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豐鎮[安徽省壽縣安豐鎮]

安豐鎮[安徽省壽縣安豐鎮]
安豐鎮[安徽省壽縣安豐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安豐鎮位於壽縣的中南部的小鄉鎮,由原安豐鎮(轄原石集鎮、谷貝鄉)、楊仙鎮(轄原荊塘鄉、楊仙鄉)合併而成。全鎮總面積188.8平方公里,轄16個村街,總人口8.1萬,耕地10.5萬畝,可養水面1.8萬畝。鎮政府駐地石集街道,建成面積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2.6萬人(含在校學生1萬餘人),其中城鎮戶口僅3000人。為典型農業鄉。全國、全省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鄉鎮。2006年,安豐鎮被確定為全縣唯一的省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鎮。

基本信息

區劃沿革

安豐鎮安豐鎮
南北朝時即設安豐縣,並為安豐郡治。此地早先有“安康豐盈”之稱,為典型的魚米之鄉。1958年12月,壽縣正陽關—真武廟店—莊墓橋一線以南成立安豐縣,在境內石家集老街以北1.5公里處(現安豐高中處)興建安豐縣城。次年因供水難度大安豐縣被撤銷而停止建設,僅建成一條街道,取名安豐路。1961年置安豐區至1992年。區公所駐安豐路。1992年2月撤區並鄉,安豐區一分為四,即谷貝鄉與石集鎮合併為石集鎮;楊仙合併入荊塘鄉;隱賢鄉、太平鄉併入隱賢鎮,彭城鄉併入眾興鎮,至此,安豐區建制撤消。1996年3月石集鎮更為為安豐鎮(曾設安豐縣),1999年10月荊塘鄉更名為楊仙鎮(境內有楊仙鋪子老集)。2004年9月鄉鎮區劃調整,楊仙鎮併入安豐鎮至今,為一類鄉鎮,鎮人民政府駐安豐西街原區公所處。轄37個村,3個街道,545個村民組。

地形地貌

安豐鎮以瓦西乾渠貫穿崗地為最高點,呈現中高東西低走勢,瓦西乾渠崗地平均海拔高程為46米,東部瓦埠湖灘地平均高程在20米,西部梁家湖灣區平均海拔高程為24.6米,崗區是黃色粘土,灣區及平原為水稻土和沙壤土。

礦產資源

西部梁家湖排澇渠蘊藏少量黃沙,多用於建築建材工程施工。中部崗區為黃色粘土,適合建窯燒制磚瓦,目前建有槐店、戚沖、桓店、梧桐、荊塘等五座輪窯廠。

人文景觀

安豐鎮安豐鎮
⑴境內位於三關村內的賀駕古堆據傳為明朝皇帝朱元璋巡遊至此,當地百姓黃土墊路、淨水潑街慶賀皇帝巡遊而堆砌。

⑵青城村境內有小姑墳遺址,傳說河南籍一美貌女子病逝於此,當地民眾厚葬之。後來無論是有疑難雜症或婦女不孕者,到此墳前燒香許願,即可遂願,次年須去還願,一段時期香火旺盛,約有千年歷史。

⑶竹興村境內有一古堆,當地百姓傳為三國時期大將鄧艾墓,現猶存。

⑷草門村廟西組境內建有華佗廟一座,據傳始建於嘉慶二年,當時有廟宇10餘間,廟田10餘畝,為人們紀念華佗到此行醫治好瘟疫而建,香火旺盛,後於文化大革命期間破四舊時被毀。80年代初人們自發重建華佗廟二間,請有華佗塑像,每年九九重陽節舉辦廟會,參加廟會者達4000餘人,表達了人們對華佗的敬仰之情。現正計畫擴大規模進行重建。

經濟狀況

安豐鎮安豐鎮
1.基本狀況。2006年,安豐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53億元,糧食總產量57728噸,油料總產量8383噸;財政收入660萬元,比上年淨增260多萬元,增幅達65%;農民人均純收入2700元,綜合經濟實力在六安市排名第24名。

