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文廟

荊州文廟

荊州文廟(即原江陵縣文廟)位於古城荊州中路西段南側的荊州師範學院附屬中學校園內,現為市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簡介

荊州文廟荊州文廟
荊州文廟(即原江陵縣文廟)位於古城荊州中路西段南側的荊州師範學院附屬中學校園內,現為市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文廟是舊時讀書人頂禮膜拜儒家創始人孔聖人的地方。荊州文廟建於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後經乾隆九年、嘉慶元年兩次擴建修繕,殿閣成群,雄偉壯觀,後大多毀於戰亂,現僅存欞星門和大成殿。 大成殿是文廟的主體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式屋頂,殿前建有寬闊的霸台。欞星門是進入文廟的起點,至今保存完好。全門皆石結構,三門四柱,背後書有“大清光緒二十五年歲次丙申六月吉日重建”的題記。中門上方前後兩面均楷書有“欞星門”三字,正面飾有浮雕六幅,最上為單鳳朝陽,其餘樑上雕雲龍、瑞獸、花草、人物等圖像。中門石樑底部為鯉魚跳龍門的彩繪吉祥圖案。透過這精雕細刻的高大門牌坊,人們不難想像文廟鼎盛之時的宏偉風采。

荊州旅遊指南

明顯陵俗稱皇陵。系明世宗朱厚熄之生父興獻王(後追溢恭睿獻皇帝)朱佑元(1476-1519)陵墓。建於嘉靖十九年
荊州文廟明顯陵
(1540年)。占地約600畝,四周圍以朱色高牆,周長3.6公里,其前建紅門二座,為磚砌琉璃瓦頂無梁殿建築。門外有“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石碑兩塊,系嚴嵩手筆。石板鋪成長達1300米的神道,直達內城。神道兩邊依次排列有八方雲龍華表和獅、獬豸、駱駝、象、麒麟、跪馬、立馬各一對,石人有文臣、武將各兩對。整齊有序,形態生動。內城正門為校思門,其後為核恩殿,均於明末被毀,尚存琉璃瓊花、雙龍壁及宮殿石基、石雕欄桿和螭首散水等,都具有較高的工藝水平。最後為塋城(也叫寶城),圍著兩座高大土冢,為朱佑杭及其妻蔣氏的墳墓。在塋城正前方城台上有明樓,平面正方形,邊長9.2米,上覆重檐歇山式黃色琉璃瓦頂。樓內豎墓碑一塊,上書正楷大字“恭睿獻皇帝之陵”。環塋城城頭的排水孔道,用漢白玉雕成36個龐大的龍頭裝飾,極為壯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門票價格
  • 門票:5元
交通提示
  • 位於古城荊州中路西段南側的荊州師範學院附屬中學校園內
相臨景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