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嶺鄉

長嶺鄉

長嶺鄉:位處金寨縣東南部,東與霍山縣相鄰,南與湖北省英山縣接壤,西與聞名遐邇的天堂寨風景區相依,是兩省三縣結合部,交通地理位置十分險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商家必經”之地。該鄉地居江淮分水嶺之要地,南北季風交錯,一年四季分明,空氣新鮮,清爽宜人。鄉內青山迤邐,綠水長流,奇谷與秀水相映,古蹟與名勝相伴,天然的秀麗景色與悠長的紅色文化自然的糅合在一起,讓文人騷客泛起多少無盡的遐想。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長嶺鄉長嶺鄉政府辦公樓
長嶺鄉位於金寨縣東南部山區,地處兩省(鄂皖)三縣(金寨、霍山、英山)重要交通要道,鄉域總面積134.1平方公里,2008年4月並村合組,現轄7個行政村,68個村民組,總人口17661人。

長嶺鄉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人文景致,境內峰巒疊嶂,群山競秀,竹茂林幽,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有國家級保護動物娃娃魚,珍稀野生動物王蛇、喜鵲、香獐、果子狸及名貴中藥材靈芝天麻、茯苓、杜仲、厚朴、穿山龍、絞股藍等。

長嶺鄉有保存完整的西界嶺古街、忠義祠、徽派古民居等古建築;有宋代抗金英雄程夫子(端忠)墓、洪學智將軍親筆題寫碑名的烏鳳溝紅軍烈士墓。

地理環境

長嶺鄉長嶺鄉——地居江淮分水嶺之要地

長嶺鄉位於金寨縣東南端,南與湖北英山縣接壤,東與本省霍山縣毗鄰,西連天堂寨和吳家山兩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北同本縣燕子河鎮隔河相望,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

長嶺鄉境內的西界嶺老街兩省各半,為皖鄂兩省重要交通要道、兩省三縣結合部,名不虛傳。

長嶺鄉經緯度處在:東經116°9′,北緯31°12′,海拔600米。

氣候概況

長嶺鄉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暖濕潤,無霜期長,光熱資源豐富,降雨充沛。

境內因地形複雜,氣溫受海拔高度影響較大,年平均氣溫15.6°C,全年大於10°C的積溫在3140.8°C—4735.6°C,持續天數216——173天之間,無霜期180天以上,平均降雨量1311.0mm,平均相對濕度78%;年平均日照時數2160小時。

特色資源

長嶺鄉長嶺鄉特色資源
卷涌桑園千重浪,山川地畦菜花香。長嶺鄉物阜民勤,事業興旺,形成了以“桑茶天麻為主,栗菜百合為輔,零星產業作補”的產業格局。

長嶺鄉有山場10萬畝;桑園7000畝,年養蠶10000張,產繭320噸;茶園2000畝,產茶100噸,產量240噸;食用藥百合3000畝,產量600噸;是重要的蠶桑、茶葉、高山蔬菜、食用菌、藥材、山野菜、木竹生產加工基地,開發的“雨生”牌無污染泡菜和野薇菜、將軍菜、珍珠菜、蕨菜、槐花、野竹筍等為主要品種的山野菜,迎合了當今人們“崇尚健康、回歸自然”的消費時尚。

百合產業迅猛發展

長嶺鄉百合生產迅猛發展,成為金寨縣十大特色產業之一。

為了促進百合生產向現代農業方向發展,長嶺鄉註冊了雨生商標,於今年7月成立了農民專業合社,由農技人員,種植大戶,經紀人參加。

通過專業合作社對我鄉百合生產進行規範,引導、示範帶動、延伸產業鏈,調優產業結構,探索現代農業之路,促進新農村建設。

長嶺鄉長嶺鄉——絲綢支柱產業
三大措施壯大絲綢支柱產業

從2004年來,長嶺鄉產足鄉情實際,借繭絲行情大幅回升之機,採取“宣”“管”“扶”等三項有力措施,不斷壯大蠶桑支柱產業。

一是“宣”即強化宣傳引導。該鄉採取會議、標語、信息欄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深入的宣傳,及時發布市場行情信息,積極引導蠶農發展蠶桑生產。一年來,全鄉共新栽桑800多畝,改造低產桑1500多畝。今年春季度訂種達4000張,同比增長達30%。

二是“管”即加強生產管理。該鄉積極組織農技人員深入村組戶,認真開展蠶桑生產養殖技術指導和服務。開展技術講座20多場次,發放技術資料2000多份,有力的提高了蠶農素質和生產管理水平。

三是“扶”即重點扶持。該鄉在做好宣傳發動的同時,還注重對重點村和養殖大戶的幫助扶持。該鄉與宏寶集團等繭絲綢企業取得聯繫,積極爭取“反哺”資金和優質桑苗,有選擇性地向蠶桑生產大村大戶進行扶持,不斷增強大村大戶的示範帶動作用,拉動全鄉蠶桑生產快速發展。

長嶺鄉水力、大理石、林業、石英礦等資源豐富,現有水力發電、林場、石材加工、鐵礦開採等企業。境內大理石鐵礦石、鄉可供開採的大理石材分布範圍廣,儲藏量大,已有小部分投放市場;受到用戶的青睞!

