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鄉市

湘鄉市

湘鄉市,位於湖南省中部,湖南省縣級市,屬湘潭市管轄,中南地區、華中地區城市,湘軍故里,楚南重鎮,古稱“龍城”。湘鄉北鄰韶山22公里,東距長沙80公里。湘鄉是省級文明城市、省級衛生城市、省級園林城市。 湘鄉,公元前3年置縣,是湘軍的策源地、偉人故里。1987年3月6日,湘鄉縣正式改為湘鄉市。“自古無湘不成軍,天下湘軍出湘鄉”。湘鄉曾 “以百里之地薈萃群才,以一軍之威維繫全局”,“以一縣之兵,征伐十八省”,歷經半個多世紀,在中國近代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 截至2016年,湘鄉占地總面積1967平方公里,下轄3鄉15鎮4個街道辦事處,297個村,48個社區居委會,人口約92.41萬。2015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328.6億元,財政收入18.6億元,2014年、2015年獲評省全面小康經濟強縣,湖南省縣域經濟十強縣。 2015年9月,《湖南省國土資源廳推進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出台。根據《方案》,湘鄉市成為湖南國土資源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縣(市)。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湘鄉 湘鄉

湘鄉在春秋戰國時期屬楚國,秦朝屬長沙郡湘南縣。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長沙郡。後於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封長沙王的兒子劉昌為湘鄉侯。自此始有湘鄉之名。東漢時改長沙郡,原湘鄉侯領地改為湘鄉縣。  

西漢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皇帝劉欣將漣水流域賜給長沙王子劉昌,封他作湘鄉侯,這是湘鄉建置之始。

東漢建武初年,原湘鄉侯領地置湘鄉縣,原荊州零陵郡,縣治就在今市城。

三國吳時屬衡陽郡,並為衡陽郡治所在。南朝宋永初三年(公元442年)並連道入湘鄉縣,縣域擴大,仍屬衡陽郡。

隋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撤衡陽郡,將湘鄉、湘西、衡山三縣合併為衡山縣,屬潭州總管府。

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潭州總管府為長沙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析衡山縣復置湘鄉縣。

元朝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升為湘鄉州。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湘鄉州降為湘鄉縣。清代,湘鄉縣屬長沙府。

1914年改府州建制為道,湘鄉縣屬湘江道。

1922年,廢道制,實行省縣兩級   ,湘鄉縣直屬省轄。

1937年,湖南省劃分行政督察區,湘鄉縣屬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治所設邵陽)   。

1940年4月改屬湖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治所設益陽)。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湘鄉縣屬益陽專區。

1952年,湘鄉縣劃出雙峰縣全境及漣源一部分,餘下仍稱湘鄉。

1953年11月,湘鄉改屬邵陽專區。

1965年7月,改屬湘潭專區。

1983年2月,湘潭撤地建市,湘鄉改由湘潭市管轄。

1986年9月12日湘鄉撤縣設市(仍屬縣級)

1987年3月6日,湘鄉縣正式改為湘鄉市。

1996年,湘鄉市面積2007平方千米,人口約89萬人。轄3個街道、13個鎮、6個鄉:崑崙橋街道、望春門街道、新湘路街道、山棗鎮、中沙鎮、月山鎮、白田鎮、金石鎮、泉塘鎮、栗山鎮、壺天鎮、梅橋鎮、棋梓鎮、虞塘鎮、潭市鎮、翻江鎮、毛田鄉、東山鄉、東郊鄉、龍洞鄉、育段鄉、金藪鄉。市府駐望春門。

2000年,湘鄉市轄4個街道、13個鎮、5個鄉:望春門街道、新湘路街道、崑崙橋街道、東山街道、山棗鎮、栗山鎮、中沙鎮、虞塘鎮、潭市鎮、棋梓鎮、壺天鎮、翻江鎮、金石鎮、白田鎮、月山鎮、泉塘鎮、梅橋鎮、東郊鄉、毛田鄉、金藪鄉、育塅鄉、龍洞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湘鄉市常住總人口807718人,其中,望春門街道33185人,新湘路街道30729人,崑崙橋街道38139人,東山街道18086人,山棗鎮43042人,栗山鎮23375人,中沙鎮22978人,虞塘鎮30649人,潭市鎮42882人,棋梓鎮50846人,壺天鎮40796人,翻江鎮34423人,金石鎮33438人,白田鎮40564人,月山鎮54060人,泉塘鎮45922人,梅橋鎮43559人,東郊鄉48824人,毛田鄉31905人,金藪鄉33343人,育煅鄉32787人,龍洞鄉34186人。

2007年,毛田撤鄉設鎮。2008年7月1日,龍洞撤鄉建鎮。調整後,全市轄4個街道、15個鎮、3個鄉:望春門街道、新湘路街道、崑崙橋街道、東山街道、山棗鎮、栗山鎮、中沙鎮、虞塘鎮、潭市鎮、棋梓鎮、壺天鎮、翻江鎮、金石鎮、白田鎮、月山鎮、泉塘鎮、梅橋鎮、毛田鎮、龍洞鎮、東郊鄉、金藪鄉、育塅鄉。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湘鄉市常住總人口788216人,其中,望春門街道44453人,新湘路街道39702人,崑崙橋街道44836人,東山街道22136人,山棗鎮39703人,栗山鎮22874人,中沙鎮21170人,虞塘鎮31048人,潭市鎮40926人,棋梓鎮46006人,壺天鎮44825人,翻江鎮32364人,金石鎮27567人,白田鎮37361人,月山鎮46568人,泉塘鎮42971人,梅橋鎮40507人,毛田鎮29382人,龍洞鎮31533人,東郊鄉42300人,金藪鄉29420人,育煅鄉30564人。  

