣主李辛,縣君明佩祈雨於斯,有求即應。游鍚(念陽,鄖陽舊時縣名)之山川為久遠之計,美而彰之以傳子侯。”
虎嘯灘自然風景木龍廟傳說:木龍廟,又名木龍大王廟,位於白玉庵與方潭瀑水連線處,古人有“敕封木龍大王廟”始創於明世萬曆年間的碑石記載。舊時的木龍廟,又名“妥神廟”是舊時官府和黎民百姓天旱之年祈雨求神,祈求神靈降雨潤澤蒼生百姓的神廟,"妥神"一辭彙的含意是木龍化作的神靈。
舊時虎嘯灘山野秀美,山水靈驗,每過天旱“祈雨於斯,有求即應”。舊時的官府和地方紳士常聚集百姓在此祈雨祭廟,舉行祭祀活動,明代嘉慶年間,身為明朝鄂、豫、陝三省督察御吏的“嘉慶七子”之一的王世貞,巡撫鄖陽時曾在此寫有《祈雨文》和《謝雨文》。
方潭靈印和木龍廟傳說是虎嘯灘自然風景區舊時秦山漢水文化風格的縮影,是今天人們休閒娛樂難得一見的旅遊休閒之所。[1]

景區特色

虎嘯灘自然風景風景區以虎口龜崖為標誌,勘分兩大區域,有“無山不奇、無水不秀”之稱謂。上景區峰巒嶙峋疊障,滕蔓古木幽深,壁崖崢嶸環峙,灘勢迭宕多姿,形成了虎嘯灘景區,飛崖迭瀑,以勢撼人的狀麗景觀。下景區虎口岩石,巨口長嘯,氣貫長峽千里秀色,天高雲淡,氣爽風輕,鹿鳴峭壁,魚躍清潭。峽谷豁然開朗,灘水平徹如鏡,泛起道道漣漪,群峰蒼瀾溢翠,勝似萬馬奔騰,使遊人在領略到虎嘯灘千迭瀑布虎嘯龍吟之勢後,又置身於春和景明、清、秀、靜、逸的意境中,有“人在峽中走,如在畫中游”的感受。人在這深山秀川之間走著,忘記了平時的煩惱憂愁。美好的事情都躍然心頭,
景區內山、水、泉、壁、星羅棋布、茂林修竹,形態各異,含有驚、險、奇、麗、峻、逸之美,更體現出大自然與萬物之間相依、相連、同源、和諧的美。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相宜。靜若虎穴龍淵,動成龍騰虎勢。景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平均海拔高度均在780米以上,日均氣溫不超過13℃——16℃,真乃“日不灼膚,寒不侵肌”啊!林壑幽美,古木參天,山勢綿恆峻峭,林地土壤溫潤,是天然的自然風景畫卷,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產發展基地,更是人們探古尋幽,返樸歸真,回歸自然的真情所在。[2]
虎嘯灘自然風景方潭靈印,位於虎嘯灘自然風景區大門口,方潭電站圍牆外,紅河谷與方潭池水連線處,四周高山環峙,峭壁林立,形同五條巨龍在此蟠然回首,將方潭河中一巨形岩石擴於龍首鳳翼之間,將方潭河中一巨形岩石擴於龍首鳳翼之間,形成了鳳鳴岩翠、神龍護印的絕美風情特色。方潭靈印岩石高約20餘米,四周邊長近10米,轄區群峰斷壁之間突兀一塊方正之地,印把扶手一應俱全,與四周峭壁全然不明相連,形同舊時官印,立於被稱作“印盒子”的方潭池水之邊,形成了有官有印的山水自然景觀。方潭印石對岸,被村民稱作妥神岩的峭崖絕壁之間,一天然形成的秦體漢字,形同佛家訣主事,亦真亦幻,形色朦朧,可被遊人看作:神、訣、迭、進四個字形。盡觀虎嘯自然風景區,神峻旖旎,天工所成,瀑水千層迭連,萬物相依相融,河水瀑連迭進的風情特色。
位於東西走向的河水群峰之間的方潭印石,朝迎旭陽沐照,晚駐夕陽餘輝,蒼崖碧水一體,水光壁影相映,靈印翠峰相連,山色水色天色相蔚,是秦山漢水文化風韻特色的真實縮影,是人們難得一提的旅遊休閒勝地。村民們常有每遇上小孩上學和婚喪嫁娶時常在印房池畔祈禱膜拜的生活習俗。

