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角龍

纖角龍

纖角龍又稱隱角龍,是第一種被敘述的小型角龍類,生存於7500萬~83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纖角龍屬角龍下目、纖角龍科,身長2米,重量可能約為68千克到200千克之間,草食性。截至2012年3月,纖角龍包含纖細纖角龍、Unescopceratops koppelhusae和Gryphoceratops morrisoni三個下屬種類。

基本信息

簡介

纖角龍(屬名:Leptoceratops)又譯隱角龍,在希臘文中意為“有纖細角的面孔”,是種原始角龍下目恐龍,也是第一種被敘述的小型角龍類。纖角龍生存於7500~83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的北美洲西部,與它們的近親三角龍牛角龍同一時代。纖角龍身長2米,重量可能在68公斤到200公斤之間,屬草食性恐龍。

發現

纖細纖角龍纖細纖角龍

1910年,巴納姆·布郎(BarnumBrown)在加拿大亞伯達省紅鹿河谷首次發現纖角龍,於4年後敘述並正式命名。但第一個標本缺少部分頭顱骨。

1947年,查爾斯·斯騰伯格(CharlesM.Sternberg)發現了一具完整的纖角龍化石。

1978年,巴納姆·布郎在懷俄明州北部也發現了纖角龍化石。

下級種類

Unescoceratops koppelhusae (右上) 和 Gryphoceratops morrisonii (左下)的復原圖Unescoceratops koppelhusae (右上) 和 Gryphoceratops morrisonii (左下)的復原圖

從1910年被發現至2012年,纖角龍屬普遍被認為只有一個下級種類,即:纖細纖角龍(L.gracilis)。

2012年3月,基於加拿大阿爾伯塔恐龍化石資料,研究者發現了纖角龍屬的兩個新種:Unescopceratopskoppelhusae和Gryphoceratopsmorrisoni。這兩個恐龍新種填補了小型有角類恐龍與具大角和褶邊恐龍(如三角龍)之間的空白。雖然有角類恐龍起源於亞洲,但新研究卻顯示纖角龍是在北美輻射與快速分異的,Gryphoceratops是此類恐龍在北美最早的化石記錄。

Unescopceratopskoppelhusae

此種恐龍生存於約7500萬年前,約1~2米長,重近於91公斤。它的腦後部有小型的褶邊,但頭部沒有紋飾,嘴與鸚鵡類似,與其他纖角龍相比,它的牙齒更低圓,尤為顯著的是,在它的斧形的顎部長有突出的骨骼,像下巴一樣。

Unescopceratops的一塊左下顎骨最早由PhilipCurrie博士於1995年發現於恐龍省立公園(DinosaurProvincialPark),此後由Ryan、Currie和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DavidEvans相繼對其進行了研究,並確定為一新屬新種,屬名以發現地及希臘語“ceratops”(意為帶角的臉龐)命名,種名則是為了紀念阿樂伯塔大學的孢粉學家EvaKoppelhus博士,她也是Currie的妻子。

Gryphoceratopsmorrisoni

此種恐龍生活在約8300萬年前,它擁有比其他纖角龍類更短且更深的顎部形狀。由於它的體長不超過1.5米,因此它是已知最小的食草恐龍。

Gryphoceratops的右下顎最早於1950年被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LeviSternberg於阿爾伯塔南部發現,因其具鳥嘴的臉型而將其以希臘神話中的獅鷲(Gryphon)命名,種名則是為了紀念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技工IanMorrison(他發現了將恐龍骨骼拼在一起的方法)。

食性

纖角龍如同所有角龍下目恐龍,是草食性恐龍。在白堊紀時期,開花植物遍布於大陸,纖角龍可能以優勢的開花植物為食,以及蕨類植物、蘇鐵、松柏目植物。纖角龍可能用它們的銳利喙狀嘴來咬下樹葉或針葉。

恐龍的類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