2.農業。安豐鎮現有耕地10.5萬畝,主產優質水稻、小麥油菜,經濟作物有西(打)瓜、豆類等。農業生產廣泛推廣良種良法和雜交制種技術。水稻品種主要有汕優084、Ⅱ優084、協優084、協優63等。小麥當家品種有豫麥18、揚麥5號。油菜品種為陝油6號、皖油18等。

3.林業。全鎮現有林業種植面積10060畝,木材蓄積量9600方,年採伐量1200方,退耕還林1681畝,林業育苗300畝,林木主要品種有楊樹、水杉,果樹有等。

4.畜牧。2006年,全鎮飼養家禽60萬隻,出欄35萬隻,飼養家畜5.5萬隻(頭),出欄3.3萬隻(頭)。農民飼養家畜以圈養或散養為主,境內有大型種豬場2家,黃牛飼養戶4家,獺兔飼養戶5家,家禽以散養為主,大型飼養戶10家。家禽主要品種為生豬、黃牛、水牛、獺兔、母代雜交波爾山羊。家禽主要品種有土雜雞、肉雞、麻鴨和皖西白鵝。

5.水產。境內可放養水面18100畝,精養魚塘12600畝,年捕撈量6300噸,產值6500萬元。漁業生產以粗放經營為主,投放魚類品種有青、草、鰱、四大家魚,兼有飼養龍蝦、黃鱔、甲魚、鱖魚、河蟹等高附加值的水產品,大型漁場有東大圩、梁家湖、戚沖、羅沖水庫等漁場。

6.水利。安豐鎮屬淠河灌區,全鎮灌溉面積10萬畝,境內有石集分乾渠、瓦西乾渠、淠東乾渠等大型灌溉河流,有梁家湖排澇渠、東淝河、中心溝等大型排澇渠道。灌區分瓦西、淠東、木北、石集分乾渠,有桓店支渠、酒房支渠、新圩支渠、安豐支渠、梧桐支渠、金店支渠、西河支渠、關廟支渠、長青支渠、北湖支渠、楊南支渠、農埂支渠、愛國支渠、小東圩支渠;大型水利設施有楊仙大橋王家大橋、承接淠淮的廟崗船閘。防洪設施有號稱萬畝的東大圩和愛國圩、馬路圩。水利站現有職工25人,承擔全鎮防汛抗旱、水利興修及配套工程維護管理等技術指導和服務。

7.鄉鎮企業。安豐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優勢明顯,全鎮現有工業企業60餘家,從業人員7560人,產值2.4億元,利稅2400萬元,工業企業增加值7200萬元,技術含量較高。主要規模企業有豐粵米廠、豐盛米業有限公司、安康自來水廠、桓豐和康達生豬、匯光肥料科技有限公司、壽縣建築建材總廠(豐華集團)、陽光駕校、荊塘、安豐等五座輪窯廠、安徽省三暢豆業科技有限公司等。近年來,由於實行優惠政策招商引資,盤活部分資產和資源,激活全鎮企業發展勢頭,目前有招商引資企業:三暢公司、匯光公司、陽光駕校等。

8.第三產業。
飲食服務業。2006年飲食服務業126家,從業人員706人,產值3780萬元,利稅793.8萬元,解決剩餘勞力和下崗工人就業286人。

房地產。全鎮有建築隊21家,從業人員252人,實現產值9408萬元,利稅254萬元,竣工面積3.6萬平方米。
商貿流通。安豐鎮為周邊地區商貿流通商品集散地,現有大小商埠568家,極大活躍了全鎮及周邊人民的生產生活。

