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埠鎮

瓦埠鎮

瓦埠鎮:位於瓦埠湖東岸、壽縣縣城東南30公里處,距省會合肥、煤城淮南均為60公里,全鎮面積46平方公里,現轄1個街道居委會、12個村委會。全鎮共167個村民組、6300戶,人口2.5萬,耕地3.3萬畝。瓦埠鎮水上交通便利,古來即是沿淮一重要的內河碼頭,商貿繁榮,有“金瓦埠”之稱。沿瓦埠湖向南,水路由東淝河南通李山、雙廟集、炎劉、三覺等鄉鎮,北達壽春鎮及沿淮鄉鎮。

基本信息

歷史革沿

瓦埠鎮,有文字記載就有2600多年的歷史。據《壽縣誌》記載:“鎮西為東淝河故道,後積為瓦埠湖(又稱望春湖)”,“瓦埠在漢時曾為成德縣治,晉廢,元朝稱瓦埠站,明清時稱。:春秋末孔子弟子宓子賤由魯使吳,病卒葬於此,墓冢尚存,後人建宓子祠,稱瓦埠街為‘君子鎮’”。

縣誌載:宓子即宓子賤,春秋末魯國人,名不齊,孔子學生,曾為單父宰。死於楚地,其墓在瓦埠鎮東南鐵佛

瓦埠鎮瓦埠鎮—城門

崗。光緒《壽州志》記“墓在州南六十里鐵佛崗。”墓南原有明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奉直大夫知壽州事舒琛所立之“先賢單父宓子賤”碑,墓東北里許之路邊原有萬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奉直大夫知壽州事彭汝賢題之“先賢單父候宓子賤神道碑”。今碑不存,墓猶在,墓周140米,封土高3米,時有過客憑弔。清人王肇奎謁宓子賤墓時曾寫道:“僕夫尋前路,下馬古城陰。遠水圍平野,斜陽薄斷岑。鳥驚人語散,草入墓門深。再拜懷先哲,鳴琴空好音。”

傳說在宋年間,八賢王趙德芳帶兩隨從南下微服私訪,經壽州至瓦埠,發現街道上市風正人心向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臨行之時在客棧揮毫題寫了“君子裡”三個大字,後世人在南街的門楣上將其鐫刻,現門楣條石雖斷依存,字跡清晰可辨。

革命傳略:瓦埠古鎮不僅歷史悠久,更是皖西北革命鬥爭的發源地。1922年夏這裡就成立了中共小甸特別支部,開展革命活動。1928年9月中共壽縣第二次黨代會在瓦埠國小召開,選舉了第二屆壽縣縣委;1929年初,仍在瓦埠國小召開黨員會議,省臨委巡視員周範文出席會議,會議選出么三屆壽縣縣委;6月底,在瓦埠鎮的上奠國小再一次召開黨員會議,整頓組織紀律,會議選出第四屆壽縣縣委;1931年3月,中共中央巡視員方運熾與中共皖北特委巡視員來壽縣,在瓦埠鎮的上奠寺召開壽(縣)、鳳(台)、阜(陽)三縣聯席會議,成立中共皖北(壽縣)中心縣委員會。3月31日爆發了震驚江淮的“瓦埠暴動”。8月,根據中共中央指示,皖西、皖北中心縣委合併成立為隸屬中央領導的中共皖北中心縣委。

基本概況

瓦埠鎮瓦埠鎮一條古老的街

瓦埠鎮是20世紀50年代末經國務院批准公布的首批重點集鎮。瓦埠鎮三面環湖,又處在淠史杭灌渠末梢,歷史上自然災害頻仍,經濟基礎薄弱,為壽縣重點貧困鄉鎮之一。

壽縣瓦埠鎮地處壽縣東南水鄉,依湖設鎮。古老的四條街道,青石鋪路,街心正中的條石上,深及寸許的車轍清晰可辨,街道兩邊的民居本著前店後鋪的建築格局,青磚小瓦,推窗亮閣,有的庭院深達三進、四進甚至五進,每一進天井裡的建築格局也是各不相同。

