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庵鎮

茶庵鎮

茶庵鎮位於壽縣南端,瓦埠湖上稍,距壽縣古城60公里。茶庵鎮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遠在公元前241年楚國建都壽春,到楚考烈王葬於茶庵青雲山下。茶庵不但有了楚文化,而且是盛行之地。茶庵是六安市的“杜娟花工程之鄉”。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茶庵鎮政務服務大廳 茶庵鎮政務服務大廳

茶庵鎮位於壽縣南部,瓦埠湖南岸,自然環境優美,地理條件優越,境內河流交錯,沃野平疇,以盛產優質糧油著稱,水稻、油菜、生豬、白鵝、龍蝦、疏菜、意楊樹等支柱產業已形成規模,二、三產業發展迅速,個私經濟興旺發達,投資環境日益最佳化,道路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全鎮轄16個行政村1個街道,人口3萬,耕地面積5萬畝,水面6千畝,土地總面積97平方公里,省道石吳公路、市道吳大公路已從全鎮9個村1個街道穿境而過,鎮政府駐地在茶庵集,與壽縣城、淮南市、六安市、合肥市均在一小時經濟圈內。

茶庵鎮歷史悠久,地靈人傑,田園如歌,風光秀美,氣候適宜,物產豐富,交通便捷,信息暢通。茶庵鎮胸懷百川,廣迎四海,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獎勵辦法,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務制度,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嚴厲打擊破壞經濟發展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嚴格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為所有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經營環境。

地理區位

茶庵鎮瓦埠湖風光 茶庵鎮瓦埠湖風光

茶庵鎮地理形式西高東低,丘陵突出,梯田為主,是安徽省江淮分水嶺的重點鄉鎮之一。地理坐標為東經116度39分---116度49分,北緯31度59分---30度07分,東與炎劉鎮、廣岩鄉隔河相望,南接三覺鎮、金安區,西鄰眾興鎮,北抵安豐鎮。 茶庵鎮通訊設施齊全,交通便利。石---三公路貫穿南北,北與S203省道淮六路相接,東到吳山與合淮路相交。區位優勢明顯省道石吳公路、市道吳大公路已從全鎮9個村1個街道穿境而過,鎮政府駐地在茶庵集,與壽縣城、淮南市、六安市、合肥市均在一小時經濟圈內。

經濟發展

茶庵鎮特種養殖實驗場——鴕鳥 茶庵鎮特種養殖實驗場——鴕鳥

茶庵鎮是農業大鎮經農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水稻、小麥,年總產量3萬噸;經濟作物以油菜籽、棉花、打瓜子為主;畜牧業以豬、牛、羊家禽等為主。生豬年飼養量達2萬頭,家禽數萬隻。工業品主要有制磚、農產品加工等。

茶庵鎮歷史悠久,地靈人傑,田園如歌,風光秀美,氣候適宜,物產豐富,交通便捷,信息暢通,文化底蘊深厚,遠在公元前241年楚國建都壽春,到楚考烈王葬於茶庵青雲山下。茶庵不但有了楚文化,而且是盛行之地。茶庵是六安市的“杜娟花工程之鄉”。茶庵的“青地雲山科技示範園”、“特種養殖場”、“小區治理片”等更是讓人目不遐接,留連忘返。

茶庵鎮二、三產業發展迅速,工業品主要有制磚、農產品加工等。個私經濟興旺發達,投資環境日益最佳化,道路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茶庵的“青地雲山科技示範園”、“特種養殖場”、“小區治理片”等更是讓你目不遐接,留連忘返。 茶庵鎮位於瓦埠湖上稍,境內河流溝塘堰壩多,可養水面6000餘畝,優越的自然環境適合龍蝦生長、繁殖。龍蝦以其味美、價廉、營養豐富等特點深受國內外消費者青睞,出口量連年增加,市場前景廣闊。

