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河北主持人]

王寧[河北主持人]

王寧,女,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新聞綜合頻率“中國之聲”頻率總主持人,財經雜誌節目《財經線上》主持人,新聞談話節目《直播中國》主持人,河北衛視《讀書》節目主持人,中央電視台《文化正午》主持人,現為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評論部主持人,主要主持欄目有《面對面》,《24小時》,《新聞1+1》等。“寧靜致遠,讓靈魂跟上腳步。靜水流深,態度永遠比力量重要。每天都是出發,只不過是另起一行。”這是她對自己的介紹。出版作品《讀書》,失去與獲得,那瞬間並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

基本信息

姓名:王寧

王寧王寧

性別:女
民族:漢族
出生日期:1980-08-25
職業:主持人/記者/主播
所學專業:播音主持/金融學
畢業院校:北京廣播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學院
學歷:碩士學位:碩士
畢業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長期居住地:北京
外語類型:英語
外語等級:四級
國語等級:一級甲等
工作單位:中央電視台
特長愛好:寫作,音樂,讀書
主持類型:新聞類和文化訪談類
自我介紹:寧靜致遠,讓靈魂跟上腳步。靜水流深,態度永遠比力量重要。每天都是出發,只不過是另起一行。

主持經歷: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新聞綜合頻率“中國之聲”頻率總主持人
財經雜誌節目《財經線上》主持人
新聞談話節目《直播中國》主持人 河北衛視《讀書》節目主持人
中央電視台文化正午主持人
現為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評論部主持人,主要主持欄目有面對面,24小時,新聞1+1等

工作經歷

與廣播

曾擔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頻率主持人;
曾主持財經雜誌節目《財經線上》,新聞談話節目《直播中國》;
曾擔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都市之聲”頻率主持人;
曾主持晚間黃金檔財經訪談節目《都市晚高峰——有觀點的媒體》

與電視

踏實讀書,五年堅守——河北衛視《讀書》節目;

王寧王寧

2005——2006年特約主持北京衛視新聞評論節目《今日話題》;
2009年進入北京電視台科教頻道,攜手東方文化《養生堂》,國際視野《傳奇》;
2011年cctv3綜藝頻道《文化正午》(上午11:05播出);
2012年CCTV3綜藝頻道《文化視點》
2012年進入cctv13新聞頻道主持《面對面》
2013年1月起主持新聞頻道的《新聞1+1》
2013年1月起主持新聞頻道的《24小時》

在新聞路上

曾主持重大報導《伊拉克戰爭特別直播:〈海灣零距離〉》、《特別直播:關注“非典”殲滅戰》、《中國之聲特別節目〈中國鐵路第五次大提速〉》、《2005“重測珠峰高度特別報導”〈重測珠峰〉》、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現場直播報導《神州六號發射特別直播〈再探蒼穹〉》等。

專訪過的人物

財經人物:
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萬通集團董事長馮侖;“愛國者”總裁馮軍;北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和誼;好孩子集團董事長宋鄭還;中國海運集團副總裁黃小文;ebay易趣公司總裁邵亦波;《商業周刊》社長俞國定(台灣);點擊科技總裁原新浪網總裁王志東;中國搜尋總裁陳沛soho中國房地產開發公司董事長潘石屹等。
和熱愛的文學同行:
專訪過賈平凹鐵凝白先勇余秋雨鄒靜之畢淑敏張抗抗等數十位文壇

冠軍經歷

第六屆CCTV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賽冠軍
央視主持人大賽冠軍王寧:貌不驚人知性取勝

