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果師古草

狹果師古草,果實狹長圓形,長7-9厘米,產於台灣省宜蘭、台中、南投地區。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狹果師古草Trichosanthescucumeroides(Ser.)Maxim.var.stenocarpaHonda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73(1)卷||葫蘆科CUCURBITACEAE||栝樓屬TrichosanthesLinn.||王瓜亞屬Subgen.Cucumeroides(Gaertn.)C.Y.ChengetYueh||狹果師古草Trichosanthescucumeroides(Ser.)Maxim.var.stenocarpaHonda
33b.狹果師古草(台灣植物志)(變種)
var.stenocarpaHondainBot.Mag.Tokyo54:223.1941;KitamurainActaPhytot.Geobot.13:116.1943;ChuanginTaiwania12:132.1966;Ju-yingHsiaoinFl.Taiwan3:814.1977.——T.matsudaiHayata,Ic.Pl.Formos.10:10.1921.

形態與分布

本變種與原變種的主要區別是:果實狹長圓形,長7-9厘米,寬2.5-4厘米。
狹果師古草產台灣省宜蘭、台中、南投。分布於日本
未見標本,據《台灣植物志》。

葫蘆科·南瓜族植物

南瓜族(Trib. CUCURBITEAE Ser.)分4亞族,中國有3亞族:葫蘆亞族、南瓜亞族、栝樓亞族。雄蕊通常3,分離或至少花絲分離,花葯通常1枚1室,其餘2室,藥室2-3(至多)回折曲或鏇轉,極稀直;果實通常不開裂;種子常水平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