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龍

北山龍

北山龍,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大的似鳥龍。北山龍體長約8米,體重在620公斤左右,而似雞龍體長約4米,體重在440公斤左右,北山龍在體長和體重上明顯都超過了似雞龍。

基本信息

簡介

巨型似鳥龍北山龍

2009年5月,美國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彼得·馬克維奇和紐約自然博物館馬克·諾萊爾與甘肅省地礦局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古生物研究開發中心的古生物學家一起,參加了野外科考及之後的研究工作。通過室內修復和研究,我們得出,北山龍體長約8米,體重在620公斤左右,而似雞龍體長約4米,體重在440公斤左右,北山龍在體長和體重上明顯都超過了似雞龍。

研究發現,北山龍有著長達15厘米的前爪,其前肢相對於其它大多數似鳥龍類更強壯,是植食性恐龍。雖然它的前肢可能不能伸出很長或抬高許多,但其能夠活動的範圍和爪的形狀,顯示出能夠用於挖掘或摟耙地面,尋找食物。

命名

通過對北山龍的肢骨切片所做的組織學細微結構分析,兩國古生物學家有了進一步的發現,這隻世界上目前發現最大的似鳥龍尚未發育成熟。由此推測,成年北山龍的體型更大。由於北山龍體型巨大,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大最粗壯的似鳥龍,209年5月在命名時,中美兩國古生物學家又稱其為巨型北山龍。

分類

中文名稱( chinese)→ 北山龍

拉丁文學名( name)→ peishansaurus

發音( pronounced)→ pay-shan-sawr-us

含義( meaning)→ 四川北山地區

目( order )→ ornithischia 鳥臀目

亞目( suborder)→ genasauria 頜齒類

thyreophora 覆盾甲龍亞目

類( infraorder)→ thyreophoroidea 覆盾甲龍形類

eurypoda 扁腳類

ankylosauria 甲龍類

屬(genus)→ peishansaurus 北山龍

模式種(type species)→ p. philemys 薄甲北山龍

時代( period)→ 白堊紀晚期

分布( found in)→ 中國四川

食性( diet)→ 植食

發現者( discoverer)→ bohlin, 1953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

bohlin, 1953

發現

似鳥龍與現代大型鳥類鴕鳥、鵜鶘等在形態上接近,曾在北美和亞洲的多個地區發現過。20世紀70年代在蒙古南部戈壁上發現的似雞龍被認為是已知最大的似鳥龍類。 同屬似鳥龍類的北山龍於2006年6月在甘肅省河西地區俞井子盆地的北山一帶被發現,共出土了保存基本完整的4節肢骨(包括完整的肩帶)、8節尾椎骨及部分頸椎骨骼。

甘肅北山地區在中生代白堊紀時期自南向北分布著許多近東西向延伸的湖泊盆地,俞井子盆地為其中之一。通過對北山龍的埋藏特徵分析,中美兩國古生物學家確認,北山龍生活於湖泊周邊地區,當時的氣候溫暖潮濕,植被茂密。北山龍的生活時代為早白堊世晚期,距今已經有約1億年。

研究成果

根據生長線的數目以及生長線間隔的特點,它死亡時只有14歲,正值生長發育期,這隻大型恐龍突然死亡的原因雖然令人費解,但我們由此推測,在其外圍地區今後可能會發現個體更大的北山龍。

甘肅北山地區在中生代白堊紀時期自南向北分布著許多近東西向延伸的湖泊盆地,俞井子盆地為其中之一。通過對北山龍的埋藏特徵分析,中美兩國古生物學家確認,北山龍生活於湖泊周邊地區,當時的氣候溫暖潮濕,植被茂密。北山龍的生活時代為早白堊世晚期,距今已經有約1億年。

儘管有關的它的生活習性和演化過程等,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但出現這種體型巨大的似鳥龍的原因已經引起了恐龍學界的極大關注。為了讓更多的人走近和了解這隻目前世界上發現最大的似鳥龍,根據發現的化石標本,甘肅省地礦局第三地質礦產勘查院古生物研究開發中心的古生物學家最近完成了對其骨架的復原。

恐龍的類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