經過歷時6個月的初選、初賽、複賽、決賽、總決賽,第六屆CCTV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賽上周末落下帷幕,原北京電視台主持人王寧贏得總冠軍。顧國寧、王鵬、徐卓陽獲得銀獎,梁植、屠化、劉元元、張曉楠、張琳、張帆獲得銅獎。
自我定位記者型主持人
王寧總嫌自己不夠漂亮,當年報考傳媒大學播音主持系面試,就因為貌不驚人自己先打了退堂鼓。
王曉彤王曉彤
她回憶說:“面試那天,我一看周圍小姑娘都可漂亮了,一下子就沒信心了,我跟我媽說,‘我想回去’。”那時的王寧有點自卑,但運氣卻不差,“一個特別好的老師鼓勵我說,‘你就把你想表達出來的都表達出來,認真投入什麼都別想。’在自備節目環節,我用的是我自己寫的文章,順利地通過了考試。”王寧自小就喜歡寫作,沒想到文字能力強、組織能力強這個特長幫了大忙,“不過後來才聽說當時有老師嫌我眼睛小,主考官卻說:大眼無神,小眼迷人。可能沒這句話,我的人生可能就改寫啦。”
雖然通過了考試,但王寧並沒有擺脫內心的自卑感,多年來,她一直保持著寫日記的習慣。這次主持人大賽拿到金獎後,媽媽又翻出了王寧過往的日記,日記本上記載著她初入校門卻很痛苦的一段日子:“因為同學們條件都很優越,要么聲音特別好,要么長相出眾。而我聲音沒特點,長得又不是很好看,一下子找不到支點。”那時候的王寧很迷茫,最後是老師的一句話點醒了她。“老師說:‘你要做一個記者型的主持人,而不是簡單的播音員。’當新聞播音員是有非常多的沉澱的,但是起碼都有一個基準,就是語音基礎條件非常好,語言能力特彆強,我想我先天沒有這么好的條件,那就按照老師對我的定位,做個記者型的主持人吧。”王寧回憶說。
按照這個定位一路走下來,2003年王寧順利考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以總分第一的成績當上了“中國之聲”頻率總主持人,“那時候正巧趕上電台的頻道化,我是第一批新聞綜合頻率‘中國之聲’的主持人、記者。”在新聞路上,王寧曾主持重大報導《伊拉克戰爭特別直播:〈海灣零距離〉》、《特別直播:關注“非典”殲滅戰》、《奧運會特別直播〈直通雅典〉》,《2005“重測珠峰高度特別報導”〈重測珠峰〉》等,其中《2005年特別節目〈中國鐵路第五次大提速〉》還讓她獲得了第十五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北京電視台初嘗成名
2004年王寧走進電視台,主持河北衛視的《讀書》欄目,她的觀點是,媒體人一定是全方位的。“每周都要跑到石家莊錄節目,身邊的好多朋友都說:‘看王寧,老往石家莊跑,小臉蠟黃,肯定掙了不少錢。’我當時真的都不好意思說,做一期才150塊錢。”王寧笑著說,那會兒自己完全是倒貼,卻非常滿足,“因為我有文學夢,通過做《讀書》,結識了自己崇拜的所有作家,賈平凹、莫言、鄒靜之、畢淑敏、劉震雲……原本以為遙不可及的人物,竟然可以坐在一起聊人生、聊態度,讓我受益匪淺。”後來,王寧主持北京電視台科教頻道的《養生堂》,這是她第一次體會到成名的滋味,“走在街上,第一次有人叫我的名字,大爺、大媽給我做菜糰子送到電視台,感覺特別幸福。”但就在養生節目最當紅的時候,她又選擇離開了,到央視主持CCTV-3中午十一點播出的一檔文化類節目《文化正午》,朋友們又揣測王寧想進央視才有所取捨,而她的想法並沒那么實際。
王寧說:“《讀書》節目做了六七年,我對文化節目有特別多的崇敬。我總在想,當中國的經濟達到一定程度時,給觀眾帶來幸福感的回歸不僅僅是用服務類節目。一直以來,我的夢想是讓大家看到電視不只是一個伴隨式的媒體,有些節目也能帶給大家平靜的感覺,讓觀眾有空間靜下心來想想我們要什麼。說真心話,我不渴望大紅大紫,我更希望能傳播積極的價值觀,如果我的隻言片語能影響到一個人的生活,給他的人生選擇帶來積極的因素,這就發揮了傳媒最大的社會價值。每個人知道我離開養生堂的時候都會問我,為什麼要離開那樣的節目,到一個寂靜的地方去。《文化正午》做了11個月,坦白說,沒
王寧王寧
有太大聲響,但我們一直在堅持,堅持做一檔慢工出細活的節目。”
靠“社會責任感”奪冠
最後次說到此次主持人大賽,王寧直言自己起初狀態不佳。CCTV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賽從1988年創辦至今,已有23年的歷史,是中國主持界最高規格的比賽、競爭最激烈的大賽。本屆共有6068名選手報名,其中不乏目前活躍在各大電視台當紅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報名,最終10名選手闖入總決賽。
決賽開始前連軸錄了7天25期節目,王寧已經身心俱疲,加上感冒一直未愈,十幾天的比賽下來,瘦了6斤。“在24進10的那場比賽中,手一直發抖,整場都不夠輕鬆。第一個環節,要4分鐘之內完成一個採訪,我抽到的題非常難,關於海上風電,這真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要通過採訪一位技術人員向大家介紹什麼是海上風電,它的工作原理、工作狀態……太難了。我的問題很碎,這種設計讓大家覺得太緊湊了。”王寧對這場比賽印象太深刻了,好在自備節目環節,她的狀態回來了,“我做了一個讀書節目,作品是吉米的《地下鐵》,通過這個故事講述生命的意義,表現出人們在平淡生活中什麼才是最寶貴的一種反思,現場很多觀眾都哭了,我從台上下來,看到一位導播也哭得不行,那個時候我才徹底地鬆弛了下來,在後面的表現也越來越順暢。”
最後的決賽現場,王寧的成績一路領先,她的表現屢屢被評審點評為“表現出了傳媒工作者應有的社會責任感”,她不是熟練的技巧型主持人,但她表達句句深切有力。多年來王寧的追求在大賽的舞台上得到了認同。王寧說:“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影響力,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媒體人,發出聲音,對強者質疑,對弱者的幫助,對科學的推崇,對無知的鞭撻。”