茶庵鎮 茶庵鎮

茶庵鎮現在逐步崛起,有新建商貿街,宏遠工藝相框公司--出口類型產品,如今食品有限公司,佳佳樂等一批優秀企業,帶動了茶庵鄉經濟的發展,解決部分人口就業問題

茶庵鎮距新橋國際機場13公里。未來在國際機場的帶動下,定能高速騰飛.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26064
13568
12496
家庭戶戶數 7054
家庭戶總人口(總) 26027
家庭戶男 13535
家庭戶女 12492
0-14歲(總) 6915
0-14歲男 3641
0-14歲女 3274
15-64歲(總) 17097
15-64歲男 8874
15-64歲女 8223
65歲及以上(總) 2052
65歲及以上男 1053
65歲及以上女 999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5438

茶庵鎮下轄村

茶庵村 關崗村 汪郢村 羅灣村 龍灣村 中郢村 西圩村 碾橋村 趙崗村 精神村 花果村 聯崗村 余崗村 謝埠村 聯合村 胡圩村

鄉鎮企業

茶庵鎮加強對村級集體資產處置工作 茶庵鎮加強對村級集體資產處置工作

壽縣茶庵特種養殖實驗場是一家民營科技企業,擁有得天獨厚的場地條件,有一批文化程度較高、具有吃苦耐勞精神的技術管理人員,並有多年特種動物養殖經驗。

養殖場先後投資100餘萬元,購進種鴕鳥和有關設備進行鴕鳥養殖研究,充分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和當地資源優勢,切實攻克了引種和馴養中的一道道難關,在引種、產蛋、孵化、育雛、飼養、防疫、枯草季節飼料技術等生產環節建立起一整套具有獨立智慧財產權技術和獨具特色的產業化經營格局,為本省乃至中西部地區擴大鴕鳥產業規模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資產管理

茶庵鎮新農村建設場面 茶庵鎮新農村建設場面

村級區劃調整後集體資金、資產的管理、使用,特別是閒置村部的處置問題,已成為人民民眾關注的焦點。為進一步加強村集體資產管理,規範閒置資產處置程式,提高集體資產使用效益,杜絕村集體資產處置中的違法、違規現象發生,壽縣茶庵鎮黨委、政府及時研究制定出台了《茶庵鎮村集體閒置資產處置辦法》,重點對閒置村部的處置作了明確規定。

該辦法明確制定了村級閒置資產處置的審批、定價、公示、竟賣、公證等一系列程式。明確了對村級閒置資產進行公平、公正、公開處置的原則,確保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同時規定拍賣資金一律繳存鎮農經站村級專戶,資金使用由村級申報,鎮分管領導審核,鎮長批准。該辦法同時還明確各村黨組織書記是本村集體資產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村主任是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制度。

為加強對村級集體資產處置工作的指導,鎮黨委、政府還成立了村集體資產處置(拍賣)工作指導組,分管領導任組長,紀委、農經、財政、聯繫村鎮幹部等單位人員為成員,具體負責對各村閒置村部處置工作全過程指導、監督。

水利建設

茶庵鎮青雲山科技示範園 茶庵鎮青雲山科技示範園

壽縣茶庵鎮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充分利用當前農閒時節,大力開展水利冬修。截至目前,重點工程的茶庵、孫崗支渠清淤加固和5處當家塘建設已相繼開工,完成土方近10萬方。

該鎮地處壽縣南部丘崗,是個典型的易旱區。由於災害頻發等多種因素,水利工程一度失修,給灌溉供水增加了一定難度。實施中,他們突出重點,堅持以輸水、蓄水工程建設為主。注重質量,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採取統一放樣、統一標準和分村、聯村“兩統一分”的方式施工,嚴格施工和驗收制度,對工程不合格的堅決返工。講求效益,因地制宜,做到以效益定工程、以工程定土方,並把興修與發展水利經濟、路渠綜合整治、生態環境建設等有機結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