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縣溫泉

房縣溫泉

房縣溫泉位於房縣城東5公里的土地嶺,又稱“大溫泉”,“大湯池”。這裡以洗浴為主,常年水溫38度,日流量8640噸,浴之可強身健體,建大小浴池44個,日可接待千餘人次。

基本信息

簡介

房縣溫泉房縣溫泉

溫泉洗浴灌溉始於春秋戰國唐人建殿宇、亭閣,清初引泉建池,後又擴建寺院,取名“溫泉寺”。古柏蒼松古樸曲雅,碧瓦朱欄,六角亭高高聳立,古廟新樓相親,古柏蒼松挺拔,山清水秀,風景優美,環境宜人,古今乃聞名遐爾的旅遊勝地,據傳唐中宗李顯流放房縣期間,經常與嬪妃在溫泉寺沐浴,是休閒、健身、度假的好去處。[1]

歷史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發現山間石穴中有一泉水流出,其熱如湯,四時常溫,便鑿泉建池,起名“湯池”,並用“湯池”水洗浴和灌溉。公元684年,武則天廢唐中宗李顯為廬陵王貶居房州,李顯在湯池修了浴池,稱“房州華清池”,專供皇宮人員洗浴,又在外修了四個大池子,供百姓洗浴,古池沿襲了幾個朝代。清康熙48年(公元1709年)擴建殿宇,新修亭閣,重修浴池,稱“大湯池”。乾隆21年(公元1757年),又進行復修和擴建,取名為“溫泉寺”。

地理位置

天然溫泉水來自世界著名的青峰大斷裂帶4000米以下的活動地層,常年水溫37.8℃,日流量8640噸,經專家鑑定,為“含氡、鍶的碳酸鎂型”優質礦泉水,肉食豐富的礦物元素28種,飲浴俱佳。浴之可舒筋活絡,強身健體,安神醒腦,潤膚養顏,抵抗衰老。這裡以洗浴為主,常年水溫38℃,日流量8640噸,浴之可強身健體,建大小浴池44個,日可接待千餘人次。

旅遊時間

溫泉是天然硫磺礦,符合中醫養身理論,以洗浴為主,適宜在春秋季節旅遊。

美食信息

房縣溫泉美食盤鴨,是房縣著名的風味食品,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特點:色澤黃亮,味鮮香濃,菜形美觀。

交通信息

溫泉交通房縣溫泉位於房縣城東5公里的土地嶺,可以在房縣汽車站乘坐公交至溫泉。交通便利。

住宿信息

房縣溫泉度假村房縣溫泉度假村位於縣城東5.5公里,305省道旁,是集餐飲、住宿、娛樂、健身為一體的國家級二星級旅遊飯店。度假村擁有高、中、普通檔次標準客房72間,大餐廳1個,包廂16個,大、中、小會議室3個,可同時接待150人住宿、300人就餐、100人的會議。度假村有游泳館、保齡球館、健身房等服務項目,38的天然礦泉常流不斷,隨時可用。 聯繫電話:0719-3225036

門票價

20元/人

十堰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十堰市位於武當山北麓中低山區,漢江南岸,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歷年平均氣溫15.2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828毫米。十堰是我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和科研基地,我省西北重要經濟,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總面積1190平方公里,城區203平方公里。總人口40.69萬,城市人口29.33萬。是鄂豫川陝邊境的對外開放城市。
十堰在商代至元代,屬鄖陽府鄖縣管轄,清代中期,這裡的人們為謀生計,先後在百二河與犟河上築起堤壩,以蓄水灌溉農田,稱堤壩謂之堰,兩河之上築壩共十道,故名十堰。
十堰市是鄂西北旅遊中樞城市之一。它東有以“仙山瓊閣”而飲譽海內外的道教武當山;南有神秘莫測的天然動植物園——神農架;西有竹谿縣境內的楚國長城遺址;北有煙波浩渺的漢江。市內有以林海、雲海、峰巒、瀑布制勝的賽武當自然風景保護區,有白馬寺、回龍寺、清真寺等宗教名寺。
景點楚長城遺址|慈孝溝采皇木摩崖|房縣溫泉|漢江丹江口庫區|回龍寺|驢頭峽|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賽武當自然風景保護區|上津古城|溫泉寺|懸鼓觀|武當山|伏龍山自然風景區|四方山植物園|牛頭山森林公園|房縣神農峽風景區|學堂梁子遺址|十八里長峽自然保護區|野人洞|黃龍電廠工業生態旅遊區|月亮湖山莊旅遊區|桃花湖旅遊度假區|九華山森林公園|五龍河風景區|虎嘯灘自然風景區|龍吟峽旅遊風景區|復真觀|紫霄宮|清末莊園|玉虛宮|滄浪湖|丹江大壩|大西溝|掛榜岩|牛頭山|松濤山莊|桃花湖|武陵峽|小太平洋|銀洞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