獲獎記錄

2004年,被聽眾評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最受歡迎主持人;

讀書讀書

2005年,“中國新聞獎”直播類節目一等獎;
2008年,主持的《讀書》欄目獲2008全國十大優秀文化欄目獎;
2010年,被廣電總局《綜藝》評為年度最具潛質主持人;
2011年,第六屆CCTV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賽金獎;
2012年,所主持的《文化正午》獲得中國廣播影視大獎(第22屆“星光獎”)

出版作品

《讀書》
--失去與獲得,那瞬間並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

獨特解讀方式

2012年,王寧調入央視新聞頻道,開始做電視新聞。在接受《北京青年》周刊記者的採訪時,王寧說了自己解讀新聞的方式。
“新聞不一定要用憤怒才能展現,你也可以柔軟地剝落新聞”
王寧王寧
“發現新聞需要快,但是剝落它並不急。有時候我們不過是在論證,可以論證一件事情的A面或B面。這個世界真的有真相嗎?歷史真的是我們所看到的歷史嗎?”
“解讀新聞需要更客觀、不摻雜個人情感,但新聞其實不就是身邊發生的事情嗎?我雖然很欣賞白岩松的睿智和柴靜的質疑,但我只會做我自己,我也許會柔軟地解讀新聞,這也是一種解讀方式。”
央視的同事們說在王寧身上找到了半個“柴火妞”(柴靜)的感覺,被問及“害怕和柴靜作比較嗎?”王寧卻爽朗大笑:“害怕?我不怕。我好喜歡!哈哈!我很欣賞柴靜,但我還是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高度,我從來不覺得高度之間可以比較。”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大家都瘋狂地渴望儘早成名。但是晚一點可不可以?再晚一點可不可以?”王寧若有所思地說道,“一個採訪機會沒等到,你能等;十個採訪機會沒等到,你還能不能等?現在,我覺得我想明白了,我可以等,必須等,而且,我相信等待。如果有機會,我的目標是打開採訪者的內心,讓人沒有防備地對我傾囊而出。但現在,我必須安靜地做些積累”。——摘自《北京青年周刊》

