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紀南城

楚紀南城

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都城“郢”,因在紀山之南,後人習慣稱之為紀南城,其遺址位於荊州小北門外5公里處的紀南鎮境內,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護標誌碑為我國當代著名文豪、史學權威郭沫若親筆題寫。

楚紀南城 楚紀南城 據歷史文獻記載,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始都“郢”,至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拔郢”,計有20個楚王在此立國稱霸,先後剪除了黃河以南大小50多個邦國政權,統一了北至黃河、東至巴蜀、南至湖南南部的廣大疆域,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譜寫出了輝煌壯闊的一章,孕育出了屈原、宋玉等一批楚辭文學大家和荀子、老子、范蠡、伍子胥等眾多諸子百家。鍾子期、俞伯牙“高山流水識知音”的絕唱也出自這裡。楚都紀南城也因強楚而成為當時我國南方最繁盛的都市。千百年來,楚故都並沒有因白起“拔郢”而銷聲匿跡。它曾擁有的昌盛與繁華,它的古風遺韻,仍與光耀千秋的楚文化同在。
紀南古城池東西長4.5公里,南北寬3.5公里,城垣周長15.5公里,總面積15.75平方公里,幾近荊州城的3倍。城牆為夯土築成,高4━7.5米,城垣上部寬10━15米,可並行三輛卡車,寬大且厚實堅固。南城垣上的報警烽火台高大壯觀,依稀可辨。城牆四周有城門7座,考古工作在西城牆上找到了戰國時期的一處三孔城門過道,在南城牆缺口處古河道內發掘出了一座罕見的水門。城內台基遺址遍布,城東南有密集的宮殿建築遺蹟,現存80余處夯土台基有的長寬均達百餘米。春秋時最大的霸主、名垂史冊的楚莊王為安撫惶惶不安的列國君主,於紀南城東北隅築有規模不算宏大的“莊王台”,邀約諸侯來此相會,以博好感,贏得其心。莊王也因此威望日重。後人遂稱此台為釣鉤諸侯之台,故又名釣台。此台現存高6米,東西長30米,南北寬20米。如今登台遠望,莊王遺風猶存。城中部有制陶窯址,且都與水井相連。城西部為金屬冶煉作坊區。遊覽紀南古城,最佳去處當數北城牆。透過那橫亘於阡陌沃野之上的壯闊城垣,呈現在眼前腦際的依然是昔日古都的泱泱風采。

圖片列表

門票價格 20元交通提示 從武漢乘到荊州的長途汽車,走漢宜高速公路3小時開荊州,後轉乘景點的中巴相臨景點 古城 荊州博物館 瞿家灣 玄妙觀 章華寺 楚紀南城 洪湖藍田生態園 荊州城 樊妃冢 開元觀 馬跑泉 八嶺山 三國公園 萬里長江第一獸 春秋閣 太暉觀 鐵女寺 劉備與公安門 得勝街與洗馬池 點將台與拍馬山 馬跑泉與落帽冢 關公刮骨療毒地 卸甲山與擲甲山 關廟與春秋閣 張飛一擔土 雞公山舊石器時代遺址 大禹息壤 江瀆宮 孫叔敖墓 張居正墓 荊州文廟 文星樓 萬壽寶塔 荊江鐵牛 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亭 鳳凰廣場 九龍淵公園 江陵盆景園 江陵碑苑 環城公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