金融。安豐鎮金融機構共有三家,分別為壽縣農業銀行安豐營業部、安豐信用社和安豐郵政儲蓄。農行安豐營業部有網點1個,職工8人,業務範圍涉及存、貸款、結算、金融服務、家財險、長期壽險、健康險、人身意外傷害險等,2006年底存款餘額達7000萬元,發放貸款600餘萬元。安豐信用社營業面積達上千平方米,擁有網點3個,職工21人,主要為存、貸款及結算業務,是服務三農、支持地方經濟的主力軍,2006年底,存款餘額達5100餘萬元,發放貸款3000餘萬元。安豐郵政儲蓄所經營的業務範圍主要有財政儲蓄、匯兌,擁有網點3個,職工16人,營業面積300平方米,截至2006年底,存款餘額已達8500萬元。

保險。1989年10月,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安豐服務所正式設立,主要有機動車輛保險、企業財產保險、人生意外傷害險等三大類30多個險種,年收保費100萬元,理賠70萬元,目前共收保險費2000餘萬元,有力地保障了全鎮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基礎設施

安豐鎮安豐鎮
道路交通。安豐鎮境內有省道1條(壽縣—六安203省道),縣道2條(石隱路石吳路),里程60公里。鄉村公路42條,里程120公里。全鎮道路狀況一般,目前正在實施“村村通水泥路”工程,一期工程8條路32公里正在施工,可望“兩年實現村村通、四年實現村村連”。全鎮有大中小型客車85輛,可以通往壽縣、淮南、六安、合肥、南京、無錫、上海等全國大中城市和縣內所有集鎮,擁有大中小型運輸車輛832輛,年創價值15641萬元。

供電。安豐鎮通電時間較早,線路損毀較為嚴重,1999年至2003年投入2000萬元進行農電整改,完成全鎮所有村組和台區改造,現全鎮供電設施配套,線路布局合理,實現40個村(街)545個村民組全部通電,通電14498戶,用電大戶32戶。境內企業用電和排澇用電都使用專用線路,大大方便企業生產和防汛抗旱工作,居民照明用電按物價局核定價格,統一抄表,統一開票,統一電價,在交費大廳公開交費,杜絕人情電、關係電和特權電。

廣播電視。鎮廣播電視管理站現有職工7人,播音室建設實現標準化、規範化,曾獲得全省先進廣播站稱號。實行鎮播音、村播放,40個村(街)建有村級播音室,及時準確傳達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農業科技知識,全鎮小喇叭覆蓋率達90%。安豐鎮於1989年正式開通了有線電視入戶工程,現有有線電視用戶1500戶,鎮有線電視接收站,能夠接收39套電視節目,特別是農民民眾喜愛的中央七套農業節目,信號強,受到民眾稱道。目前,正按照上級廣電部門的規劃要求,逐步實施“村村通”工程,將惠及千家萬戶。

郵政電信。安豐郵政分局可辦理郵政郵政儲蓄、匯兌、信函、包裹等業務,由郵遞員直接傳送到戶。電信分局與郵政分局1997年3月分家。全鎮程控電話1992年12月開通,現有機房4處,程控交換機10台,固定電話開通11000門。境內有移動經營網點11家,主要經營範圍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手機銷售、入網、交費和手機維修功能。全鎮40個村(街)545個村民組均已開通電信光纜和寬頻。
供水。2006年5月安豐鎮新建成安豐安康自來水廠,日可供潔淨自來水10000噸,可充分滿足人們生產生活需要。

小集鎮建設。安豐鎮境內共有荊塘街道、楊仙街道和安豐街道3個街道,安豐街道為鎮政府所在地,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中心,市政設施也好於其它兩條街道。三條街道均實現了硬化、綠化,安豐街道、楊仙街道已實現亮化和美化。安豐街道修建了下水道和垃圾處理場,建有標準化交易大棚。2006年又斥資4000餘萬元新建安豐商貿北街,占地51畝,建成商品房316套2.58萬平方米,水泥路9500平方米,人行道7000平方米,綠化帶2800平方米,基礎設施配套齊全,被市建委稱為市場化運作開發集鎮的樣板工程。現擁有街頭公園1座,停車場2個,農民體育場1個,隨著經濟的發展,安豐小集鎮的人氣、財氣正日益俱增