2012年3月20日,湘潭市委決定將湘鄉市龍洞鎮的7個行政村和金石鎮的2個行政村成建制劃歸韶山市,調整後,湘鄉市的面積由原來的2011平方公里減少到1975平方公里,韶山市的面積由原來的211平方公里增加到247.3平方公里。  

2015年9月,《湖南省國土資源廳推進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出台。根據《方案》,湘鄉市成為湖南國土資源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縣(市)。  

行政區劃

2012年5月10日,正式將湘鄉市9個行政村成建制劃歸韶山市管轄。將湘鄉市龍洞鎮石塘、花橋、谷陽、韶東、韶西、新湖、城前7個村(面積28平方千米,人口9627人)成建制劃歸韶山市韶山鄉管轄;將湘鄉市金石鎮團田、舒塘2個村(面積8.3平方千米,人口3307人)成建制劃歸韶山市楊林鄉管轄。調整後,湘鄉市面積、人口、建制村數量相應核減36.3平方千米、1.29萬人、9個建制村。

管轄範圍
望春門辦事處 新湘路辦事處 崑崙橋辦事處東山辦事處山棗鎮
栗山鎮中沙鎮虞塘鎮潭市鎮棋梓鎮
壺天鎮翻江鎮金石鎮白田鎮 月山鎮
泉塘鎮梅橋鎮東郊鄉毛田鎮金藪鄉
育塅鄉龍洞鎮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湘鄉,湖南省縣級市,直屬湖南省地級市湘潭市,中南地區、華中地區城市,位於湖南省中部,北鄰韶山22 公里,東距長沙80公里。

地形地貌

湘鄉市 湘鄉市

湘鄉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總面積為2004平方公里,有耕地42667公頃,有林地面積82667公頃。湘鄉處於湘中丘崗向湘江河谷平原的過渡帶,為雪峰山東北余脈和越城嶺北端余脈所夾峙。西部和南部較高峻,東部和北部較平緩。最高點是褒忠山的三尖峰(又名白沙井山),海拔802米,最低處於漣水出境處的新研文佳灘附近,海拔41米,地勢比降從西向東為19‰。

全市海拔高程在100米以下,相對高差小於10米,地面坡度小於5度的平原有500平方公里;海拔高程100—150米,地面坡度5—15度,相對高差10—60米的崗地約600平方公里;海拔高程120—300米,地面坡度15—25度,相對高差60—200米的丘陵有450平方公里;海拔300米以上,地面坡度25度以上,高差200米以上的山地有400多平方公里。  

河流概況

湘鄉市主要水係為漣水匯入的一級支流有13條。漣水最大年徑流量為61.43億立方米,最少年徑流量16.80億立方米。  

氣候特徵

湘鄉靠近北回歸線,是較為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熱同季,土地肥沃,溪河密布,作物生長期長。

年平均氣溫17.3℃,1月份最低為4.9℃,7月份最高為29.4℃。極端最低為-8.1℃,極端最高氣溫為40.2℃。年均日照時數為1640小時,年均降雨量1312.8毫米,最多年1806.4毫米,最少年937.7毫米。全年降水集中在4—6月份。  

資源概況

土地資源

湘鄉市土地總面積 201.1 千公頃。 2003 年末實有耕地面積 42.28 千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 21% ;其中水田 38.53 千公頃,旱地 3.75 千公頃。當年增加耕地面積 20 公頃;當年減少耕地面積 270 公頃,其中國家基建占地 20 公頃。

園地面積 2.81 千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 1% ;其中茶園 1.23 千公頃,果園 1.58 千公頃。果園中柑桔園 0.89 千公頃,梨園 100 公頃。  

水資源

湘鄉 湘鄉

湘鄉市水域面積 12600 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 6.29% ;其中可利用水面 10800 公頃,占 85.7% 。在可利用水面中捕撈水面 2700 公頃,占 25% ,主要為漣水,自西向東貫穿縣境 97 公里。養殖水面 8046 公頃,占可利用水面的 74.5% 。

湘鄉市水庫數 181 座;總庫容 71789 立方米。  

農業資源

該市有耕地66萬畝,是全國糧豬生產百強縣(市)。主要農作物有水稻、棉花、大豆、油菜、花生、苧麻、黃花菜等。建有優質水稻、畜牧、水產、水果、經濟林等五大類農產品基地;分割肉、皮革、飼料、蛋品已成為全國的集散地;大米、生豬、茶葉、檳榔、乾椒、火培魚等飲譽海內外。  

