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柴胡

汶川柴胡

汶川柴胡,屬於傘形科,傘形目,產四川。生長於山坡草叢中。模式標本采自四川汶川縣、雁門鄉。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汶川柴胡汶川柴胡

命名來源:(植物分類學報)[植物分類學報12(3):288.1974]
中國植物志:55(1):281
亞族中文名:葛縷子亞族
亞族拉丁名:Carinae
族中文名:阿米芹族
族拉丁名:Ammineae
亞科中文名:芹亞科
亞科拉丁名:APIOID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汶川柴胡汶川柴胡
多年生草本,高40—90厘米。直根黃棕色,中部略膨大,有少數支根。莖綠色,基部光滑無毛,有細條紋,自基部以上分枝,側枝發達,全株呈疏鬆的掃帚狀,末端分枝極細,花時略向下垂。莖下部葉成簇生狀,並有枯萎葉柄纖維包圍莖基,葉片線形或狹倒披針形,長5—12厘米,寬2—4毫米,3—5脈,頂端鈍尖或略圓,中部以下微收縮,基部擴大成鞘;莖基部以上的葉線形,長1.5—3厘米,寬1.5—2.5毫米;莖中部及分枝以上的葉全部為錐形以至鱗片狀,愈至頂部葉越小,成極細的鱗片狀,長1—8毫米,寬0.5—1毫米。復傘形花序小而多,總苞片2—3,極小,成錐形或鱗片狀,不等長,長0.3—1.5毫米,寬0.1—0.3毫米,1—3脈,質較硬,緊貼傘輻,傘輻(1)2—3,纖細,極不等長,長2—32毫米;小總苞片5—6(7),倒卵形或橢圓形,短於花時小傘形花序,長0.6—1毫米,寬0.3一o.5毫米,質厚,3脈,小傘形花序小,直徑2—3毫米,有花1—4;花柄不等長,長3—6毫米,花極小,直徑0.5毫米;花瓣黃色,中肋色較深,上部內折,舌片方形,邊緣及背面均光滑,花柱基黃色,肥厚,直徑寬於子房,子房外棱凸出明顯。果較小,卵形,兩側略扁,棕色,長2毫米,寬1.5毫米,果柄長0.5—1毫米,遠超出小總苞以外,棱微凸出:每棱槽油管2—3,合生面3—4;胚乳腹面平坦。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產地分布

產四川。生長於山坡草叢中。模式標本采自四川汶川縣、雁門鄉

柴胡屬,傘形科植物

Bupleurum L. 柴胡屬,傘形科,約120種,分布於北半球的亞熱帶地區,我國有36種,17變種,主產西北與西南高原地區,其他地區種類較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