與柴靜對比

記者問:很多人拿你和柴靜做比較,你如何評價她?
王寧答:至少10年之前我認識的她,跟10年之後認識的她,理想沒有改變。形成這個理想的
柴靜柴靜
方法,也許眾說紛紜,可能很多人不喜歡她的採訪方式,或者有太多人質疑她所謂的包裝,但是我覺得這就是柴靜想要的,她已經得到她想要的。
記者問:《看見》如何?
王寧答:還不錯。至少從職業者的角度來說,對我有啟發,所有對我有啟發的書都不錯。
她是一個——包括她的人,她的書,她的調查,她是典型的很看重氣息感的女人,你會發現《看見》這個節目營造了一種環境。你被她的這種氣息帶進去,被她的思維所左右。所有的感性和理性都在這個氣息當中,她也在很困惑地尋找這個情感和理性的關係,但柴靜還是有進步的,這10年她付出的努力和用功,她是可以從百度搜尋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的,這種用功不容懷疑,所以我覺得她得到她想要的東西了。

《面對面》欄目介紹

《面對面》是中央電視台的一檔長篇人物專訪節目,時長45分鐘,每周日晚21:30在新聞頻道

王寧王寧
播出。
《面對面》秉持新聞性、權威性、關注度、影響力的訴求,面對面的交流,心與心的碰撞,用對話記錄歷史,以人物解讀新聞。進入《面對面》的人物都是重量級的,他們中有新聞事件中的焦點人物,有新聞話題中的權威人物,有時代變革中的風雲人物,有備受關注的公眾人物。他們因為非凡的影響力進入了《面對面》,而《面對面》讓他們更加具有影響力。
我們共同的理想是:為變幻中國製作一份打開的人物誌。所以,我們以更人文的態度關注社會,以更開放的視角關注中國。

《24小時》欄目介紹

《24小時》是央視新聞頻道改版後,推出的一檔梳理全天新聞的節目。《24小時》節目組負責人表示,這次《24小時》推出的主要特色就是“口語化”,節目組恰恰不需要主播念新聞,而是讓他們說新聞。該負責人還透露選擇邱啟明也正是因為他的風格和節目貼切。

2010知識中國評選

2010知識中國評選
2010知識中國評選
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網站——互動百科發起的“2010知識中國”評選活動,旨在表彰對知識的傳播作出重大貢獻的機構、團體及個人,倡導以知識復興引領社會進步的理念,為提升中文知識的全球影響力,增強中國國家文化軟實力貢獻力量!
2010年度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北京首都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中國科學技術館觀復博物館電影傳奇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中國航空博物館北京天文館中國電影博物館紅樓文化藝術博物館
2010年度NGO綠色和平組織WWF世界自然基金會氣候組織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自然之友達爾問自然求知社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多背一公斤北京動物園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2010年度WIKI學校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河南汝州第二高級中學深圳市筍崗中學張家港市萬紅國小北京林業大學南京曉莊學院南開大學北京中醫學院河南中醫學院
2010年度網站中國公眾科技網中國科普博覽中國環保網東西網果殼網豆瓣網博聞網阿邦網化石網
2010年度人物李開復方舟子王春燕李煒光朱學恆黃集偉袁越薩蘇
2010年度教師趙欣如莊秀麗劉國臣薛寶衛魯家寶喬碧昌袁花榮羅鵬
2010年度公益行動大使王菲李亞鵬李連杰李冰冰翁虹楊瀾李宇春濮存昕姚晨周迅徐靜蕾
2010年度知識傳播大使:《這裡是北京》阿龍、《讀書》王寧、《讀書俱樂部》常宏玖、《子午書簡》李潘、《文藝之聲》賀超、《魅力科學》盧迪、《國醫堂》梁冬、《走近科學》張騰岳
2010年度產品漢王電紙書iPhone4IpadBambook諾基亞N8海爾模卡電視長虹3D歐寶麗、聯想樂Phone三星美人魚SF系列筆記本愛國者N700
2010年度企業國際商業機器中國有限公司亞洲航空公司Wacom(中國)公司利樂(中國)公司桔子酒店集團聯想移動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蘇寧電器
2010年度媒體:百科知識雜誌新知客看歷史中國國家地理三聯生活周刊生命時報北京電視台科教頻道品味書香艦船知識大眾醫學、北京人民廣播電台《讀書俱樂部》博覽群書
2010年度圖書:《一百種尾巴或一千張葉子》《大象為什麼不長毛》《俺們農村》《可怕的科學》《讀庫》《自然》《性別戰爭》《歷史:何以至此》《五百年來誰著史》《造物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