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塘集

下塘集尤以十里飄香的燒餅出名,現在下塘集燒餅已經成為合肥人眾所周知的名小吃了。 下塘集燒餅,原傳於漢代,上為天鍋,下為地灶。 同慶樓集團下塘集酒樓以合肥著名美食古鎮為名,把環巢湖大合肥地區的美食整合在一起,打造全新的合肥菜系,讓環巢湖地區在文化心理層面融為一體,善莫大焉。

下塘集簡介

下塘集隸屬於下塘鎮,位於安徽省長豐縣境中部,南距省會合肥35公里(鐵路),北距長豐縣城約35公里;處於中緯度地帶,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5℃~16℃之間,極端最低氣溫-20.6℃,極端最高氣溫38℃以上。
下塘集全年氣溫變化的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春溫多變、秋高氣爽、梅雨顯著、夏雨集中,總之氣候條件優越,氣候資源豐富。
下塘集尤以十里飄香的燒餅出名,現在下塘集燒餅已經成為合肥人眾所周知的名小吃了。同慶樓集團已經於2011成功註冊“下塘集”商標,推出下塘集燒餅及下塘集酒樓等多種業態,更打算在合肥及其周邊地區將下塘集燒餅及環合肥的特色土菜發揚光大。

下塘集燒餅典故

下塘集燒餅,原傳於漢代,上為天鍋,下為地灶。相傳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後,途經下塘,老百姓獻上燒餅,趙匡胤吃後讚不絕口,而後名傳天下。清朝鹹豐年間,為鎮壓在安徽活動的太平軍,湘軍統帥曾國藩的一路兵馬駐紮於下塘集。軍隊行軍打仗,急需乾糧,燒餅就成了首選。為多爭生意,燒餅師傅改進配料和烤制工藝後深受歡迎。隨著湘軍發展壯大,下塘燒餅的名聲更是在全國響亮叫開了。

下塘集燒餅特色

“乾蔥老薑陳豬油,牛頭鍋制反手爐,面到筋時還要揉,快貼快鏟不滴油。”這一順口溜形象地道出了下塘燒餅獨具的特色。烘烤燒餅用的是穹形吊爐,爐壁懸在炭火的上方,火勢能夠達到均勻。此外,和面、揉面、烘烤均有一整套工序的完美操作,才能使燒餅酥脆可口,還有冷卻後不變硬的特點,非常符合現代社會快餐速食需要。
下塘燒餅配料有蔥段、薑末、豬油,拌有肉餡、小鹹菜餡,表面抹有香油,沾上芝麻,入爐烘烤後飄香十里,路人無不聞香下馬大快朵頤。
但是到了現代下塘集燒餅的製作工藝逐漸失傳,熟知其工藝的已是寥寥幾人,得知此情,同慶樓集團對下塘集燒餅進行了包裝整合,將制餅手藝人請到了公司,並將烤制燒餅的吊爐搬進了具有國際知名度的萬達廣場,從此一直在街邊叫賣的下塘集燒餅登上了“大雅之堂”。自此包河萬達廣場室內步行街排隊買燒餅的長龍,成為包河萬達廣場最壯麗的景觀。此舉是同慶樓集團在對傳統名吃的保護、傳承和推廣上做出的巨大貢獻。

下塘集酒樓簡介

中國地方菜專家“兩千年江淮多少英雄故里,八百里巢湖皆是美味傳奇”
淮河南北長江兩岸,自古物產豐盛,南米北面湖味山珍,眾多美食流傳於鄉野。下塘集酒樓由同慶樓集團傾力打造,歷時數年精心籌備,遍訪江淮民間鄉土美味,立志成為中國地方菜專家。
下塘集地方菜於江淮之間自成一系,融合了徽菜重原料、重火工,重本味,色深,味濃的特點,兼取沿江菜系和淮揚菜口味淡雅做工精細特長,更有長江、巢湖水產豐盛,江湖河鮮多有特色,可謂南北鹹宜,滋味濃郁。
下塘集酒樓目前在合肥天鵝湖萬達廣場、蕪湖鏡湖萬達廣場各有一家門店。同慶樓集團2012年10將在合肥長江西路之心城開設第三家分店,專為喜歡特色土菜的朋友們而精心打造的地方菜品牌。

下塘集酒樓品牌淵源

下塘集酒樓品牌理念的來源:
縱觀中國,大凡區域性特大城市者,無一不是以自身獨特的美食著稱,美食是一個城市最好的名片,也是最容易勾起一個人回憶,讓一個人折服。合肥在邁向區域性特大城市的進程中,合肥菜應運而生,也一定會功不可沒。
行政區域調整前,合肥毗鄰魚米之鄉巢湖市,兩地均是物產豐富,盛產美食,但畢竟區域分隔日久,兩地民眾不完全了解彼此美食者多矣。區域調整後,合肥巢湖併為一家,環巢湖時代的大合肥儼然成長為區域性特大城市,諸不知區域行政合併易,區域文化整合則尚需時日,而美食一定是區域文化整合當仁不讓的先行者
同慶樓集團下塘集酒樓以合肥著名美食古鎮為名,把環巢湖大合肥地區的美食整合在一起,打造全新的合肥菜系,讓環巢湖地區在文化心理層面融為一體,善莫大焉。據悉,同慶樓集團將在全國各地開設專攻地方菜的下塘集酒樓,不斷提升區域美食的影響力。從這一點上說,下塘集酒樓亦功莫大矣。
從美食角度來說,地處皖中,合肥美食也是居中間地帶,取南北交會之所長。皖南自不必說,徽菜名甲天下。北依淮河,過了河就是麵食的天下了;東接巢湖,食有三白;西靠六安,餚有山珍;環顧廬州,資源豐富,吸取各地食材、烹飪技法於一家,自然形成獨特的合肥菜體系。
合肥菜屬於徽菜,江淮之間自成一系,融合了徽菜重油、重色、重火工,芡重,色深,味濃的特點,又有許多菜品又吸納了淮揚菜的口味清淡特點,更兼巢湖水產豐盛,江湖河鮮別具特色。
合肥人又叫合肥菜為土菜,就像到了山東,吃到的農家土菜就是魯菜了,所謂菜系其實均源自於各鄉土菜,食者日多,口口相傳,逐漸也就形成菜系。如今,《舌尖上的中國》風靡,將無數人帶回人與食物最原始的的關係中,引發無數微博上的深夜談吃,多少都是些思念家鄉味道的記憶復活罷了。
中�小罐、莊墓圓子、吳山貢鵝、義城燉雞、三河小炒…..。合肥人當真有好口福,北有面,南有米,西產山珍,東有湖,大合肥時代,江淮土菜遭遇環巢湖美食,下塘集酒樓應運而生。
愛看《舌尖上的中國》,更愛吃“舌尖上的合肥菜”,倘有朋友聚會,振臂一呼“吃合肥菜去!”,一眾人等齊聚下塘集酒樓,無需奔波,各鄉各鎮美食呼之即來,豈不美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