瓦埠鎮轄13個行政村、161個村民組,總人口2.6萬人,城鎮居民近萬人,全鎮總面積68平方公里。交通十分便捷,距206國道僅有20公里。公路距省城合肥不足80公里,每天有客運班車18輛36班次往返合肥與瓦埠之間,距煤城淮南也不足70公里,距縣城壽縣不足80公里,每天有7輛14班次客車往返於淮南-壽縣-瓦埠之間,水路到壽縣、淮南更近,只有30公里,順瓦埠湖可以直接進入淮河。通信事業十分發達,建有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基站,信號覆蓋全鎮,鎮上建有有線電視站,全天24小時傳輸衛星信號,每天滾動播出22套電視節目。

鎮政建設

圍繞新農村建設目標,紮實推進農業、農村工作十六屆五中全會之後,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瓦埠鎮瓦埠鎮—集鎮

的宏偉目標,農業、農村問題再度成為全黨、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如何做好新時期農業、農村工作,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也成為廣大農村工作者最關注的課題。聯繫瓦埠鎮的實際,結合我們在具體工作中的體會,談談對這一課題的認識。隨著農村稅費改革及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實施,農村形勢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主要表現在:

一、稅改、減負和各項惠農政策得到落實,農民負擔大為減輕。全面取消農業稅和各項涉農補貼的發放,等於增加了農民的現金收入。2006年,本地區農民享受各項補貼接近畝均50元,廣大民眾真正得到了實惠,體會到了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心、扶助。

二、農村基層幹部素質得到了提高,幹群關係明顯改善。稅改以後,鎮村幹部從過去繁重的稅費徵收繳任務中解脫出來,致力於發展農村經濟和農村公共事業建設,如水利興修、扶貧救災等等,為民眾辦的實事多了,向民眾伸手的時候少了,幹部的工作水平有了提高,作風有了轉變,同民眾關係更加融洽。

三、財政支持力度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狀況得到改善。以瓦埠鎮為例,2003年以來,國家共投入農業綜合開

瓦埠鎮瓦埠鎮—排澇

發、扶貧(以工代賑)和其他專項資金800多萬元,新建機電站3座,挖當家塘5口,修砂石路7公里,改造良田1萬多畝,建橋、涵、閘工程600多座,極大地改善了我鎮水利、交通條件。

四、農村生產力有了一定發展,農業產業化初具規模。隨著農村信息化的發展,農民民眾對政策法規、致富信息的了解更快捷、更深入,優良品種和農業機械化的推廣提高了生產效率。近年來雖然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人數增多,但農業生產和產業化水平還是有了一定提高。瓦埠鎮近年來相繼培育了金源水產、振興棉麻、糧油綜合廠、滬皖泰伊製衣有限公司等一批產業化龍頭企業,初步形成了優質水產、棉花、糧油三大產業基地,對農民增收、財政增量貢獻較大。

下轄村級

鐵佛村

張沖村

張嘴村

上奠村

瓦埠街道

瓦崗村

地理環境

瓦埠鎮是依瓦埠湖而得名,瓦埠湖系江淮之間最大的行滯洪湖泊,安徽省五大淡水湖之一,水面達24萬多畝,地面徑流涵蓋合肥市的肥西、長豐兩縣部分鄉鎮,六安市的金安、裕安、壽縣,淮南市的謝家集等,水系流經壽縣的東肥閘入淮河。

縣誌載:淝水出於合肥西北將軍嶺,西行入壽境,北流至東津渡,即古之長瀨津,過長瀨橋,又名肥橋,再西北流,於八公山南麓入淮,此即古時之淝口。瓦埠湖沿湖流域常年平均氣溫14.8℃—14.9℃,一月均溫0.7℃,7月均溫27.8℃,屬亞熱帶半濕潤氣候,年降水量906.7㎜,無霜期213天。

水利資源

瓦埠鎮瓦埠鎮瓦埠湖風光

瓦埠湖水域遼闊,水質優良,盛產銀魚、瓦蝦,其中銀魚最為有名,在清代被列為貢品,現出口歐美、東南亞等許多國家,成為享譽世界的名菜佳肴。

瓦埠鎮風光秀美、景色怡人,多文物古蹟,有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是旅遊、度假的好去處。瓦埠湖上碧波萬頃,漁帆點點,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泛舟其上,或觀光、或垂釣,如置身仙境。幾百米長的明清老街,保存完好,青磚綠瓦,斗拱飛檐,青石鋪地,徜徉其間,疑入時光隧道,盡發懷古幽思。假日閒暇,偕三五好友作一日游,你定會覺得身心放鬆,神清氣爽,感嘆不虛此行。

