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鎮

大順鎮

大順鎮:位於壽縣東南端,瓦埠湖東岸,三面環湖,東與長豐縣接壤,北與淮南市隔湖相望,距206國道莊墓段西10公里、正在興建的合阜高速莊墓段西8公里。國土面積10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3萬畝,地勢南高北低,易澇易旱。全鎮轄23個行政村,一個街道居委會,302個村民小組,12050戶,其中農業戶數11425戶;總人口39580人,其中農業人口38672人。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大順鎮六安市領導到大順鎮考察
大順鎮位於壽縣的東南方,瓦埠湖東岸,206國道線莊墓段西10公里處。全鎮面積10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4萬畝,轄23個行政村,一個街道居委會,302個村民祖,總人口3.8萬人,勞動力1.8萬餘人,2004年度社會生產總值2.5億元,人均純收入2000元。

大順鎮為典型的農業鄉鎮,糧油生產為全鎮的支柱產業,年產優質糧4萬餘噸、菜籽6000餘噸;畜禽產業得到了大力發展,2007年出欄生豬4萬餘頭,家禽100萬隻;鎮內有可養水面5000畝。

全鎮有集體企業二個,民營企業十個。鎮政府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鎮廣播、電視普及率100%;民眾磚混結構住房率100%;農網改造率100%,全鎮實現了同網同價;實現了村村通砂石路;固定電話、行動電話入戶率達50%以上。

以中心鎮建設為重點,該鎮的小集鎮建設規模不斷加強、中心鎮功能不斷得以完善,東西、南北兩條主幹道橫穿全鎮,使得大順鎮的交通更加便利(離合肥市1小時路程),區位優勢得以顯現。

鄉鎮特色

大順鎮大順鎮政府
位於古城壽縣東南,瀕臨以瓦魚瓦蝦而盛名的瓦埠湖畔的大順鎮,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農業資源豐富,反季節蔬菜大棚生產的綠色無公害蔬菜和花卉基地生產的花卉直接進入合肥市場,工業發展迅速,投資500萬元的順發紡織、投資2000萬元的利豐織造、投資3000萬元的利順紡織相繼建成,工業集聚區建設初具規模。

大順鎮黨委、政府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和集鎮文明創建力度,大順鎮的小集鎮建設規模不斷加強、中心集鎮功能不斷得以完善,東西、南北兩條主幹道橫穿全鎮,使得大順鎮的交通更加便利,區位優勢明顯。但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進步,中心集鎮和副中心集鎮的建設規模已不能夠相適應發展的需要,大順鎮新一屆領導班子根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按照東向發展,主動融入合肥經濟圈,建設和諧大順的思路,現對大順鎮進行長期遠景規劃。

地理概況

大順鎮位於壽縣東南端,瓦埠湖東岸,三面環湖,東與長豐縣接壤,北與淮南市隔湖相望,距206國道莊墓段西10公里、正在興建的合阜高速莊墓段西8公里。國土面積10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3萬畝,地勢南高北低,易澇易旱。 

行政概況

全鎮轄23個行政村,一個街道居委會,303個村民小組,11279戶,其中農業戶數10664戶;總人口39129人,其中農業人口38312人。

機構設定 

中共壽縣大順鎮委員會
黨委書記:洪濤
壽縣大順鎮人大主席團
人大主席:空缺
壽縣大順鎮人民政府
鎮長:汪道宏
下設兩大綜合辦公室:
大順鎮黨政辦公室 聯繫電話:0564-4799001
大順鎮經濟發展辦公室聯繫電話:0564-4799013 

基礎設施

大順鎮大順鎮實現村村通

全鎮已通柏油路或碎石路的村達100%,村部通碎石路的村達88%,其中街道村、羅埠村實現了組組通碎石路,余埠村組組通柏油路,唐圩村、大方村、方灣村、鄭莊村年低前可實現組組通水泥路。