長嶺境內常年平均水資源量超過13.5億立方米,全鄉平均有效蓄水量4.29億立方米,本鄉有烏河,全鄉有水電公司一個,裝機容量為2260千瓦,並與全縣併網,用電安全,正常。

旅遊資源

長嶺鄉長嶺鄉——烏鳳溝紅軍烈士墓
崇山峻岭曲迂境,碧水秀峰攬勝天。

長嶺鄉毗鄰天堂寨和吳家山(英山縣)兩個國家級森林公園,位置優越,磨雲山風光迷人,仙人洞神奇妙幻,大峽谷(桐元)粗獷迴環,徜徉其間,品古風遺韻,聽民間傳說,賞瀑布奇石,觀千年古樹,涉山澗溪水,游天然勝景,住深林山莊,食山珍美味,滾滾松濤,莽莽群峰,青山綠水的長嶺,讓你心曠神怡、留念忘返。

長嶺鄉保存完好的鄰近風景區:一街跨兩省的西界嶺古街,衛家灣徽派古民居,樓房灣天主教堂、宋代抗金名將程端忠陵園、洪學智上將題寫的烏鳳溝紅軍烈士墓等。

和諧長嶺

長嶺鄉長嶺鄉
長嶺鄉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的實施,把安全生產法規的宣傳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重點,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宣傳活動。

從2006年6月下旬開始,在《長嶺鄉信息——安全生產特刊》上緊緊圍繞《安全生產法》為主要內容,進行安全生產宣傳報導,使各單位進一步了解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必要性。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布置和安排,各單位在大門、施工工地、學校、礦區及公共場所懸掛《安全生產法》宣傳標語、橫幅、宣傳畫等,並作《安全生產法》宣傳專欄、板報,鄉利用宣傳車散發安全生產宣傳資料3000餘份。利用廣播開設《安全生產專題》欄目,營造學習、宣傳、貫徹《安全生產法》的輿論氛圍。放暑假前,在中國小中開展了為期兩周的“《安全生產法》進校園”活動,以增強中國小生的安全意識。結合《安全生產法》主要內容,在全鄉範圍內還開展了以“查思想、查制度、查隱患、查危險源監控、查隱患治理效果”為主要內容的安全大檢查和專項整治活動。對查出的問題採取有效措施,及時進行整改和處理,消除事故隱患,確保良好安全生產秩序。

“三重”即該鄉將危爆物品管理、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在建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等三項工作確定為當前安全生產的重點,採取逐項摸底,實地排查,詳細登記,現場整改、跟蹤督查等具體措施,強化對安全生產工作的全面管理和整頓,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三抓”即一是強化管理抓責任。該鄉要求各村、各單位、部門對所轄區域內的安全生產工作,嚴格執行屬地管理的原則,實行動態管理和“一把手”負責制,並與鄉政府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狀,全面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責任;二是強化管理抓幹部。該鄉對在安全生產檢查中發現的隱患和問題,專門確定了1—2名鄉村幹部採取“一盯一”的辦法,結對實行跟蹤檢查和監管,督促生產單位執行安全生產有關規定;三是強化管理抓考評。

該鄉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鄉村幹部工作考評的重要內容,嚴格執行“一票否決制”考評辦法,並把安全生產考評與幹部工資相掛鈎,增強鄉村幹部工作責任感和緊迫感,狠抓安全生產工作的落實。

招商引資

長嶺鄉長嶺鄉林業資源
一是制定優惠政策。該鄉對外公開承諾,凡入鄉投資興業的外商企業,在享受縣級優惠政策的基礎上,還可進一步享受入鄉租金減免、水電優先等特殊優惠政策,提供良好的的政策環境。

二是強化跟蹤服務。該鄉建立了領導幹部聯繫企業制度,對每一個入鄉的外商企業,都分別成立了由一名班子成員牽頭的外商企業全程跟蹤服務小組,對外商企業實行“一站式”、“保姆式”跟蹤服務,真正讓外商“進得來、放得心、留得住、賺到錢”,營造優質的服務環境。

三是嚴格保護經營權益。對已經投產運行的外商企業,該鄉對其採取了封閉式的安全保護。非經企業許可,非企業員工不得進入廠區活動,干擾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向企業提供強制勞務或進行強迫交易。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四是建立黨員幹部責任追究制度。該鄉對黨員幹部作出了特別規定,凡有黨員幹部參與破壞招商引資環境的,一經查實,將嚴格依法依紀從重從快處理,切實提高黨員幹部在招商引資工作中的先鋒模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