社會事業

安豐鎮安豐鎮
教育。全鎮現有省級示範高中1所,公辦中學4所,民辦中學1所,國小21所,幼稚園3所。在校學生11670人,國小入學率100%,國中入學率98.8%。擁有楊仙、安豐兩個教育中心校,負責全鎮的教育教學管理,現有教育管理人員10人。

學前教育。2006年,有各種性質的幼兒學前教育8所,入園兒童765人,從事幼教人員21人。

義務教育。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6187人,公辦學校26所,全鎮基本普及“兩基”目標。

衛生。2006年底有中心醫院一所,鄉級衛生院一所。中心衛生院開設兒科、內科、外科、婦產科、骨科、五官科及重症監護室,還有防保、護理、放射、檢驗及預防門診和保健門診。醫技人員100人,有醫療大樓一幢,醫療設備有X光機、東芝B超機、血液透析機、血球計數儀、生化分析儀等。村級衛生室39個,從醫人員117人,為全鎮人民身體健康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民政。鎮民政辦負責指導全鎮村民自治,實行“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同時負責救災救濟、殘疾人口管理、紅白事管理、殯葬改革、農村五保老人供養管理工作。全鄉現有鎮級敬老院1座,村級敬老院3座,年發放優撫、低保、特困救助及五保資金92.52萬元。

宗教民族。全鎮有宗教(基督教)活動場所13處,信教人員2147人,傳教人員36人,境內沒有非法宗教活動。安豐鎮以漢族為主,有少數民族25戶94人,均為回族。

人口。2006年全鎮總人口81054人,總戶數18349戶,男43621人,女37433人。農業人口72698人,非農8356人,人口出生率為10.67‰,自然增長率7.46‰。全鎮有外流人口20534人,主要流入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福建等長三角和珠三角大中城市,家中留有一定的勞力種田。安豐鎮以張、李、石、王、梁、吳、廖、趙等八大姓氏為主。

計畫生育。實行計畫生育以來,全鄉實際少出生人口達15140人,相當於一個小鄉鎮人口。計畫生育實行縣指導、鄉負責、村為主工作機制,實行“以宣傳教育為主、以避孕節育為主、以經常性教育為主”。廣泛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和關愛女孩活動,採取優質服務、降低病殘兒出生,提高人口素質,控制人口數量,實行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和獎勵扶助政策,切實做到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發展經濟,造福子孫後代

新農村建設

安豐鎮安豐鎮
2006年初,安豐鎮及梧桐村被列為全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百鎮千村”示範鎮、村。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二十字目標,理思路、定規劃、謀發展,以小城鎮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著力把安豐打造成壽縣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次中心。一是結合區域實際,科學編制小城鎮建設規劃。鎮斥資19萬元,聘請具有乙級資質的省建苑規劃設計院為安豐編制了鎮域、鎮區和梧桐村中長期發展規劃。新規劃將鎮區面積由1.5平方公里擴展為4.5平方公里,設計居住人口4.5萬人,居民區、商貿區、工業區、休閒區、文教衛生區錯落有致,設計科學合理,已通過省、市、縣專家評審,並形成規範的法律文書。二是突出重點,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投入並將其作為城鎮建設的“生命線”工程來抓。我鎮圍繞城鎮建設,重點實施了八大項目工程:
1.村村通水泥路工程。按照“點上抓示範、面上抓交通”的要求,鎮村乾群自籌獎金686萬元修建32公里通村水泥路。
2.工業項目入園落戶工程。2006年完成工業企業招商引資1500萬元,入園企業3家。安徽三暢豆業科技公司落戶我鎮,總投資將達2.49億元,現工程已全面開工建設。
3.土地整治和江準分水嶺項目建設工程。兩項工程總投資達860萬元,建成標準化農田林網和沼氣池,進一步方便民眾生產生活。
4.商貿北街開發建設工程。總投資4000萬元,新建316套商品房,達2.58萬平方米,自來水、電視、電信、路燈、消防設施等一應俱全,其房屋結構設計新穎,堪稱皖西小集鎮品牌工程。
5.安豐街區亮化工程。
6.自來水入戶工程。已接入用戶1000餘戶,實現正常供水。
7.金盾大樓和安豐醫院醫技大樓建設工程。投資120萬元的派出所金盾大樓和投資800萬元的醫院綜合門診樓現已封頂。
8.東街及街頭公園綜合整治工程,投入40萬元,整修東街下水道,新建街頭公園藍球場2處,為居民提供娛樂、休閒去處。三是切實加強管理,提高安豐城鎮化水平。為了實現在規劃期末把安豐鎮建設成為結構合理、環境優美、特色鮮明、適宜人居、可持續發民有的目標,我們將繼續堅持“農業穩鎮、工業富鎮、商貿活鎮、教育興鎮”四輪驅動,大力實施“建鎮聚民、通達富民、治水安民”三大工程,圍繞立足本地、推動壽縣、承接六淮、服務合肥的發展思路,努力把安豐建設成為壽縣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次中心。