礦產資源

截至2013年,已勘明優質礦藏30多種,主要礦產有石膏、錳砂、磷礦、鉀長石、高嶺土等。“棋梓灰岩”、含鋅天然礦泉水、白雲石、矽石、石膏、滑石、鐵、錳等質優量多。  

人口概況

截至2012年,該市總人口918256人,全市人口出生率12.1‰,死亡率9.6‰,自然增長率2.5‰。  

表5:2012年人口主要構成情況(單位:人)

指標 年末數 比重(%)
全市總人口 918256 100
其中:非農業人口 134231 14.6
農業人口 784025 85.4
其中:男性 473620 51.6
女性 444636 48.4
其中:18歲以下 166930 18.2
18-60歲 577968 62.9
60歲以上 173358 18.9

2016年,全市共有22個鄉鎮辦事處(18個鄉鎮,4個辦事處),297個建制村,47個社區、居委會。年末總人口為93.1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77萬人;常住人口80.5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3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3.72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41.8%,比上年提高2.84個百分點。總人口中,全年出生人口11332人,出生率為12.26‰;死亡人口4548人,死亡率為4.9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34‰。  

經濟

概述

2012年,全市生產總值為231.75億元,同比增長13.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2.4億元,同比增長4%;第二產業增加值120.96億元,同比增長17.7%;第三產業增加值68.39億元,同比增長13.1%。人均生產總值為29363元,同比增長14.5%。

第一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6.1%,占GDP的比重為18.3%;第二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64.3%,占GDP的比重為52.2%;第三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29.6%,占GDP的比重為29.5%。

農業以糧食生產和生豬飼養為主。特產湘鄉烘糕。境內出產的石灰石質量上佳,儲量有近50億噸。建有韶峰水泥公司,是中國最重要的水泥企業之一。工業有冶金、建材、化工、電子、電力、機械等。主要產品有水泥、鐵合金、氟化鋁、化肥等。  

2016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為365.65億元,同比增長9.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0.07億元,同比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183.37億元,同比增長9%;第三產業增加值122.21億元,同比增長14.4%。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45465元,同比增長9.2%。三次產業比重為16.4:50.2:33.4,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9%、47.5%、46.7%。  

生產總值(單位:萬元)

指 標 2012年 同比±%
生產總值 2317473 13.5
一產業 424034 4
二產業 1209588 17.7
工業 1004788 18.3
建築業 204800 14.7
三產業 683850 13.1
交通運輸和郵政業 142012 17.9
批發零售業 89217 8.7
住宿餐飲業 38591 7.9
金融業 28295 16.2
房地產業 61535 7.9
營利性服務業 143571 12.6
非營利性服務業 180629 14.3

農業

2012年,該市實現農業總產值68.53億元,同比增長4%,實現農業增加值42.4億元,同比增長4%。2012年,該市糧食種植面積75.33千公頃,糧食總產量52.65萬噸,集中育秧15萬畝,獲省2012年水稻集中育秧示範先進單位,連續三年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糧食生產實現 “九連增”。油菜種植面積11.69千公頃,同比下降13.7%,牲豬出欄196.5萬頭,新立項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13個。新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46家,全市達到269家。

全年興建高標渠150km,新建6處供水工程,解決6.28萬人飲用水安全問題,完成31座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1600多口山塘的清淤擴容。發展清潔能源,新建沼氣池1650口、養殖小區聯戶供氣工程15處、沼氣服務網點20處。

2012年,該市被列入全省兩個農村信息化試點(縣)市之一。完成農民科技培訓9.75萬人次,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0.19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1萬人,穩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8.6萬人,實現勞務收入41.95億元。  

工業和建築業

2012年,該市完成工業總產值434.17億元,同比增長25.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396.36億元,同比增長26%。全部工業增加值100.48億元,同比增長18.3%,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5%,其中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2%。形成了以冶金、建材、食品、機電、化工、製革為主體的現代工業格局。市內有湖南韶峰水泥集團有限公司、五礦(湖南)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湖南有色氟化學有限責任公司、湖南燕京啤酒有限公司、湘潭鹼業有限公司、湖南景湘肥業有限公司等全國大型企業。韶峰水泥、驕楊系列啤酒、皮革產品等一批名優產品暢銷全國各地。  

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

產品 單位 實際產量 同比±%
鐵合金 萬噸 9.03 -15.4
水 泥 萬噸 225 -10.9
氟化學氟化鹽 萬噸 7.2 -18.7
純 鹼 萬噸 28.45 2.7
燕京啤酒 千升 37993 -2.4

2012年,全市建築業增加值20.48億元,同比增長14.7%,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33個。  

固定資產

2012年,該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8.19億元,同比增長35.9%。按投資種類分,其中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11.71億元,同比增長 44.8%,技術改造完成投資61.19億元,同比增長41.2%。第一產業完成投資2.23億元,同比增長39.1%;第二產業完成投資64.86億元,同比增長33.3%,第三產業完成投資31.1億元,同比增長41.6%。全年施工項目411個,其中新開工項目296個,投資億元以上的項目9個。商品房竣工面積36.9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4.6%,商品房屋銷售面積24.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0.4%。  

國內貿易

2012年,該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92億元,同比增長15.1%,批發零售業實現增加值8.92億元,同比增長8.7%;住宿餐飲業實現增加值3.86億元,同比增長7.9%。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單位:億元)

