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均衡主義

相對均衡主義,又名能需均衡理論。是中國學者堯穀子的最新哲學理論,他以人性為根本出發點,先分析出人性的十大層次,繼而在研究西方哲學理論的基礎上,總結出相對均衡主義的觀點。

概述

相對均衡主義,又名能需均衡理論。是中國學者堯穀子(原名張鵬)的最新哲學理論,他以人性為根本出發點,先分析出人性的十大層次,繼而在研究西方哲學理論的基礎上,總結出相對均衡主義的觀點。其主要觀點是:1.事物之間的關係是能需相對均衡的關係。2.事物的變化發展有失衡型、離衡型(發散型)、趨衡型(集中型)、均衡型四種相對均衡類型。3.失衡意味著解構,均衡意味著結構,離衡型(發散型)、趨衡型(集中型)是最常見的相對均衡運動狀態。因此我們要要分清事物的能引需以及能需的相對均衡類型,從而更好地把握事物的發展方向。

基本概念:

均衡:
均衡的最一般意義指經濟事物中有關的變數在一定條件的相互作用下所達到的相對靜止的狀態。在這裡擴展到哲學領域,指事物中能需之間以及各自在一定條件的相互作用下所達到的相對靜止的狀態。
相對:
相對就是一個物質或一個整體和另一個物質或另一個整體相互比較,相對指有條件的、暫時的、有限的、特殊的;
:
對事物的運動有作用的力。
  需
事物運動的客觀要求。

原理依據:

從空間的結構上講,人性的內容包含行為、形體、情感、精神、認知、目的、歷史、未來、多面和多變十個基本層面。在時間的作用下,行為決定關係形體造就特徵情感影響態度精神成就氣質認知左右能力目的決定計畫歷史帶來經驗未來設定理想,從而人性的內容可以概括為行為關係、形體特徵、情感態度、精神氣質、認知能力、目的計畫、歷史經驗、未來理想、多面多維和多變多態十大類,各類之間有過渡,因而產生新的性質,總共十八大類。每一人性對應至少一種哲學,對應如下:
有 人性 需 能

意識 開發 發展個人主義

意識 目的計畫 完美 唯美主義
意識 研究 真理 理性主義
意識 認知能力 知識 科學主義
意識 成就 成就 實用主義
意識 精神氣質 權力 意志主義

意識 藝術 浪漫 浪漫主義
意識 情感態度 愛 人道主義
物質 物質 生理 物質主義
物質 身體特徵 安全 存在主義
物質 實在 真實 批判主義
物質 行為關係 和平 和平主義
時間 歷史經驗 經驗 經驗主義

時間 未來理想 理想 理想主義
時間 先驗至善 先驗主義
時間 超理想至美 共產主義

無(虛無主義) 無 無 無

基本原理:

 

 一、相對均衡分類

相對均衡分類用表格表示如下:
本質、主體 能 需 主 客
級別 強要 較強 較弱 弱
主客關係 必要重要 必要不重要 重要不必要 不重要也不必要
變化關係 失衡型 離衡型(發散型) 趨衡型(集中型) 均衡型
能需相對均衡:能需之間或各自的相對的均衡的關係。 相對均衡的變化關係:失衡型,相對均衡型,均衡型。
失衡即是失去相對均衡,指能需之間或各自的關係處於已解構的分離狀態。
均衡即是達到完全均衡,指能需之間或各自的關係處於已結構的統一狀態。
相對均衡即是既未失衡也未均衡,指能需之間或各自的關係處於或解構或結構的轉化狀態。
具體分兩種類型:
集中型:
能大於需求的關係。也叫趨衡型相對均衡。
發散型:
能小於需求的關係。也叫離衡型相對均衡。
集中型、發散型反映了能對於需求相對均衡的能的大小,也即相對平衡的數量的多少,而這個數量是由均衡體的能需的發展級別決定的。
世界發展的方向是由世界的能需之間或各自從不均衡狀態向均衡狀態運動的過程。
世界運動的方向包括由世界的能需之間或各自從不均衡狀態向均衡狀態運動的過程和由均衡狀態向不均衡狀態運動的過程。也叫世界的上升趨勢和下降趨勢。

二、能需均衡原理

1.事物之間的關係是能需相對均衡的關係。
2.事物的變化發展有失衡型、離衡型(發散型)、趨衡型(集中型)、均衡型四種相對均衡類型。
3.失衡意味著結構,均衡意味著結構,離衡型(發散型)、趨衡型(集中型)是最常見的相對均衡運動狀態。

原理模型:

氣球-菱形模型
假設把氣球比作均衡體,這個氣球如何由小到大而不至於爆炸的過程就是均衡體由最小均衡增長到最大均衡的發展過程。
為了定量便於研究這個發展過程,我們把氣球簡化為球體,球體簡化為正四面體,正四面體簡化為菱形。◇客劃分為兩個三角形,上面為能,下面為需,菱形是最基本的能需均衡原理的圖形結構。譬如嬰兒,嗷嗷待哺,母親餵奶給他,嬰兒不哭了。嬰兒嗷嗷待哺是需本身有了相對均衡運動,其母親有可以餵奶的能,母親餵奶給他就實現了相對均衡狀態向均衡狀態運動的過程,這個菱形結構得以建立和發展。如果嬰兒要奶,無人管之,嬰兒自身的能也不能與自身的需實現均衡,以致嬰兒性命不保,菱形被破壞解構了。其實,一切事物皆然,只有對自身和環境的能需關係以及各自內部所形成的關鍵“菱形”客觀分析研究,才能在相對均衡運動中不斷壯大自己。
套用實例:
外交部部長楊潔篪在訪問墨西哥接受記者採訪時,就世界權力重心正從西方向東方轉移的言論指出,世界上正在出現的趨勢是國際力量正逐步向相對均衡的方向發展。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首次對商業銀行內部治理及風險控制作出要求:“要繼續完善商業銀行內部治理結構,建立科學有效的業績考核制度和風險管理制度,把短期目標和中長期發展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做到信貸資金的相對均衡投放,促進全年貨幣信貸調控目標的實現。”可見金融信貸投放還是要保持進度節奏均衡、行業分布均衡、期限配置均衡。
在四川,成都市在會上交流了他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積極探索和成功經驗。綿竹是以統籌規劃、經費、辦學條件、師資、幫扶、考核評估為抓手,促進和保證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都則是以標準化建設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實現教育均衡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