大事記

安豐鎮安豐鎮
1.87.1全區(安豐區)整黨工作結束,進行總結。
2.88.2在區召開鄉黨委書記黨務工作匯報會。
3.90.2安豐區召開三級幹部大會,安排部署全年各項工作。
4.90.3召開全區支部書記會議,學習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同人民民眾聯繫的決定》
5.91.7谷貝鄉、石集鎮等鄉鎮防汛,動員沿瓦埠湖民眾緊急搬遷。
6.91.7.16召開區委全體幹部會議,分析研究災情,安排部署生產自救工作。
7.92.2.27撤區並鄉開始。經縣委研究決定,撤消安豐區,由石集鎮、谷貝鄉合併成石集鎮;楊仙鄉、荊塘鄉合併為荊塘鄉。
8.92.8成立城建辦公室,籌建安豐商品街。
9.92.11成立東大圩施工指揮部,拉開東大圩萬畝精養魚塘會戰序幕,一期工程5000畝,土方任務10萬方。
10.92.12石集鎮程控電話開通。
11.93.7石集羽絨公司動工興建。
12.93.8安排部署“兩田制”(經濟田與口糧田)實施意見,並在全鎮推行“兩田制”。
93.11石集鎮召開萬畝桑園建設千人動員大會;荊塘鄉梁家湖綜合整治正式開工,興建萬畝精養魚塘。
93.11商品街竣工剪彩。
94.4六安地區交警支隊在石集建設汽車駕駛員培訓基地,占地40畝。
94.5安豐工業園區設立,占地200畝。
94.6新建計生服務站,實行定點生育,籌辦有線電視台
95.4啟動集鎮建設和康居工程。
95.7籌建石集鎮新辦公大樓。
95.9.4啟動土地二輪承包及劃分基本農田保護區。
95.9.12省委副書記方兆祥帶領省開發性農業現場會參會人員到東大圩、梁家湖觀摩。
96.3經省民政廳批准石集鎮更名為安豐鎮。
97.1.17中國青年扶貧服務團安徽分團形勢報告會在安豐舉行。
97.1.19著名歌手解小東、李洋等到羅沖水庫義演。
97.5.13省領導王光宇、鄭銳等領導來安豐視察小集鎮建設工作。
97.8安豐東街步行街全面竣工。
98.6.15省委書記盧榮景來本鎮視察工作,並深入安豐糧站檢查糧食收購工作。
99.9.16安豐鎮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村鎮光榮稱號。
99.10省民政廳批准荊塘鄉更名為楊仙鎮
99.11張馬沛堤興修工程開工,土方工程量13.9萬方。
2000.2鄉鎮機構改革開始。
2000.6全省第一家農民公園——豐華公園建成。
2000.9安豐國家糧食儲備庫奠基。
2001.2安豐鎮“三個代表“學習活動正式拉開序幕。鄉鎮機關、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正式開始。
2001.7.8省委副書記喬傳秀、市委書記洪文虎、副書記程世龍陶芳侯劉慶德等領導來鎮檢查指導工作。
安豐鎮安豐鎮
2001.7.8省人大副主任季昆森在市、縣領導陪同下到鎮檢查抗旱工作。
2001.9全市挖塘打井現場會在本鎮召開。
2001.10.18田維謙副省長來鎮指導工作。
2001.11.28省委副書記沈躍躍來本鎮檢查“三個代表”學教活動。
2002.10金寨縣、金安區來鎮參觀退耕還林和綠色長廊建設。
2002.11.19李灣電站建成投產。
2002.11.22巢湖市有關領導到安豐參觀農民公園——豐華公園