指 標 2012年 同比±%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58.92 15.1
按城鄉分
城鎮 53.41 15.2
農村 5.51 14.2
按行業分
批發和零售業 50.91 15.1
住宿和餐飲業 8 15

對外經濟

2012年,該市進出口總值7581萬美元,同比下降11.5%。其中出口6448萬美元,同比下降7.5%,進口1133萬美元,同比下降29.1%。

2012年,該市契約引進市外資金91.2億元,實際到位資金35.24億元,同比增長9.8%;實際到位外資(含增資擴股)5013.5萬美元。全年簽約項目26個,投資總額26.6億元,總投資1億元以上的簽約項目10個。新增開工項目96個,其中總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開工項目有25個,總投資1億元以上的開工項目11個。在談項目10個,投資總額22.16億元。  

交通旅遊

2012年,該市交通運輸郵電業完成增加值14.2億元,同比增長17.9%。

2012年,完成危橋改造4座,硬化農村公路200公里,完成投資2828萬元;投入資金800多萬元,對全市21處碼頭進行了硬化,改造鋼質機動船舶26艘,安裝重要渡口碼頭視頻監控系統3處,水上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S209湘鄉段全線竣工通車,滬昆高速公路潭市互通連線線全線路基工程基本完成鋪裝,完成農村公路橋樑修建和改造2座。

2012年,湘鄉市加速推進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旅遊新業態蓬勃發展,開發了汽車露營地、龍泉葡萄酒莊園、泉湖泉湖溫泉、茅滸影視基地等旅遊項目,韶湖汽車露營地成為湖南首家汽車自駕游營地,毛澤東書畫雙絕銀磚珍藏版、龍城雕龍榮獲2012湖南(第三屆)旅遊商品大賽銅獎。全市共接待遊客892.29萬人次,同比增長112.7%,旅遊總收入47.45億元,同比增長5.8%。  

財政金融

2012年,該市實現財政總收入13.86億元,同比增長25.2%,其中一般預算收入9.76億元,同比增長31.5%。國稅收入3.27億元,同比增長9.7%,地稅收入5.28億元,同比增長19.6%。財政總支出31.88億元,同比增長30.1%,其中一般預算支出29.43億元,同比增長30.7%。

2012年,金融業實現增加值2.83億元,同比增長16.2%;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67.4億元,比年初增加23.36億元。其中,年末儲蓄存款餘額132.98億元,比年初增加21.06億元。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79億元,比年初增加11.3億元。  

金融機構信貸收支表(單位:萬元)

指標 2012年末數 比年初增加額
一、各項存款餘額 1674003 233569
單位存款 323293 29393
活期存款 193200 -1435
定期存款 88723 2173
個人存款 1330016 210783
儲蓄存款 1329829 210596
二、各項貸款餘額 790030 112953
短期貸款 425001 27243
中長期貸款 344056 83124
票據融資 20972 2586

文衛體育

2012年,湘鄉市有網咖94家,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25家、電子遊藝遊戲機室14家、音像製品經營戶10家,書報刊經營戶25家,印刷廠24家,文化市場經營單位從業人員近3000人。

湘鄉市選送的廣場健身舞《相約北京》參加“盛世歡歌第二屆中國中老年文藝匯演”,並榮獲銀獎;舉辦了湘鄉市圍棋聯賽、湘鄉市“國土杯”門球賽,組隊參加了湘潭市第十一屆運動會,取得28金、33銀、28銅、團體總分一等獎的好成績。

圖書館2012年新增書籍1278冊,全年免費開放總計306天,共接待讀者7.25萬人次,借閱圖書8.6萬冊次。收集地方文獻資料55種150餘冊,完成館內4000餘冊古籍目錄電子版報送省古籍普查平台的工作。在全省“三湘讀書月”活動中,圖書館選送的自創節目獲得了“三湘讀書月”2012年全省少年兒童“學習雷鋒好榜樣”讀書活動組織獎及展演金獎,獲“湘潭市第三屆蓮城讀書月活動毛澤東詩詞誦讀比賽二等獎”。  

2012年,該市共有註冊醫療機構31家,衛生技術人員2418人,其中執業醫師1081人,護士767人,擁有床位2451個。實事項目順利開展,3月1日起,率先在長株潭地區實施參合農民鄉鎮衛生院住院起付線外基本醫療費用全報銷。12月1日起,實施農村孕產婦在縣鄉醫療機構住院分娩基本費用全免,全年共補助9302人,補助金額279.06萬元。縣、市、省及省外醫療機構住院補償比例分別提高到85%、70%、65%、60%;農村重大疾病救治報銷比例提高到80%。完成2600座生態無害化衛生廁所建設任務,城鄉環境衛生面貌得到較大改善,成功創建省級衛生城市。  

資源與環境

2012年,湘鄉市被評為省國土資源節約集約達標縣(市)。全市預審建設用地項目59個,申請用地總面積200公頃;批回建設用地21個批次,獲批面積107公頃。申報土地綜合整治項目9個,其中省級投資項目5個,市級投資項目4個,共2940公頃,總投資0.77億元。全年共上市40宗地,成交34宗,成交面積64公頃,成交總價5.3億元,繳入國庫4億元(與2011年同期相比淨增1億元),土地收益1.9億元。礦業權上市4宗,已成交4宗,成交總價17萬元。

