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冠薊

褐冠薊

褐冠薊,菊目菊科植物。

基本信息

“莖直立,高過30厘米,分枝斜升,被蛛絲毛及多細胞節毛。莖葉橢圓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收窄,抱莖或不抱莖,長12—25厘米,羽狀半裂;側裂片4對,稀疏排列,披針形、線狀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頂端漸狹,基部有稀疏粗齒或針刺,針刺堅硬,長10—20 毫米,兩面綠色,兩面貼伏的柔毛;向上的葉漸小,長橢圓狀披針形,頂端長漸尖,基部抱莖 或不抱莖,邊緣稀疏刺齒。總苞扁球形,直徑4—4.5厘米,有蛛絲毛。總苞片5層,外層與中層披針形,頂端針刺長4—S毫米,全緣,外面無粘腺;內層線形,較中層短,頂端漸尖。 小花紫紅色。花冠長19毫米,細管部與檐部等長。冠毛污褐色,長16毫米。瘦果長圓形,長4毫米”

菊科·薊屬植物

薊屬(Cirsium Mill.),菊科,約150種,分布於北溫帶,我國約50種,廣布於全國。直立草本,很少近無莖的;葉互生,有鋸齒或羽狀分裂,裂片常有利刺;頭狀花序同性,單生或聚生或圓錐花序式排列於莖頂,或沿莖頂排成穗狀花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