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葉薊

線葉薊

線葉薊多年生草本,高1~1.5米。 根紡錘形,稀疏分枝,肉質。

基本信息

介紹

【線葉薊的功效介紹】:
線葉薊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野紅花、山紅花(《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線葉薊的根或花。

【植物形態】

線葉多年生草本,高1~1.5米。
根紡錘形,稀疏分枝,肉質。
莖直立,上部分枝,有白色蛛絲狀毛或細軟毛。
基部葉於花後雕落;中部葉近無柄,長橢圓狀披針形,長10~20厘米,上面粗糙,下面有稀疏白色蛛絲狀毛,邊緣不規則淺裂或不裂,並有長短不等的尖刺;上部葉漸小,線狀披針形。
頭狀花序頂生,有長柄,總苞圓球形,紫紅色;花全部為管狀花,紫紅色。
瘦果長橢圓形,有冠毛。
花期9~10月。
果期10~11月。
生於向陽丘陵、低山坡疏林下、郊野路邊、水溝邊和空曠地上。
分布浙江等地。
【採集】秋季采根,鮮用或曬乾備用。
【化學成分】 葉含線葉薊甙A和B,A為5,4'-二羥基-6,7,8-三甲氧基黃酮或5,4'-二羥基-3,6,8-三甲氧基黃酮的葡萄糖甙。
【性味】酸,溫。

【功用主治-線葉薊的功效】

活血散瘀,消腫解毒。
【選方】①治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線葉薊根一兩(或花三至五錢)。
水煎服。
②治赤白帶:線葉薊根五錢,白英一兩半,益母草四錢,棕櫚子一兩,紫花地丁、丹參各六錢。
水煎服。
③治尿路感染:鮮線葉薊根、過路黃各一兩,地榆根、紫金牛、車前草各五錢。
水煎服。
④治跌打損傷:線葉薊根二至三兩。
水煎,沖黃酒服。
⑤治乳腺炎:鮮線葉薊根、蔥白各適量。
搗爛,加熱,噴黃酒適量,敷患處。
⑥治癤癰:鮮線葉薊根適量。
搗爛,加黃酒敷患處。
⑦治神經性皮炎:線葉薊根二兩,千里光一兩,水煎服,連服十天以上;另取苦參煎水,外洗患處。
⑧治毒蛇咬傷:線葉薊根、山白菊根,加雞蛋清搗爛外敷,每天換藥一次。
(性味以下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菊科·薊屬植物

薊屬(Cirsium Mill.),菊科,約150種,分布於北溫帶,我國約50種,廣布於全國。直立草本,很少近無莖的;葉互生,有鋸齒或羽狀分裂,裂片常有利刺;頭狀花序同性,單生或聚生或圓錐花序式排列於莖頂,或沿莖頂排成穗狀花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