2012年,湘鄉市列入湖南省基本農田建設重點縣(市),耕地保有量已達51234公頃。永久性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已全部完成,共劃定基本農田圖斑40414個,基本農田保護面積45880公頃。

2012年,湘鄉市繼續大力推進污染物減排工作,COD削減率為2%,氨氮削減率為3.61%,二氧化硫削減率 10.27%,氮氧化物削減率為3.01%。

湘鄉市 湘鄉市

該市完成營造林任務4.3萬餘畝,其中完成退耕還林工程5000畝,油茶新造11500畝,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後續產業3280畝,農業綜合開發林業生態示範項目2500畝,完成油茶林低改任務1000畝,中央財政造林補貼15625畝,跡地更新2000畝,森林撫育5000畝,全年義務植樹178萬株。森林覆蓋率穩定在46.72%;森林蓄積量、林地保有量、森林保有量分別達到360.4萬立方米、93720公頃、83400公頃。  

注釋:

[1]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捨五入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國內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科教

2012年,全市普通中學62所,在校學生39612人,教職工3629人。國小166所,在校學生47743人,教職工2769人。幼稚園127所,在園幼兒15219人,教職工1223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 38人,教師4人。全市有11個鄉級萬冊圖書館,28個村級千冊圖書室,湘鄉圖書館建於1928年,為國家二級圖書館,存書數十萬冊;有全省最早最好的縣級博物館,館記憶體有國家一級、二級、三級文物數百件;

2012年,該市繼續保持“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榮譽,榮獲“湘潭市科技特派員工作先進單位”,成功申報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全市完成專利申請180件,向國家申報項目10項,高峰五金和貝特爾公司分別已獲國家創新基金70萬元,申報省級科技支撐項目14項,已立項8項,申報湘潭市科技支撐項目23項,已立項13項。有3個較大規模的科研機構,24個專業協會,獲得500多項國家、省、市級科技專利。

各種藝術團體數十家,有國內、省內知名書畫名家40多位。全國第一個農民文學社團仙女山文學社堅持活動至今20多年。  

截至2013年9月,湘鄉市有兩所中學名校(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湘鄉一中、東山學校。  

社會

居民收入穩步提高。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43元,同比增長12.4%;人均消費支出18734元,同比增長9.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9260元,同比增長13.6%;人均現金支出10277元,同比增長1.3%。

社會保障全面發展。2012年末,該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56070人,其中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17128人,企業職工養老保險38942人;職工醫療保險60960人,失業保險48901人,工傷保險36415人;全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為49354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參保人數達28.35萬人,征繳基金3305萬元。

安全生產形勢好轉。2012年,該市共發生事故58起,同比下降 15.9%;死亡人數20人,同比下降16.7%;工礦商貿從業人員10萬人安全生產事故死亡人數為1.21人,同比下降16.7%;億元GDP事故死亡0.086人,同比下降36.8%;道路交通萬車事故死亡人數2.08人,同比下降11.5%。  

交通

湘鄉市 湘鄉市

湘黔鐵路、洛湛鐵路、320國道、婁湘高等級公路、湘柘公路、上瑞高速公路、在建長韶婁高速公路橫貫東西。高標準水泥路通鄉到村入戶,市內數十條公共汽車線路、5個出租汽車公司,編織了以市城為軸心的交通網路。  

文化

風土人情

湘鄉城區夜景 湘鄉城區夜景

湘劇早期主要流行於“長沙府十二屬”(即長沙、善化、湘陰、醴陵、湘潭、湘鄉、寧鄉、益陽、攸縣、安化、茶陵)及江西與湖南毗鄰的北起修水、南至吉安的各縣。當時民間習稱為“大戲班子”、“長沙班子”或“湘潭班子”。

“湘劇”名稱最早見諸民國9年(公元1920年)長沙印行的《湖南戲考》第一集。因它是用中州韻、長沙官話演唱的,故一度稱為“長沙湘劇”。湘劇有高腔、低牌子、崑腔和彈腔(南北路及一些雜曲小調)四大聲腔、現有傳統劇目682個,其中彈腔劇目有500個以上,高腔劇目近百個。  

湘鄉話

湘鄉城區遠景 湘鄉城區遠景

湘鄉話通行於古湘鄉地區,包括今天的湘鄉市,雙峰縣,婁星區以及漣源的一部分(1952年以前一直是一個縣)。據查證,湘鄉話是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兩個古語之一,湘鄉話屬古楚語。

說湘鄉話的代表人物有陳賡(十大將軍之一),譚政(十大將軍之一),黃公略(36位軍事家之一)等。

湘鄉話雖屬於湘語,但與新湘語有很大的區別。新湘語是以長沙話為代表的,發音以清音為主。而其受到西南官話的侵蝕太大了,所以,長沙話為代表的新湘語並不是很難懂。

在湘鄉市區以及西郊一帶,甚至出現由於湖南鐵合金集團有限公司和湖南湘鋁有限責任公司兩大企業影響下產生的湖鐵話和湘鋁話。這兩個企業誕生於上世紀五十年代,人員以湘鄉本地為主,同時吸納了鄰近的湘潭縣,婁底市,邵東縣等地人,所以建廠初期口音複雜。隨著時間的推移加上兩家企業規模較大,加上在過去的集體制度中比較封閉,很少與外界往來。所以形成了頗具特色的廠礦方言--湖鐵話和湘鋁話。湘鄉話難度較高,甚至於相鄰市縣都聽不懂。