旅遊指南

虎嘯灘自然風景【乘車線路】十堰客運站——鄖縣——大柳鎮——虎嘯灘旅遊風景區
【購物指南】香菇又稱冬菇、香蕈,素有“菇中之王”的美譽。香菇原為野生,現已廣泛人工栽培。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香菇的國家之一,約有四千年的栽培歷史。香菇味甘,性平,無毒,具有益氣補虛、健脾胃、活血之功效。它富含多糖及多種酶、胺基酸、維生素,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增加機體的抗癌作用,對糖尿病、肺結核、傳染性肝炎、神經炎患者治療作用。
【旅遊食宿】巨能賓館、龍安酒店、燕良大酒店等。
【門票】22元/人,全天開放。
【氣候】十堰位於鄂、川、陝、豫四省交界處,地貌複雜多樣。其大部分地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性山地氣候,光熱充足,降水量比較充沛,全年平均溫度在15℃左右,出遊十堰的最佳旅遊季節應是春秋兩季。

周邊景點

野人谷武當山楚長城遺址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房縣溫泉太子坡磨針井天津橋遇真宮玄岳門老君岩黃龍洞金頂金殿五龍宮朝天宮龍頭香五龍河風景區顯聖殿白崖寺古洞紅軍烈士紀念塔樹撐崖梅鋪猿人洞上津古城虎嘯灘四方山植物園牛頭山森林公園

風景欣賞

虎嘯灘自然風景虎嘯灘自然風景虎嘯灘自然風景虎嘯灘自然風景虎嘯灘自然風景虎嘯灘自然風景

十堰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十堰市位於武當山北麓中低山區,漢江南岸,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歷年平均氣溫15.2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828毫米。十堰是我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和科研基地,我省西北重要經濟,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總面積1190平方公里,城區203平方公里。總人口40.69萬,城市人口29.33萬。是鄂豫川陝邊境的對外開放城市。
十堰在商代至元代,屬鄖陽府鄖縣管轄,清代中期,這裡的人們為謀生計,先後在百二河與犟河上築起堤壩,以蓄水灌溉農田,稱堤壩謂之堰,兩河之上築壩共十道,故名十堰。
十堰市是鄂西北旅遊中樞城市之一。它東有以“仙山瓊閣”而飲譽海內外的道教武當山;南有神秘莫測的天然動植物園——神農架;西有竹谿縣境內的楚國長城遺址;北有煙波浩渺的漢江。市內有以林海、雲海、峰巒、瀑布制勝的賽武當自然風景保護區,有白馬寺、回龍寺、清真寺等宗教名寺。
景點楚長城遺址|慈孝溝采皇木摩崖|房縣溫泉|漢江丹江口庫區|回龍寺|驢頭峽|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賽武當自然風景保護區|上津古城|溫泉寺|懸鼓觀|武當山|伏龍山自然風景區|四方山植物園|牛頭山森林公園|房縣神農峽風景區|學堂梁子遺址|十八里長峽自然保護區|野人洞|黃龍電廠工業生態旅遊區|月亮湖山莊旅遊區|桃花湖旅遊度假區|九華山森林公園|五龍河風景區|虎嘯灘自然風景區|龍吟峽旅遊風景區|復真觀|紫霄宮|清末莊園|玉虛宮|滄浪湖|丹江大壩|大西溝|掛榜岩|牛頭山|松濤山莊|桃花湖|武陵峽|小太平洋|銀洞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