2003.3.8市領導汪永義到鎮檢查“三個代表”學教活動。
2003.7我鎮在上海設立駐滬黨員活動支部。
2003.5在全縣率先設立“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室”,開展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工作。
2003.5—7月全鎮投入抗擊“非典”工作中,共建隔離棚400間,隔離觀察返鄉者620人,勸阻外出務工人員返鄉5600餘人,全鎮無一人感染。
2004.7市委書記倪發科到鎮檢查工作。
2004.9.14鄉鎮區劃調整開始,楊仙鎮與安豐鎮合併,設立新的安豐鎮,轄37個行政村,3個街道,人口7.8萬人。
2004.10.22省民政廳來鎮檢查借糧償還工作。
2005.1.12省國土廳劉廳長來鎮檢查工作。
2005.3.9省江淮分水嶺辦公室領導來鎮檢查工作。
2005.3.14中共中央組織部領導來本鎮桓店村檢查農組工作。
安豐鎮安豐鎮
2005.5安豐鎮安康自來水公司進行籌建。
2005.5.22省“兩基”教育複查組來鎮檢查。
2005.6.15市委副書記劉慶德來本鎮調研計生工作。
2005.12安豐商貿北街建設工程正式啟動。
2005.12.27全市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工作現場會來鎮觀摩。
2006.2安豐鎮被確定為全縣唯一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省級示範鎮,梧桐村為省級示範村。
2006.5.18安豐街道安康、豐盈管理區成立。
2006.5.28安豐至隱賢路整修正式開始。
2006.6.21省委組織部辦公室主任劉志宏來鎮調研新農村建設工作。
2006.6.25省建苑規劃設計院為本鎮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鎮區總體規劃、梧桐村莊布點規劃等三項規劃。
2006.7.11省財政廳來鎮調研涉農資金髮放工作。
2006.8.29亳州客商投資2.49億元的安徽三暢豆業科技有限公司落戶我鎮。
2006.9.9匯光肥料科技有限公司落戶本鎮工業園區,總投資千餘萬元。
2006.9.29省、市委組織部領導來鎮檢查新農村建設工作。
2006.10.22省教育廳長程藝在市委副書記李喬陪同下為安豐高中——省示範高中揭牌。
2006.11.15安豐鎮“村村通水泥路”工程正式啟動,一期工程籌資680萬元,國家補貼320萬元,修建公路32公里。
2006.11.20鎮政務服務中心正式對外啟用。
2006.12.9安徽省三暢豆業科技有限公司奠基,市委常委、副市長張祥安、縣委書記孟祥新等領導參加儀式。

旅遊景點

安豐鎮豐華公園
豐華公園

豐華公園位於安豐鎮西北端,距壽六路西側1公里處。於94年底由鎮政府牽頭,農民企業家梁昌華個人投資,對廢棄多年的大型水庫及附近的易澇多災低洼地進行綜合開發利用,經過幾年不懈的建設,公園已成規模,投資達1000多萬元,形成集旅遊、觀光、休閒垂釣、娛樂為一體的多層次的經濟實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