湘鄉特產

湘鄉市 湘鄉市

燈芯糕是湘鄉的傳統副食特產。它不僅形似燈芯,潔白柔潤,味道甜辣,清涼芳香,彎轉成圈而不斷,而且可以用火點燃,散發純淨的玉桂香味。而且打開一盒從第一根開始接連不斷吃到最後一根,不多不少整整24個小時。湘潭製作燈芯糕,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了。140多年前,在清代鹹豐年間全國名特產品博覽會上,湘潭燈芯糕被評為一等特產;1915年巴拿馬國際商品賽會上,受到各國代表的稱讚;1988年5月,又被評為湖南省“名糕點”。此後,燈芯糕的質量不斷提高,改用提煉過的純桂子油取代原配方中的肉桂粉,使產品的桂味更加純正濃郁,榮獲湖南省優秀產品的稱號。  

民俗風情

●水府水節

青山、秀水、湖光、倒影、龍舟競渡,白鷺高飛......位於湘鄉市的湖南水府旅遊區,風景優美,景區面積170多平方千米,其中水面40多平方公里,是鑲嵌在湘中大地上的一顆旅遊明珠。區內大小島嶼星羅棋布,地下奇洞雄偉壯觀,洞內絕景叢生。湖光山影,天風林語,優美迷人。水府融灕江之旖旎,懷西湖之溫馨,有“人間瑤池”的之譽。  

●賽龍舟

湘鄉每到賽龍舟的時候常常出現街空巷淨的局面。漣水兩岸有塞龍舟的傳統習俗,多以宗族社團為單位組織船隊,船首扎龍頭,也有扎公雞、鯉魚及獸頭的。民國年代的賽期間是:初一谷水,初二溪口,初三羊古、初四薛家渡和潭市,初五杏子鋪和縣城(有段時間縣城因漲端午水之故,議定改在六月初六)。  

旅遊

旅遊資源

名人冊 名人冊

湘鄉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山書院,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發現戰國以來的古墓葬5000多座及大量文 物。文廟、伏虎井、褚公祠、觀音閣、狀元塔、宋窯遺址等20多處古蹟保存完好。宋代古剎雲門寺,內有全國第二大千手千眼觀音塑像和漢白玉雕刻的十八羅漢,成為國內外佛教信徒拜謁的聖地。湖南水府旅遊區,碧波蕩漾,山巒影疊,風景秀麗,步移景換,享有“天下水府、人間瑤池”之美譽,為湖南省新瀟湘休閒八景之一。東台山國家森林公園、曾國藩詩文島(碧洲公園)、韶山灌區、褒忠山原始次森林風景如畫。紅色旅遊資源豐富,毛主席母校——東山書院,陳賡、譚政大將故居,楊尚昆題詞的黃公略故居,江澤民、李鵬題詞的黃公略銅像。  

水府廟

水府廟 水府廟

湖南水府廟旅遊區地處湘中,以湖南水府廟水庫為主體,位於湘江支流漣水的中游,規劃面積177.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44.3平方公里,庫容量6億立方米。處於韶山、南嶽、張家界三大旅遊區中心,南臨南嶽,北接岳陽樓、韶山,西靠張家界,東近井岡山,旅遊區內生態環境良好,常年生長著近千種珍貴物種和多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宋窯遺址的挖掘,填補了南方無宋窯的歷史空白。區內有一級景點5個,二級景點9個,三級景點5個。  

雲門寺

雲門寺 雲門寺

湘鄉雲門寺位於湘鄉市汽車站西南,東風路側,始建於北宋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因當時寺門有石碑兩座,色清溫潤,相傳為耿山所產之碧玉,故名石碑寺。明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一高僧慈慧,自浙紹雲門山來寺居住,時觀五彩祥雲,映其殿閣,故易名雲門寺。雲門寺占地約10畝,其主要建築有前殿、中殿、大雄寶殿和觀音閣。其中觀音閣最為壯觀。殿閣進深35.4米,通面寬17.5米,高約15米。

1959年,湖南省人民委員會公布雲門寺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湘鄉縣人民政府以其為館址,建起了湖南省第一個縣級博物館,請郭沫若先生題寫了館名。後國家旅遊局所繪全國旅遊圖中,雲門寺被列為旅遊景點之一,每年接待中外遊客10萬人次以上。  

湘鄉文廟

湘鄉文廟,又稱孔廟,是湘鄉最古老的宏偉建築之一,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廟址原在漣水之東仙林岡(今東岸坪),宋、元、明、清四朝,曾先後修復、重建、擴建達七次之多,現位於湘鄉市第一中學內。  

