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萊營鸚鵡嘴龍

梅萊營鸚鵡嘴龍

鸚鵡嘴龍是小型恐龍,兩足行走,頭短寬而高,吻彎曲似鸚鵡的喙,故而得名。顴骨高向外伸,牙三葉狀,牙冠低,頸短。這種小恐龍在我國分布較廣,時代為晚侏羅世——早白堊世。鸚鵡嘴龍和原角龍、三角龍等恐龍都具有一張類似鸚鵡一般帶勾的鳥嘴,科學家由它的體形及生存年代來推斷,認為鸚鵡嘴龍可能是大部分角龍類恐龍的祖先。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恐龍名稱: 梅萊營鸚鵡嘴龍

梅萊營鸚鵡嘴龍梅萊營鸚鵡嘴龍

拉丁文名: psittacosaurus meileyingensis
恐龍體長: 一米左右
恐龍體重: 不詳
恐龍食物: 蕨類植物
生存年代: 1.36億年至0.95億年的早白堊世
生存地點: 東亞地區
辨認要決: 頭骨短,高而寬平,顴骨向外突伸
恐龍種類: 鳥臀目·角龍類

來歷

該標本產於遼寧朝陽,於1999年11月收藏。

梅萊營鸚鵡嘴龍 標本梅萊營鸚鵡嘴龍 標本

簡介

梅勒營鸚鵡嘴龍(Psittacosaurusmeileyingensis)生活在早白堊世。 體長一米左右。頭骨短,高而寬平,顴骨向外突伸。鼻孔極小,眼眶頗大,牙齒三葉狀,齒冠低,齒根高,其咀嚼面傾斜。牙數7—9個。脊椎數70個左右:頸椎6—9,背椎13—16,薦椎5—7,尾椎40以上,背椎神經棘不發育,薦椎癒合,尾椎有較長的脈弧。前肢短於後肢,其比例為53—60/100。前、後腳均為五趾,前腳趾骨數:ⅰ2,ⅱ3,ⅲ4,ⅳ1,ⅴ0;後腳為ⅰ2,ⅱ3,ⅲ4,ⅳ5,ⅴ0,爪略呈半圓形,其形狀介於爪、蹄之間。肩胛骨窄長,烏喙骨有橢圓形孔。骨盆細小。該類恐龍分布於東亞地區,在我國分布於北方和東部,生活於距今1.36億年至0.95億年的早白堊世。

發現:

 中國鸚鵡嘴龍是在1950到1953年間,于山東半島白堊紀早期的青山組地層中發掘的。岩層厚達2000公梅萊營鸚鵡嘴龍化石標本
尺,主要火山碎屑岩夾火山岩石。在這個地層之中,最早發掘到的一隻恐龍是中國地質學者譚氏在1923年採集的。在1989年夏季,當董枝明訪問瑞典uppsala大學,發現當時譚氏於1923年三月二十四日,采自山東萊陽縣青山東南區的一件尾椎骨,是屬於蜥腳類。根據化石的顏色,保存狀況斷定是采自青山組地層中。體長一米左右。頭骨短,高而寬平,顴骨向外突伸。鼻孔極小,眼眶頗大,牙齒三葉狀,齒冠低,齒根高,其咀嚼面傾斜。牙數7—9個。脊椎數70個左右:頸椎6—9,背椎13—16,薦椎5—7,尾椎40以上,背椎神經棘不發育,薦椎癒合,尾椎有較長的脈弧。前肢短於後肢,其比例為53—60/100。前、後腳均為五趾,爪略呈半圓形,其形狀介於爪、蹄之間。肩胛骨窄長,烏喙骨有橢圓形孔。骨盆細小。該類恐龍分布於東亞地區,在中國分布於北方和東部,生活於距今1.36億年至0.95億年的早白堊世。

古生物-古脊椎動物

古生物生存在地球歷史的地質年代中、而現已大部分絕滅的生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