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鯽魚

湘江鯽魚

湘江鯽魚可謂是湘菜中最流行的一道菜,便宜量足,有助於消化。是將鯽魚下鍋炸至金黃色撈出後,鍋內再放香油,下入紅椒米及調味品,倒入鯽魚翻炒,撒上蔥花,出鍋而成。其特點是顏色紅亮,肉質細嫩,滋味鮮濃,酥脆香辣。

(圖)湘江鯽魚湘江鯽魚

湘江鯽魚可謂是湘菜中最流行的一道菜,便宜量足,有助於消化。是將鯽魚下鍋炸至金黃色撈出後,鍋內再放香油,下入紅椒米及調味品,倒入鯽魚翻炒,撒上蔥花,出鍋而成。其特點是顏色紅亮,肉質細嫩,滋味鮮濃,酥脆香辣。

美食標籤

菜譜名稱:湘江鯽魚

所屬菜系:湘菜

主料:湘江活鯽魚500克

配料:鮮紅椒10克、蒜泥10克、碎乾椒5克

調料:植物油1000克(實耗100克)、蔥25克、姜25克、料酒50克、陳醋10克、鹽10克、味素5克、香油20克

食材簡析

(圖)湘江鯽魚鯽魚

1、鯽魚又名鮒魚,別稱喜頭,為鯉科動物,產於中國各地。鯽魚俗稱鯽瓜子,肉味鮮美,肉質細嫩,它營養全面,含蛋白質多,脂肪少,食之鮮而不膩,略感甜味;它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魚類,棲於江河,湖泊、池沼、河渠中,尤以水草叢生的淺水湖和池塘較多,鯽魚四季均產,但以2~4月和8~12月產的最肥。鯽魚一般體長15~20厘米,體側扁而高,體較厚,腹部圓。頭短小,吻鈍。無須。耙長,鰓絲細長。下咽齒一行,扁片形。鱗片大。側線微彎。背鰭長,外緣較平直。背、臀鰭第3根硬刺較強,後緣有鋸齒。胸鰭末端可達腹鰭起點。尾鰭深叉形。一般體背面灰黑色,腹面銀灰色,各鰭條灰白色。因生長水域不同,體色深淺有差異。鯽魚肉嫩味美,營養價值較高,但刺細小且多。

2、紅椒,又名甜椒、燈籠椒、柿子椒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多分枝。單葉互生,葉片廣卵形,先端漸尖,葉柄較長。花單生於葉腋內,花冠黃色或綠色。果實球形,外具瓣狀突起,有紅色、綠色和黃色三種。種子扁圓形,淡黃色。花期夏季。果皮部分含有多種礦物質及維生素C、蛋白質、食用纖維等,種子則含有辣椒鹼。紅椒和青椒相比,特點是果實較大,辣味較淡甚至根本不辣,一般只作為蔬菜食用而不作為調味料。

製作工藝

(圖)湘江鯽魚湘江鯽魚

1、將鯽魚粗加工:洗的時候要把魚鱗全部弄乾淨,魚肚裡也要洗淨,然後,清洗乾淨,放蔥、姜、料酒醃製約10分鐘。紅椒、姜切成米粒狀,蔥切成花。

2、鍋內放油,燒至七成熱,下入鯽魚汆炸,炸至金黃色撈出。

3、鍋內放香油,下入紅椒米、薑末、蒜泥、碎乾椒炒香,加入鹽、味素,烹入陳醋,倒入鯽魚翻炒入味,撒上蔥花,出鍋即成。

風味特點

顏色紅亮,肉質細嫩,滋味鮮濃,酥脆香辣。

製作關鍵

(圖)湘江鯽魚湘江鯽魚

1、烹製過程中,要保持鯽魚焦酥。因此要選擇新鮮、條小的鯽魚。當然,若能使用湘江里的鯽魚,那更是一絕。

2、鯽魚初加工,注意不要弄破苦膽,弄破苦膽的魚撿出不要,以免“一個螺絲環一鍋湯”。

3、主料中的鮮紅椒很重要,如果換成了其他品種的辣椒,或者完全使用乾椒,那么這道菜的鮮紅勁辣的口感就體現不出來,也就有損正宗湘菜的口味了。

家常做法

(圖)湘江鯽魚湘江鯽魚

原料:活鯽魚2條,蒜末30克,蔥花50克,薑末、醬油、糖、醋各10克,紹酒25克,濕澱粉15克,細鹽2克,辣椒醬,熟菜油500克(約耗150克)

製作過程:

1、將魚洗淨,在魚身兩面各剞兩刀(深度接近魚骨),抹上紹酒、細鹽稍醃。

2、炒鍋上旺火,下油燒至七成熱,下魚稍炸撈起。鯽魚要煎至兩面出現硬皮才取出;鍋內留油75克,放辣椒醬、姜、蒜炒至油呈紅色,放魚、肉湯,移至小火上,再加醬油、糖、細鹽,將魚燒熟,盛入盤中。

3、原鍋置旺火上,用濕澱粉勾芡,撒胡椒粉,撒蔥花,澆在魚身上即成。注意:必須用新鮮鯽魚為原料。烹製時滷汁要濃厚,使魚粘勻滷汁而入味。

營養價值

(圖)湘江鯽魚鮮紅椒

1、鯽魚為中國重要食用魚類之一。肉質細嫩,肉味甜美,營養價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3克、脂肪11克,並含有大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鯽魚藥用價值極高,其性味甘、平、溫,入胃、腎,具有和中補虛、除濕利水、補虛贏、溫胃進食、補中生氣之功效,尤其是活鯽魚汆湯在通乳方面有其他藥物不可比擬的作用。

鯽魚所含的蛋白質質優、齊全、易於消化吸收,是肝腎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質來源,常食可增強抗病能力,肝炎、腎炎、高血壓、心臟病,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患者可經常食用。

2、紅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K,可以防治壞血病,對牙齦出血、貧血、血管脆弱有輔助治療作用。它還含有抗氧化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增強人的體力,能夠緩解因工作、生活壓力造成的疲勞。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適宜慢性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營養不良性浮腫之人食用;適宜孕婦產後乳汁缺少之人食用;適宜脾胃虛弱,飲食不香之人食用;適宜小兒麻疹初期,或麻疹透發不快者食用;適宜痔瘡出血,慢性久痢者食用;

2. 感冒發熱期間不宜多吃。

食療作用

鯽魚有健脾利濕,和中開胃,活血通絡、溫中下氣之功效,對脾胃虛弱、水腫、潰瘍、氣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補食療作用。

食物相剋

鯽魚不宜和大蒜砂糖芥菜、沙參、蜂蜜豬肝、雞肉、野雞肉、鹿肉,以及中藥麥冬厚朴一同食用。

吃魚前後忌喝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