東台山

東台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漣水之濱的湘潭市湘鄉城南經濟開發區,與市區隔河相望,總面積370平方公里。昔人美曰“東台起鳳”,故名鳳凰山,是湘鄉八景之首。  

湘鄉市 湘鄉市

東山書院

東山書院始建於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書院初建時曰東山精舍,1900年改稱東山書院,1905年建產湘鄉縣公立東山高等國小堂,1940年改辦中學,名曰湖南省私立東山初級中學,直至全國解放。1951年,私立東山初級中學與湘鄉市一女子職業學校合併為湘鄉市一初級中學。1952年,中南軍政委員會教育部決定在書院舊址恢復東山學校,定名為“湖南省立東山國小”。1958年9月10日,毛澤東給師生寫信並題寫校名後稱東山學校。東山書院現已成為一所完全中學。  

茅滸水鄉

茅滸水鄉距湘鄉市區8公里,規劃占地面積1000畝,地處湘鄉市規劃區內工業發達、經濟活躍的東郊鄉皮革工藝園區,與湘江支流漣水河緊密相連。西有湘黔線、潭邵高速公路、國道320線穿過,便捷的交通,直接通往湘潭、韶山、寧鄉、婁底等鄰近城鎮;南與國家級東台山森林公園及湘鄉東山新城區相連相望,碧水青山,交映相輝。因此,區域優勢明顯,整體環境和諧,空氣清新怡人,景觀優美別致,是湘鄉乃至湘潭少有的原生態自然環境區,有望打造成為長株潭的後花園和繼周莊、烏鎮後的“全國最具特色第三大水鄉”。  

褒忠山

湘鄉褒忠山百度地圖位置 湘鄉褒忠山百度地圖位置

湘中第一山“褒忠山”距湘鄉市城區30千米處,有一座被譽為“湘中第一山”的名山,叫褒忠山。褒忠山又叫貞女山,海拔802米,為漣水、溈水、靳水三流之分水嶺,呈南北走向突兀湘鄉市境,有“湘鄉屋脊”之稱。

褒忠山有白雲關、絆水坑、白雲寺、仙女坪、白雲峰、二尖峰、風車坳、斗於頂八大勝景奇觀,無處不陶醉遊人的心魂。  

曾國藩詩文島

曾國藩詩文島 曾國藩詩文島

曾國藩詩文島,坐落在漣河中央。被譽為湘鄉城區的“綠心”、“綠肺”,是由碧洲公園提質改造而成的外向型、開放型的市域都市綜合性公園。她以自然風光為主體,突出“文化、旅遊”主題,兼具“休閒、健身”功能。島上建有健身廣場;環島游道、護坡、遊艇碼頭、曾國藩詩文雕塑景觀。95塊曾國藩詩文碑刻遍布小島,濃縮著湖湘文化精髓,凸顯著以曾國藩為代表的湘軍文化內涵,讓遊人在休閒漫步中不知不覺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和啟迪。  

名人目錄

蔣琬蔣琬(約168~246),字公琰,今湘鄉市北正街人,三國時蜀漢大臣,官至大司馬(即丞相)。
王容 王容(1163~1206)南宋丁未科狀元。字南強,號希顏,南宋湘鄉縣十四都大湖人。
劉錦棠劉錦棠(1844~1894),字毅齋,官至新疆巡撫。曾獲得“法福靈阿巴圖魯” 榮譽稱號。
劉岳昭劉岳昭,湘鄉人,清朝官員,官至雲貴總督。
蔣益澧蔣益澧,湘鄉人,清朝官員,官至廣東巡撫。
黎培敬黎培敬,清朝官員,官至江蘇巡撫。
蕭三蕭三(1896~1983),現代著名詩人、翻譯家。1896年10月生於湖南省湘鄉縣的蕭家沖。
李卓然李卓然(1899—1989),最為知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原中共中央顧委委員、全國政協常委、中宣部副部長
陳賡陳賡(1903年—1961年),湖南湘鄉龍洞鎮泉湖村人,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譚政譚政(1906—1988),原名譚世銘,號舉安。湖南湘鄉龍洞鎮楠鄉村人。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成思危中國著名經濟學家,“中國風險投資之父”,民建成員。
成洪波在黨政機關多年擔任工作,曾任東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賀國強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湖南湖北

一湖之隔的湖南、湖北。來完善他們,分享知識! 

湖南省-知名景區

所在地景點名稱
長沙市
長沙市橘子洲頭嶽麓山 |   毛澤東紀念館毛澤東楊開慧故居天心閣馬王堆長沙市動物園烈士公園海底世界火宮殿秋收起義紀念館
望城縣銅官窯雷鋒紀念館千龍湖
寧鄉縣劉少奇故居
瀏陽市胡耀邦故居 | 大圍山 | 石燕湖 | 豐竹園 | 青竹湖
沙縣櫻花溫泉
婁底市
婁底市湄江 | 波月洞 | 洛陽灣 | 水府廟 | 曾國藩故居 | 蔡和森紀念館 | 紫鵲界梯田 | 梅山龍宮
常德市
常德市

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桃花源 | 夾山國家森林公園 | 花岩溪國家森林公園 | 常德詩牆 | 柳葉湖 | 黃山頭國家森林公園河洑國家森林公園太浮山森林公園蒙泉湖城頭山太陽山德山公園