地方特產

瓦埠鎮瓦埠鎮——瓦埠湖銀魚

瓦埠湖銀魚是主要特產之一:瓦埠湖銀魚體長3-6厘米,體型扁長色白如玉,半透明似銀而得名,古稱膾殘、銀花。唐朝詩人杜甫的“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魚”既是指銀魚而言。瓦埠湖銀魚營養豐富,每百克鮮銀魚中含蛋白質8克,每百克乾銀魚中含蛋白質72克、脂肪13克、鈣760毫克、磷質1100毫克。

食鮮時,只需將從湖中捕撈出來的銀魚剔除雜草、雜魚、雜質或通過解凍後的銀魚用清水漂淋一下,水開即入鍋烹煮,輔以佐料,其味鮮美。食之可以健脾胃、通三焦。食用方法很多,家常佐以肉絲氽湯、雞蛋氽湯、雞絲氽湯等。銀魚即可鮮食外,還可曬乾或冷凍製成小包裝儲藏。

製成乾品有兩種方法:一是銀魚捕撈出網後,剔除雜草雜魚雜質,放入清水中漂洗後瀝水幾分鐘,放入事先準備好的黃豆油中浸幾分鐘,撈出後當天曬乾魚成金黃色,色澤金亮,稱之為“油條”;另一種方法是將漂洗後的銀魚放入事先準備好的有一定濃度的明礬水中,浸泡幾分鐘後撈出曬乾,魚成銀白色,稱之為“礬條”。銀魚出水後如過2-3小時不作處理則瀉如水,故漁者得亨鮮食口福。現瓦埠湖銀魚幾乎全部實行鮮品冷凍儲藏後外調,不僅銷往江浙上海一帶,還出口東南亞、日本和港澳台地區,為國家賺取外匯。瓦埠湖銀魚在明末清初時就被列為貢品,成為帝王將相口中的美味佳肴。

特產之二:瓦埠白蝦:屬秀麗白蝦類,遐邇聞名,清代時為貢品,遂稱瓦蝦。體長5-8厘米,甲呈銀白色,閃光,間帶有赤褐色斑紋。殼薄、肉滿、細膩脆嫩。若取活蝦去頭,蘸醬醋食之,其味絕美,佐酒最佳。熟食清炒蝦仁、蔥爆油炸、鹽漬大蝦,鮮美爽口,優於一般塘、河蝦。

瓦埠鎮瓦埠鎮特產——毛刀魚

特產之三:瓦埠湖的毛刀魚:毛刀魚一般體長約8-10厘米以上,有銀色細鱗。每年七八月間捕撈量最大。曬乾,其質優者色白稍透明,頭部無滓泥,燃之可產盡。大的體長可達20厘米以上,漁民多以鮮的出售,可曬乾。鮮食時將水燒開後,將魚入鍋並配以佐料;食乾時,可將頭剔除,放入油鍋過油後配以佐料大火燒開後文火慢煮半個小時即可食之。

特產之四:是“瓦埠街的吊爐火燒”。:古時就有“瓦埠街的吊爐火燒下塘集的燒餅”之說。

瓦埠的吊爐火燒是以麵粉調成稠糊狀讓其通過自然發酵,等到發酵到一定的程度後再按一定比例調以食用鹼水,充分調製均勻後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燒制。燒制方法通常是一個口徑60公分的平底鐵鍋和一個與之配套的陶製鍋蓋,鍋蓋上一般糊上厚達1厘米的黃泥麻絲和的泥巴,燒火一般使用白皮麻秸較好,先將鍋蓋放在火上直接燒,燒到鍋蓋上的泥巴能與白皮麻秸磨擦出火星為佳。再將調製後放在平底里的麵糊放在剛剛燒鍋蓋的爐火上,麵糊上刷上糖稀撒上芝麻蓋上剛剛燒紅的鍋蓋,再在爐堂里添上少許柴草,等上七八分鐘,當你打開鍋蓋後,一股淡淡的甜味和芝麻的香味保證誘的你口水直流,兩面金黃色的外焦里嫩中空的近似半球狀的吊爐火燒就烤好了。由於麵粉是通過自然發酵並調製食用鹼,不是經驗充足的人是很難把握的,還要製作一套專用烤具,所以一般人家不會燒烤的。現在瓦埠街上也只有兩三戶從事“吊爐火燒”的燒烤,以此作為謀生的行當。

六安鄉鎮(二)

主要是詳細介紹福建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