全鎮實現組組通電話,固定電話入戶率達50%以上,行動電話人均持有率達10%;全面實施了標準化農電網改造,改造老化電路19.6km,農戶用電率達100%;農業機械普及率達95%以上;廣播、電視覆蓋率100%;集鎮居民100%用上自來水;中心集鎮和副中心集鎮有線電視入戶率達100%。

經濟概況

大順鎮大順鎮——瓦埠銀魚
大順鎮為典型的農業鄉鎮,農業資源豐富。糧油生產為全鎮的支柱產業,年產優質糧5.5萬餘噸、菜籽2300餘噸;畜禽產業近年得到了大力發展,年出欄生豬5萬頭,家禽50餘萬隻;鎮內有可養水面9000餘畝。

2006年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19607畝,其中糧食作物80299畝,經濟及其他作物39308畝。實現年產糧食4萬噸。

2007年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26110畝,其中糧食作物108620畝,經濟及其他作物17490畝。全鎮有集體企業二個,民營企業四十家,產品涉及紡織、製衣、建材、畜禽、水產品、苗木花卉等。全年實現國民收入2.9億元,其中農業收入2.1億元,工業及其它收入0.8億元。年財政收入193萬元。

全鎮有集體企業二個,民營企業四十家,產品涉及紡織、建材、畜禽、水產品、苗木花卉等。

大順林果科技園

大順林果科技園建於2003年,位於大順鎮新橋村境內,總投入100萬元,占地面積150畝。該園以培育果木幼苗及盆景為主,品種300個,年出圃種苗200多萬株,年產值150萬元以上,產品銷往全國20多個省市。

經濟效益:該園是2003年新橋村黨支部滾動集中全村拋荒地利用退耕返林政策建成的,建成後租賃給共產黨員黃光成經營。黃光成年純收入可達50萬元,新橋村集體年純收入1.5萬元,境內周邊黨員民眾每年進園務工勞務總收入8萬元,郵寄信件、苗木支出6萬元,同時輻射帶動了周邊村組的林果生產。 

資源特產

大順鎮大順鎮特產——綠小米
特色小米——綠小米
1、特徵特性幼苗葉片、葉鞘均為綠色,株高160厘米,穗長紡錘狀,長25厘米,穗粒重16.9克,刺毛長,穗粒鬆緊適中,穀殼草黃色,米粒呈深綠色,圓形,千粒穗重2.5~3克,出米率85%以上,穗草比1:1,北方春播從出苗到成熟120天,華北地區夏播成熟期90天左右。

2、食用性能據國家農業部穀物品質檢測中心抽樣分析,含蛋白質12%,脂肪3.7%,賴氨酸0.29%,直定鏈澱粉含量14.6%,膠稠度113毫米,糊化溫度2.3。同時富含多種維生素及一種具消除勞動功能的輔酶物質。經常食用可起到降血脂、調節血糖、降低膽固醇、提高肌體免疫力、防止心血管疾病等作用。

2、瓦埠銀魚

古城賓陽門外的東淝河,縱貫全縣南門達122公里,中段河床低洼,故水面寬達5公里左右,這裡就是盛產銀魚瓦埠湖

銀魚,古稱膾殘,白小,杜甫“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魚”的詩句即指此魚。頭扁平,體細長,光滑透明,潔白如銀,體長1-2寸,屬天然性魚類。每年三四月間繁殖。在水草叢生的湖灣河口產卵,產卵後母魚即死去,壽命一年。每條能產卵幾千粒,卵化後迅速生長,五月中旬生長成熟,即可捕撈。瓦埠湖銀魚年產量在20萬斤上下,多出口或運往北京合肥香港等地。

銀魚肉質細嫩,鮮美可口,營養豐富,鮮吃最美。但由於銀魚細嫩,出水便死,如不立即加工暴曬,很快即化成乳汁一樣的水漿。故漁民多出售乾銀魚。銀魚可做炒菜、燴菜、湯菜等十幾種佳肴。清代曾列為貢品,今人多作饋贈禮品。

六安鄉鎮(二)

主要是詳細介紹福建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