郴州市
郴州市仰天湖草原蘇仙嶺萬華岩王仙嶺五蓋山天堂溫泉 |  義帝陵
宜章縣莽山國家森林公園湘南年關暴動舊址
資興縣東江湖觀瀾書院回龍山鵝山國家森林公園
汝城縣福泉山莊
蘇仙區飛天山天下十八泉湘粵古道
北湖縣石林龍女溫泉
永興縣便江板梁古村
永州市 
永州市上甘棠古村
祁陽縣金洞漂流  |  文昌塔三聖湖
東安縣舜皇岩
零陵縣柳子廟
江華縣盤王殿
江永縣女書園
雙牌縣大黃江源瀑布群  | 文廟
寧遠縣九嶷山舜帝陵
道縣月岩
株洲市
炎陵縣炎帝陵
攸縣白龍洞
醴陵縣紅色官窯
茶陵縣南宋古城
湘潭市
韶山縣韶山毛澤東同志故居  |  滴水洞
湘潭市彭德懷紀念館齊白石故居
衡陽市
衡南縣江口鳥洲
衡陽縣南嶽衡山南嶽大廟石鼓回雁峰岣嶁峰陸家新屋湘西草堂
衡東縣羅榮桓故居
耒陽縣蔡侯祠
懷化市
芷江縣芷江受降紀念坊
會同縣粟裕故居 |  高椅古村
漵浦縣向警予故居
新邵縣白水洞
新寧縣崀山
城步縣南山大草原
隆回縣魏源故居 | 高洲溫泉
綏寧縣鐵杉林
武岡縣中山堂雲山法相岩
岳陽市
岳陽市岳陽樓 | 君山島 | 東洞庭濕地 |  張谷英村
汨羅縣屈子祠 | 任弼時故居
張家界市
張家界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 |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 黃龍洞 | 寶峰湖 | 慈利五雷山 | 桑植九天洞 | 賀龍故居洪家關 | 湘鄂川黔根據地紀念館 | 茅岩河漂流 | 崇文寶塔 | 土家風情園 | 普光寺葫蘆殼溫泉 | 澧水源頭五道水 | 烈士塔 | 秀華山館 | 老院子 | 大庸府城 | 婁江漂流
湘西自治州
湘西鳳凰古城 | 猛洞河漂流 | 芙蓉鎮王村 | 德夯苗寨 | 關田山古苗寨

湖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
長沙市嶽麓區 | 芙蓉區 | 天心區 | 開福區 | 雨花區 | 瀏陽市 | 長沙縣 |望城縣 | 寧鄉縣
株洲市天元區 | 荷塘區 | 蘆淞區 | 石峰區 | 醴陵市 | 株洲縣 | 炎陵縣 | 茶陵縣 | 攸縣
湘潭市岳塘區 | 雨湖區 | 湘鄉市 | 韶山市 | 湘潭縣
衡陽市雁峰區 | 珠暉區 | 石鼓區 |蒸湘區 | 南嶽區 | 耒陽市 | 常寧市 |衡陽縣 | 衡東縣 | 衡山縣 | 衡南縣 | 祁東縣
邵陽市雙清區 | 大祥區 | 北塔區 | 武岡市 | 邵東縣 | 洞口縣 | 新邵縣 | 綏寧縣 | 新寧縣 | 邵陽縣 | 隆回縣 | 城步苗族自治縣
岳陽市岳陽樓區 |雲溪區 | 君山區 | 臨湘市 | 汩羅市 | 岳陽縣 | 湘陰縣 | 平江縣 | 華容縣 | 屈原管理區*
常德市武陵區 | 鼎城區 | 津市市| 澧縣 | 臨澧縣 | 桃源縣 |漢壽縣 | 安鄉縣 | 石門縣 | 西湖管理區* | 西洞庭管理區*
張家界市永定區 | 武陵源區 | 慈利縣 | 桑植縣
益陽市赫山區 | 資陽區 | 沅江市 | 桃江縣 | 南縣 | 安化縣 | 大通湖管理區*
郴州市北湖區 | 蘇仙區 | 資興市 | 宜章縣 | 汝城縣 | 安仁縣 | 嘉禾縣 | 臨武縣 | 桂東縣 | 永興縣 | 桂陽縣
永州市冷水灘區 | 零陵區 | 祁陽縣 | 藍山縣 | 寧遠縣 | 新田縣 | 東安縣 |江永縣 | 道縣 | 雙牌縣 | 江華瑤族自治縣
懷化市鶴城區 | 洪江市 | 會同縣 | 沅陵縣 | 辰谿縣 | 漵浦縣 | 中方縣 | 新晃侗族自治縣 | 芷江侗族自治縣 | 通道侗族自治縣 |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 | 麻陽苗族自治縣 | 洪江管理區*
婁底市婁星區 | 冷水江市 | 漣源市 | 新化縣 | 雙峰縣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吉首市 | 古丈縣 | 龍山縣 |永順縣 | 鳳凰縣 | 瀘溪縣 | 保靖縣 | 花垣縣
(註:帶“*”屬於地方設立的行政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參見:湖南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