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大壩

丹江大壩

丹江大壩位於丹江口市城區,在漢江與其支流丹江匯合口下游800米處.它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自行設計、自行建造和自行管理的以防洪為主,兼有發電、灌溉、航運、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

基本信息

景點介紹

丹江大壩丹江大壩

工程水工建築物由混凝土壩、電站廠房、升船機提升系統及上游30公里的兩座引水渠道組成. 它不僅是根治漢江、開發漢江的關鍵工程.而且也是南水北調中線最佳的水源工程.

整體規模

擋水建築物丹江大壩總長2.5公里,工程最大壩高97米,壩頂高程162米,內裝6台發電機組,裝機容量90萬千瓦,平均發電量38.3億度.如今,南水北調工程在即,丹江口水庫將成為中線調水工程源頭.屆時,壩頂高程將增加到175米,該樞紐工程完建後,近期年均調水145億立方米,遠景調水可達230億立方米. 登上壩頂,鳥瞰丹江口城區,樓房林立,鱗次櫛比,青山碧水,粉牆黛瓦盡收眼底.抬頭遠眺,武當山隱隱再現;回首平視,巍巍大壩鎖漢江.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是旅遊、觀光的好去處。

十堰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十堰市位於武當山北麓中低山區,漢江南岸,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歷年平均氣溫15.2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828毫米。十堰是我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和科研基地,我省西北重要經濟,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總面積1190平方公里,城區203平方公里。總人口40.69萬,城市人口29.33萬。是鄂豫川陝邊境的對外開放城市。
十堰在商代至元代,屬鄖陽府鄖縣管轄,清代中期,這裡的人們為謀生計,先後在百二河與犟河上築起堤壩,以蓄水灌溉農田,稱堤壩謂之堰,兩河之上築壩共十道,故名十堰。
十堰市是鄂西北旅遊中樞城市之一。它東有以“仙山瓊閣”而飲譽海內外的道教武當山;南有神秘莫測的天然動植物園——神農架;西有竹谿縣境內的楚國長城遺址;北有煙波浩渺的漢江。市內有以林海、雲海、峰巒、瀑布制勝的賽武當自然風景保護區,有白馬寺、回龍寺、清真寺等宗教名寺。
景點楚長城遺址|慈孝溝采皇木摩崖|房縣溫泉|漢江丹江口庫區|回龍寺|驢頭峽|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賽武當自然風景保護區|上津古城|溫泉寺|懸鼓觀|武當山|伏龍山自然風景區|四方山植物園|牛頭山森林公園|房縣神農峽風景區|學堂梁子遺址|十八里長峽自然保護區|野人洞|黃龍電廠工業生態旅遊區|月亮湖山莊旅遊區|桃花湖旅遊度假區|九華山森林公園|五龍河風景區|虎嘯灘自然風景區|龍吟峽旅遊風景區|復真觀|紫霄宮|清末莊園|玉虛宮|滄浪湖|丹江大壩|大西溝|掛榜岩|牛頭山|松濤山莊|桃花湖|武陵峽|小太平洋|銀洞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